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 身高体重正常不一定代表生长发育正常
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 身高体重正常不一定代表生长发育正常
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除了身高、体重的标准外,还应综合语言能力、动作能力、对外界的反应情况、智力情况进行判断。
早产儿发育的指标
由于早产儿出生体重差异很大,如何评价他的生长发育以前是一件较难的事情。现在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评估。曲线图的横坐标是出生时的实际孕周。当孩子生长达到妈妈的预产期——40孕周时,可以改用正常婴儿的生长发育曲线图。使用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图时,应注意采用矫正月龄进行评估。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孩子长得慢不一定就是生长发育迟缓
其实,小编要告诉妈妈们的是,生长发育迟缓的判断标准并不是说与任何的指标或者是与其他的孩子相对比而言的。而真正做法,是只有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多次测定的身高,体重结果画在生长曲线上,然后观察孩子的整体生长过程,这样才判断出孩子是否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结论。
不过要注意的是,对于早产的宝宝来说,他们应该使用的是早产儿的生长曲线,直到矫正孕周40周的时候才可以跟正常生长曲线的出生时接壤。同时为了不让家长们出现过度喂养婴儿的情况出现,矫正孕周最好是要使用到宝宝2岁。
所以,要是从宝宝的生长曲线观察出宝宝并没有发育迟缓的情况的话,那么家长们是大可不必担心的,因为这说明宝宝很健康。但是,如果家长们通过评判出孩子确实是存在生长发育迟缓的话,那么这个时候最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出导致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所在,然后对症治疗。
一般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有下面几种:
1,宝宝进食的量不够。宝宝进食的量不足或者是进食结构的不合理,都可以导致宝宝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2,宝宝胃肠消化和吸收不良。要是宝宝便便内有原始食物的颗粒或者是大便排量多的话,那么就说明宝宝是消化不良或者是吸收不良。不过若是两者都有的话,那么意味着宝宝消化吸收不良。
3,慢性病。宝宝要是有出现过敏,慢性腹泻,先天性心胀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是会导致宝宝出现发育迟缓的。
说了那么多,相信妈妈们都对宝宝生长发育迟缓都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不过,妈妈们还需要注意的是,要是你们无法判断出原因所在的话,那么这个时候还是建议你们最好是要及时的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
宝宝生长曲线标准 不同地区宝宝生长发育存在差异
许多父母以为有了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平常对照一下表格就能判断自己宝宝的身高、体重是否达标了,但是这样做并不准确。不同地区、不同饮食习惯会造成宝宝们的身高、体重是存在差异的。
婴儿身高体重不达标怎么办
婴儿身高体重不达标怎么办
从影响婴儿身高体重的因素看来,当婴儿身高体重达不到标准的时候,除了遗传上的因素我们无法正常解决,其他几方面因素都是可以通过改变日常生活方式而调整过来的。
1、营养。充足的营养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只要爸爸妈妈们合理安排饮食,就没必要特别给宝宝补充其他营养了,如果单纯了为了让宝宝长高,就拼命的给宝宝补钙,也是不利于宝宝生长的。如果有必要吃营养保健品,最好是遵从医嘱。
2、睡眠。充足的睡眠是有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宝宝的睡眠时间。可以规定好一个时间,例如10点钟就让宝宝乖乖睡觉,一天要睡够20个小时。当然,宝宝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有个体的差别,不能强制性要求。只要宝宝各方面发育是正常的,睡眠时间少也没关系,宝宝一样能长高。
3、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更刺激骨骼的生长,久而久之,宝宝发育也会变得正常的。虽说几个月大的宝宝还什么都不会干,但是爸爸妈妈们可以训练宝宝的爬行能力,让宝宝保持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
4、阳光。科学研究表面,日照时间也是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的,晒太阳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但是太阳也不是照的越多越好,尤其是宝宝还小,抵抗力还不足,无法抵御紫外线的伤害。因此注意适当的让宝宝晒晒太阳就好。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
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婴儿时期的早教婴儿游泳,你知多少?[0-12个月] 婴儿在1周岁前不适宜学走.婴儿便秘,食物疗法最理想
影响宝宝身高的因素
1、营养
身长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长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
2、睡眠
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时内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时高于觉醒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一般初生儿每昼夜睡眠要求20小时,2-6月,为15-18小时;6-18月,13-15小时;18月-3岁,12-13小时;3岁-7岁,11-12小时。宝宝每天所需睡眠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如果有的宝宝睡眠时间较少,但精神、情绪和生长发育正常,也不必强求。
3、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长的增长。3-4个月前的宝宝,每天应俯卧数次,以促进全身活动,并应随着月龄的增长,及时培养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宝宝不应过久地抱着或坐着,宝宝抱着不便于活动全身,久坐会影响下肢发育。同时,宝宝学会坐后,常常不愿学翻身和爬。
4、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宝宝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5、遗传和性别
据报道相当一部分宝宝的身长受遗传影响。在性别方面,男孩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
据调查,我国北方宝宝比南方宝宝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宝宝也长得较高。
宝宝生长曲线标准 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的意义
用生长曲线来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实际上是对宝宝生长发育的一种线性的、长期而有效的管理。通过生长发育曲线的变化,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宝宝生长发育存在的问题;而定时察看身高体重表虽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宝宝的成长情况有所判定。但我们很难把几次的结果综合在一起对宝宝的生长状况作一个评价,而且也观察不到这种曲线的“异常”变化。
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 绘制自家宝宝生长发育曲线图
宝宝的体重、身高一般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但也不是一个呈直线上升的过程,而是有一定规律的。所以,可以在宝宝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各称一次体重和量一次身高;1-3岁,每隔半年进行一次;3—7岁每年一次。将每次结果都标在生长发育图上,描成体重曲线和身高曲线。
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积极寻找原因。宝宝的身高曲线与标准身高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身高曲线平坦,则表示生长缓慢,应积极寻找原因。通常情况下,身高曲线是不会向下的,除非测量的方法不精确。
早产宝宝护理攻略
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所以早产儿需要在暖箱内进行孵育。
呼吸费力或出现呼吸暂停。不成熟的肺影响了早产儿呼吸,往往需要人工呼吸机及一些特殊药物,以帮助其成熟
早产儿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皮肤黄疸出现早,而且程度较重。不及时采取光疗等措施控制黄疸的进程,会出现大脑的不可逆的损伤——医学上称为胆红素脑病。
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还可导致全身出血,特别是脑出血、肠出血。维持早产儿体温稳定、血糖正常、呼吸平稳等是预防出血的基础。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可早产儿往往不能进行正常吸吮,需要一根插入胃内的细管进行喂养,而且正常母乳或配方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需要在母乳中加用母乳添加剂。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更是如此。全身感染是最容易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病症。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必要的抗生素可预防及控制感染。
闯过这“六关”后,早产儿就有可能出院回家了。当孩子住院时,全家会为小宝宝担忧、焦急;可得知小宝宝即将出院,全家又会乱作一团、不知所措。原因是家长不知道在家中如何更好地照顾这个瘦弱的孩子。早产儿出院后,医生应同父母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
耐心喂养
喂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由于瘦小的婴儿生后即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各方面能力较正常婴儿差,表现为吃奶的力气不足。由于孩子嘴小,应选用适宜的奶头;由于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
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需要30~40分钟。而且,喂奶期间孩子经常会睡着。可以抚摩耳部弄醒孩子,完成喂养。由于控制胃部入口处的贲门肌肉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现喂养后的呕吐现象。
遇到这种现象时,应将孩子置于侧卧位。这时,一侧嘴角处于低处,口腔内存留的呕吐物易于流出口腔。
提示:千万不要竖着抱孩子,这样存留口腔内的呕吐物会呛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预防接种
当孩子体重达到2000克时,可以考虑实施预防接种。由于孩子出生体重不同,经历的疾病过程也不同,达到2000克的早晚差异较大。
今后的预防接种程序只能因人而异,由医生为您的孩子制订特殊的预防接种时间表。家长应该根据这特殊的时间表到当地保健部门为孩子进行接种。
家庭用药
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发育不成熟,生后孵育治疗过程会促进器官功能逐渐成熟起来,可仍然会存留一些问题。比如:贫血、骨发育不良(如早产儿佝偻病)、慢性肺功能异常(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力发育异常(如早产儿视网膜病等。
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孩子出院回家后会服用或吸入一些药物。给小婴儿喂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医生的许可下,可以将一些药物随奶同时喂入,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服用。
提示:对于吸入药物,应在喂奶前完成,以避免呕吐。
发育评估
在孩子出院前,医院应对早产儿进行了第一次听力筛查。家长一定要向医生询问结果。如果筛查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若已通过筛查,家长也应注意孩子对声音的反应。
存在任何疑虑,都应进行再次听力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再次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应在耳鼻喉科进行。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现已有明确规定,对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于生后4~6周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今后孩子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生长发育
由于早产儿出生体重差异很大,如何评价他的生长发育以前是一件较难的事情。现在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评估。曲线图的横坐标是出生时的实际孕周。
当孩子生长达到妈妈的预产期——40孕周时,可以改用正常婴儿的生长发育曲线图。使用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图时,应注意采用矫正月龄进行评估。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行为发育
早产儿生后脑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定期请具有指导孩子生长发育经验的医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
只要孩子在出生后1个月内不存在脑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遗传或严重损伤性脑病,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后,孩子的行为发育与正常儿童间不应有明显差异。
社交能力
由于孩子是早产,家长对他会倍加爱护。不愿接触其他孩子或成人,以避免呼吸道感染等。这样往往影响了他社交能力的培养。良好的社交培养非常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
虽然早产宝宝没有正常宝宝那么健康结实,但是只要经过努力耐心的培养,早产宝宝最终会和正常宝宝一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心灵的。
婴儿肥胖影响健康吗
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传统观念中,胖乎乎、肉嘟嘟、笑眯眯的孩子是安乐幸福、美满健康的象征。现实生活中,胖宝宝也总是比瘦宝宝更讨人喜爱。然而,随着超重肥胖人群的增加,随着人们对儿童超重肥胖所引起的长期健康危害的认识,宝宝太胖终于引起人们的警觉,部分妈妈也开始为宝宝太胖而发愁。但是,很多人心存疑惑:婴儿期肥胖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母乳喂养的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婴儿肥必然影响将来健康吗?
宝宝超重肥胖是否会对儿童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因为2岁以下的宝宝超重肥胖,与成人时的超重肥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也有一些证据支持,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会造成Ⅰ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看上去胖的宝宝一定超重吗?
说到超重肥胖,人们马上联想到宝宝的体重。然而,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并不只能按体重来评判,必须同时结合宝宝的身高。有些宝宝是很重,但同时身高也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孩子,这样的宝宝并不算超重肥胖;相反,有些宝宝比别人矮一截,妈妈还在为宝宝“不够分量”而发愁,结果宝宝却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儿。因此,要正确判断宝宝是否超重肥胖,必须根据宝宝的身高来评估。
Tips:定期测量体重和身高以及健康检查,对判断宝宝生长是否正常非常有帮助。
将宝宝定期的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标点在儿童标准生长曲线图上,可以连接成宝宝的生长曲线。如果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的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增长趋势与标准曲线一致,那就说明宝宝的生长是平稳和正常的。
应该让早产儿快点胖起来吗?
最早证实婴儿期体重增加过快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增加的证据,实际上是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中发现的。或许大家很难想象,看上去如此羸弱、瘦小的早产宝宝怎么会超重肥胖?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长期观察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宝宝比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在中年以后更容易发生超重肥胖并罹患各种代谢性疾病。这可能与宝宝宫内生长不良以及出生早期过快的体重增长有关。随后,在足月正常出生体重的宝宝中也发现,出生后最初几个月体重增长过快可能造成儿童期血压偏高等,不利于长期健康。
然而,出生早期的宝宝也正处于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早产宝宝来说,必须保持与宫内生长同样的速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脑发育。因此,是为了保证脑发育而促进宝宝生长还是为了减少代谢性疾病而控制宝宝生长,成了两难之选。通常,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建议在出生早期尽量采用营养强化等措施促进宝宝生长,尽早赶上正常生长水平,特别是希望宝宝的头围能在6个月内赶上正常水平;而对于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宝宝,则建议保持适度生长,让宝宝的体重和身高按正常的生长速度平稳适度增长。
胖宝宝需要断母乳吗?
有些妈妈很委屈,自己完全以纯母乳喂养宝宝,但宝宝就是长得飞快,难道为此而不得不断奶吗?当然不必。因为到目前为止,在这些纯母乳喂养的超重肥胖宝宝中没有发现任何影响生长发育或长期健康的证据。这些宝宝在一岁多断奶以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体重,妈妈可以继续放心喂奶。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内以纯母乳喂养一直被认为是预防肥胖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早产宝宝如何护理
这些宝宝医学上成为早产儿,通常造成的宝宝不成熟,比较虚弱,需要医院的专门护理。小编带您了解更多。
早产儿的不成熟表现在6个方面:
1. 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所以早产儿需要在暖箱内进行孵育。
2. 呼吸费力或出现呼吸暂停。不成熟的肺影响了早产儿呼吸,往往需要人工呼吸机及一些特殊药物,以帮助其成熟。
3. 早产儿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皮肤黄疸出现早,而且程度较重。不及时采取光疗等措施控制黄疸的进程,会出现大脑的不可逆的损伤——医学上称为胆红素脑病。
4. 早产儿肝功能不成熟还可导致全身出血,特别是脑出血、肠出血。维持早产儿体温稳定、血糖正常、呼吸平稳等是预防出血的基础。
5. 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可早产儿往往不能进行正常吸吮,需要一根插入胃内的细管进行喂养,而且正常母乳或配方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需要在母乳中加用母乳添加剂。
6.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更是如此。全身感染是最容易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病症。注射免疫球蛋白和必要的抗生素可预防及控制感染。
闯过这“六关”后,早产儿就有可能出院回家了。当孩子住院时,全家会为小宝宝担忧、焦急;可得知小宝宝即将出院,全家又会乱作一团、不知所措。原因是家长不知道在家中如何更好地照顾这个瘦弱的孩子。
当早产儿出院后
早产儿出院后,医生应同父母一起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
关注的方面包括:
1.耐心喂养
喂养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由于瘦小的婴儿生后即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各方面能力较正常婴儿差,表现为吃奶的力气不足。由于孩子嘴小,应选用适宜的奶头;由于吸吮力气不足,应耐心喂养。
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需要30~40分钟。而且,喂奶期间孩子经常会睡着。可以抚摩耳部弄醒孩子,完成喂养。由于控制胃部入口处的贲门肌肉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现喂养后的呕吐现象。
遇到这种现象时,应将孩子置于侧卧位。这时,一侧嘴角处于低处,口腔内存留的呕吐物易于流出口腔。
编辑提示:千万不要竖着抱孩子,这样存留口腔内的呕吐物会呛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2. 预防接种
当孩子体重达到2000克时,可以考虑实施预防接种。由于孩子出生体重不同,经历的疾病过程也不同,达到2000克的早晚差异较大。
今后的预防接种程序只能因人而异,由医生为您的孩子制订特殊的预防接种时间表。家长应该根据这特殊的时间表到当地保健部门为孩子进行接种。
3.家庭用药
由于早产儿出生时发育不成熟,生后孵育治疗过程会促进器官功能逐渐成熟起来,可仍然会存留一些问题。比如:贫血、骨发育不良(如早产儿佝偻病)、慢性肺功能异常(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力发育异常(如早产儿视网膜病等。
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孩子出院回家后会服用或吸入一些药物。给小婴儿喂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医生的许可下,可以将一些药物随奶同时喂入,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服用。
编辑提示:对于吸入药物,应在喂奶前完成,以避免呕吐。
4. 发育评估
视听发育
在孩子出院前,医院应对早产儿进行了第一次听力筛查。家长一定要向医生询问结果。如果筛查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若已通过筛查,家长也应注意孩子对声音的反应。
存在任何疑虑,都应进行再次听力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再次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应在耳鼻喉科进行。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现已有明确规定,对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于生后4~6周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今后孩子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呼吸功能
对于存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治疗。只有坚持治疗,才能改善孩子今后的状况。
生长发育
由于早产儿出生体重差异很大,如何评价他的生长发育以前是一件较难的事情。现在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作出正确评估。曲线图的横坐标是出生时的实际孕周。
当孩子生长达到妈妈的预产期——40孕周时,可以改用正常婴儿的生长发育曲线图。使用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图时,应注意采用矫正月龄进行评估。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行为发育
早产儿生后脑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定期请具有指导孩子生长发育经验的医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
只要孩子在出生后1个月内不存在脑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遗传或严重损伤性脑病,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后,孩子的行为发育与正常儿童间不应有明显差异。
社交能力
由于孩子是早产,家长对他会倍加爱护。不愿接触其他孩子或成人,以避免呼吸道感染等。这样往往影响了他社交能力的培养。良好的社交培养非常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
虽然早产宝宝没有正常宝宝那么健康结实,但是只要经过努力耐心的培养,早产宝宝最终会和正常宝宝一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心灵的。
婴幼儿体重增长规律是怎样的
体重是婴幼儿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它是反映婴幼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婴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 3.3千克左右,出生前半年的婴儿体重增长较快,尤其是头两个月体重每天增加20~30克。出生后第一年是小儿体重增长最快。
出生后的第一年,为生长的第一个高峰。在这个高峰期内,体重增加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前3个月体重的增加约等于后9个月的体重增加,并非一个匀速增长过程。
1岁以后孩子的体格发育速度有所减缓,但在1~ 2岁内,体重仍然呈稳步增长,一年平均增长 2.5千克左右。
婴幼儿乃至成人,体重受遗传的影响比较小,受营养、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疾病时体重会迅速下降,好转后又快速回升。对婴儿来说体重与喂养关系很大。
孩子体重的增长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而且增长速度不可能以“绝对增长克数”衡量,所以要使用生长发育曲线。如果体重偏离同龄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曲线了,要寻找原因。在此提醒家长要定期给宝宝测量体重,按照体重曲线图分析宝宝体重增长的情况,这是监测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途径。孩子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都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