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者慎用人参
失眠者慎用人参
人参滋补五脏,失眠慎用
功效:人参是百草之王。据《神农本草经》中介绍,它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开心窍)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能强心,保护心肌,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调节神经系统,提高记忆力,改善脑部供血及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加强机体适应性;对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后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的功效,可用于休克抢救。现代研究还发现,人参能美白护肤、抗衰老。
用法: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慢慢增加,每天2~3克切片含服,让有效成分慢慢溶解在唾液中,最后连药渣一道吃下去。还可泡水、泡酒喝,研成粉末吃。
禁忌:本身有失眠、神经衰弱、精神疾患、血压高、肾功能不全的人不适合服用,以免加重症状。有胃肠疾病、结石的病人应慎用或遵医嘱少量服用;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一般不主张服用人参,如果确实气虚,可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吃过量会导致“人参滥用综合征”,出现神经兴奋、失眠、血压升高等症状,也有人表现为抑郁、食欲减退、血压过低、过敏等。
吃了人参后多久能吃萝卜 什么人不适合吃人参
而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脑皮层过于兴奋所致,导致人体机体平衡受到影响,而人参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失眠者服用人参不仅不能缓解失眠现象,反而会加重失眠,所以失眠者不适合吃人参。
所谓的高血液黏度,其实就是人体体内的血液浓度上升,从而导致血液循环受到了影响,而人参自进入人体后能促进细胞红血球的增长,高血液黏度者过量人参容易加重高血液黏度者的病情,所以高血液黏度患者不适合吃人参。
合欢花禁忌 使用禁忌
合欢花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孕妇慎用;溃疡病、胃炎患者慎用;阴虚津伤者慎用;风热自汗、外感不眠者禁用合欢花等等。另外在使用合欢花的时候要遵医嘱,严格控制用量。
哪些人不适合吃人参
1、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2、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3、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4、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5、很多人都知道吃人参时不宜喝茶、吃萝卜,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有行气的作用,而人参大补元气,进补后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于白吃。
6、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这是因为人参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7、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
8、失眠、烦燥属实证者不宜服用人参,否则睡眠更差。
麻黄是毒品吗
麻黄可是我在中药学里学到的第一味中药,不是毒品。
它属于辛温解表药,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就是表实无汗症状的感冒)、咳嗽气喘和风水水肿。发汗解表多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煎服:2~9g
麻黄中含有麻黄碱,麻黄碱能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所以阴虚火旺,心脏病,高血压,失眠者慎用。
麻黄不是毒品,正确使用,是可以帮助我们的良药。
老人失眠慎用药
A
自服安眠药越吃越多
宋阿姨60多岁了,10多年前她就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第二天虽精神差了点,但还可以应付。逐渐地,失眠变得严重了,为了减轻睡不着的痛苦,她开始偶尔吃点安眠药,后来变成每天都服用,而且用量从每天一粒逐渐增加。由于听说安眠药有很多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每次吃药她都很纠结,几乎每次都是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一个多小时,最终放弃抵抗,起身吃上一两粒,然而不是没有效果,就是迷糊一小会儿就又醒过来,于是接着再吃一两粒。这样一个晚上至少要吃七八粒,有时甚至一晚要吃10多粒。白天迷迷糊糊的,丢三落四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记忆力也减退了不少。家人都非常反对她吃安眠药,她觉得家人不能理解她失眠的痛苦,因此经常吵架。
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江帆说,由于失眠让人痛苦,因此安眠药成为一些失眠老人的无奈之选,他们像宋阿姨这样,不愿服安眠药,却又不得不服药。
B
老人失眠原因不少
江帆认为,通常来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会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区别,多为浅睡眠,睡眠持续性更易被打乱。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
老年人睡眠不佳,首先与年龄增长导致身体储备降低有关。上了年纪后,多个身体器官、系统的生理储备下降,这种身体机能的改变同样会出现在维持睡眠的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维持高质量睡眠的生理储备减少的因素开始变多,比如活动量小、光照不足、唤醒阈降低、自主神经活动能力改变、昼夜节律改变等。因此年龄越大,睡得越少。
年老多病,而很多躯体疾病也会导致睡不着觉。其中疼痛是最常见原因,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滑囊炎、纤维性肌痛尤其容易导致老年人睡眠的中断。缺血性胸痛、呼吸困难、夜尿等,也使老年人出现失眠的概率大为增加。而脑部病变,如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等,会减少脑部血流量,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
抑郁症是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常见精神疾病,通常伴有入睡困难,早醒,深度睡眠变少,或者白天睡眠过度。据估计,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可高达30%。而过度思考、内心不安、烦恼、焦虑、忧伤、痛苦等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使老年人出现失眠,躺在床上浮想联翩、辗转反侧而睡不着觉。
江帆建议,由于失眠原因多样,因此应综合治疗失眠症,而不是一遇到失眠就向安眠药求助。
C
老年人使用安眠药有禁忌
“老年人一定要慎用安眠药物。” 江帆指出,由于机体对于安眠药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老年人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更大,身心健康会受到更大损害。
首先,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有些老年人在临睡前必须服用安眠药,否则就难以入睡乃至通宵不眠,或者一定要确信床边备有安眠药以便随时服用,如果没有安眠药在手边就高度紧张等,这就已经产生了依赖性。
其次,导致记忆力减退,甚至提高患痴呆症的风险。长期服用安眠药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使记忆力和智力出现减退。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只是揭示了一种相关性,不能完全证明安定类安眠药与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为谨慎起见,建议人们尽量不要服用此类药物,医生在为失眠患者开此类药物时也应慎重。
第三,当心诱发其他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能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他疾病。因为安眠药在体内大多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安眠药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情况。
第四,安眠药会抑制呼吸,因此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使用安眠药物更有禁忌。如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因睡眠差而被当成失眠症,此时如果错误地进行安眠药治疗,可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
D
服安眠药一定要遵医嘱
“安眠药的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和专业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江帆强调,有些病人,如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没有同时采取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是禁忌使用安眠药的。
如果具备使用安眠药的适应症且无禁忌症,使用安眠药进行治疗则应本着“最短疗程、最小剂量”的原则。建议睡前一次服用足够治疗剂量,不要像宋阿姨那样一次次加药。如果服药感觉无效,不要自己调药,而是要去医院复诊,请主治医生来明确问题,调整用药。
对于长期用药的老年失眠患者,不能骤然停药或强行撤药,此时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有步骤地慢速逐渐递减剂量。如将药物分开吃,或减少夜间用药;开始时一般每1周或2周减少1次;持续治疗停止后,可再间歇用药一段时间。“整个停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之久,且需根据病情弹性调整。骤然停药很容易出现戒断反应,导致患者对停药产生恐惧,延缓停药进度。”江帆解释。
康宁医院临床药师曾环思还建议,安眠药不要与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同时服用,同时注意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问题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和药师保持有效沟通。
哪些人慎用人参茶
1、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2、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茶。
3、很多人都知道吃人参时不宜喝茶、吃萝卜,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有行气的作用,而人参大补元气,进补后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于白吃。
4、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茶。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5、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
6、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这是因为人参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7、失眠、烦燥属实证者不宜服用人参,否则睡眠更差。
8、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茶。
什么人不能吃高丽参
孕妇在怀孕期间是不能吃高丽参的,尽管孕妇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但是高丽参这种补品是她们在怀孕期间应该要远离的,但是对于产妇来说,是应该要适当的吃一些高丽参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的。
一般来说,都是不太提倡孕妇吃高丽参和干荔枝的,因为那些是补品,孕妇还是少吃这类补品,那样会造成胎盘老化,如果吃了我想对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以后最好不要吃了,特别是最后这几个月。但是,高丽参在生产的当天,在生宝宝的时候,在最后冲刺阶段是要喝点的,它对你的体力和精神都很有帮助。
高丽参是人参带根茎的根,经加工蒸制而成。
有大补元气、生津安神等作用,适用于惊悸失眠者,体虚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现代医学研究显示,高丽参有多种滋补效能。
在预防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还有 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疲劳,增强免疫力等方面的功效。
五种人士不宜服高丽参
a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b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c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d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
e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因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八种人不适合吃人参
8类人慎用:
1、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2、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大于180mmHg时,无论哪一类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3、正在喝茶、吃萝卜的人不宜服用人参。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有行气的作用,而人参大补元气,进补后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于白吃。
4、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人参。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5、因突然气壅而得喘证,或因燥热引起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吐血、鼻衄等病的人都忌用人参。
6、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这是因为人参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7、失眠、烦燥属实证者不宜服用人参,否则睡眠更差。
8、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不宜服用人参。
此外,不同种类的人参,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西洋参药性属凉性,一般用于热证,如血压增高、便秘等。而人参性温,适用于寒证。其中生晒参为清补之品,主要用于气阴两虚的证候和症状。
什么样的人不能吃人参归脾丸
以下人群是使用人参归脾丸时需要注意的,避免出现不可预料的不良反应:
1.对人参归脾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2.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4.正在使用其他药品者,使用人参归脾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高血压患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小儿及年老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您对什么人服用人参归脾丸时需要注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
一般地,服用人参归脾丸有副作用,但是并不严重:临床可见个别患者出现口干,鼻燥,便秘等副作用,偶有一过性消化道症状,皮肤干燥,肝功能异常等,这些副作用在停药后均可恢复,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归脾丸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随着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增大,很多人出现了抑郁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有效的提高睡眠质量成为抑郁症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秋补人参莫滥用
人参品种多,作用差异大。不同种类的人参由于产地不同、生长环境的变化和不同的加工方法等,其保健治疗作用差异也较大,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用适合自己的品种服用。据介绍,人参按生长环境不同可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和人工栽培人参三大类。按加工方法的不同,人参又可分为生晒参和红参。按品种又可分为西洋参和主产于亚洲国家的“人参”。不同种类的人参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西洋参药性凉,而人参性温,适用于寒证。热证的人如果用温性的生晒人参,则可加强身体的兴奋度,使炎症恶化。红参为温补之药,气味浓厚,微苦而甘,功能偏于温养,主要用于气虚而兼有寒象的病证,如心血管疾病、大病后的恢复期,实热证切记不能用红参。所以盲目服用人参,非但达不到保健治疗作用,还会出现流鼻血、过敏甚至休克等副作用。西洋参和人参都属于补药,其化学成分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具有强壮身体、抗疲劳、降血糖、精神安定、免疫增强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在应用中要注意区别。但一般情况下,病人很难辨明自己的寒热虚实,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指导下服用,切不可滥用。
以下症状者不宜食用人参:有严重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立刻停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服用人参,但用量宜少。当收缩压> 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还有肺气上逆之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吐血、鼻衄等人都忌用人参;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更甚(因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慎用;失眠、烦躁者不宜用人参;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忌用人参。
服用人参的5种错误方法
补气防滞气:凡脾胃实邪、湿邪或热邪停滞,症见胃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嗳腐、呕吐秽浊、舌苔白厚或黄腻、脉弦劲有力者,当慎用人参,如临床必用,当配伍陈皮、佛手等;气虚之人,体内又有实邪停滞时,要特别注意。一般新病多实,也不能过早遣用人参。
表证而邪正难分时当慎用:以小柴胡为例,其方后注:“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益气易升阳:人参益气主升,凡血分有热,肝阳上亢,烘热上冲,吐血、衄血、咯血,面目红赤,眩晕,上重下轻,走路不稳等有上逆趋势的病证当慎用,或配伍代赭石、石决明等潜镇之品,以制其升阳之弊。
扶正防碍邪:中医治病十分重视“因势利导”。对于气虚外感,有实邪在表,又有气虚体质者,此时当扶正驱邪。遣用人参有几点讲究,如剂量不可过大、时机不能太早,以免补气而碍邪气之外出。如系风热之邪在表,初起还得忌用人参。尤其是外感又兼咳喘者,应慎用人参。《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少阳病用柴胡加减法》告诫“咳去参枣加干味,小柴临证要当斟”。
性温恐助热:本来人参的温性不强,有些书上还有“微温”的记载,但近几十年来,可能是人工栽种人参中的化肥农药的应用,或气候、生长周期过短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不少患者有服后出现燥热的现象。本来人参有生津之功,现在的人参用后反而令人口渴口干者增多。因此,凡阴虚内热,症见口燥咽干、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大便干结、尿少色黄、黄痰脓痰、舌质红赤、舌苔少或无苔、脉细弦而数等,当慎用人参。必须用时,可配伍生地、麦冬、川石斛以制其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