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胃坚持五养原则
夏季养胃坚持五养原则
保暖护养——天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调养——胃病患者的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从而防止侵蚀胃粘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忌嘴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粘的食物,更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另外,服药时应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饭后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导致病情恶化;
平心静养——胃病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运动健养——肠胃病人要结合自己的体征,加强适度的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中医房事养生需坚持的原则
节制房事
房事作为人的生理需求,如果适度,有利于男女交换阴阳之气、固本还原,有益与养生。但是如果过度,消耗精力、体力过度,引起劳倦,会导致男子遗精等疾病。房事的次数不是固定的,它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异,不同的人,房事的次数也不相同。如《素女经》云:“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一月一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节制房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房事的标准是事后第二天没有疲劳感,精神抖擞、心情愉快。较为年轻、身强力壮者,可以一周三、四次房事,甚至一天一次,年龄较大、身体虚弱者则要节制房事,如一周一次,半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
房事不宜过早
男子破阳较早,则伤及精气,严重的还会导致未老先衰。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房事开始的年龄男性22岁。
把握好生育的良好时机
中医不但提倡晚婚,而且提倡晚育。晚育也会对胎儿健康和发育不利。男性的婚育年龄在24-28岁,最佳生育年龄在28-32岁。
夏季养心三大原则
清火:夏季“灭火”要分人群、分类型。心思过重的女性在夏季多有心火和肝火:心火导致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红等症状,可用竹叶5克泡水代茶饮,平时吃些苦瓜、草莓等降心火的食物,经常按摩少府(握拳后小指按着的手掌处)、少冲(小指内侧,距指甲角0.1寸)穴位;肝火导致的爱发脾气、头痛、头晕、口苦等症状,可以用菊花5克泡水喝,降火明目,配合按摩太冲(足大趾和二趾间缝隙向上的凹陷处)、行间(足大趾和二趾连接处)。
抽烟喝酒的男性要去肺火、胃火:肺火导致的咳嗽、咳痰、嗓子疼,要注意清润、化痰,可以多吃白萝卜、雪花梨、莲藕、百合、枇杷等,每天按摩鱼际、少商(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两个穴位;胃火导致的脸上长痘、口气重、便秘等问题,要多吃绿豆、苦瓜、苦菜、黄瓜、西瓜、冬瓜、薏米,平时按摩内庭(足二趾和三趾连接处)、厉兑(足二趾外侧,距指甲角0.1寸)两个穴位。
老年人脏器功能下降,容易有肾火和肺火:肾火导致的五心烦热、头晕、腰酸耳鸣等症状,可吃黑木耳、枸杞、桑葚等滋阴之品,平时按摩太溪(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涌泉(足趾弯曲时前脚掌中部凹陷处)二穴;肺火导致的干咳、便秘,可用冰糖、银耳、雪花梨一起煮水喝。年轻人夏季爱喝冰镇饮料、吃高热量食物,因此多有肺火和脾胃火,要注意健脾利湿,多喝绿豆汤,也可用竹叶或荷叶3克泡水喝。
养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宜顺时而养,养护体内阳气,谓之“春夏养阳”。但夏季不能一味养阳,因为临床上单纯的“阳虚”或“阴虚”很少,多见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故而应“养阴扶阳”。
夏季饮食以滋阴润燥的食物及水果为主,例如怀山药、芝麻、鸭肉、荸荠、甘蔗等,平时可以用百合、沙参等滋阴润肺的中药材来泡水、熬粥或煲汤。如果有阳虚的症状,例如怕冷、腰酸腰冷痛、头昏耳鸣等,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来滋阴补阳,且不上火。另外,夏季昼长夜短,阳气充盛,阴气不足。因此夏季的睡眠时间也要做一定的调整,就寝时间为晚上10:00~11:00,早晨起床时间为5:30~6:30为宜。
补气:夏季闷热潮湿,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卫气属阳,行于脉外”,意思是说人体的卫气如同卫士守护着我们的体表,卫气虚就会导致“卫表失固”,门户大开,体内的津液易于外泄,人体表现为异常多汗。中医认为“气随汗脱”,汗出得越多,卫气流失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夏季养生要注重补气。
常用的补气食物如小米、粳米、莜麦、扁豆、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等。气虚比较明显的,如出现精神不振、气短懒言、乏力,可用生晒参、西洋参泡水喝,补气旺神。每天按摩脾腧穴和足三里穴可改善气虚。夏天出汗过多时要补充盐分,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佐以少量咸菜,可以增进食欲。
夏季养生原则
一、饮食养生
由于夏季天气十分炎热,因此夏季的饮食也应该顺应“天时地利”,这里所说的“天时”是指夏季的饮食应该多以一些本季节生产的食物为主。而“地利”是指应多食用当地生产的食物,因为蔬菜瓜果都存在着南北差异,吃异地的瓜果有可能引起身体不适。
1.多吃瓜类蔬菜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瓜类蔬菜含水量较高,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多吃凉性蔬菜
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苦瓜、西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人类疾病多发季节,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因此在夏季应该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等可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具有杀灭以及抑制作用。
二、睡眠养生
规律、充足的睡眠不仅能够使人体保持旺盛的精力应对工作、学习等,同时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等,所以夏季睡眠很重要。
专家提醒,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还可以有份好的心情。睡觉时,要保持良好的湿度和温度,并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夏天睡觉宜用天然草本植物精细编制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对很多晚上老是睡不着的人来说,适时午睡可以作为一种补偿。但午睡30分钟-1小时左右为宜,不要过长。
三、运动养生
运动是人体保持各种活力的最重要的保障,在现代,很多人都能够正确的看待以及认识到运动给人带来的好处有哪些,并且还能积极地参与到这些运动当中。然而由于夏季高温干燥的特点,运动也有以下应当注意之处。
专家提醒,晨练不宜过早。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过早起床锻炼容易导致睡眠不足,特别是今年夏天世界杯的举行,很多人熬夜看球,更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运动不宜过量。夏季温度较高,人体能量、水分消耗巨大,一旦过量运动而无法及时补充水分,容易造成身体损伤。运动后别用冷饮降温。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运动后温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夏季健康减肥坚持三个原则
1.健康减肥保持充足的睡眠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让你的肌肤变得更加细致嫩滑,还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会让人体分泌出很多的皮质醇,这样也就不会很容易感到饥饿,从而减少热量等的摄取,让你从内而外的散发出魅力。
2.健康减肥 运动饮食相结合
健康减肥除了要持之以恒,更需要的是运动与饮食相结合,做到永久不反弹的瘦身才算是成功了,不仅可以帮助你消耗身体里的卡路里,还可以迅速的瘦下来,不会出现不该瘦的地方瘦下去,该瘦的地方没有瘦下去这样的事情,只要选择你喜爱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锻炼数小时,在饮食上控制好,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拥有曲线。
3.多吃新鲜蔬果
减肥多吃蔬果可以让你迅速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对其它食物的摄取量,但是不能单一重复的吃同一种蔬果,一定要多元化一些,并且还要坚持每天都食用,让蔬果中的充足水分来满足你的胃部,如果要是期间放弃了,那之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还很容易反弹的。
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则
1、建议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所以宝宝4个月前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其他饮料,建议用纯母乳喂养。
2、按需喂养:母乳喂养时,尤其是前1个月,按需哺乳非常重要。
3、及时添加辅食,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宝宝满4个月后,不论母乳量分泌多少,单纯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展需要,必须按照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开始及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如蛋黄、菜泥、淀粉类食物等,以预防贫血和其他问题。
辅食的添加不是可有可无,要把它与哺乳等同起来。比如泥糊,它在人类饮食从液体过渡到固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辅食种类及分量的不断增加,不仅是宝宝获取全面营养的保证,而且可以使宝宝逐渐进入离乳期,为以后完全断奶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4、哺乳期妈妈要注意自身全面营养和健康:妈妈应该坚持补钙和维生素A、D,为宝宝提供优质奶源”。如果妈妈缺钙,为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恒定,就要动用妈妈本身的骨钙,会造成乳母骨软化、骨质疏松、腰腿疼痛等。
母乳的成分会随产后时期的不同有所改变,有些外在的因素还会暂时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在注意正确哺喂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不要过早节食,这样才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且营养及免疫成分不会下降。
5、职场妈妈要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下降:可以将奶挤出来储存在奶瓶里,白天让看护人喂给宝宝,早、晚坚持哺乳;短期出差的妈妈可以提早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冰箱冷冻室里,由看护人喂给孩子;妈妈在工作及出差中,要注意及时挤奶。
6、断奶应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8个月完全断奶,可以从宝宝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当然母乳不足者,可提前断乳,尽量做好衔接,便于宝宝生理和心理的适应。
7、注意断奶的季节:断奶的季节最好是春、秋季节,气温不高不低,避免夏季断奶。
(1)宝宝体弱或生病时,尤其有过敏体质或肠道有问题的宝宝,建议哺乳至1岁以上。
(2)给宝宝喂奶时,可以用乳头保护罩,避免乳头炎症带来的疼痛,还能防止宝宝咬伤妈妈乳头。
(3)吃母乳的宝宝,如果临床检查缺钙,可以不额外补钙。这时宝宝缺钙实际上是缺乏维生素D,钙、磷转化出现问题。
冬季养胃坚持七八分饱原则
冬季被认为是养病进补的最佳时节,那么冬季养胃有哪些原则呢?治疗胃病很早就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七分养与三分治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之上,同时要注意调养精神行,才能达到理想的系统治疗效果。
冬季养胃的第一个原则是可以适当地多吃一点,但量要渐进,控制在“七八分饱”。
第二个原则,不要挨饿。待胃感到饥饿时,正是胃液分泌多的时候,此时若没有食物摄入,胃液就会冲刷胃壁,胃溃疡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老年人可以每天吃“三四五顿”,每顿少吃一点,既保持总量,又不让胃挨饿。
第三个原则,喝酒前要先吃点东西垫底。老年人可以适量喝点酒,最好是红酒或绍兴黄酒。喝酒前可以先吃点菜,垫垫底,让胃缓冲一下。
第四个原则,不要生气。不少老人生气后都有切身体会——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原有胃病的还会加重病情。想要养好胃,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要做到这一点,要修练二个基本功:一是糊涂一点,不要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二是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
第五个原则是:胃若有不适、隐痛和大便隐血等小恙小疾,要及早处理。“冰冻三尺,非一日寒”,胃病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如胃溃疡到胃穿孔,病情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胃有不适,隐痛等信号出现时要格外留神。此时可请医生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如确实是胃溃疡,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些抗溃疡的药物,早期的可以很快痊愈。如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胃部不适,可服些养胃作用较大的中成药保和丸或保济丸等。
冬季养胃除了要坚持这五项基本原则,在选择治疗胃病药物之前还得明确患者胃病的具体性质,要对症下药,然后再采取合适饮食疗法,这也是最重要的治疗胃病的方法。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则
宝宝一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期,第一个生长高峰期从刚宝宝出生开始到宝宝6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极为迅速,月龄越小增长越快,这从宝宝体重、身高增长曲线上就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时候的宝宝需要充足的母乳,才能成长得更好。
1、建议纯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4个月内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所以宝宝4个月前不必添加任何食物、水及其他饮料,建议用纯母乳喂养。
2、按需喂养:母乳喂养时,尤其是前1个月,按需哺乳非常重要。
3、及时添加辅食,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宝宝满4个月后,不论母乳量分泌多少,单纯母乳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的发展需要,必须按照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开始及时为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如蛋黄、菜泥、淀粉类食物等,以预防贫血和其他问题。
辅食的添加不是可有可无,要把它与哺乳等同起来。比如泥糊,它在人类饮食从液体过渡到固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辅食种类及分量的不断增加,不仅是宝宝获取全面营养的保证,而且可以使宝宝逐渐进入离乳期,为以后完全断奶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4、哺乳期妈妈要注意自身全面营养和健康:妈妈应该坚持补钙和维生素A、D,为宝宝提供优质奶源”。如果妈妈缺钙,为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恒定,就要动用妈妈本身的骨钙,会造成乳母骨软化、骨质疏松、腰腿疼痛等。
母乳的成分会随产后时期的不同有所改变,有些外在的因素还会暂时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在注意正确哺喂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不要过早节食,这样才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且营养及免疫成分不会下降。
5、职场妈妈要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下降:可以将奶挤出来储存在奶瓶里,白天让看护人喂给宝宝,早、晚坚持哺乳;短期出差的妈妈可以提早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冰箱冷冻室里,由看护人喂给孩子;妈妈在工作及出差中,要注意及时挤奶。
6、断奶应循序渐进:一般情况下,如果选择8个月完全断奶,可以从宝宝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当然母乳不足者,可提前断乳,尽量做好衔接,便于宝宝生理和心理的适应。
7、注意断奶的季节:断奶的季节最好是春、秋季节,气温不高不低,避免夏季断奶。
(1)宝宝体弱或生病时,尤其有过敏体质或肠道有问题的宝宝,建议哺乳至1岁以上。
(2)给宝宝喂奶时,可以用乳头保护罩,避免乳头炎症带来的疼痛,还能防止宝宝咬伤妈妈乳头。
(3)吃母乳的宝宝,如果临床检查缺钙,可以不额外补钙。这时宝宝缺钙实际上是缺乏维生素D,钙、磷转化出现问题。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夏季养生坚持过“八戒”生活
一戒冷饮
很多人把冷饮当作降温的灵丹妙药,一瓶冷饮下肚,虽然能短暂降温,但对肠胃伤害极大,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容易造成肠道感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戒油腻
夏季人体消耗大,需要养阳气,而油腻的荤菜属于阴性食物,不但起不到补的作用,还会让人食欲下降,对健康无益,尽量少吃。应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莲子、荷叶,可以健胃、解暑、祛湿,对健康大有裨益。
三戒不吃
一些爱美的女孩,认为夏季没食欲,正好可以用来减肥,因此能不吃就不吃,要么就用冷饮瓜果代替主食。体重是下降了,但却极大地损害了健康,以后想补都补不回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正常饮食尚且不能保证健康,此时减肥岂不是加倍伤害身体?
四戒熬夜
夏季燥热,睡眠质量差,很多人索性就晚睡,趁着夜深凉快,出去K歌,到野外看星星,看似浪漫惬意,实际上,夏季人体毛孔张开,很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熬夜还会让人脸色差,肤色无光,身体不能正常排毒,所以,还是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最好。
五戒暴晒
很多人喜欢到海边,或者到野外去避暑,或者相邀逛街,但是,夏季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会晒黑皮肤,而且还容易晒伤皮肤,甚至导致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出门前一定要涂上防晒霜,戴上遮阳帽和太阳镜,尽量减少晒太阳的时间。
六戒静止
夏天浑身无力,一动就一身汗,很多人索性天天呆在空调房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静止久了,血液流通不畅,身体会出现头痛胸闷等许多不适感。趁着太阳落山时,尽量走出家门,多做一些运动吧,运动量不需要太大,以感觉不累为宜。
七戒偷懒
有些疾病,冬天严重,夏天会减轻,比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温性关节炎等,趁着夏季病情有所缓解,应该及时找医生拿药内服外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冬季复发。有冬病的人不要偷懒,在夏季好好地做做功课吧。
八戒烦躁
夏季容易情绪中暑,有些人会特别烦燥。要知道,夏季本来就火气旺,再生气发脾气,不是火上浇油吗?因此,在烦躁的夏天,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火山爆发,良好的情绪就是最有效的养生法宝。
夏季养生四原则
一是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所以应常服健脾利湿之物。
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二是清热消暑。
夏日气温高,暑热邪盛,人体心火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药物,如菊花、薄荷、金银花、连翘、荷叶等来祛暑。
三是补养肺肾。
中医认为,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
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四是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夏治,即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
如用鲜芝麻花常搓易冻伤处,可预防冬季冻疮;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