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个阶段食用哪些食物有利呢
宝宝长个阶段食用哪些食物有利呢
1、黑豆
黑豆是一种非常高蛋白的豆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元素,是有利于宝宝长高的好食品。家长们每天给宝宝冲上一杯黑豆豆浆,或者是煮饭的时候,放点黑豆在米饭里,都可以为宝宝补充高蛋白,从而让宝宝长高高。值得注意的是,黑豆属于豆类,而豆类食品宝宝食用要有一定的量的限制,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导致宝宝身体雌激素的过分发育,有性早熟的危险。
2、橘子
橘子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它富含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多吃橘子也可以促进宝宝身高的发育。当然,橘子也不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由于橘子是秋冬季节的应季水果,因此,在春夏季节尽量不要给宝宝吃橘子,宝宝的肠胃消化吸收系统并不完善,吃反季水果,很容易给肠胃带来负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春夏季节,家长们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猕猴桃、菠萝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取维生素的同时,来促进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从而促进身高发育。
3、牛奶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元素,而促进孩子身高体格发育的最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就是钙元素了。在宝宝婴幼儿阶段,身高发育的黄金阶段,家长们需要给宝宝多补充钙元素,常喝牛奶,每天喝上两大杯牛奶,是促进宝宝成长发育的必要营养。倘若宝宝不喜欢喝牛奶,家长们也别担心,可以用酸奶和奶粉来代替,再不然,奶酪也是不错的选择喔!
4、鸡蛋
牛奶和鸡蛋是宝宝添加辅食之后,不可缺少的两大高营养物质,而鸡蛋也是促进宝宝身高发育的好食品。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很多宝宝都爱吃鸡蛋,将鸡蛋制作成各种形式的食物,例如鸡蛋饼、鸡蛋糕、煮鸡蛋、鸡蛋花,每天早餐中添加一种,都是促进宝宝吸收营养好发育身高的好选择。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给宝宝吃没有煮熟的鸡蛋,这种情况下,鸡蛋中的细菌并没有完全被杀死,再吃进宝宝的肚子里,容易造成肠胃的细菌感染。而给宝宝吃鸡蛋又不能过量,三岁以上的宝宝,每天保证一两个鸡蛋的摄取量就足够了,过量容易造成宝宝的胆固醇过高,影响身体各方面的发育。所以,鸡蛋虽然营养,但也不能贪多喔!
宝宝辅食添加需要五个阶段
1、准备期(3~4个月)
沐浴后,用调羹或奶瓶喂少许凉开水或烧熟的蔬菜汁,鲜榨的苹果汁、橘子汁可用白开水稀释后用来补充水分。这个时期是宝宝开始适应母乳以外的味道以及适应调羹和奶瓶的时期。家长可以先尝尝看,确保温度适宜,再喂宝宝。调羹和奶瓶要注意消毒。
TIPS:
★添加蔬菜汁、水果汁时,最好一样一样尝试,如有过敏反应,可以及时确认并停止食用。
★往蔬菜汁和水果汁里加些水,以免宝宝养成重口味的习惯。
★先给宝宝喂淡淡的蔬菜汁,过一阵再喂水果汁,不然,宝宝吃惯了甜甜的果汁,会对蔬菜汁敬而远之哦!
★家长在尝试食物温度时,要另外拿个调羹,千万不能用宝宝的调羹,以免交叉感染。
2、断奶初期(5~6个月)
宝宝体重达到7千克时,就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了。把米汤、煮烂的蔬菜弄碎用调羹喂给他。这时宝宝还不能很好地吞咽,食物可能会从嘴里漏出来。可以给宝宝戴上围兜以防弄脏衣服。用调羹喂的时候,用手托住宝宝的下巴,轻轻地把脸往上抬,这样嘴巴和食道就成了一条直线,食物就很方便喂进去了。宝宝食后2~3小时开始排便。大便的颜色会随着食物的不同发生变化,并非异常。宝宝身体不舒服时会出现软便、发酵臭以及排便间隔短等征状。
3、断奶中期(7~8个月)
宝宝逐渐适应吃辅食之后,可以吃的食物一下子多了起来。食物的软硬和大小以宝宝的牙龈和舌头能弄碎的程度为宜。
4、断乳后期(9~11个月)
10个月开始准备断奶。用练习杯、吸管来进行喝水练习。到了断奶后期,宝宝开始把食物或饮料含在嘴里,一点一点开始吞咽。宝宝把食物放进嘴里后,妈妈跟他说:“嚼呀嚼。”宝宝用手抓食物吃时,妈妈不要责骂,最为重要的是保护宝宝对吃饭的兴趣。可以用毛巾将宝宝的手、餐桌、地板擦干净。宝宝开始玩食物了,妈妈就对他说:“吃好了吧?”然后结束吃饭。宝宝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识来控制嘴的动作后,会故意把食物吐出来,以观察家长的反应。
TIPS:
★当宝宝把食物吐出来,拿一拿、抓一抓、捏一捏时,爸爸妈妈也别太在意,那是宝宝在探索新事物呢。如果你一味阻止,反而容易激起宝宝的好奇心,会强化他的这种表现。如果你的态度再强硬一点,还会打击他的吃饭兴趣。
5、结束期(12~15个月)
煮得软软的蔬菜,清淡的鱼肉都可以给宝宝吃。如果宝宝不喜欢硬的食物,可以弄碎后喂给他。调味料的添加要严格控制,盐、糖不能过量。1岁以后可以开始喝牛奶。宝宝开始关注家长是怎么吃饭的,希望自己拿着调羹或者叉子吃。但他吃不好,总是会把食物弄洒了。这时候,妈妈应添把手,帮助宝宝把食物顺利地送到嘴里。
TIPS:
★添辅食是宝宝除母乳以外第一次尝到的食物,妈妈不要害怕浪费时间,尽量亲自给宝宝制作辅食。
★有时间的时候,做几个简单的可用微波炉加热的菜式,冷冻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忙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则无需勉强,偶尔也可以选择市场上销售的辅食。
这些食物不适宜作为宝宝辅食
辅食添加的时候,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种类是否适合添加呢?其实,有很多食物不适宜出现在宝宝的辅食里。
主食类
谷类、淀粉类食物,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易致敏,很多家长给宝宝添辅食时首选米粉、稀粥等谷类、淀粉类食物,这是正确的,但过分注重营养的爸妈们常常会犯“过犹不急”的错误,偏向于选择精细的谷类食物,但其实精细的谷类食物里维生素遭到破坏,特别是减少了B 族维生素的摄入会影响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会因损失过多的铬元素而影响视力发育,成为近视眼的一大成因。
荤食类
荤食类富含铁质和蛋白质,通常都被认为是非常有营养的食物,将肉炖至酥软或者撕成细丝,都有利于让宝宝顺利吃进。不过以下所列举的这几种食物,在辅食的初阶段,不要让它们出现为好。
蛋清
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宝宝满一岁才能给。
汞含量较高的鱼
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机形态积聚于食物链内的生物体,特别是鱼类,而甲基汞可能会影响人类神经系统,孕妇、胎儿和婴儿更容易受到影响。在选择鱼类时,应避免进食体型较大的鱼类或其他汞含量较高的鱼类,包括鲨鱼、剑鱼、旗鱼、鲶鱼、罗非鱼金目鲷及吞拿鱼,特别是大眼吞拿鱼、蓝鳍吞拿鱼等。
海鲜类
螃蟹、虾等带壳类海鲜会引发婴儿的过敏症状,也建议不宜在1岁以前喂食。
蔬菜类
宝宝3 个月之后,就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蔬菜汁,再大一些就可以添加蔬菜泥。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好处多多,但也要注意有些蔬菜,还是不宜过早出现在辅食中的。
宝宝长牙不同阶段的饮食需要
当妈妈看到宝宝悄悄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心中的喜悦不言而喻,然而,喜悦之余,可别忘了宝宝已经来到人生一个重要的阶段:长牙期。长牙期摄入营养的多少、食物种类的改变,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可能会有一生的影响,所以每个妈妈都要用心去对待。
其实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之前,妈妈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给予糊状的食物,比如牛奶麦片和稀粥,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宝宝的营养,还能促进宝宝萌牙。
下面按照长牙不同的时期,根据宝宝的摄食习惯和成长发育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宝宝长牙阶段的注意事项。
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
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
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牙齿健康警惕三误区
误区一:忽视了泥糊状食物的添加
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在8~9月之时还没有吃泥糊状食物的习惯,一方面导致宝宝缺乏营养,另一方面会使宝宝因为缺乏咀嚼适应的刺激而导致咀嚼功能发育延缓,影响语言、认知能力发展和宝宝的智力发育。
所以我们鼓励妈妈给4~6个月的宝宝添加泥糊状的食物,首要的选择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强化的营养米粉,同时也要保证食物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质地,不但可以达到营养的目的,同时也刺激了宝宝的味觉、视觉和嗅觉。
误区二: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嚼不动肉类,选择给宝宝提供鱼类食物,而鱼类所含的铁量不算太高,这样就导致血红素铁的摄入不足。所以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除了要鼓励母乳喂养,6个月之后要添加肝泥、肉泥来增加血红素铁的摄入,同时也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误区三:磨牙工具和安抚奶嘴的不恰当使用
宝宝在牙齿萌发过程中,齿形并未定型,在这个阶段,过多的使用磨牙工具和安抚奶嘴,会引改变宝宝牙齿的生长方向,造成牙齿畸形。因此,磨牙工具和安抚奶嘴不要常用,在宝宝1岁以后,就不要使用。
宝宝长牙的饮食训练
第一阶段――2颗牙期
宝宝一般在4-8个月时,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稍有稠度的辅食,可以让宝宝意识到他的食物开始有所变化,为日后添加固态食物让宝宝锻炼用牙齿咀嚼打基础。
第二阶段――4颗牙期
大概8~12 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甚至更多。此时宝宝的营养需求越发的高,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但是宝宝如果咀嚼能力不好,宝宝的消化功能又薄弱,块状的食物没有经过牙齿的碾碎进入消化系统,营养物质是不容易被分解利用的。因此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用固态食物来引导宝宝练习咀嚼。
第三阶段――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第四阶段――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 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大牙)。
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第五阶段――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宝宝能吃南瓜饼吗 宝宝吃南瓜饼的好处
南瓜饼含有氨基酸、活性蛋白和各种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都参与了宝宝身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南瓜饼营养丰富,食用软糯,含有的果糖和维生素矿物质容易吸收消化,适合宝宝食用,宝宝在断奶期间吃南瓜饼当做辅食,可以帮助宝宝断奶,有利于宝宝的成长。
南瓜含有的淀粉、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而南瓜饼综合了两种物质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都是宝宝在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因此宝宝食用南瓜饼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
南瓜饼中含有丰富的果胶,果胶有吸附细菌病菌有害物体的作用,它能在宝宝肠道内吸附蛔虫,然后排出体外,因此宝宝长期食用南瓜饼可以有效的防治蛔虫。
宝宝长牙阶段辅食大盘点
2颗牙牙阶段:
婴儿在4-8个月时,会逐渐长出两颗牙齿。这两颗牙齿位于上下排牙床的中间。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让宝宝体验由水状饮食到糊状饮食的过度。炖得较烂的蔬菜、去核去茎的水果等,能有效帮助宝宝乳牙萌生及发育,并锻炼咀嚼肌,促进牙弓、颌骨的发育,从而促进宝宝牙龈、牙齿健康发育。
4颗牙牙阶段:
婴儿在8-12个月时,会逐渐长出两颗或者更多的牙齿,这些牙齿位于已长出的上排牙的两侧。随着婴儿的逐渐长大,所需的营养也越来越多,母亲可以准备一些营养丰富的肉类食物,弄成肉末形式,并适当的增加硬度。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6-8颗牙牙阶段:
婴儿长到9-13个月时,上排牙的侧门牙基本已经长出。到13-16个月时,下排牙的侧门牙也会基本萌出。这个时期,婴儿的肠胃消化功能已经日渐成熟,可以适应固态食物的硬度。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稍微磨烂的蔬菜。
8-12颗牙牙阶段:
当婴儿长到一岁半的时候,“破龈而出”的牙齿已达8-12颗。这时,婴孩的牙齿更加有力,宝宝可以吃些有点嚼头的东西,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肉片等。
12-20颗牙牙阶段:
当婴孩长到16到20个月的时候,20颗乳牙基本“成功入世”,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复出。在这个时候,婴孩可以同大人一样吃主食如米饭、面条、大豆等。
宝宝牙齿发育五阶段喂养攻略
第一阶段 2颗牙期:
婴儿多大长牙齿呢?宝宝一般在6-8个月之时(有的孩子甚至更早),下颌的一对乳中切齿悄悄萌出,从此宝宝就脱离没有牙齿的行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将任何他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咀嚼,让人很是哭笑不得,有时更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咀嚼筷子和汤匙。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试着给予宝宝一些半固态的食物,比如马铃薯泥、蛋黄泥、麦片粥等等。这些辅食不但有利于牙齿的生长,也提供了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和必需的营养素。
第二阶段 4颗牙期:
大概8-12个月之时,宝宝的上颌又会长出两颗牙齿,多了这两颗利齿,宝宝比以往更喜欢咀嚼了,这时宝宝已经有能力把一根香蕉慢慢切断,妈妈看在眼里,笑
在心里。在这个时期妈妈应该给予宝宝更多的选择,比如肉泥、肉末、西红柿、豆腐等等,可以留意到这个时期宝宝摄入食物中的营养越来越丰富,这对于宝宝的生
长发育是必要的,因为两岁前是宝宝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旦缺失,则难以弥补。
第三阶段 6-8颗牙期:
宝宝在9-13个月时上颌的侧门牙萌出,10-16个之月时下颌的侧门牙也将萌出。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慢慢地适应固体的食物,肠胃的消化机能也渐趋成熟。
妈妈在这个时期可以给予宝宝固体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类的。
4第四阶段 8-12颗牙期:
大概在13-19个月的时候,宝宝会萌生第一颗乳磨牙。有了乳磨牙之后,宝宝的咀嚼功力大大提升。在这个时期,宝宝会很有热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
里,即使吃得满桌子都是,也是值得妈妈去鼓励的,这对于宝宝以后的性格也有影响。这个时期可以减少液状食物的摄入,增加固体食物,比如软饭、面包、蔬菜、
肉片等。
5第五阶段 12-20颗牙期
在此后的第16到20个月期间,宝宝的20 颗乳牙逐渐长齐,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过程,这个时期宝宝不但可以自己吞咽食物,而且摄食的技巧也渐趋完美,妈妈可以给予普通稍偏软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大豆等等。
END
注意事项
特别提示:在宝宝整个长牙期间,必须摄入足够的钙、磷、氟、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 等等。钙和镁都能使牙齿长得更健康;维生素A 促进生长发育,从而保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维生素B1能促进食欲帮助宝宝的消化;氟能防止龋齿。
有利于宝宝长高的9种食物
1、橘子
橘子酸酸甜甜的,相信没有孩子不爱吃橘子。橘子富含维生素C,可以帮助钙的吸收。而像草莓、菠萝、葡萄、猕猴桃等其他水果,也富含维生素。平时可以把这些水果做成沙拉或者甜品给孩子吃。
2、火龙果
火龙果营养丰富,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火龙果并非富钙水果,但是它锌、钾、锰、维C等成分的含量比较高,这些都是维持骨细胞结构及其功能、促进骨骼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除此之外对骨骼最大的功效就是能够有效的增加骨密度,为身体能够健康的长高打基础。
3、牛奶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理想食品。牛奶中的蛋白质具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消化率在98%以上。100克牛奶中钙含量有125毫克。且容易吸收。是人体钙质最好的来源。
4、酸奶
提高免疫系统,帮助消化是很多人选择喝酸奶的原因之一,这对孩子同样有用,而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锌以及磷等元素则保证了你孩子的骨骼与牙齿健康成长。
5、鸡蛋
鸡蛋是最易购买到的蛋白质食物,孩子也都喜欢吃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有利于宝宝的成长,若是妈妈们担心胆固醇的问题,这是多余的,孩子正处于生长期,是不需要担心胆固值的。而且每天只吃两个蛋,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适合的。
6、胡萝卜
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蛋白质的合成。但是胡萝卜有股特殊的味道,尤其是大块的胡萝卜,味道更浓,孩子不爱吃。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吃胡萝卜,可以考虑混合苹果榨成汁。还可以把胡萝卜切成小丁,假如其他配料,做成炒饭。
7、菠菜
菠菜中富含铁和钙,正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需要补铁和钙,可以多吃菠菜。但是许多孩子都很抗拒菠菜,直接按照大人口味做成的菠菜,孩子往往不爱吃。所以可以把菠菜切碎,混到饭团里面。
8、豆制品
大豆是目前蛋白质含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农作物。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必需氨基酸。大豆除甲硫氨酸较少外,其余均较丰富。特别是赖氨酸含量较高。这种氨基酸含量较充足、组成又较全面的蛋白质,叫做优质蛋白质。尤其是大豆含钙丰富,是人体钙的一个重要来源。
9、沙丁鱼
沙丁鱼中富含蛋白质和钙。沙丁鱼中的钙比其他海藻类中含有的植物性钙更容易消化吸收,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此外凤尾鱼、银鱼、胡瓜鱼等连骨头带肉一起吃的海鲜类都是很好的食物。
宝宝辅食怎么吃 阶段三9〜11个月:宝宝长牙了
宝宝9个月过后,通常开始长出乳牙,这时可以准备手指食物,让宝宝用手拿着吃,如:成熟的香蕉切片、煮软的红萝卜条、切为条状的木瓜…等。宝宝可借此练习用门牙切断、斟酌一口量、用牙龈压碎…等动作。
这个时期的副食品应为牙龈可以压碎的软硬度,照顾者在准备时可以用手指捏捏看,可以捏碎的程度便是宝宝能用牙龈压碎的状态。除了食物泥之外,准备细小的软质固体或半固体小丁,约5公厘见方大小,让宝宝练习咀嚼吞咽软质固体食物。
如果宝宝出现干呕的动作,照顾者可在一旁示范口腔咀嚼与吞咽的动作,告诉宝宝这便是「咬、咬、吞」,宝宝多观察与多练习,便能渐渐掌握咀嚼吞咽的诀窍。
宝宝副食品的食量渐渐增加,副食品量约占一日食量的6〜7成,也渐渐开始出现对食物的好恶,只不过这阶段对食物的好恶不见得是对食物味道的反应,也可能是因为不易咀嚼、不易吞咽、或者口感沙沙的不喜欢,不易咀嚼的食物可以利用搅拌器搅打为泥状,口感沙沙的食物可以加些乳品或水果泥淡化沙涩的口感。
千万别在宝宝面前说起:「你不喜欢吃鸡肉呀?」、「不喜欢吃菜吗?」在懵懵懂懂宝宝的心中,这些言语会种下挑食的种子,等宝宝进入幼儿时期更有主见后,孩子的挑食将会使照顾者大为伤脑筋。
第三阶段的副食品一日三回,接近于大人三餐的时间,并且有一小段时间能与大人用餐时间重叠,这样的安排有助于日后衔接三餐作息。清晨宝宝太饿、大人太忙,可先让宝宝喝一点奶再吃副食品,其他两餐仍维持先吃副食品再喂奶的步骤。晚上太晚吃副食品消化不易,为了让宝宝夜里安眠,晚间睡前两小时不宜进食副食品。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除了几样指标性高过敏原外,7个月过后均可尝试各类食材,当然尝试的原则仍是从少量开始,连续尝试3〜4天没有异状,便可列入宝宝的安全食材。
9个月过后的宝宝铁质愈显不足,应优先摄取铁质含量丰富、易吸收的食材,如:猪肉、牛肉、鲭鱼、黑芝麻、红苋菜、紫菜…等。
因为即将迈入副食品的尾声,宝宝可开始做自行用餐的预备练习。喝水方面,从少量的饮品开始,使用有把手、宽口而浅的小杯子,练习直接喝的动作,大人宜在一旁扶着杯子协助宝宝掌握杯子倾斜的程度,配合柔声的引导,鼓励宝宝练习。
用餐方面,给孩子另一组餐具或手指食物,在照顾者喂食的同时也让孩子练习自行用餐,如何拿汤匙挖取?如何从手指食物咬下不大不小的一口量?如何将汤匙的食物送进嘴巴而不会落下?这些过程需要练习,这样不仅有助于宝宝学习自行用餐,也有助于手眼协调的发展。另外,由于正值好动,宝宝这时喜欢爬上爬下挑战不同的高度,照顾者需要特别留意,避免发生宝宝从餐椅坠落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