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每天检查双脚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每天检查双脚
糖友每天都应该仔细检查一下双脚(包括脚趾缝)。检查脚掌是否出现红肿、淤青、水疱或皮肤破损等问题。如若发现,应及时看医生。有很多老人无法弯腰看到脚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糖友可对着镜子自检或者让家人帮忙检查脚底情况。
走路能降低血糖吗 糖尿病人散步的好处
糖尿病人适度散步,并且在散步的时候采用快步走的方式,有利于降低血糖,还能有效减轻体重,增强体内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此外快走形式散步还可以有效保持下肢血流量,对双脚起到保护作用,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的足部护理常识
大量调查资料表明,糖尿病足部病变不但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在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6%~5.2%,截肢(趾)率约为14%,其治疗费用比因其他原因住院的同期糖尿病患者高得多。可以说,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1、每天睡前用温水(38℃左右)浸泡双脚15~20分钟,检查双足是否有水疱、伤口、划痕等,并检查脚趾之间,仔细擦干。
2、不要随意修剪鸡眼或结痂,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以免发生嵌甲。
3、冬天应注意足部保暖,穿棉袜、棉鞋,切记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取暖器或直接烤火取暖,以免烫伤。
4、购买新鞋时,以宽松、舒适为宜。比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硬度的方头软皮皮鞋、运动鞋最理想,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另外,还应经常检查鞋内是否存在异物,以免弄伤双足。
5、袜子以棉质为佳,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防双足所受压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
6、如果双足较干燥,可薄涂一层润肤霜,以防皮肤开裂。
7、足部变形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特制的保护鞋,这种“量身订制”的保护鞋可有效分散皮肤易损点的压力,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
8、避免足部针灸治疗,以防意外感染。
就诊信号
1、肢体麻木、肿胀、疼痛。
2、足部皮肤温度下降。
3、足部皮肤颜色变红、变深。
4、足部有嵌甲、胼胝。
5、足部有外伤,如皮肤破损出血、烫伤等。
当出现上述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加重糖尿病足部病变的发展。单纯皮肤红肿者,可适当减少活动,换松软的布鞋,并在其周围做环形按摩,动作要轻柔,避免推、搓、捏等损伤皮肤的动作。若一周内无好转,应及时就诊。
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足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其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高,可侵犯全身多器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约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肺结核并发症为一般人的 3-5倍;中风为一般人的2-4倍;下肢截除为一般人的 10-15倍。因此在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策略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
糖尿病足病是发病率比较高但尚未引起糖尿病患者重视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基本措施之一,血压控制和戒烟及注意足部清洁,鞋子的选择和袜子的选择,足部问题护理方法(修剪趾甲、鸡眼与胼胝、真菌感染、足部损伤)等都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足部护理习惯,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较长及足部感觉迟钝的患者应每天检查足部,穿着合适的鞋袜,穿鞋以前要看看鞋内有否异物,防止烫伤,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禁止足部直接接触电热毯、电暖气等取暖设备,禁止赤足步行,定期看医生,进行足部检查及糖尿病并发症筛查,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等,一旦发现足部破溃或足部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导读:糖尿病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微细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卫生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技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对糖尿病足来说,主要包括了3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就是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周围血管并发症,这个周围血管并发症在早期由于血管管腔的逐渐狭窄,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包括病人下肢的麻木、疼痛、行走距离越来越短。
第二方面就是糖尿病病人的慢性周围神经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的感觉并发症,所出现的感觉丧失或者是异常。比如四肢末端特别是足部的感觉异常所出现的麻木、走路的感觉好像踩着棉花一样,或者有针刺感等等一系列的表现,这些都是糖尿病病人的周围神经并发症。
第三方面就是在周围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基础上,由于保护措施不得力,由于穿鞋、袜子、剪指甲不合适等等,出现了皮肤的破损,紧接着皮肤破损而出现的一系列的症状,溃疡久不愈合,迅速恶化,恶臭等,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称之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病人脚肿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足就会出现脚浮肿,有的甚至连鞋子也穿不上,这样糖尿病患者很为难,但是糖尿病足病人为什么会脚肿呢?为做好及时的治疗,必须知道糖尿病脚浮肿的原因,避免截肢的可能。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主要的原因还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脚肿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查找糖尿病脚肿的原因,并接受正规治疗,千万不能在家里自己治疗。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每天自我检查双脚,检查糖尿病脚肿的原因时,注意足部卫生保健;不到公共场所修脚。
患者在出现脚肿后,不要自行修鸡眼、胼胝,选择舒适的鞋和袜子,正确修剪趾甲;不用过热的水烫脚,泡脚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糖尿病脚肿的原因中如果发现皮肤有破溃,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尽早找糖尿病足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千万不要久拖,以免小毛病拖延成大问题。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这就是糖尿病脚肿的原因。
在临床上,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足的危害严重因此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专家提示,患者出现脚肿这一情况之后,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引起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糖尿病的护理工作,尽量避免引起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大常见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糖尿病也没多么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足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做好预防。万一不慎患上了糖尿病足也不要紧张,要正确的护理和治疗。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友平时预防糖尿病足,可通过按摸足部动脉拔动来感知。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反应很“迟钝”,不知冷热,没有痛感,不容易及早发现病变,尽管血管造影、磁共振、超声等能够发现病变的苗头,但这些检查确实要花费不少“银子”,有没有既省钱又方便的检查方法呢?今天我们教糖尿病友一招,给患者教了个窍门,摸摸足背的足背动脉,感觉搏动有无异常。这是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经过近几年对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触诊筛查总结出来的。
足背动脉的位置很好找,在内、外踝背侧连线上,两个肌腱之间,患者可以用双手食指施加相同压力,劲儿不要太大,找到后自己感觉一下脉搏跳动的强弱,如果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发生足部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发现病变。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才更好
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得糖尿病足的,只要糖尿病患者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也是可以不得糖尿病足病的。预防糖尿病足注意在洗脚时要避免水温过高,因为糖尿病患者足部神经麻痹,无法判断温度高低,即使有时温度很高,患足都感觉不到而易被烫伤。患者在洗足、修剪脚趾甲时,要防止脚趾的皮肤破损引起细菌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糖尿病足要控制好血糖,因为糖尿病患者一旦血糖控制不好,身体的抵抗力就会变差,容易受感染。同时要防止跌伤,积极治疗足癣,避免用手撕脚、擦脚趾止痒,以防皮肤皮损导致化脓性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足部破溃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延误病情可能会导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不要害怕,只要您积极的治疗并且控制住血糖,发生糖尿病足的几率是很小的,糖尿病患者在经过医生的允许下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和疾病抗争。
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大常见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糖尿病也没多么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足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更应该做好预防。万一不慎患上了糖尿病足也不要紧张,要正确的护理和治疗。那么糖尿病患者怎样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
糖尿病友平时预防糖尿病足,可通过按摸足部动脉拔动来感知。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反应很“迟钝”,不知冷热,没有痛感,不容易及早发现病变,尽管血管造影、磁共振、超声等能够发现病变的苗头,但这些检查确实要花费不少“银子”,有没有既省钱又方便的检查方法呢?今天我们教糖尿病友一招,给患者教了个窍门,摸摸足背的足背动脉,感觉搏动有无异常。这是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经过近几年对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触诊筛查总结出来的。
足背动脉的位置很好找,在内、外踝背侧连线上,两个肌腱之间,患者可以用双手食指施加相同压力,劲儿不要太大,找到后自己感觉一下脉搏跳动的强弱,如果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发生足部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发现病变。
脚部常护理预防糖尿病足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避免用烫水洗脚。正常人脚一接触烫水,就会马上缩回来,这是一个保护机制。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温度觉很差,往往会被烫伤,起水疱。水疱一旦破溃感染,就是严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
穿 宽松的鞋子。不良的鞋袜可以引起脚部畸形,不断摩擦脚部容易生“鸡眼”或是增加溃疡。糖尿病患者应穿布鞋、软皮鞋和运动鞋,不要穿塑料鞋,因为它太硬,最 好是特制的矫形鞋,鞋头长些、高些、宽些,脚趾能够伸直。袜子应该柔软、合脚、透气性好,吸水性好,袜子应每天换洗,最好是穿布袜。
脚 部常护理,勤剪脚趾甲。但是不能剪得太深,太深会导致甲沟炎、出血,不剪又会导致细菌滋生太多,也会发炎。老茧要慢慢地修,“鸡眼”应该请专科医生来治 疗。皮肤要保持润滑,防止形成溃疡,防止继发感染。预防外伤,每天检查足部,看看足部皮肤是不是有水疱,是否有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是否有 “鸡眼”、老茧。有糖尿病足的病人足部一旦发生损伤,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经常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两腿交叉而坐。
糖尿病足如何预防
一、糖尿病足病如何预防——宽松的鞋子
不良的鞋袜可以引起脚部畸形,不断摩擦脚部容易生“鸡眼”或是增加溃疡。糖尿病患者应穿布鞋、软皮鞋和运动鞋,不要穿塑料鞋,因为它太硬,最好是特制的矫形鞋,鞋头长些、高些、宽些,脚趾能够伸直。袜子应该柔软、合脚、透气性好,吸水性好,袜子应每天换洗,最好是穿布袜。
二、糖尿病足病如何预防——常护理,勤剪脚趾甲
但是不能剪得太深,太深会导致甲沟炎、出血,不剪又会导致细菌滋生太多,也会发炎。老茧要慢慢地修,“鸡眼”应该请专科医生来治疗。皮肤要保持润滑,防止形成溃疡,防止继发感染。
三、糖尿病足病如何预防——用烫水洗脚
正常人脚一接触烫水,就会马上缩回来,这是一个保护机制。而糖尿病足患者的温度觉很差,往往会被烫伤,起水疱。水疱一旦破溃感染,就是严重的糖尿病足部溃疡。
四、糖尿病足病如何预防——检查足部
每天检查足部,看看足部皮肤是不是有水疱,是否有擦伤、裂口,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是否有“鸡眼”、老茧。有糖尿病足的病人足部一旦发生损伤,一定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要高度警惕
一旦糖尿病足病发生,必须尽早给予专业化的治疗,强调早期、强调专业化,延误一天,病情均会迅速进展。
糖尿病患者双脚麻凉 要高度警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东北地区的糖尿病足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目前临床诊疗不规范,导致糖尿病足病患者致残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高、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脚发凉、麻木、怕冷应警惕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患者在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足部破溃、溃疡及坏疽。糖尿病足病发生前通常会有一些临床症状:如双脚发凉、怕冷、麻木、对冷热刺激不敏感、脚不怕疼、走路小腿酸疼或行走乏力等。这些临床症状通常提示糖尿病患者已经合并了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在这个阶段,如果不小心脚碰破了、鞋子小挤脚了、睡热炕头脚烫着了、剪脚指甲出血了、鞋子里有沙子硌着了,那么糖尿病足病就发生了。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高度警惕,一旦出现上述现象,一定要到专科医生处就诊。
有效防治有三个基本原则
糖尿病足病的有效防治有三个基本原则:预防为主,专业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
预防为主:就是要及时发现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并加以纠正,使高危足不发生足溃疡。第一,注意血糖要达标,不能忽视血糖的控制;第二,尽量避免吸烟,少饮酒;第三,每年进行正规的并发症检查,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早期都是可治愈的;第四,一旦发现双脚麻凉及双腿乏力,及时诊治;第五,每日自我检查双脚,及早发现异常。
治疗强调早期和专业化
一旦糖尿病足病发生,必须尽早给予专业化的治疗,强调早期、强调专业化,延误一天,病情均会迅速进展。对于已发生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及时的发现并进行专业化治疗能够使足部溃疡愈合。
对于已经发生严重足溃疡坏疽的病例,医生需要认真地全面评估病情,进行分类、分期,结合全身情况和足溃疡程度,多学科合作、中西医结合、综合处理,力求救命保肢,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需要糖尿病科、血管外科、骨科、中医科等多学科合作,才能完成促进溃疡愈合或避免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