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了无症状高血压
别忽视了无症状高血压
老张今年52岁,是位教师。平日闲暇时喜欢在小区与人下棋。某日他正和人下象棋,突然一阵心慌袭击了,他捂住胸口,努力想说点什么,但发绀的嘴唇一张一合地,没有声音,最后却咳出一口粉红色的痰,刚刚还生龙活虎的人一下子软了下去,像失去了水分的植物。这把他的老棋友们吓坏了,三步并作两步叫来了不远处的社区医疗站的医生,医生帮他矫正体位、马上吸氧,送往医院急救。不幸中的万幸--及时抢救把老张从急性左心衰竭的泥潭当中拉了回来。
无症状高血压引起心衰竭
“无知差点要了我这条老命”,每当老张和别人说起这段经历时,他总是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早在险情出现前几年,在单位的例行简单体检中,老张已被查出血压偏高,但由于身体并没有任何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不适“反应”,即使到了后来偶尔出现头晕,老张也认为:可能是工作压力大了,休息休息就好了。由于没对血压升高重视,他依然享受着自己的快乐生活:一日三餐二两小酒,红烧五花肉最好这口,课堂之下烟不离手,看到棋局便站着不走。直到他忽然倒在了棋盘前,血压已超过160,且伴有动脉硬化,这才“懊悔不已”。
擅自加药易引起波动
自从那次“濒死体验”后,老张二话没说就把当初难舍难分的酒坛子、烟盒子、盐罐子统统扔到了爪哇国,并开始坚持每天运动控制体重。但被“突发情况”险些吓住了的老张,一门心思就想着赶快把血压降下来,越着急血压控制得越不理想,于是有几次他偷偷地按照大剂量服用了降压药,好在因药物服用周期过快引起了主治医生的疑惑,才发现了他的这个“危险举动”。
医师发出“严重警告”:年纪较大的人在降压时一定要循序渐进,避免血压的大幅度波动,这种加大药量的做法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血压不是通过症状来判断
首先要注意,血压是通过测量来观察的,不是通过有没有症状来判断的。即使有些患者没有出现一些症状,但血压很高,也必须立刻进行药物治疗,把血压降到要求的目标,以避免长期高血压对脏器带来的损伤。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降压标准,对于普通人来说,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群体收缩压应降至150mmhg以下,同时有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应将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高血压患者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准自己的降压标准进行药物治疗。
要注意平稳降压,血压波动越大,损害越重,因此要确保24小时内平稳降压,不能操之过急。同时,老年人由于代谢减慢,药物剂量更需要谨慎。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遵照医嘱科学使用阿司匹林来进行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如何正确进行用药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死。
三、忌单一用药
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其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抵消副反应。
四、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五、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高血压少见的几种分类
高血压我们都清楚,但是其并发症清楚的没几个人,而那些少见的并发症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下面来跟大家说说高血压的几种“隐性”分类。
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站着或坐着时血压增高,而躺着时血压却正常,而且患者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症状,所以多数是在体检时被发现。这类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而且波动幅度较大,有的患者有心慌、易疲劳、入睡快等表现;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比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由于发病机理不同于一般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患者不能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否则,不仅不能降压,反而会激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对于体位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保证必要的静卧休息、抬高双脚静坐、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肌肉丰满度等。
临界高血压:也称边缘型高血压,其收缩压在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5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患者只是血压稍偏高,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损害,因此临界高血压极易被患者忽视。但是约有71.5%的临界高血压会发展为高血压,并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症,其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医生提醒,体检时发现为临界高血压者,需连续一周每日测两次血压,观察血压变化。若一年之后,血压均值升高10毫米汞柱,就需要用药物治疗,而且治疗时间不能少于两年,要达到血压不再升高为止。血压恢复正常后仍要继续观察和坚持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控制体重;二是戒烟限酒;三是限制盐、糖摄入;四是增加钙、钾的摄入;五是坚持运动;六是保持心理平衡、防止情绪失控。
无症状高血压:又称适应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通常呈阶梯状缓慢上升。由于其已经适应了这种缓慢升高的血压,因此即使血压已很高也无任何症状。患者也因此不认为自己有病,也不愿接受降压治疗。而最常见的严重后果就是突发脑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可发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以说,这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
对于无症状高血压的防治,医生强调七项措施:一是即使是无任何症状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至少要每年测一次血压;二是如果确诊为高血压病,不论有无症状,都要进行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三是嗜酒者要戒酒,尤其不喝烈性白酒;四是便秘者排便时忌腹部用力屏气;五是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并保证良好睡眠;六是适当锻炼,防止身体超重;七是对血压过高者,短时间降压幅度不要太大,开始治疗时用药剂量宜小,以后逐渐加量,避免患者感觉不适而拒绝治疗。
痛风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积极控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所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均需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尽可能避免应 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包括高血压病、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或肾功能异常),血 尿酸值>480(UMOL/L者使用药物敏感治疗。
肌酐高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肌酐高不能忽视,它对人体的危害会很大。
1、对于无症状高肌酐最危险的就是痛风的发作,或是最终引起肾结石,高肌酐血症病人发生痛风的可能性,大致和血清肌酐水平增高的程度成比例。
2、肌酐过高,一般情况下,若没有明显的高血酸症是不需要治疗的。但也不是不管它,因为高肌酐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
持久的高血肌酐,有可能造成肌酐结晶和肌酐盐结晶在肾盂、输尿管或肾小管及肾间质沉积,造成肾损害,引起肾结石,所以应该寻找高血肌酐的原因,如利尿药、降压药、化疗药等药物因素及肾病、血液病、高血压等,找出原因,同时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降低血肌酐,这是有益无害的事。
血压高为什么没有感觉 血压高有症状好还是没症状好
从个人身体的舒适度而言,没症状比有症状要好,日常生活不必被高血压症状所烦扰,这也是平常人的想法。
但是从专业角度而言,无症状高血压不易被察觉,潜在危险更大。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放任高血压伤害自己的身体器官,等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是严重的并发症了,错失了尽早治疗的机会。
谈谈高血压患者都有哪些症状呢
处在早期的高血压阶段,一般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头晕目眩还有四肢麻木等症状。那么初期高血压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呢?要知道每个患者朋友,他们的症状都是不一样的,以下几种就是比较常见的高血压初期现象:头晕、头痛、心悸等,随着受损器官出现的并发症而有明显的症状。高血压这类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与环境和多基因遗传因素相关的疾病。由于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高血压病在人们不经意间迅速增加。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因人而异,有些患者表现为头部症状,有的就表现在全身的症状。上面说过了,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的症状都不一样,其病情也是各不相同。初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胸闷、乏力等。部分症状不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高血压的症状明显吗
人们可能会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得高血压,年轻人不会得,实际上不管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是有得上高血压的可能的。而且高血压的症状在早期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高血压及早发现之后,可以使用措施来控制血压的持续升高。
高血压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疾病,患者的表现并不都是一致的,事实上,每一个病人,其症状是不一样的,但下面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头晕,头痛,高血压,心悸,随着受损器官的并发症和明显的症状。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和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高血压的人在不经意间迅速增加。
高血压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大,尤其是病程和的患者,其病情也是各不相同。初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部分症状并不是由高血压而直接引起的,而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高血压的严重性应该为人们所了解和认识,了解了严重性之后,人们应该重视高血压的症状,因为从症状往往可以看出患者的病情,以便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护理和预防,防止病情加重。
高血压无明显症状更凶险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曾经有报道指出,每5个成人中,就有1个患心血管病,每10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心血管病,这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危害之大。
近一年来门诊患者中高血压大约占60%,排名第一,冠心病占30%左右,排名第二,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心功能不全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数量增长得很快,40岁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已逼近40%。专家指出,肥胖、吸烟、酗酒、熬夜和压力等严重威胁着年轻人的心脏健康。
高血压无明显症状更凶险
专家介绍,一般人如果血压高了会有明显的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症状,但也有很多患者的血压是一点点上升的,在缓慢的上升过程中人体已逐渐适应,因而等到血压的数值高得吓人了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浑然不知。
专家指出,高血压对身体的损害是和血压的高度成正比的,没有明显的症状不代表不严重或者没有疾病,反而更危险。因为患者常常忽视了自己的病情,等到引起了严重的后果如中风、心梗、脑梗才开始接受治疗。无症状高血压就如同一个隐蔽的“定时炸弹”,不知不觉中啃噬着你的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脏器,指不定哪天就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治疗
一、忌擅自乱用药物: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二、忌降压操之过急: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
三、忌单一用药:除轻型或刚发病的高血压外,尽量不要单一用药,要联合用药,复方治疗。
四、忌不测血压服药: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五、忌间断服降压药: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六、忌无症状不服药: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七、忌临睡前服降压药: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