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皮肤病的诊断
真菌感染皮肤病的诊断
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特点,诊断一般较容易。必要时可进行如下辅助检查:
一、真菌显微镜检查:选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或病发几根。置于玻片上,加入氢氧化钾溶液一滴,加盖玻片。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以促进角质溶解。最后进行镜检观察。真菌检查阳性对诊断有确诊作用,如阴性也不能排除癣的诊断。
二、真菌培养:常规的培养基是采用沙堡弱(sabourauad)培养基。将从病灶取来的鳞屑、毛发或疱膜接种后,放入25~30℃恒温箱中培养。一般5天左右即可见菌落生长,随后可进行菌种鉴定。如经三星期培养无菌落生长,可报告培养阴性。
三、滤过紫外线灯检查:该灯又名伍德(wood)灯,系紫外线通过含有氧化镍的玻璃装置,于暗室里,可见到某些真菌,在滤过紫外线灯照射下产生带色彩的荧光。这样可根据荧光的有无以及色彩不同,在临床上对浅部真菌病,尤其头癣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此外,本灯对诸如托儿所群体检查也有帮助。
细菌感染如何诊断
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伤口或体内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及紫绀、脉细速、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等。
病毒感染: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由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 感染可区分为: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性感染。
脚底脱皮是怎么回事 霉菌感染
脚部霉菌感染,也称为脚癣,俗称“脚气”,属于皮肤浅部的霉菌感染皮肤病,干性脚气的主要症状为:脚底皮肤干燥、粗糙、变厚、脱皮、冬季易皲裂,奇痒难耐,春夏加重,秋冬减轻,反复发作。
湿性脚气也是霉菌感染,但是其症状为脚趾间有小水泡、糜烂、皮肤湿润、发白、擦破老皮后见潮红,渗出黄水。奇痒难耐,春夏加重,秋冬减轻,反复发作。
别轻视灰指甲
灰指甲就是指(趾)甲感染了真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医学上称为“甲癣”。指(趾)甲感染了真菌,甲板表面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变得污黄、青黑,甲板增厚、翘起,很不美观。俗话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与人交往手上有灰指甲,夏天穿着漂亮的凉鞋露出黑趾甲,总是令人尴尬的事。
其实,灰指甲不仅仅是影响美观,它还有许多潜在的危害。引起甲癣的真菌属于表皮致病真菌,它不仅可以感染指甲,也可以感染皮 肤,引起脚气、手癣、体癣。灰指甲常常是因手癣、脚气等皮肤真菌感染到指甲引起的。
外用抗真菌的药膏能够杀灭皮肤真菌,治愈脚气、手癣,但由于指甲是由十分坚韧致密的角蛋白构成,一般的药膏很难透入,因此指甲就成了真菌隐存的堡垒。张大爷的脚气病年年犯,原因之一就是天一热,灰指甲中隐藏的真菌就会大量繁殖,感染到周围的皮肤,引发脚气病。
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如果患了灰指甲不积极治疗,在家庭、单位它就是一个危险的传染源。做饭、看孩子、洗衣服,人际交往中握手,手上的灰指甲就有可能传染给家人和同事。
由于灰指甲的甲板增厚、翘起,还常刺伤甲周皮肤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甲沟炎、局部蜂窝组织炎,甲沟、指(趾)头红肿、跳痛。严重 的还会引发丹毒。而且灰指甲的这些严重的合并症,就像定时炸弹,当您身体强壮的时候,也许不会出现,一旦您由于工作紧张、劳累,或患了其他重病,抵抗力下降时,它就会乘人之危给您添麻烦。
皮肤病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
皮肤病常见分类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色素痣、咖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Riehl黑变病、口周黑子、太田痣、色素性毛表皮痣、泛发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贫血痣等。
13、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15、皮肤肿瘤类皮肤病。
16、寄生虫、昆虫、动物性皮肤病。
17、毛发、甲皮肤病:多毛症、秃发、脂溢性秃发、腋毛癣、皮脂溢出症、斑秃、老年白发、精神紧张性白发病、少白头、漏斗部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甲板营养不良、甲凹陷症、甲板纵裂、甲层裂症、脆甲症、横沟甲、厚甲症、钩甲、甲剥离症、杵状甲、点状甲、甲外伤、甲周肿痛。
18、其他: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肿、、手足脱皮症、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川崎氏病(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足菌肿、无汗症、夏令痒疹、胼胝(老茧)、冻疮、多形性日光疹、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丘疹(粟粒疹)、皮赘、瘢痕、皮肤枯萎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19、遗传性皮肤病。
20、各种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麻疹、传染性红斑、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样疹、风疹、幼儿急疹等。
真菌皮肤病怎么治 正确对待皮肤真菌感染病
基于皮肤真菌感染易传染易反复的特性,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以下方面:
1、做好长期与真菌对抗的准备,例如灰指甲,手指完全长出新甲周期是100天,脚趾是300天,而且真菌易反复,所以,长期准备是必要。
2、湿热环境是真菌寄生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患者注意日常卫生,常洗澡洗发,常换鞋袜。
3、在自己选择治疗药物之前,一定要去医院就诊,确认病因,建议不要长期服用内服药,以免造成人体机能失调,免疫力下降。
真菌感染症状
由于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真菌类型),皮肤真菌感染的一些常见的病症是体癣,脚癣及皮肤念珠菌病。以下是有关不同类型的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的详细信息。
皮肤真菌是一组微生物引起皮肤感染。一些真菌,酵母,自然呈现在人体内。癣菌是机会主义的有机体。当他们接触到一个有利的环境,它们在人体内生长和感染皮肤的上层以及指甲或头发。不同的皮肤真菌感染类型有体癣(股癣),运动员的脚(癣足癣),指甲癣(甲癣),约克瘙痒(股癣),胡须癣(癣barbae),头皮癣(头癣)和念珠菌。在极少数情况下,真菌的过度生长,可能会导致感染,以到达血液或内部器官。
真菌感染皮肤病治疗方法
皮肤真菌感染可以选择酮康唑作为治疗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抑制真菌的胞膜,主要是通过抑制麦角畄醇合成来达到抑制真菌包膜的目的。服用这种药物之后真菌的包膜就没有办法在继续生成,这样就可以起到杀灭真菌的目的。
2咪唑类药也可以作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这种药物的代表药是伊康唑,这是一种对于真菌有强效杀灭作用的药物,一般来说此种药物的药效药比酮康唑强5到10倍左右。此种药物的用量在所有治疗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当中是最小的。
3特异性广谱抗真菌剂一般是用于治疗没有查明具体真菌类型的皮肤真菌感染。这类药物都是属于咪唑类药,具有代表性的药物非常的多,比如说可以是酮康唑,还可以是肟康唑等,此类药物一般药效强,所使用的剂量小。
注意事项:
病人一定要注意,皮肤真菌感染是常见病,也是比较顽固的皮肤病,而且大部分的皮肤真菌感染具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澡,另外自己的衣物单独放置,不要把疾病传染给家人。
真菌感染的饮食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此病的饮食治疗目的是减轻或避免食物对皮肤过敏的反应、宜选用清淡而又富于营养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海产品和辛辣的食物。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不宜进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当患有内脏型真菌感染的病人,每日膳食应与正常人相同,可吃多种新鲜蔬菜,有利于恢复肠道的正常菌群。不要过多的限制饮食的种类。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膳食中应注意给予适量的优质蛋白,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更应及时补充优质蛋白。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饮食治疗-----每日都应吃牛奶、鸡蛋、瘦肉、鱼等。防止免疫力过低后产生皮肤或内脏的真菌感染。同时还要注意吃有利于免疫力的食品如、洋葱、香菇、芦笋、黑木耳等。
真菌感染的诊断检查
1、详询有无外伤史及手术史,受伤时间、场所,受伤后的处理,发病时间、病情发展经过,有无破伤风预防接种史;对女性患者,应详询分娩或流产史;如为新生儿,应询问分娩史及脐带处理的情况。
2、检查受伤部位、创口情况,创口周围肌肉有无痉挛及抽动,特别注意腹直肌是否强直。
3、观察患者有无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痉笑、角弓反张,全身强直及阵发性痉挛,特别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喉头痉挛。
什么病可以出现身体痒的症状 皮肤病
一般的皮肤病都可以出现身体痒的症状,这是由于细菌或真菌在感染皮肤后,对皮肤上的神经造成刺激,从而对人体造成瘙痒的感觉,因此,皮肤病也是身体痒的原因之一。
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因为引起皮肤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皮肤病,需要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无法从简单的症状辨别患病的类型,所以在患上皮肤病后,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治疗。
真菌感染皮肤病的简介
真菌性皮肤病,亦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病原真菌所引起的人类皮肤以及黏膜、毛发和甲等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皮肤癣菌是真菌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疣状毛癣菌、大小孢子菌等。此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率高、具有传染性、易复发或再感染。特别不合理、不规范的治疗会造成反复发作、反复治疗,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真菌喜欢温暖潮湿,浅部真菌最适宜的温度是22℃~28℃。当人体皮肤上有适合真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时,就容易发生癣病。如有些人容易出汗,皮肤容易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容易感染真菌而发生花斑癣等癣病;所穿裤子过紧过厚不透气、长时间坐办公室,容易患股癣等癣病;经常穿胶鞋、皮鞋、运动鞋,如透气性差,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若再加上皮肤不干净,就极易发生足癣等癣病。而且,身体上如果有了一种癣病,还会通过自身传播而使其他部位也发生癣病。
湿疹和脚癣的区别有哪些
湿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症,常规治疗需用激素。而脚癣是真菌感染引起,常规治疗需用抗真菌药膏。如将脚癣病当成湿疹,用上抗真菌药物后,会刺激湿疹病情加重;如将治疗湿疹的激素药物用到脚癣病上,会给真菌创造生长环境,加重病情。因为都有水泡、瘙痒症状,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湿疹和脚癣病,真菌检查是辨别两种病的最便捷方式。
除了发病部位及症状的不同外,进一步补充,作为一种过敏性皮肤病,湿疹多因由于患者接触到一些过敏源而诱发,全年都可以发生,并不具备传染性。而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所以多发于炎热潮湿的夏季,容易因共用脚盆、毛巾、拖鞋等而迅速传播。
如果长期泡在污水中,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可能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严重的还会起水泡、流脓。特别是小孩子的皮肤嫩,接触了污水容易引发湿疹。特别提醒,夏季阴雨天的温度和湿度最适宜真菌的繁殖,稍不注意就会感染皮肤病或者旧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