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裂谷热病症状 裂谷热是什么病
全国首例裂谷热病症状 裂谷热是什么病
裂谷热病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主要侵害家畜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动物,它也可以传染给人类。
裂谷热国内首例 裂谷热病的临床表现
裂谷热病的潜伏期为3到6天。
该病急起发热,伴寒战、头痛、肌痛和关节痛。恶心呕吐,颈、面潮红,皮肤和粘膜散在瘀点。
症状轻的病人,发热3天后渐恢复,病情严重的病人多见双峰热,即发热3天后热退,病人自觉症状减轻,但1到2天后再次发热,出血倾向加重,可发生腔道出血或休克;并发肝炎或脑炎的病例,可出现黄疸或颅内压高症状及意识障碍,部分病人发生视网膜炎或视网膜出血。
中草药有一种名叫谷草的吗,和谷精草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谷草就是稻草。谷精草是一年生草本,须根细软稠密,叶基生,长披针状条形。头状花序呈半球形,底部有苞片层层紧密排列,苞片淡黄绿色,上部边缘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顶部灰白色。花茎纤细,长短不一,淡黄绿色,有光泽,稍扭曲,有棱线数条。蒴果3裂。主产于中国江苏苏州、宜兴、溧阳,浙江吴兴、湖州、相乡,湖北黄岗、咸宁、孝感等地。中国多数地区以该种植物全草作谷精草入药,秋季开花结珠时采收,晒干。可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风热头痛、夜盲症等。
裂谷热病是什么 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裂谷热主要分布于非洲东部和南部,主要流行的国家为肯尼亚、津巴布韦、赞比亚、纳米比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南非、苏丹、毛里塔尼亚、埃及等,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也门也有本病的报道。
2.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儿童发病较少,男性多于女性,动物养殖和屠宰人员、兽医等为高危人群。
3.季节分布:本病全年均可流行。季节分布主要与媒介的活动有关。
裂谷热病能治好吗,裂谷热病可以治吗 裂谷热病能够预防吗
在前面我们讲到了一些该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能够预防这种疾病吗?
裂谷热病主要在家畜中引起流行和爆发,如绵羊、牛、骆驼、山羊等,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家畜的预防接种:可以给家畜进行预防接种,防止被裂谷热病毒感染,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不要和患病的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
不食用没有煮熟的家畜肉、奶等;
做好防蚊和灭蚊工作。
现在还没有能预防这种疾病的人可以注射的疫苗,所以对体质比较弱的人群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
出门做好个人的防护,建议戴上口罩;
去空气比较好的地方,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晚上睡觉的时候点蚊香或者关好蚊帐,防止被蚊子叮咬。
裂谷热病症状 裂谷热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源
羊、牛等家畜为主要传染源,啮齿动物次之,病人在病毒血症期间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或病畜尸体为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此外,吸入带病毒的气溶胶或被带病毒的蚊叮咬,都可传播本病。
易感人群
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夏秋季发病率高。在人群中流行之前,往往已有大批家畜病死。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儿童发病较少,男性多于女性,牧民、农民、兽医和裂谷热病毒研究人员发病率高。
裂谷热是什么病 裂谷热病症状
潜伏期3~6天。骤起高热(38~40℃),可为双峰热,热程可达1周。并有畏光、剧烈头痛、肌痛及相对缓脉。常无皮疹,偶有皮肤黏膜小出血,罕见大出血。恢复顺利。白细胞计数减少,并发症可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及中心暗点,少数可致视网膜剥离,罕见脑炎(多发生于发热后3~12天)。
裂谷热病症状 全国首例裂谷热病症状
全国首例裂谷热病患者为河南人,男,45岁,在安哥拉务工。患者于北京时间7月14日晚在安哥拉出现发热伴头痛,以及全身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病情未缓解,回国后被医院隔离治疗,对患者标本的裂谷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我国首例输入性裂谷热病例。
裂谷热病是什么 裂谷热病怎么预防
1、控制传染源 家畜的预防接种: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应在动物疫情发生前接种。
2、切断传播途径
(1)避免与患病动物组织、体液等接触,不食用未煮熟的肉、奶等;
(2)灭蚊防蚊。
3、保护易感人群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人用疫苗。防护措施主要为:
(1)在屠宰及出栏患病动物时做好个人防护。
(2)采取个人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