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猝死事件应该怎么办
发生猝死事件应该怎么办
1、拨打120电话:遇到猝死事件发生后,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悲伤过度,一定要镇静,应尽快拨打120电话求助,打电话时务必简要说明病人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症状、病人发病时所在具体位置,不要因慌乱而叙述不清所处位置,而延误专业人员进一步的救治。
2、纠正体位:不要摇晃患者,要尽快将其放置在地上或硬板床上,使病人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躯干两侧。若病人摔倒时面部朝下,应小心转动病人,并使病人全身各部成一个整体(轴位)。转动时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以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颈椎损伤。
3、尽快开始心肺复苏:解开患者衣领,暴露前胸,尽快开始徒手心肺复苏。用仰头举颏法(通俗来说就是使颈部尽量后仰)开放气道,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意吹气时要捏住患者鼻子),缓慢吹气时间应达1秒以上,并见胸部抬高,并进行心脏胸外按压(部位:通俗来说就是两乳头间中点的胸骨中段略下处)。
方法是用一手的掌根置于上述部位,另一手置于其上,两只手平行重叠,频率100次/分钟。吹2次,心脏按压30次。同时等待专业人员到来进行的进一步心肺复苏及生命支持。
冬季什么时间跑步最好 冬季跑步的危险信号
心跳时快时慢,是心律不齐的信号。“心律失常是猝死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最初的信号,有研究表明,运动员心律失常发病率是普通人的2.5-3倍。”熬夜、抽烟、酗酒、工作压力大甚至剧烈运动都能引发心律失常,脑力劳动者应该尤为注意。如果出现心跳时快时慢,或者胸闷气短,应该慢慢减速,用慢跑或者快走减缓心脏不适。
天气变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再加上赛前兴奋,对于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因为保暖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出现体温骤降,一定不能咬牙坚持,最保险的选择就是退赛。知名女跑友“珊瑚”告诉记者,比赛过程中应该倾听身体的反应,理性跑步。
在一年之中最适宜跑步的冬季发生马拉松跑友猝死事件,不少跑友也忧心地反省自身的跑步陋习:作息不规律、盲目拉长训练里程、咬牙挺过“极点”、强忍不适冲刺、赛前赛后缺乏拉伸等。记者对30多名跑友调查发现,超过七成跑友有着“作息不规律”、“强忍不适冲刺”的陋习。
捐精为什么会猝死
华中科大医学博士郑刚响应号召,在第五次参加学校的捐精活动时猝死,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众人纷纷对捐精是否会影响捐精者身体健康表示怀疑。
捐精猝死不是迷 捐精猝死类似于房事“马上风”
有专家在谈及‘郑刚捐精猝死’事件时说,郑刚这种捐精猝死实属于性交中出现的“马上风”。“马上风”是针对男性而言,即男女在性交时,由于过度激动兴奋而造成的心脏超过负荷或是脑溢血的现象,使男性发生昏厥甚至突然死亡。它也被称为性交猝死、大脱阳、大泻身和腹上死。
“马上风”在夫妻过性生活时常有发生,只是很多患者或患者家属担心涉及个人隐私并没有说出来。如果男性在生活中过多的使用VIAGRA等保健阳药物就很容易导致“马上风”。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人类精子库采用的都是自慰式取精方式,其过程实则和性交带给男性身体的影响本质上相同,在自慰高潮时男性身体会出现异常亢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身体变化,假若捐精者的身体素质不好,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其他隐匿性疾病的就极有可能在捐精过程中发生猝死。尤其是心脏难以承受太大负担的中老年人,性交及自慰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血压过高、心脏压力大、脑溢血、心慌等症状。
此外,由于现代男性工作压力较大和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他们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捐精者为了达到快速高潮,在捐精之前饮用刺激性饮料和食用刺激药物,当突然受到刺激和极度亢奋时身体就难以承受负荷,此时有可能会诱发一些隐匿疾病的发作,从而导致猝死。
跑步预防猝死的小妙招
男子跑步时心脏骤停
你知道吗?最近一名跑者差点跑到“阎王殿”了,还在急救的及时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是发生在浙江的一个体育中心。据了解,一名男子在跑步的时候忽然间倒地了,心脏开始停止了跳动。这个时候正好有医务人员在旁边锻炼,而且足足有5名。这些医务人员见到男子倒地之后就对病情进行诊断,初步断定了男子心脏骤停。于是这5名医务人员开始轮流对晕倒的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经过9分钟的之后,终于将男子就回来了,男子恢复了心脏的跳动,随着被120送去医院进行检查。
事件中我们清楚了,如果没有医务人员的及时施救,那么男子可能就因为心脏骤停导致了猝死。所以说学好紧急急救术,关键时候能救人一命。
跑步引发的不适甚至是死亡的事件常常发生,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案例最多。那么你知道跑步怎么避免猝死事件的发生呢?
跑步预防猝死的小妙招
1.要知道自己心脏的情况
喜欢跑步的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脏健康,因此在跑步的时候,心脏的感受是最深的。突然间的大量运动可能会让心脏受不了,因此出现心脏摆工的情况。特别是跑长跑的时候,很多的马拉松跑者都是在终点前倒地,就是因为心脏已经超出极限,承受不住了。
2.跑前先适应适应
当我们要跑步的时候,我们应该让身体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因此跑前热身很有不要,据了解,不热身的跑者最容易导致抽筋,严重就发生了猝死。所以说不管你是不是一名健康的跑者,那么跑前就必须要热身。
3.多喝水
跑步是最容易消耗水分的,如果身体的水分流失比较严重,那么对于肾脏还有心脏等不少的器官都有不少的伤害。
4.身体不适立即停止
相信跑步的都经历过跑着跑着肚子痛、有些喘不过气的经历。当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停下脚步休息,或者是停下来走一走。如果说在坚持的跑下去,那么可能出现意外。
幼儿睡沙发小心引起窒息
沙发是供人休息的地方,却决不是个睡觉的好地方。不久前,英国皇家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在调查了1984年到2003年幼儿猝死记录后发现,在这20年间,发生在床上的幼儿猝死事件减少了50%,但是发生在沙发上的猝死事件却增加了400%。
幼儿睡沙发小心引起窒息
为什么幼儿在沙发上睡觉会造成如此致命的影响?应该说,现在国际上也还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简单推测起来,大概与沙发的材质、柔软程度及沙发结构有关。
多数床的软硬程度都比较适中,孩子躺在上面,身体不会陷下去。而有些沙发虽然表面看上去很平,但实际上是使用了较松软的材质,经过紧绷后形成,人躺在上面,身体很容易陷进去。特别是当孩子翻身时,脸贴在柔软的沙发面上,鼻孔容易被堵塞。如果没人在旁边细心照顾,再加上孩子年龄较小,意识能力较差,很可能会因此造成呼吸不畅,甚至导致窒息猝死。
此外,沙发的结构对孩子睡眠和成长也不利。床比沙发宽敞、平坦,并且可以随意调整睡姿,睡起来很舒服;沙发有靠背和扶手,睡起来身体很受约束。再加上孩子肌肉骨骼正处在发育阶段,凸凹不平的结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也不利于生长。
因而,为了安全起见,让孩子睡沙发——即使是一小会,也应该避免。
猝死太可怕男人这么做就能预防
高温之下,由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很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猝死事件发生。此外,过度疲劳、心理压力大等因素也会导致心脏出状况。因此,了解猝死的重要诱因,重视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一过性”现象,才能防患于未然。民众体检小编为您介绍预防猝死的方方面面。
疲劳、压力
医学上认为在一小时之内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都属于猝死。猝死案例中大部分都是心源性猝死,而其中又有75%左右跟冠心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迈克尔·杰克逊报道的一些情况来分析,除用药过量等原因外,他在发病前一直忙于全球演唱会的紧张彩排,身体过度疲劳也容易诱发猝死,近年来在白领群体中经常发生的“过劳死”也是这种猝死的重要表现;同时近年来迈克尔·杰克逊一直处于负面新闻和经济压力的多重围困中,因此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也是猝死的另一个重要诱因。可能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这位流行音乐之王的心脏突然罢工。
平时大量饮酒、大量抽烟、生活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都是猝死的重要诱因。
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的表现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由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又称脑梗塞,占中风的70%-80%。在脑血管病猝死事件中,脑梗塞占80%。突然发生脑梗塞,会使患者致死、致残,大多数家属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意外。
脑梗塞病人大多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病变,如果能提前通过超声或血管造影发现脑血管狭窄,及时疏通血管,就能预防突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上述关于脑血管意外的临床表现的分析,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吃那些油腻的食物,猪肉也要少吃,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
白领远离猝死必做五件事
不要随处倒头就睡
忙碌的工作,让身体天天处于疲惫的状态,导致很多人对睡觉的地方一点也不挑剔,椅子上、汽车里,随处都能倒头就睡。睡觉是一个恢复体力、消除疲劳的过程,如果不能让身体充分地自然放松,睡觉就无法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且还会引发肌肉疼痛甚至痉挛。
不长时间穿过紧的衣服
修身的衣着可以把你的体形完美的体现出来,但是长时间穿着过紧的衣服容易出现压迫到内脏器官的情形,引起腹涨腹痛,加重心脏负荷,而令人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如果裤子太紧,会使胃酸倒溢,同时,不利于体内气体的排放运作。
不要每天只穿一双鞋
脚和身体其它部位一样,每天都会出大量的汗。因此,鞋在穿过一天之后都会变得潮湿,而且至少需要24小时才会完全干透。每天都穿同一双鞋,只会令自己的脚长期处在一种潮湿的状态下,病菌也更加容易滋生。
牙刷也要经常清洗
牙刷在清洗我们的口腔时,会沾染上各种各样的物质,包括细菌,再加上它长期处于卫生间这样一个潮湿的环境,细菌更容易滋生。有研究证明,使用15天后的牙刷,如果未经清洗会有细菌产生。
不要长时间不眨眼睛
这在天天与计算机打交道的办公室里最普遍,眼镜盯着计算机屏幕,可能会好几分钟也不眨一下。此将可能引发“计算机视觉综合症”,出现流眼泪、视力下降、戴隐形眼镜不适感等症状。
青少年需警惕心肌病诱发的运动猝死
心肌病是一组与病毒感染、免疫、自由基、遗传有关的以心肌本身病变为主的疾病。按病理可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和限制型心肌病等。目前我国青少年中每年因心脏病引发的猝死事件不在少数,而导致青少年心脏猝死的主要元凶就是心肌病。
运动员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称之为运动性猝死。运动猝死有很多种原因,心源性猝死是其中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的原因意外引起的猝然死亡。它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有的甚至短到30秒钟,而且没有任何前兆。导致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性猝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心肌病。其中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是首要原因,尤其在青少年和运动员中多见。据介绍,心脏一昼夜大约跳动10万次,搏击5吨至8吨的血液,其动力来源于心脏的肌肉部分——心肌,心肌受损所致的心脏病统称为心肌疾病。
由于心肌病起病缓慢,最初患者常没有自觉症状,容易产生误诊漏诊。如肥厚性心肌病,它往往没有前驱症状,所以很少能早期发现。肥厚性心肌病以心肌增厚为特征,有时肥厚的心肌可堵住主动脉通路而导致猝死。此疾发病原因不详,但一半以上与遗传有关。身强力壮的青少年,特别是运动员,常常是此病的受害者。患者剧烈运动时,由于肥大的心肌骤然收缩,心室流出道变得更加狭窄。在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心肌缺血更为严重,因而容易造成运动后猝死。
日常这六件事能招来猝死
1,感冒之后长时间的极度乏力和胸闷
这是很多年轻人,甚至是学生一族发生猝死的常见征兆,往往令人十分痛心。一般来说,这是心肌炎诱发心衰的典型表现。而心肌炎的发生,又往往和感冒有关系。所以,青壮年如果在感冒发烧之后,出现难以形容的全身极度乏力和胸闷,应该立即考虑是不是心肌炎所致,马上排查,不能耽搁。感冒之初,要认真治疗,不能硬扛。
2,长时间持续的、不明原因的牙疼和下巴疼
长时间存在的心肌缺血,给心脏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常常最终演变为心脏骤停、猝死。当出现心肌缺血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出现牙疼、下巴疼以及一侧的脸颊疼现象。这是神经反射出现交叉所导致的现象。临床上,很多人不明就里,一味去看口腔科,结果治疗被延误,发生猝死。
3,长时间上夜班,以至于在近期内出现心慌、气短,同时烟瘾很大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经常上夜班的人是猝死的高发人群。哪怕这类人在下夜班之后有充分的时间睡觉,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心脏受到伤害的事实。究其根源,熬夜是最影响心脏休息的行为。心脏天然的作息规律被打乱,发生骤停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当经常上夜班的人烟瘾很重的时候,心脏病发作几率更高。如果这类人出现了心慌、气短,甚至头晕的现象,则必须高度警惕。
4,经常运动的人、老年人心率长时间低于每分钟50次
临床上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一个经常运动的人,没有任何疾病征兆,结果在晚上发生猝死。还有的老年人,平时自诩心脏功能颇佳,但是在夜间忽然离世。这里的原因往往和心动过缓有关系。就健身爱好者而言,心脏输出量大,夜间心脏跳动更慢,因此容易发生停跳。老年人,受心脏搏动功能下降的影响,也会有心率下降的问题。这类人都容易出现心脏骤停。
5,身体长时间的肥胖或者超重
这绝对不是对肥胖者的歧视,而是实实在在的临床经验总结。和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超重、肥胖者发生猝死的几率要高很多。这一方面和心脏长期承受的过重负担有关,一方面和肥胖者极有可能存在的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系。可以肯定地说,肥胖的状态持续时间越久,猝死的发生可能性就越大。
6,最近一个月内出现3到4次心前区闷痛
这个现象绝对不能忽视。因为每一次心前区闷痛,都有可能是冠状动脉斑块破损的表现。虽然随着血运的恢复,症状会得以缓解,但是这意味着从前稳定的斑块,如今开始出现了活动迹象。一旦栓子完全堵塞了血管,猝死就有可能发生。
上班族每天长坐不动少活数年
久坐,比酸痛、肥胖更可怕的伤害专家证实会早衰、短命、猝死!
「坐越久,越短命。」这是各国科学家长年追踪研究获得的事实,已经不光是「腰酸背痛」可以想像的后果。当「慢性病低龄化」、「青壮年猝死事件频传」、「前往复健科求诊的酸痛病号越来越多」、「肥胖人口有增无减」……,这一切日常恶习引起的问题,凶手都指向现代人的生活型态──「久坐少动,是健康的大敌!」
●上班族日坐6小时短命5年;坐11小时死亡率高40%。
上班族每天的工作时数约8小时,多数人须长时间维持坐姿,做着重覆的动作,整天待在空气不流通的空调环境里。以往大家欣羡「坐着吹冷气轻松办公」的差事,如今已经面临考验,因为「久坐少动」既是健康也是寿命的头号杀手。
澳洲雪梨大学对超过20万名45岁以上的成年人追踪调查发现:每天久坐超过11小时的人,和坐不到4小时的人相比,死亡率竟高出40%。澳洲昆士兰大学则指出:一个人如果每天看6小时的电视(等同盯着电脑),终其一生会减少5年寿命。学者还进一步推算出:每坐着看1小时电视,就会缩短22分钟寿命,其杀伤力等于抽2根香烟。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则发现:每天坐着的时间若能控制在3小时以下,平均可延长2年寿命;若再加把劲,把坐着看电视的时间缩减至2小时以下,还能再延长1.4年寿命。美国癌症学会在2010年发表一项惊人的数据:女性每天久坐超过6小时,罹患癌症、心脏病的机率将大增;与坐不到3小时的女性相比,死亡率高出37%;男性同例则为18%。
这类健康研究的重点,有罪的不是看电视或电脑,而是「坐着不动」。久坐是为了读书或家事,其杀伤力都是「一坐同仁」。当坐着不起身,2小时内血液循环已经变差,3小时开始出现伤害,若达6小时之久,危害生命安全的机率将大幅提高(血栓、中风、猝死),事实就是──坐着不动,就等死!
跑马拉松为什么会猝死
跑马拉松发生的猝死现象被称为运动性猝死,多是心脏猝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心脏猝死里由于心律不齐而引起的占绝大多数,在跑马拉松时突然增大的运动负荷,心脏功能跟不上运动量的增加,导致心脏缺血,或产生严重的供氧不足,也会诱发心律不齐等各种心肌病,从而导致猝死。
马拉松多数猝死事件多发生在终点附近,可能由于参赛者体能接近极限,在终点处,选手容易亢奋,周围人的鼓励和叫喊也可能让其运动超过自身的身体极限,一旦再加速冲刺,心跳加速越快,血氧若跟不上,就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
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运动基础,体能差、体质弱,赛前又没经过系统训练,或是有过训练但停止了一段时间没有跑马拉松的参赛者,突然进行马拉松比赛,也会出现心脏不堪重负而停跳,导致猝死的状况。
一部分人赛前感冒了,但是没有在意,而感冒发烧会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马拉松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也会引发猝死。
在高温天气下跑马拉松,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心脏为了跟上新陈代谢的步伐不得不加大泵血量、加快泵血速度,这种情况对心脏来说在超负荷工作,有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特别是在天气热,湿度大,没有风的天气里跑马拉松,最容易出意外。
高强度的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会使人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如果不及时进行补液,低钾状态容易触发恶性心律失常,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容易诱发猝死。
几点后算熬夜 心脏病风险高
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那么多例的熬夜猝死事件应该给大家敲响警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