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 冬病夏治要治多久

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 冬病夏治要治多久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多种,包括穴位帖敷、艾灸、针刺、药物内服等,并且所针对的疾病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疾病的情况、病症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咨询专业中医师才能准确知道需要治多久,而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阶段性治疗。许多疾病的冬病夏治都是需要持续3年甚至以上的,因此每年都坚持治疗时非常关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

药是很常见到的,对不同的药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大区别,所以对药的选择,也是需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想要能够很好的治疗自身疾病,都是需要选择适合治疗的药物,这样对疾病改善,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那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什么呢,对它也很多人也不是太了解。

冬病夏治三伏贴是什么呢,这样的药物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它对治疗支气管炎效果很不错的,不过对它的选择,也不是随意的乱用。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夏治”是指在夏天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某些疾病在秋冬春季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天人相应”, 认为人体的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疾病的发生、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

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

二、什么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

中医的多种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和针灸、刮痧、推拿等外治疗法,以及食疗等均具有冬病夏治的作用。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而深受患者青睐。由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利用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夏至后三伏时期,故也简称为“三伏贴”。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源自明代张璐《张氏医通》中记载的白芥子涂法,是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综合干预外治方法。其治疗效果与贴敷方药的配伍、炮制、制剂工艺、贴治穴位、贴治时间,以及皮肤反应等有一定的关系。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适用于哪些疾病

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素体阳虚的人,用于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

1.久咳、哮喘、肺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鼻渊、鼻鼽、喉痹(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小儿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4.部分骨关节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常用哪些药物

北京地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基本均沿用《张氏医通》记载的处方,以炒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干姜(或生姜汁)为基本方,或结合临床经验进行适当加减。防治其他病症的药物依疾病而各所不同。

目前,北京地区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诊区采用的贴敷膏,均由市药监部门认定的专用制剂室在无菌、清洁环境下制备,并密封、冷藏保存。

通过以上介绍,对冬病夏治三伏贴也是有着很好的认识,选择它治疗疾病,也是需要跟建筑自身需求进行,这样对疾病控制,才会有很的帮助作用,那对不需要它的人,也是可以放置,这样的药物是不能随意乱用,否则对自身也是有着一些危害。

冬病夏治为什么三伏天要治寒湿呢 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

顺应三伏天的时间即可。

冬病夏治也就是说在三伏天期间进行身体理疗,顺应三伏天的时间进行即可。

三伏天是一段高温炎热的日子,在三伏天的时候进行冬病夏治调理,可以明显的改善体质,起到健康养生的作用,冬病夏治一般是在三伏天的初伏、中伏和末伏进行的,围绕这个日期进行养生理疗即可。


三伏天为什么要贴三伏贴

冬病夏治

三伏天贴三伏贴最主要的作用是冬病夏治,三伏天是全年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的统称,此时气候最为炎热,身体内的阳气大盛,如果使用中药贴对穴位进行局部热刺激,可以扶阳驱寒、去除冬病。

温阳祛湿

三伏贴的主要成分是中药材,还都是热性材料,有活络经脉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儿童适合冬病夏治吗

儿童一些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在缓解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但是,儿童“冬病夏治”时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1)敷贴的时间不易过长:成人每次敷贴时间约6~8小时。儿童每次敷贴时间约2小时,以儿童皮肤承受度为限。

(2)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痛苦小,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胃肠代谢,保护脏腑功能,副作用相对较小,比较适合儿童应用。需要提醒的是,在治疗时,儿童需要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为什么说夏天治疗妇科病效果好

适宜冬病夏治的妇科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等。

中医认为,经过辨证后属于虚寒因素所致的妇科病,冬病夏治会有独到效果。女人月子没坐好,身体会差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邪。女性产后,气血两虚,容易受寒邪。如果出汗多,月子坐得不好,就会伤及阴血,建议夏季喝中药汤调养。

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治疗很多慢性妇科疾病。

伏灸膏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此外,还有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

冬病夏治什么时候开始

冬病夏治一般从三伏天开始。

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艾灸、膏贴等方法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


冬病夏治一定要在三伏天吗 冬病夏治要治疗多长时间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穴位帖敷、艾灸、针刺、药物内服等,并且所针对的疾病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疾病的情况、病症以及选择的治疗方式,咨询专业中医师才能准确知道需要治多久,而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阶段性治疗。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的冬病夏治都是需要持续3年甚至以上的,因此每年都坚持治疗时非常关键的。


冬病夏治几月份开始 冬病夏治的原理是什么

“冬病”是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

而“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一般的冬病夏治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所谓的中药穴位贴敷方法,这个方法是经过现代专家们的研究发现,使用这个药物贴敷后就会使人的额局部血管扩张,也是可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改善营养。

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

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冬病夏治老寒腿管用吗?

入伏30天时间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可排除身体中的寒气。中医上的确有“冬病夏治”的说法,但要搞清楚自身体质,宜“量体而行”,不可盲目治疗。根据中医传统观点,庚日与人体肺经相关,传统中医认为,入伏的第一天也是人体肺气与自然界最为相通的一天,皮肤的作用也加强了人体与自然界的沟通。

7月18日开始,已经正式进入三伏天,三伏贴、三伏灸等都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形式。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借助三伏天气温较高等条件来治疗一些冬季容易诱发的疾病,可以改善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从而预防这些疾病在冬天发作。老百姓常说的“老寒腿”等,往往在冬天容易发作。而由于天气等原因,这些病在夏天一般不会发作,中医认为可以利用夏天天气等条件来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按照中医的观点,需要根据人体体质辨证治疗,尤其现在成年人可能并不是单一体质,而是“兼夹体质”,也就是同时具有两种体质的特征和表现,最好到医院做体质辨识,再对症下药。

冬病夏治所针对的多为虚寒性、寒湿性疾病,对于中医认为体质偏热或湿热性体质及体内火气较盛的人群,反而不适宜冬病夏治。以三伏贴为例,其中多为祛寒除湿、增强体质的药物,火气较旺者并不适合。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的调治原则

冬病夏治根据《内经》“发时治标,平时治本”、“春夏宜养阳以防阳气易损”的调治原则,进行反季节调治,也就是选择在疾病不易发作的相对缓解季节进行防治。一般从每年七月份(农历三伏天前后)开始冬病夏治,主要采取培本扶正的防治方法来顾护阳气,阳气盛则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增强。同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及疾病类型不一,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症治疗。


冬病夏治不是适合所有人群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冬病夏治,按照中医的观点,需要根据人体体质辨证治疗,尤其现在成年人可能并不是单一体质,而是“兼夹体质”,也就是同时具有两种体质的特征和表现,最好到医院做体质辨识,再对症下药。冬病夏治所针对的多为虚寒性、寒湿性疾病,对于中医认为体质偏热或湿热性体质及体内火气较盛的人群,反而不适宜冬病夏治。以三伏贴为例,其中多为祛寒除湿、增强体质的药物,火气较旺者并不适合。

相关推荐

什么是冬病夏 冬病夏的原理

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一样,生于春天,盛于夏天,收于秋天,藏于冬天。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在寒冷的日子里就容易受到风寒袭击,导致一些慢性病症频繁发作或加重,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非常利于扶正培本、滋养阳气。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的防病思想。此时如果积极调养,扶助阳气,则能使人体正气旺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人对疾病的抵

三伏贴一次可以贴几个部位 三伏贴可以天天贴吗

不可以。由于三伏贴冬病夏的作用比较强,因此很多人就想说可以天天贴三伏贴,这样效果会更好,但其实三伏贴贴敷是具有固定的时间的,应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医生的医嘱来使用,并不建议天天贴敷。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的理论,体现中医“未病”特点,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

2022三伏贴怎么贴多久贴一次

2022的三伏贴已经到了,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日子,此时很适合进行冬病夏,三伏天的时候贴三伏贴,可以起到一定冬病夏的作用,三伏贴是跟随着三伏天的时间表进行的,具体如下:第一次贴敷时间(引伏):2022年6月21日—7月15日。第二次贴敷时间(初伏):2022年7月16日—7月25日。第三次贴敷时间(中伏):2022年7月26日—8月14日。第四次贴敷时间(末伏):2022年8月15日—8月

三伏天初伏热还是中伏热 三伏天如何调理身体

有以下几个方面:三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这时候人们大多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食物,但吃多了很容易导致寒气增加,这时候可以多吃一些薏米、红豆、羊肉等进行祛湿。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行冬病夏时候,这时候可以通过汗艾灸、三伏天以及泡脚等方式在夏天的时候疗冬天的疾病,并且预防其在冬天发作。三伏天的时候是很适合养生保健冬病夏的,这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运动可以流汗,这时候人体体内的寒气,可以通过汗液

拔火罐什么季节拔最好

按照中医“冬病夏”的说法,拔火罐夏天拔最好。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这种疗方法对冬天的寒湿病症疗效显著,而依据中医上“冬病夏”的说法,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的时候,此时进行拔火罐能最佳的达到排湿、排寒,调理身体的效果。

哪些冬病适合在夏天

呼吸道疾病适合冬病夏的呼吸道疾病主有: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属肺所主,也属于广义的呼吸系统。也就是说,吃冰冷的东西或衣服穿少了,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同样的道理,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遇冷或冬天容易发作。再加上现代人往往用“抗生素”来疗呼吸道疾病,导致机体脾虚生湿、肾阳虚损,易受风寒外侵,更易反复咳喘。“肺为

三伏天艾灸好还是三伏贴好

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即可。三伏天期间,进行三伏灸和三伏贴都是可以的,因为三伏贴和艾灸都是中医中比较常见的冬病夏的方法,两者也很相似。其中三伏贴主是以冬病夏为机理,起到调节免疫,改进患者的寒湿体质的作用;而三伏灸可以温通经络,调理气血;由此可以知道,两者各有所长,三伏天期间可配合使用,只坚持,就能恢复正常体质。

三伏天针灸最佳时间 冬病夏

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期,此时期有“冬病夏”的说法,三伏天做针灸也有助于身体调养,从季节上来说,三伏天是全年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期,三伏天做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淤堵的经脉、驱散身体中是湿寒之气,有利于冬病夏

什么是冬病夏 冬病夏的适应症

冬病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适于冬天因寒冷刺激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或者一些阳虚阴寒为主的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冻疮、痛经等疾病。

2020年冬病夏时间表

冬病夏一般是从三伏天开始的,通过使用艾灸、膏贴等方法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2020年三伏天开始时间是从阳历7月16日开始,到8月24日结束总共四十天。初伏为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中伏为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末伏为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因为三伏天的阳气最旺盛,这段时间贴三伏贴或者进行艾灸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