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含朱砂雄黄中成药 小儿慎服

含朱砂雄黄中成药 小儿慎服

中成药常见朱砂雄黄

朱砂和雄黄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在北京地安门中医门诊部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看来并不稀奇。因为这两味药在中成药里使用并不少见。据统计,《药典》收载的中成药中,有46种含有朱砂,有26种含有雄黄,共有18种同时含有朱砂和雄黄。这些品种中,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牛黄解毒丸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药物。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草药房主管药师曹京梅表示,朱砂、雄黄之所以饱受争议,就是因为其中含有的汞和砷。朱砂大量应用在儿童中成药内,用于治疗小儿高热,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它能安神,而儿童一般比较好动,吃了这些药物之后,儿童自然就安静下来。

事实上,中医界也认可朱砂、雄黄的毒性。大量研究证明,人体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朱砂、雄黄,可以导致汞、砷等有毒元素在体内蓄积,造成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并可能损害人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

在最新的《药典》2010年版中,也指出朱砂“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而雄黄《药典》则提醒,“内服宜慎;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朱砂、雄黄,只要用得恰当,就是治病救命的好药,虽有副作用,但绝不至于要将其“赶出”《药典》。

超期过量服用变毒药

“有病无病,吃点至宝丸”,一些家长怕孩子长不好,总要给孩子补这补那,而小儿至宝丸也备受青睐,有事儿没事儿总要定期给孩子吃一两丸。

“小儿至宝丸”里既有朱砂又有雄黄,不宜随便给孩子服用。尹志超还指出,朱砂和雄黄两味药皆属凉药,凉药伤脾胃,婴幼儿的脾胃较虚弱,服用凉药时更要注意。是药三分毒,朱砂雄黄也不例外,家长不必因此拒这类药物于千里之外。

含朱砂成药别擅自吃!

朱砂具有安神镇惊,清心解毒的功效,《中国药典》收载的458个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朱砂的制剂有25个,包括天王补心丹、柏仁养心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常用中成药。但朱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化汞,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汞中毒,其毒副作用已引起了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多位中医药专家,现将专家的观点汇总如下。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几位临床内科专家均表示,应用朱砂要非常慎重,普通失眠患者一般都用其他药物治疗,只有症状严重或其他药物无效时才考虑含朱砂的中成药。

中日友好医院李佩文教授认为,中医向来讲究“擅用毒”、“以毒攻毒”,使用时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连续服朱砂及其制剂不宜超过7天。朱砂能造成胎儿畸形,孕妇避免服用。还要注意配伍禁忌:朱砂与含甲基结构的药物(如茶碱、心得安等)易生成甲基汞,造成汞中毒;朱砂与溴化物、碘化物合用,可生成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沉淀,导致药源性肠炎,应避免两者同服。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周超凡研究员指出,不能片面看待朱砂毒性。中医向来讲究复方用药、配伍合理,现代研究发现,在复方的状态下,重金属汞可以和其他药物形成络合物,如安宫牛黄丸中的黄芩可以和汞形成黄芩汞,大大降低了被机体吸收的重金属的毒性。

专家们一致认为,患者擅自用朱砂类成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天王补心丹、柏仁养心丸等仍作为非处方药出售,建议将含有朱砂的成药纳入处方药管理,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宝宝鼻子不通气咳嗽应该怎么办

孩子感冒,分清寒热是关键——儿童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中成药内服外治法,儿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每个人恐怕都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婴幼儿正处于最初的发育期,抵抗力弱,有个感冒发烧的也是常有的事儿。孩子小,只知道哭闹,当爸当妈的没有经验,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宝宝动不动就感冒了,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药,先得分清孩子得的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本来风寒感冒多发于秋冬等寒冷季节,风热感冒多发于春夏等温暖季节。但是,现在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何况宝宝乃纯阳之体,风寒可以入而化热,所以单纯按季节来分,并不准确。您得按下面的方法,仔细观察孩子。

如何分辨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小儿可能都会有停食停乳、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惊风抽搐等症状,家长一般难以辨别。这里告诉大家几点秘诀:

1.看流的鼻涕是清是浊,清者为风寒感冒,浊者为风热感冒;

2.看是否有咽喉红肿,无者乃是风寒,有者即为风热;

3.看痰和舌苔,白者是风寒,黄者是风热。

4.可能有时候上述分辨寒热的症状都不是很明显,那么就看孩子想不想喝水。口渴喜喝热饮,或渴而不想喝水者,是风寒;喜饮冷者为风热。

就算是您去医院,一般的中医大概也就用这么几招来分辨,您记住了就可做孩子的中医师了。

风寒感冒用小儿至宝丸

经过观察,如果您确定孩子得的是风寒感冒,那您就可给孩子服用小儿至宝丸。

小儿至宝丸是名牌老药,由紫苏叶、广藿香、羌活、山楂(炒)、六神曲(炒)、槟榔、川贝母、胆南星、陈皮、白芥子(炒)、僵蚕(炒)、牛黄、雄黄等25味中药制成。其中有紫苏叶、薄荷等疏散风寒,有山楂、六神曲、麦芽等消食导滞,有川贝、白芥子等止咳化寒痰,还有天麻、钩藤、琥珀、牛黄等息风定惊,针对小儿感冒是照顾得很周全了。

另外,还可选用小儿清感灵片,此药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无汗、头痛、咳嗽痰多等症状,效果也非常好。

有人也将小儿至宝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特别是伴有惊风症状者(因为本药有很好的退热息风止痉的功效),但是因为其含有朱砂、雄黄等所谓“有毒”之药,不可长期服用。

事实上,所有药物最早都叫做毒药,都是以毒攻毒的,只要不长期服用,是不会有什么害处的。事实上很多经典的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中成药都含有朱砂成分。

以上的几种方法都是可以解决我们宝宝鼻子不通气咳嗽这个疾病的哦,我们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学习一下,这样才可以更好更快的帮助我们的宝宝远离这种鼻子不通气咳嗽的痛苦中,平时要多让宝宝锻炼,增强免疫力才可以,这样就会远离疾病了。

安宫牛黄丸注意事项

1、本品为热闭神昏所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

2、本品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

4、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5、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

6、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口服本品困难者,当鼻饲给药。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使用本品应遵医嘱。

8、过敏体质者慎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11、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及玻璃纸;本品不可整丸吞服。

中药到底能不能长期服用

现在有很多的疾病是可以通过中医治愈的,其中治疗的方法就是吃中药。但是对于中药很多人都明白那时非常苦的,很难喝,有时候为了疾病的康复要选择喝很久的时间,需要很多个疗程。但是中药会有副作用能长期服用吗?

中药的副作用较小,所以很多患者都采用服用中药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但是长期服用中药副作用也是比较严重的,下面是专家详解的不能够长期服用的中药,以下是详细介绍。

1.朱砂

朱砂有安神镇静、清心解毒之功效,是历代中医治疗心悸心慌、失眠癫狂的药品之一。同时,许多著名的中成药中也含有朱砂,如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等。但此类药物若长期或超量服用,会对消化系统、心血管、泌尿系统等造成一定危害。

2.雄黄

雄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分解后会生成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砒霜进入人体后,会破坏某些细胞的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常用复方制剂有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等,如长期大量服用,会造成雄黄中含砷成分的积蓄,从而引起肝、肾、造血系统等多脏器损害。

3.乌头

乌头类药物属温经通阳之品,常用来治疗痹证。乌头类药物中毒一般在服药后10分钟至3小时内出现症状。

朱砂中毒原因是什么

1、炮制不当:临床应用的朱砂细粉多半质地不纯,甚至颜色发黑,究其原因,可能与炮制不当有关。目前,朱砂的炮制,仍有采用机械化加工,如使用球磨机研磨,这样会使有毒汞游离出来,所得朱砂细粉就必然发黑。内服这种朱砂,很明显会导致汞中毒。古法和2000版《药典》规定炮制朱砂时,均要求先以磁铁吸去铁屑,然后以水飞法不断加水研磨,方可得到红色细粉正品朱砂。这样炮制后的朱砂,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最低。因此,临床选用朱砂应以外形光明无杂者为佳,其炮制应以《药典》规定的水飞法为准则。

2、剂量过大:朱砂镇心安神,常用于风痰诸痫、,精神恍惚、口吐白沫等证。临床对癫痫等精神疾患治疗时,常大剂量口服朱砂,致使中毒者屡有发生。2000版《药典》明确指出,含有朱砂的药中,朱砂含量应为0.1~0.5g,因此日服用量不能超过0.5g。

3、服用时间过长:临床有患者因患顽固性失眠症而长期轮换服用朱砂安神丸等含朱砂制剂,结果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学者计算了,当人体汞的积蓄量达到100mg时即可发生中毒反应。按照汞在人体内代谢速度推算,每天吸收10mg汞,经过10.5天即可达到100mg的体内积蓄量。因此,对一般患者,连续服用朱砂及其制剂的时间不宜超过7天。

4、制备服用方法不当:治疗失眠症的中药汤剂中,一些中药常用朱砂包衣,以提高其安神作用,如朱茯苓等。这些药常与其它中药一起入汤剂同煎,结果造成汞中毒。因此,朱砂入汤剂时,应用煎制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禁止与群药同煎;朱砂挂衣的药物不宜入汤剂。同时,朱砂应避免与含铝成分的药物(如明矾)同用,也不宜将朱砂置于铝器中加水研磨,或盛放在铝器皿中。因朱砂与铝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灰色的铝汞齐,而导致中毒。

5、配伍不当:研究表明,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碘化物、溴化物配伍同用。两者同时服用可在肠道内生成碘化汞或溴化汞,毒性大大增强,可导致药物性肠炎。而最有机会混合使用到这三种药物的要数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因此,患者服用含朱砂的安神中药时,一定不要同时服用三溴合剂之类含溴化物的西药。

孕期使用中药需注意什么

许多孕妇对西药都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为了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在怀孕期间,孕妇因病需用药物时,多喜欢选用中药。其实,中药并非都是绝对安全的。

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味中药相互配伍以后其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怀孕的最初三个月内,孕妇除慎用西药外,亦应慎用部分中药,以免造成畸胎或导致早产、流产。

一、大毒大热药物。如生南星、甘遂、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斑蝥、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二、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枳实、蒲黄、益母草、当归、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三、滑利攻下药物。如滑石、木通、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使胎儿着床不稳而引起流产、早产。

四、芳香走窜药物。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不少人工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还应告诫孕妇的是,有许多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常以配方形式出现在中成药之中,因而对含有上述各类的中药必须慎用。对已注明有孕妇禁用或慎用的中成药,应避免服用,或选择功效相似而无副作用的药品代之。

哪些人不宜食用牛黄

本品是由牛黄、犀角、郁金、黄芩、黄连、麝香、栀子、朱砂、雄黄、冰片、珍珠、金箔等药物组成,主要功用为清热开窍、豁痰解毒,是用以治疗温热病热陷心包,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的方剂,症状为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

本品为热闭神昏而设,寒闭神昏不得使用。本品处方中含麝香,芳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火生痰。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止汗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由闭证变为脱证时,应立即停药。高热神昏、中风昏迷等服用本品困难者,应鼻饲给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食用本品应遵医嘱。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运动员慎用。

以上内容是对本品的简单介绍,希望上述有关本品的内容对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能够有所帮助。欢迎各位到健客网上药店选购本品。

备孕及孕期不宜用哪些中草药

中草药中的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归等,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易导致宫内胎儿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和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大黄、芒硝、大戟、商陆、巴豆、芫花、牵牛子、甘遂等中草药,可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

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斑蝥、生南星、附子、乌头、一枝蒿、川椒、蜈蚣、甘遂、芫花、朱砂、雄黄、大戟、商陆、巴豆等,它们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怀孕的最初3 个月内,除慎用西药外,中草药亦慎用,以免造成畸胎。中药雄黄肯定有致畸胎儿作用,孕妇应绝对禁忌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 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需引起孕妇重视的是,许多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常以配方形式出现在中成药之中。所以对含上述中草药的中成药须警惕,对注明有孕妇禁用、慎用的中成药,应避免服用。

当然,孕妇患病也应及时治疗,勿讳疾忌医。更何况在数千种中草药中,有不良作用的毕竟是极少数。但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自己已怀孕,请医生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安全无副作用的药物。

含朱砂的中成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朱砂,又名丹砂、辰砂,具有安神、定惊、解毒的功能,中医常用来治疗惊痫、癫狂、心悸、失眠、疖肿疮毒、咽喉肿痛等。许多中成药均含有朱砂,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安神定志丸、定痛丸、朱黄镇惊丸、七珍丹、黄升丹等。还有一些中成药以朱砂做包衣,如仁丹、珍珠丸、梅花点舌丹等。

朱砂及其制剂不合理用药是造成中毒现象的主要原因。

其中毒症状表现为;

1.神经系统: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躁动不安、步态不稳、手脚麻木,甚至可致脑中毒、痴呆、汞中毒性脊髓病;

2.消化系统: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重者可出现里急后重、脓血便,甚至消化道穿孔;

3.泌尿系统:常表现在中毒后期,少尿、尿闭、水肿、蛋白尿、尿毒症等;

4.心血管系统;常表现在中毒后期,心电图出现T波低平、血压下降、心律紊乱,或由中毒性心肌炎引起循环衰竭。

朱砂是天然的辰砂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由于汞在人体内半衰期为65-70天,排泄缓慢,长期超量连续服用可出现蓄积性汞中毒,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和儿童患者更易产生中毒。

因此,在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把朱砂剂量规定为0.1-0.5克。同时删除了含有朱砂用量较大的两种中成药。口服朱砂及其制剂引起不良反应,除了使用剂量过大外,另一方面是使用时间过长。因此,控制用药时间与控制用药剂量同等重要。有临床资料表明,当人体中汞蓄积量达到100毫克时即可产生中毒反应,若以此作为朱砂蓄积的中毒指标,根据汞代谢的速率推算,每天吸收10毫克汞,经过10.5天即可达到100毫克的体内蓄积量。

因此,对一般患者,连服朱砂及其制剂时间不宜超过7天。

在临床上,对于服用含有朱砂成分汤剂的患者,除剂量外,还应当注意:

1.朱砂应用煎煮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禁止与群药同煎

;2.不宜长期服用,应控制在7天以内;

3.避免与含铝成分药物如明矾同用,或与铝器皿接触,防止汞铝齐中毒;

4.不宜与胶类中药如阿胶等药同用;

5.不宜提倡使用以朱砂挂衣的药物入汤剂,如朱茯苓、朱远志等。

此外,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碘化物、溴化物配伍。两者同时服用可在肠道内生成碘化汞或溴化汞,毒性大大增加,并能导致药物性肠炎。所以,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在用含朱砂的中药安神时,不要同时服用三溴合剂之类的含溴化物的西药。

哪四类中药孕妇不能随便用

西药是化学合成药,西药对孕妇及胎儿有不良作用。对于这一点大多数人都知道,正因为如此,不少女性在怀孕时,对西药都敬而远之,她们因病需用药物时,大多喜欢选用中药。但专家认为,孕妇服中药并非绝对安全。许多中药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亦十分复杂,特别是各种中药相互配伍以后产生的作用差异较大,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准妈妈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除慎用西药外,还应慎用以下四类中药,以免造成畸胎或导致早产、流产。

活血化瘀药物。如红花、枳实、桃仁、蒲黄、当归、三棱、水蛭、益母草、穿山甲、乳香、没药等,可使孕妇血液循环加快,具有刺激子宫、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导致胎儿宫内缺血缺氧,使胎儿发育不良及产生各种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大毒大热药物。如天南星、朱砂、雄黄、大戟、附子、商陆、蜈蚣、砒石等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中药雄黄已肯定有致畸胎作用,孕妇应绝对禁止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滑利攻下药物。如滑石、牵牛子、冬葵子、薏苡仁(根)、木通、巴豆、芫花、大戟、甘遂等,多有通气利尿下泻的作用,可通过刺激肠道及消化系统,兴奋子宫并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使胎儿着床不稳而引起流产,早产。

芳香走窜药物。如丁香、降香、麝香等,可通过神经系统引起子宫收缩,也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或流产。不少流产或引产药物中,麝香均为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中草药对孕妇并非绝对安全

中草药中的红花、枳实、蒲黄、麝香、当时等,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易导致宫内胎儿缺血缺氧,致使胎儿发育不良和畸形,甚至引起流产、早产和死胎。

大黄、芒硝、大戟、商陆、巴豆、芫花、牵牛子、甘遂等中草药,可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

有些中草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斑蝥、生南星、附子、乌头、一枝蒿、川椒、蜈蚣、甘遂、芫花、朱砂、雄黄、大戟、商陆、巴豆等,它们所含的各种生物碱及化学成分十分复杂,有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中药雄黄肯定有致畸胎儿作用,孕妇应绝对禁忌内服。朱砂含有可渗性汞盐(即水银),可在孕妇体内蓄积,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耳聋、斜视、智力低下等。

所以对含上述中草药的中成药须警惕,对注明有孕妇禁用、慎用的中成药,应避免服用。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舌癌

1)土贝煎。 药物:土茯苓30g,土贝母30g。 用法:每日1剂,煎汁内服。 2)二豆煎。 药物:刀豆子60g,赤小豆60g,半夏10g,黄连10g。 用法:每日1剂,煎汁内服。 3)梅花点舌丹。 药物:乳香、没药、硼砂、熊胆、冰片、雄黄、葶苈子、血竭、沉香、珍珠、牛黄、麝香、朱砂、制蟾酥、白梅花,生石决明。 用法:每丸0.15g,每服3丸,化用白酒或白开水送下,或醋泡化后敷患处。 4)六神丸。 药物:牛黄、明雄黄、珍珠、麝香、冰片等。 用法:每丸0.35g,每次10~20丸。曰中徐徐化。每日5次。

身体重金属超标的食物

1.你爱吃海鲜 海鲜是健康食谱中的明星,味道鲜美而且富营养物质,能预防心血管病,改善情绪和记忆力。但与此同时,海鲜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污染的蔓延,贝类和海鱼已经成为重金属汞、砷的最大来源,所以长期食用海鲜会导致重金属等毒害物质在体内积累而危害健康。 建议:吃海鲜不要超过每天一种,数量不要超过100克;尽量食用体积小的海鲜。体积大的海鲜处在食物链较高阶段,体内富集的污染物较多;不吃或少吃鱼头、鱼皮、油脂、内脏、鱼卵、鱼翅。 2.你经常喝中药 中药一向以温和、副作用小而著称,因此有人把中药当做日常补品

安宫牛黄丸的作用

中医 方中以牛黄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熄风止痉;犀角咸寒,清营凉血,安神定惊;麝香芳香,通达经络,开窍醒神,共为主药。辅以黄芩、黄连、栀子苦寒泄降,泻火解毒以助牛黄、犀角清泄心包之热;雄黄解毒豁痰;冰片、郁金通窍醒神,化痰开郁;朱砂、珍珠、金箔清心镇静安神,熄风止痉定惊,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效,为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的要药。 安宫牛黄丸西医 安宫牛黄丸主要由牛黄、犀角、黄连、黄芩、生桅子、朱砂、珍珠、察香、冰片、明雄黄、郁金等组成,有清热开窍、镇心安神作用。其中牛黄、犀角、珍珠粉清

琥珀的药用选方

①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风寒温疫邪热,致烦躁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真琥珀、天竺黄、檀香、人参、白茯苓各一两半,粉草三两,枳壳(麸炒)、枳实(麸炒)二昧各一两,水飞朱砂五两,山药一斤(锉作小块,慢火炒令热透),胆南星一两,金箔百片(去护纸,取见成药一两,同在乳钵内极细杵,仍和匀前药末用)。前十二味,除朱砂、金箔不入研,内余十味,檀香不过火外,九味或晒或焙,同研为末,和匀,朱砂、金箔每一两重,取新汲井水一两,重入乳钵内略杵匀,随手丸如绿豆大一粒,阴干。用葱汤化服,百日内婴儿每丸分三次投,二岁以上者止一

5种药物可治疗慢性咽炎

1、西瓜霜润喉片 是由西瓜霜、冰片、薄荷脑等中药加工提炼制成的中药片剂,西瓜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润喉等功能,西瓜霜润喉片不仅具有消炎止痛效果,而且还能生津润喉,因此,对咽部干燥肿痛且伴有声音嘶哑的咽喉疾患疗效较好。但西瓜霜喷剂中西瓜霜、冰片等孕妇慎服的成分,为保险起见,不主张孕妇,特别是有流产史、孕早期等妇女使用,类似的药物还有健民咽喉片、复方草珊瑚片、乾坤咽炎片、金嗓子喉宝片等。 2、华素片 华素片中有碘分子,碘分子具有超强杀菌抗感染作用,可迅速杀灭口腔、咽喉部位各种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

朱砂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朱砂的性味归经 甘,寒。有毒。归心经。 中药朱砂的功效 清心安神,清热解毒。 甘味,清心安神,安神兼有清心热作用。除了用于一般的心神不宁,最合适的是心热亢旺引起的心神不宁。也有的说它镇心安神、定惊安神、定心安神。所以对惊风、癫狂可做心神失常的辅药。就是不典型的息风止痉药。现代研究它有明显的镇静作用,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治疗心悸失眠。现在用的少,有毒。清热解毒。即可内服也可外用。温热病热毒炽盛,用朱砂内服,目前也用的越来越少。外用,治疗口舌生疮或咽喉肿痛。如冰硼散,做吹药。是非水溶性的,内服不能做汤剂,

宝宝咳嗽吃什么药

风寒咳嗽多见于冬春两季,表现是鼻塞,流清鼻,痰多而且颜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舌苔薄白。风寒咳嗽的治疗以发散风寒、止咳为主,并促进排出宝宝气管内的痰。 中成药:清宣止咳颗粒、小青龙冲剂、柴胡饮冲剂等。 西药:小儿氨酚磺那敏、臣功再欣、小白糖浆等。 风热咳嗽夏秋较多见,一般症状是:痰色黄稠,量少,声音嘶哑,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苔薄黄。风热咳嗽的治疗主要是镇咳兼清肺热并治疗细菌感染,可选用的药物有: 中成药小儿感冒宁糖浆、葫芦散、小儿保泰康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等。 西药:泰诺感冒糖浆、小儿百服咛

孕期瘙痒的用药注意事项

任何药物的应用均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服用,能少用的药物绝不多用;可用可不用的,则不要用。切忌自己滥用药物或听信“偏方、秘方”,以防发生意外。很多擦痒的药膏都有微毒,不可随便使用。服用药物时,注意包装上的“孕妇慎用、忌用、禁用”字样。凡事做到事事小心,样样细心就万无一失。 外用药碘复、无极膏、皮炎平、复方醋酸软膏都有激素,少量使用对胎儿影响不大,切忌长期使用,这些药都是孕妇慎用药。孕期应避免使用任何药物,尤其是孕早期,如必须用药时应谨遵医嘱,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有些中草药本身有毒性,如斑蝥、生南星、附子、

哪些中药孕妇须慎服

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介绍,中药材中有很多是带有剧毒和毒性的,这一类药有明确的禁忌,禁止给孕妇使用。 她指出,毒性较强的中药,对胚胎有直接的伤害和腐蚀,服用后会产生毒性蓄积作用,引起胎儿畸变,甚至直接导致流产,应引起高度重视,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禁止使用。国家明确发布的28种毒性中药材孕妇要禁用,此外还有一些药材也带有毒性,例如朱砂,抓方前一定询问有经验的中医。 有的孕妇在怀孕时服用一些补药,以为对胎儿有益。但有些补益药,如人参和鹿茸,也不可乱服。 我国古代医家将孕妇禁用和慎用的中草药,编成了一首歌诀,叫

宝宝咳嗽吃什么药好

1、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 2、百日咳糖浆,药性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冬春两季宝宝容易风寒咳嗽,表现是鼻塞,流清鼻,痰多而且颜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舌苔薄白。风寒咳嗽的治疗以发散风寒、止咳为主,并促进排出宝宝气管内的痰。 中成药:清宣止咳颗粒、小青龙冲剂、柴胡饮冲剂等。 西药:小儿氨酚磺那敏、臣功再欣、小白糖浆等。 夏秋较多见的是风热咳嗽,一般症状是:痰色黄稠,量少,声音嘶哑,常伴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