减少秋季腹泻注重食具消毒
减少秋季腹泻注重食具消毒
研究表明,人工喂养婴儿胃肠道感染(如急性胃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等)发生率比母乳喂养婴儿高3~5倍,而食具是传播胃肠道疾病的重要媒介。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和保姆不重视食具消毒,往往只是用开水烫一下奶瓶、奶嘴、碗、匙、杯子。殊不知,这样做基本上起不到消毒作用。为防止婴幼儿胃肠道感染,建议家长每次使用完婴儿奶瓶要及时清洗,每天晚上将宝宝所用的食具进行一次集中消毒。
食具的消毒方法有很多。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把孩子用过的食具洗净后放入食具消毒柜内,每天消毒1~2次是再好不过的。如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可采用最简单又可靠的蒸或煮(上汽后达到15分钟)的办法。孩子的餐具要与大人分开使用和存放。
此外,护理孩子前后,护理者要认真洗手。腹泻患儿用过的便器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秋季儿童养生保健注意事项
强化营养
进入秋季后,人的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及时驱虫
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秋天服用驱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防范腹泻
轮状病毒常在秋季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父母应帮助孩子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做到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等。同时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避免健康儿童与病儿接触。
秋季儿童保健有哪些关键点
孩子的营养健康是都很关注的,家长也是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的,对于孩子的保健等也是都很关注的,孩子秋季的保健也是有注意事项的,下面介绍下儿童秋季保健的三个要点。
强化营养
进入秋季后,人的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
及时驱虫
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秋天服用驱虫药(如肠虫清等)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防范腹泻
轮状病毒常在秋季侵袭孩子的消化道而致腹泻,称为“秋季腹泻”。父母应帮助孩子注重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做到玩具与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等。同时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病毒、病菌的媒介物。此外,发现病儿立即隔离治疗,处理好排泄物,避免健康儿童与病儿接触。
上述就是对儿童秋季保健的三个要点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孩子的护理是一定要重视的,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
如何预防婴儿秋季腹泻
秋季是婴儿腹泻的流行季节,许多家长关心如何预防婴儿的腹泻。下面就介绍几点预防腹泻的办法。
预防婴儿秋季腹泻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数月和出生后第一个夏季最重要,避免夏季断奶。母乳及人工喂养,都应适当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同时添加,辅食不宜为肥甘黏腻之品。喂养前餐具应用开水洗烫,小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虫污染。食品、食具、尿布、便具、玩具等要经常消毒。
预防婴儿秋季腹泻应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过热或受凉,尤其要避免腹部受凉。多喝水,不要久坐在潮湿的地上,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
另外,营养不良、佝偻病和肠道外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并发腹泻。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在新生儿室、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消毒处理。
宝宝腹泻迅速康复的诀窍
腹泻宝宝的护理
1.注意卫生,消毒用具
孩子得了秋季腹泻,一定要注意卫生。父母护理孩子前后自己要认真洗手,以免交叉感染;孩子的用具、玩具、餐具注意清洗消毒,特别是奶瓶,每次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最好高温消毒20分钟。大一点的孩子(2岁左右)的餐具与大人分开,腹泻孩子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 勿滥用抗生素
秋季腹泻的“肇事者”是轮状病毒,它跟其它病毒一样,不怕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会适得其反。崔其亮说,如果对秋季腹泻的孩子滥用抗生素,不仅会消灭肠道里正常的细菌,引发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而且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还可继发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迁延或加重。
专家认为,从临床看,对于饮食不当、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小儿腹泻,用抗生素也没有作用。对于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只要做好补液,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和黏膜保护剂,大多数患儿可以康复。
3. 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秋季腹泻时,孩子会有频繁的水样便,大便稀薄、色淡,有时呈白色米汤样或清水样。反复的腹泻会使孩子体内水分丢失,为了预防孩子脱水,可以给患儿饮用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写ORS,各医院和大药房都有出售)。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100毫升,可起到预防脱水的作用。
秋季病毒性腹泻怎么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勿食生、冷的食物,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尤其要做到饭前便后洗净手;外出旅游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2、餐具、炊具用前消毒餐具(菜板,刀叉,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消毒。
3、讲究食物放置冰箱内放置的食物要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必须煮沸后食用。
4、保持空气新鲜切莫因为天气转冷,怕受凉而紧闭门窗,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能够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5、不要滥用抗生素多数秋季腹泻病例都是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的比率较低。对于病毒性感染目前无特效药物,在治疗时以对症处理为主,通常病程比较短,可以自愈。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将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可在病因治疗的同时,适当给予止泻药。
6、不接触腹泻病人不去病人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接触腹泻患者的机会。
7、应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8、注意保暖,应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服。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对轮状病毒感染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使用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该疫苗口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可用于预防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宝贝的餐具、炊具在使用前,一定要注意消毒;奶瓶、奶嘴、汤勺、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等食具,每次使用前后建议用开水洗烫、煮沸、晾干;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加热后食用;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秋季病毒性腹泻一般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年轻的爸妈平时要勤洗手,这样可以减少给孩子传染病毒的机会,只有平时多注意,才能减少秋季腹泻的发生,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小儿秋季腹泻该如何预防
秋冬季患腹泻的婴幼儿中,40%~70%都是由轮状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为其他细菌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腹泻发病率高,因此,秋冬季发生的腹泻应多考虑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起病急,多有发烧,可以持续1-4天,并可有咳嗽、流涕症状。起病当日即有呕吐,并排水样便,为白色或浅黄色,每日10-20次,并伴有脱水症状。病程一般4-7天,长的可达3周。如及时治疗后大多数较快治愈。
小儿秋季腹泻该如何预防?
专家提醒,小儿腹泻其实是很容易预防的疾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就能减少宝宝腹泻发生: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凡变质的食物均不可喂养宝宝,奶瓶、奶嘴等食具也必须注意消毒。
2、适量饮食,由于小儿消化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吃的太多消化不良反而容易引起腹泻。
3、小儿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尤其是在空调室内更不可大意。
4、让小孩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幼儿秋季保健知识 预防秋季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秋季小孩腹泻注意什么饮食
1、秋季小孩腹泻注继续喂养,无需禁食
有观念认为宝宝腹泻时应该要禁食,这样能减轻肠胃负担,从而减缓胃肠蠕动,减少腹泻的次数。但事实恰恰相反,禁食导致的饥饿感反而会促使胃肠蠕动次数成倍的增加,腹泻次数也随之会增加。腹泻饮食新理念是提倡继续喂养,不需禁食,以免孩子短期内体重大幅下降,尤其是喝母乳的宝宝要继续母乳喂养。除非患儿呕吐剧烈或进食后腹胀、腹泻明显,可暂时给予禁食4-6小时。
2、秋季小孩腹泻注要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时注意口服补液,预防脱水从腹泻起病时就应开始。应让宝宝每日少量多次饮水或稀粥等,或增加哺乳次数,或喂养稀释奶及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盐用量:宝宝每次排完稀便后,要补充一定量的补液盐,一直吃到腹泻停止。一般小于6个月的小孩每次50ml,6个月到2岁每次100ml,2-10岁每次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就给喝多少。
3、秋季小孩风寒型腹泻的饮食
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姜茶饮:取生姜10克,绿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红糖少许,饮用。
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以上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
4、秋季小孩湿热型腹泻的饮食
表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此型在秋季腹泻较多见。
葛根黄芩粥:取葛根10克,黄芩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红糖少许服用。
乌梅车前草汤:取乌挴10只,车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代茶饮。
5、秋季小孩脾虚型腹泻的饮食
腹泻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多见秋季腹泻后期或久泻不愈者。
山药蛋黄粥:取山药500克去皮捣碎,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10分钟,再调入鸡蛋黄2只,再煮3分钟即可。分数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