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养生要注重对心脏的养护
夏季的养生要注重对心脏的养护
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清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病发生。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心”。此时节,人们还要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具体到膳食调养中,我们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一、颈椎最怕吹:夏天天气越来越热了,温度越来越高了,人们也越来越贪凉了,因此大家都喜欢吹空调和吹电扇,但是颈椎最怕吹,大家一定要注意。颈椎对着空 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夏天天气热人们当然是更容易出汗的了,而出汗多就易导致身体内的水分缺换,因此喝水就多,而喝水最怕喝的特别快。由于气温高,身体缺水速 度也会加快,很多人习惯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 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三、眼睛最怕晒: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相对于身体的其他器官来讲眼睛是非常脆弱的,可是夏天阳光强烈,大家一定要注意眼睛最怕晒。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 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 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四、晨练最怕早:大家都知道,夏天的天是亮的很早的,有些人睡不着或是为了身体健康就早早的起床去去公园或是一些场所进行晨练,殊不知晨练是不宜早的。夏 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园去晨练。但夏季空气污染物最多,一般早晨6点前还未完全扩散。另外,日出之前,因为没有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附近非但没有过多 新鲜氧气,相反积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健康不利。因此,夏季晨练时间不宜早于6点。
五、家里最怕灰:养生保健是要注意干净卫生的,这是最为基础的,尤其是在夏天天气闷热,细菌更易繁殖,所以夏天养生很怕家里有灰尘,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时常打扫卫生才是。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 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建议夏天应增加清洁的次数, 两三天打扫一次。
六、肠胃最怕凉:夏天热人们贪凉也穿的少,而这种情况之下是很容易导致肠胃着凉的,针对于也是不利于夏天我们更好的养生保健的。夏天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 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心脏养护方法
按摩心脏:平卧在床上,先用右手掌根在心脏右侧轻揉100次,左手掌心在心脏左侧和下侧各轻揉100次;再用右手掌从右胸向上推到左侧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30次,左手同法;然后右手掌从右胸向下推到左腹下方30次,左手同法。
按摩涌泉穴:坐在椅子上,先将右脚放在左腿上,以双手大拇指指腹在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当第二、第三跖骨间隙中点凹陷处)来回搓揉100次,再用左手握住右脚趾左右上下摇晃50次;然后再将左脚放在右腿上,同法搓揉、摇晃。
按捏手指:用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捏左手的五指各300次,再用左手以同样方法按捏右手五指;然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按捏左手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处)50次,左手同法。
颤抖运动: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双腿微屈,两手下垂。上身随双腿有节奏地颤抖200次。
抓挠劳宫穴:双脚分开站立,略宽于肩,上身稍向前倾,双腿微屈。双手一前一后地上下甩动100次,然后双脚跟踮起,左手伸直,用右手手指抓挠左手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指尖抵掌处)200次;左手同法。
捶打胸部:体位同前,双手向前抓空100次,甩臂用手捶打左右肩井穴、后背、胸、后腰各50次。
摆动动作:坐在椅子上或平卧床上,双脚放在沙发靠背上,位置高于心脏。双脚上下左右使劲摆动约10分钟;再将两个健身球握在手中,双手轮流旋转10分钟。
转舌运动:平卧床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臂使劲往下按,腰部稍微上抬。向前用力往下、往上伸舌各10次;舌头伸出,绕嘴唇左右上下转动10次;张嘴,舌头一伸一缩10次。
踮脚慢跑:脚跟踮起,用脚尖走路500步,同时口中发出“嘘、唏、叽、嗞、呲、嘶”的声音;再双手拍掌,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拍100次。
热水泡脚:热水泡脚20分钟,同时搓脚。趁热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摩左右脚涌泉穴各100次,再用右手握左脚脚趾,转动脚腕50次;再以同法用左手握右脚脚趾,转动脚腕。
夏季女人养生小常识
1、夏季女人养生小常识
要晚睡早起。夏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特点,每天应早起,以顺应阳气之充盈和盛实;晚点入睡,以顺应阴气之不足。而晚睡早起睡眠会有所不足,所以夏天午睡也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之一。夏天午睡除了补充睡眠之外,还可以是顺应人体生理特点的养护所需。通常午睡应该以1小时为佳。
要防晒护肤。夏季的紫外线较强,所以夏季女性应该预防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这也是预防皮肤衰老的重要方面。出门在外要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擦防晒霜等。如果对紫外线较为敏感,建议穿长袖衣物。同时应该注意饮食,例如尽量不吃香椿、芹菜、香菜等光敏性蔬菜等等。
科学饮食。夏季时节女人要切记选择新鲜的果、菜、肉等食品。饮食要注意饮温食软,一次不要吃得太饱,可少食多餐,最好常喝一些绿豆汤、赤豆汤,以防暑清热,解毒开胃;也可经常饮用菊花茶、酸梅汤等饮料,既解暑热,又爽身提神。
2、夏季养生的要点
夏季养生,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困倦烦躁和闷热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静,做到神清气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内生。注意养心,夏季是心脏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心与夏气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脏的养生保健。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3、夏季养生的饮食注意事项
夏季要以清补为主,如果某些菜馆还推荐乌鸡、老母鸡汤这样温补的汤,就适得其反了,而应选择鸭汤或鸽子汤。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进补应遵循“四季五补”之道,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对于反季节食品,要学会冷热平衡,如果夏季要吃羊肉火锅,最好加入一些凉性的配料或配菜,以中和羊肉的温热之性。
夏季养生的四大注意事项有哪些
夏季养生之道:饮食调理
在夏季人体的消化系统变得脆弱,所以夏季养生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选择较为清淡的饮食最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最好的夏季养生饮食有西瓜、黄瓜、香瓜、番茄、绿茶、绿豆汤等。但不可食用过于生冷的食物,不然会使胃肠受到伤害。
夏季养生之道:情绪调整
夏季是最容易出汗的季节,并会损伤很多的心气,在注重补水的同时也要做好养心气的工作,比如为自己泡一壶能使人心旷神怡的养心茶,或是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来一次消夏避暑的旅行。
夏季养生之道:户外运动
夏季适合户外运动,有效地进行运动可以使女性阴阳气血融合、畅通血脉经络,以及促进新陈代谢、排毒养颜。因为夏季气候比较炎热,所以建议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运动,可选择慢跑、快走、散步、健身操、瑜伽等运动。不要怕夏季出太多汗,在该出汗的时候出汗可以起到有效排毒的效果,另外空调的使用不可过度,以免得上空调病。
夏季养生之道:午睡
夏季容易使人的睡眠时间缩短,所以午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午太阳最高,容易造成中暑,另外夏季白天变长夜晚变短,所以午睡更为重要,建议午睡时间以半个小时为宜,良好的午休可以起到消除疲劳、补充精力的效果。
夏季养生要护心
夏季养生,首重护心。中医认为,夏天阳气最旺盛,而“心”正好是主阳气的脏器。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夏天心脏生理活动最活跃,也最累。一旦阳气过剩,心火过旺,不仅容易烦躁发火,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比如,盛夏里老人经常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夏天养心,最关键的是要护好心脏。首先要避免过热和过凉。过热的情况在夏天很常见,比如中午12点,顶着烈日在街上行走,很容易在短时间里加速血液流量,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而不少人为了避暑,整夜开空调,冷热环境的交替,也很容易引起心脏的不适。还要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特别是心阴虚者,注意少劳累。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可以含片西洋参,或者用桂圆、麦冬等泡水喝,大枣小米粥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夏天一定要少吃太咸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也要少吃一点。
一年四季养生建议
一、春季要注意缓解自己的情绪。春季万物复苏,春季气温等变化大,对于人们的情绪是存在着影响的,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喜怒无常的现象,大喜大悲,对于人们的健康是不利的,春季要注意缓解自己不良的情绪,注意保持愉悦的心境,注意调整身体的不适,多到户外走走,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注重养生。
二、夏季要注意防暑。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要注意做好避暑的措施,避免过度劳累,大量出汗之后,要注意补充水量,避免出现脱水的现象,或者是引发中暑的出现,那对于健康是相当的不利的。夏季养生要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多吃健康的食物,注意饮食绿色健康,保持饮食规律。
三、秋季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进入秋季人们就容易出现秋乏的现象,睡意席卷而来,对于人们日常工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人们处于秋季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8小时的睡眠时间,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等不良的习惯。
四、冬季做好保暖的措施。冬季天气寒冷,不注意做好保暖的措施的话,就容易导致受冻情况的出现,人们日常要注意避免头脚手受冻,头部受冻会导致头疼感冒症状的出现,脚部受寒容易导致细菌的入侵,引发感冒的症状,手部受冻则容易长冻疮,要注意做好保暖的措施,注意冬季养生。
一年四季的养生秘诀都是不一样的,人们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改变,日常要注意做好详细的了解。养生是需要我们做好功课的事情,养生可以颐养生命,促进生命的持续,延年益寿。
立秋天气会凉快点吗 今年什么时候立秋几点几分
每年立秋的时间都不一样,2019年的立秋节气的准确时间是:8月8日03:12:57。
立秋的到来标志着正式进入秋季,秋季养生要注意阳气的收敛,因为空气逐渐变得干燥起来,也要注意养护肺气,起居生活宜早睡早起,有温度起伏较大的时候,衣物添减的速度不宜太快,宜循序渐进。
夏季最难是养生警惕心血管疾病高发
为什么说夏季最难养生?
很多人对于夏季养生难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楚,明明都是季节之一,为什么偏偏在夏季最难养生呢?其实在夏季主要有三种邪气,分别是暑邪、湿邪和寒邪。
而暑邪是夏季养生的头号敌人,当暑邪把身体中的津液带走时,会导致气阴两虚,而这恰恰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关键。另外,在多种邪气的扰乱下,增加了身体预防疾病养生的难度,所以说夏季是最难养生的季节。
夏季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1、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年轻人熬夜、饮食不规律等等,都是在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软化。在夏季的时候,应该做到早睡早起,养好精神头,多吃养心养肝的食物,少吃烧烤、油炸食品这些不健康的食物。
2、避免精神过度紧绷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常常被生活上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样精神就容易紧绷。而精神紧绷会让我们的血压增高,加重心脏的负担,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所以建议大家在夏季的时候保持心情平缓,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
3、是时候戒烟了
吸烟一直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根源,很多人偏偏不信邪。在夏天的时候,要让身体健康已经很难,在加上吸烟,等于将自己推向死亡。如果你还想好好的活着,该戒烟的赶紧戒烟吧。
4、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运动
有些人就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太有自信,专门挑有难度且刺激的运动做。那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运动一定要做,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特别是在夏天这种季节,练练太极、瑜伽,散散步就可以了。
夏季如何养生?
虽然夏季养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要养生了。下面几点要求,是针对夏季养生的。
1、多喝水。夏季容易出汗,那就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才不会让身体处于缺水的状态。有一点要注意,喝饮料奶茶并非是补水的一种方式哦。
2、作息要规律:别熬夜,这很重要。早点睡早点起,适当午休,才是健康的作息。
3、饮食要清淡:夏季就别少吃那些油炸烧烤食物吧,对身体真的不好,太冰太寒的食物也有少吃。最健康的吃法就是清淡。多吃祛湿和健脾的食物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总之,夏季就好好的呵护自己的阳气,虽然养生有点难,但是只要你做了,就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夏至起是真正的炎热到来,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他节气。夏季中医养生之道认为汗液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液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言。夏至与心气相通,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因而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生学说。
所谓“心通于夏气”,是说人的心脏与夏季相应,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在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亦加强,精力充沛,因此为更好地从夏季饮食养生,必须把握时令与脏腑的关系,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养心”除了能顺应中医理论夏季养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夏季,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现代医学也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显着提高,从而加重心脏的工作量。同时,天热,汗腺开张散热,汗出过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脏泵血时会更加吃力。夏季,心脏很劳累,本身的营养供应又相对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毛病。因此,夏季养生重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