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肌炎能快速治好吗
小儿心肌炎能快速治好吗
1、心肌炎其实是一种在身体心肌的这一区域出现了弥漫性的炎症的疾病,心肌炎的特征为心肌里的细胞遭到炎症的浸润,从而导致了心肌细胞变性及坏死。小儿患心肌炎的原因大多数与病毒感染的一些疾病有关系,所以在小儿心肌炎的患病原因中病毒性的心肌炎是最为常见的,因孩子的个体差异,所以病情轻重也就不同。
2、对于患有心肌炎的孩子,目前尚无什么特殊有效的治疗,一般是结合患病儿童的病情来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这种治疗可以使大部分心肌炎的患者痊愈或好转。平时妈妈们应该让患儿多休息,以减轻心脏的负荷以及减少孩子的心肌耗氧量。加服一些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的药物进行铺助治疗。
3、妈妈们在平日对患儿要注意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身体抗病能力;孩子的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孩子养成勤用肥皂洗手的好习惯;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让孩子充分休息,多饮水,避免过度疲劳等。
4、孩子患上病毒性心肌炎后,妈妈们应该保证孩子有足够的休息与睡眠,避免孩子感冒等。此外,妈妈们还要注意孩子的合理饮食,多让孩子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膳食均衡。多补充维C,提高抗病能力。
缓解小儿心肌病的措施都有哪些
需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预防治疗小儿心肌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针对性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心肌病。
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治疗小儿心肌病。
合并心力衰竭处理
治疗小儿心肌病,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须及时予以积极的处理。处理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利尿药及扩容纠正酸中毒等,但在洋地黄应用时应注意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出现毒性反应,应避免快饱和,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
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滴。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快速进展至室性纤颤(这种情况在小婴儿更易发生)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小儿心肌病患者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其他治疗
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挽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小儿心肌病手段。
小儿心肌炎的病因
常见病因(45%):
心肌炎常见病因,有感染、风湿、免疫、中毒等,小儿心肌炎中多见于病毒感染,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常见的为腺病毒(特别是血清型2及5)和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及B组,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CVB)最为常见。
其他病因(35%):
其他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及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C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等。
近年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病毒基因序列,提高了心肌炎的病因诊断,曾报道疑为病毒性心肌炎58例,患儿年龄2天~13岁,用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液中人类小RNA病毒,阳性率为48%,其中4例进行斑点杂交,确定为柯萨奇B3病毒,以往由于病因诊断不明,所谓特发性心肌炎或间质性心肌炎,其中部分病例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
小孩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其中CK-MB,LDH1特异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人标准,而小儿的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值增高就认为是患了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很多医院采用测定心肌肌钙蛋白来辅助诊断心肌炎,绝大多数儿童的心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婴幼儿的心肌酶谱参考值 为了解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1999年2~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入园或入学体检的105名1~6岁健康小儿心肌酶谱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5名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分别为肌酸激酶(115±82)U/L、肌酸激酶同功酶(19士13)U /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2±15)U/L、乳酸脱氢酶(263士113)U/L、a-羟丁酸脱氢酶(246士114)U/L.[结论]1~6岁小儿心肌酶谱参考值较成人增高。 一般需休息2周。家长应密切注意患儿的变化,如有心慌、憋气、烦躁不安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每天为孩子数4次脉搏,注意频率、强弱的变化,如果频率超过正常50以上,有心率不齐时,也应及早看医生。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效的药物,中药黄芪、丹参静脉滴注可以改善症状,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充足的维生素B口服,对病儿也有益处。重症心肌炎需住院治疗。 幼儿心肌炎药物治疗方案如下: 1、对原发病毒性感染或继发的各种感染应积极治疗。抗病毒可用病毒唑,中药板蓝根、 大青叶等有清热解毒作用,对病毒感染可能有效,可用广谱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 2、 促进心肌代谢药物应用:维生素C4~5g加入10%葡萄糖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 ,15天为一疗程。维生素B、E可降低心肌内自由基,促进心肌恢复,均可服用。三磷酸腺苷 、辅酶A、极化液均可促进心肌代谢。可给10%葡萄糖250~500ml,加入三磷酸腺苷 20~40m g,辅酶A50~100u、10%氯化钾7.5~15ml、25%硫酸镁5~10ml,普通胰岛素4~8u,静脉 滴注1日1次,14天为一疗程。 3 、提高免疫功能,积极预防伤风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及任何发烧。可用维尔本、胸腺肽 等。 4 、对症及支持治疗:心力衰竭者应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洋地黄应谨慎应用 ,宜小剂量,并密切观察。对心率过快者,如无病窦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心衰、低 血压、休克等,可应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以减轻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 量。治疗期间应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有心律失常者,按一般原则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 除颤、人工心脏起博治疗。
小儿心肌炎的治疗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预防急性期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8周,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轻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6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6个月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检查明显好转,再开始轻微活动。
2、针对心肌的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
4、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须及时予以积极的处理。处理原则与一般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相似,包括洋地黄的应用、血管扩张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利尿药及扩容纠正酸中毒等,但在洋地黄应用时应注意在心肌炎急性期,心肌对洋地黄敏感,易出现毒性反应,应避免快饱和,用药剂量也应适当减少。
5、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律失常必须积极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洋地黄治疗有效,室性心动过速可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静滴。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快速进展至室性纤颤(这种情况在小婴儿更易发生)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心肌炎患儿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6、其他治疗
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挽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心肌炎能治好吗
1、针对心肌的治疗
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效果明显,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泛癸利酮(辅酶Q10)对受到心肌炎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常应用,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
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一般认为,为避免病毒感染扩散,发病 10天内尽可能不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在疑似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应用仍有争议,最近国外发表的心肌炎治疗试验显示,在硫唑嘌呤加泼尼松(强的松) 组,环孢素加泼尼松(强的松)组及常规治疗组之间治疗结果无显着差异,尽管这一研究在成人中进行,但其结果可能适用于儿童。
对于那些心力衰竭或者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心肌炎能治好吗?如果积极处理的话,可以使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但是如果是急性期要用到洋地黄,而心肌对洋地黄非常敏感,容易有毒性反应出现,一定要减少药量,不要接近饱和状态。
小儿心肌炎的饮食
一、饮食原则
1、有营养易消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调补气血;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
2、须少食多餐,不宜进食过饱,尤其晚餐,以免增加心肌负担,可选用莲子、大枣、山药、桂圆、甲鱼等。黄梅天气,病人往往症状明显,可以沙参加玫瑰花,老鸭汤。
3、要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之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用一些食疗。黄芪加红枣;百合加玉米须;莲子猪心汤。
4、避免油腻刺激性食品,特别是急性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辣椒。多食用纤维之品。
5、心肌炎病人尽量保持大便通畅,所以多进食粗纤维之品。
心肌炎患者在饮食上没有过多的忌口。但要视身体状况逐渐的进行温补。 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的食品等。体弱多病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帮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患有心肌炎、冠心病者,宜服一些人参粉,可以安神强心,降压通脉。
二、食疗方
1、灯心竹叶茶:
灯心草9克、竹叶6克加水适量煎煮滤汁代茶饮;或沸水沏,代茶饮。1剂/日。
2、红玉茶:
红参3克,肉桂4.5克,玉竹、山楂各12克,黄精10克,炒枣仁15克,炙甘草6克,共加水浸泡,入沙锅煎煮后倾入饮茶容器中;或将诸药置饮茶容器中以沸水沏,代茶频饮。
3、丹参猪心汤:
党参15克,丹参10克,黄芪1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与1个猪心炖熟,吃肉饮汤,日服1次,可治心肌病,也可用于各类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食疗。
4、竹笋肉片:
竹笋120克,切丝,瘦猪肉1加克切成片,用花生油爆炒,食用。
5、菊花鲤鱼汤:
鲤鱼1尾,开膛洗净,略油煎后,加白菊花25克,枸杞15克及水,炖熟后分次吃肉喝汤。
6、酸枣虾壳汤:
取虾壳25克,酸枣仁15克,远志15克,共煎汤服,每日1剂,可治心肌炎。
有小儿心肌炎怎么办
疾病的突发性往往不能令人有所准备,所以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小儿心肌炎了,怎么办好才是父母们要首先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有小儿心肌炎怎么办需要通过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自己有一个正确认识疾病寻求治疗办法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有小儿心肌炎怎么办吧!
1.有小儿心肌炎特别是心律失常必须积极进行治疗。如室性心律失常虽经积极治疗仍迅速进展至室性纤颤应即刻予以直流电复律。如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置心内膜起搏器。因心律失常可发生在心肌炎恢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小儿心肌炎患儿康复后需长期随访。
2.有小儿心肌炎的患儿要卧床休息。动物实验显示卧床休息可预防急性期心肌内病毒复制的增加。因此,急性期至少完全卧床八周时间,待心影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变明显好转后,开始稍微活动;恢复期至少半天卧床六个月;心脏增大者卧床半年以上,至心脏明显缩小;有心力衰竭者严格卧床,至心力衰竭控制稳定、心脏诊断明显好转,再开始稍微活动。
3.有小儿心肌炎的患儿要针对心肌进行治疗。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效果明显,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危重小儿心肌炎病人抢救时,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4.有小儿心肌炎的患儿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进行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一般以为,为避免病毒感染扩散。发作十天内尽可能不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在疑似及诊断的病毒性小儿心肌炎病人的应用仍有争议。
5.有小儿心肌炎的患儿要有合并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对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者必需及时予以积极的治疗处理。
6.有小儿心肌炎的患儿可以进行的其他治疗。近年来有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心肌炎的报道。很多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人血丙种球蛋白应用后患儿在随访期左心室功能改善,一年的存活率更高。在一些病例可应用左心室辅助装置和主动脉球囊泵来支持心血管系统,而在另一些患儿还可应用体外膜氧合治疗。必要时,这些装置可拯救患儿生命,因而在年长儿可考虑为一种治疗选择。一些重症难治病例,心脏移植可作为最后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当我们的孩子遇到有小儿心肌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相信我们的父母家长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盼望他们远离疾病,不受疾病的侵扰。
小儿感冒需提防心肌炎
心肌炎易被当作感冒漏诊
心肌炎是由于病毒、细菌、其他病原体、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毒物反应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肌炎性改变,在各种导致心肌炎的因素中,以病毒所致的心肌炎即“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最高,部分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属于“嗜心性病毒”,特别“喜欢”侵犯心脏,可直接损害或引起免疫反应损伤心脏。另外,像粘病毒、腺病毒以及麻疹、腮腺炎、巨细胞病毒等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但在儿童当中,也有因细菌毒素、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引起的心肌炎。
一般来说,病毒性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约有半数患儿在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史。由于症状不典型而仅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容易造成漏诊。
留意孩子是否有叹气样呼吸
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表现可以是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气促等等。年龄较小的患儿自己不会说这些症状,家长如发现孩子感冒后出现面色苍白、疲倦乏力、呕吐等表现,应及早带孩子就诊。另外,根据长期临床观察,叹气样呼吸也是小儿心肌炎的特有症状。
来医院就诊以后,医生常常能发现这些患儿有心率改变,或心率增快,或心率变得缓慢,严重者还可出现心界扩大、心脏杂音等。
治好鼻咽炎可预防心肌炎
对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根据气温变化,给小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根据临床观察,80%的心肌炎复发病人患有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因此积极治疗上述疾病是防止心肌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避免功课过劳,因为心脏是最怕劳累的器官之一。
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让孩子少吃烧、烤、煎、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平时也可根据孩子的体质进行食疗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