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的饮食注意事项
直肠脱垂的饮食注意事项
1、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小白菜、蕹菜、香蕉、梨、苹果以及山药、扁豆、莲子、鳝鱼、甲鱼、猪瘦肉、猪肠、糯米粥、莲子汤等补脾健胃、益气升提的食品。
2、饮食宜营养丰富,多食蛋类、瘦肉、动物内脏、豆类及豆制品、鱼类。
3、宜多食酵母、粗粮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久泻者宜食含纤维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萝、苹果泥以及各种青菜菜泥,少油腻、富脂肪食品。
子宫脱垂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
子宫脱垂的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平常的饮食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以性平性温的功效为主,如牛、羊肉、猪肉等,各种肉类需要打碎打烂后再吃,利于养份的吸收。多吃性平温和的有机蔬菜,荤素搭配是以的平等的。子宫脱垂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子宫脱垂的患者的饮食应多注意多吃海藻类的食物,其中海藻类食a、镁、磷、碘等。现代科学认为,常食用海藻类食品可有效地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度,避免体内碱性元素因酸性中和而被消耗,所以子宫脱垂的饮食应多食用海藻类食物。子宫脱垂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何首乌煮鸡: 母鸡肉500克, 何首乌30-50克, 同煮汤, 加适量油、盐、姜调味食用。有益肝强肾, 滋阴养血, 补精添髓作用。适用于脱肛, 痔疮, 子宫下垂, 血虚头晕等症。子宫脱垂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取鲜月季花30克, 与适量红酒炖服。子宫脱垂饮食有什么要注意的?每晨煮食淮山120克, 治子宫脱垂、遗精、脾虚泄泻、消渴。 4.茄子蒂7个, 水煎服, 每日1剂。
直肠息肉脱垂怎么回事
直肠息肉脱垂指的是直肠壁的部分或者全层向下移位的现象。直肠壁,也就是直肠粘膜,因此直肠脱垂又叫做粘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如果狭义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就叫做内脱垂,如果下移到肛门外的就称为外脱垂,直肠脱垂可分为不完全脱垂和完全脱垂,也可分为内脱垂和外脱垂,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下移。引起直肠脱垂的原因尚不明晰,众多学者认为其发病原因与营养不良、年老体衰、腹压增加、外伤有关。
一、直肠脱垂临床表现
直肠脱垂是怎么回事?肿物自肛门脱出是直肠脱垂的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在发病初期,由于肿物较小,不会累及其他部位,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后期,肿物变大,脱出渐频,患者排便不仅有下坠感,而且排便后要将肿物托回肛门内。患者咳嗽、用力搬东西时,肿物也会从肛门脱出。若不治疗疾病,疾病加重,患者会尿失禁,尿液不间断流出,浸湿肛周。部分严重患者大便次数会明显比日常增多,部分患者会便秘。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直肠息肉脱垂的原因以及临床的表现,其实直肠息肉脱垂不是很可怕,直肠息肉脱垂只是一种良性的疾病,如果是身体出现不舒服情况,对照下是否是直肠息肉脱垂,如果是的话,就要尽快的检查治疗,预防癌症现象的发生
如何护理直肠脱垂患者
直肠脱垂民间俗称脱肛,是幼儿、老人、久病后营养不良和经产妇及习惯性便秘者的常见病症。直肠脱垂患者的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其护理包括生活护理及饮食护理。现介绍如下:如何护理直肠脱垂患者?直肠脱垂患者的生活护理1)病人首先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引起直肠脱垂的各种因素,同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诱因,并改变营养不良状况。在本病早期幼儿患者只要消除病因,或排便时采用胶布把两臀部拉拢的方法,可助收紧肛门,脱垂多能治愈。2)直肠脱垂后应立即复位,护理者或病人可用手将其轻轻托回。如脱垂后因水肿不易复位,严重的需去医院在麻醉下进行复位。复位后需静卧半小时,并口服缓泻剂。3)要鼓励病人坚持做辅助操,如每日练习收缩肛门动作2次,每次做5-10分钟,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能力。4)排便时禁用蹲位,可在床上用便盆平卧位排便,以减少脱垂的机会。5)部分病人也可试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或针灸治疗,以补气、升提、固涩法为主。6)对重度直肠脱垂或经非手术久治无效者,应劝其接受肛门环缩术或直肠悬吊固定等手术。直肠脱垂患者的饮食护理1) 直肠脱垂患者饮食宜清淡,容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粪次数增多。2)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粪便柔软,排便时不要太用力或蹲厕过久。成人大便时,姿势宜斜卧 ,不宜直立 ,注意调理饮食,避免便秘或腹泻,以防直肠脱垂。3)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过食油腻;不宜食用带鱼、螃蟹等发物。
直肠脱垂造成的危害是什么
1、时有排便感。直肠脱垂初期出现便秘、排便无规律,患者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
2、直肠粘膜脱垂导致肠粘膜受损伤发生溃疡时,还可引起出血和腹泻。如脱出的肿物不能缩回,容易发生炎症、肿胀,则出现疼痛,进一步又加重便秘。
3、直肠脱垂患者常感盆部和腰骶部坠胀、拖拽,会阴部及股后部钝痛。这是因为脱垂在直肠内反复下降和回缩,引起粘膜充血水肿而造成的。
4、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直肠脱垂。直肠脱垂的症状逐渐加重后,除排便用力时引起直肠脱垂外,在咳嗽、走路等稍用腹压的情况下,都可引起直肠脱垂,而且往往不能自行缩回,必须用手将脱出的肿物托入肛门才能恢复。由于直肠经常脱出而排出粘液会经常污染内裤。
脱肛的临床表现
(1)直肠脱出:直肠脱出肛外是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轻者在排便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初起能自行还纳,以后渐渐自己不能还纳,须用手还纳;重者直肠壁黏膜和肛门括约肌松弛,除大便时直肠脱垂,在打喷嚏、咳嗽、排气、工作劳累、走路、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能脱出肛门外。
(2)肠道功能失调:可有便秘、腹泻、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其中便秘最多,约占50%~70%,直肠黏膜出血和黏液便也颇常见。
(3)局部刺激症状:由于直肠黏膜长期受到异物刺激,使直肠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表面溃疡,出现黏液分泌多、出血、肛门部坠胀、酸痛、尿频、腹胀等症。
(4)直肠脱垂对全身的影响:由于长期脱垂,多年不愈,除局部疼痛外,对精神影响很大,可引起其他疾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注意到直肠脱垂可伴有精神疾患,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脱肛有哪些表现
临床表现:
(1)直肠脱出:直肠脱出肛外是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轻者在排便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初起能自行还纳,以后渐渐自己不能还纳,须用手还纳;重者直肠壁黏膜和肛门括约肌松弛,除大便时直肠脱垂,在打喷嚏、咳嗽、排气、工作劳累、走路、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能脱出肛门外。
(2)肠道功能失调:可有便秘、腹泻、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其中便秘最多,约占50%~70%,直肠黏膜出血和黏液便也颇常见。
(3)局部刺激症状:由于直肠黏膜长期受到异物刺激,使直肠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表面溃疡,出现黏液分泌多、出血、肛门部坠胀、酸痛、尿频、腹胀等症。
(4)直肠脱垂对全身的影响:由于长期脱垂,多年不愈,除局部疼痛外,对精神影响很大,可引起其他疾病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注意到直肠脱垂可伴有精神疾患,如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
分类:
直肠脱垂的分型颇多,其中代表性的有Tuttle(1903)的二型三度法,Altemeir(1971)三型法,Beahrs(1972)二型三度法,Ripstein( 1972)四期法,Nigro(1972)三型法,荒川(1979)五型法等。我国常用的分类法是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衡水)时确定的将直肠脱垂分为三度。
Ⅰ度: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6cm。
Ⅱ度: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因而常有带血及黏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8cm左右。
Ⅲ度: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12cm以上。
如何判定患直肠脱垂
Ⅰ度:即粘膜脱垂型,是不完全脱垂,成年人常伴有内痔或外痔。排便时或增加腹压时直肠粘膜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还纳,脱出长度3~6cm。
Ⅱ度:即完全性直肠脱垂,不合并肛管脱垂。排便时,长期反复脱出,使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因而常有血液及粘液分泌物流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脱垂,需要用手还纳,脱出长度8cm左右。
Ⅲ度:在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基础上并有肛管及乙状结肠脱出。不仅在排便时直肠脱出,而且在咳嗽、打喷嚏、排气、行走、久站、久坐时直肠都脱出肛门外,此期直肠全层或肛管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自己根本不能还纳,脱出长度12cm以上。
护理直肠脱垂患者应注意什么
直肠脱垂既是脱肛,是指肛管直肠脱垂,分为直肠脱垂与直肠粘膜脱垂。早期脱肛表现为排便时脱出一、二厘米,便后收回。晚期可发展到脱出十几厘米,无法收回,甚至一咳嗽、弯腰即可脱出。
早期直肠前壁内脱垂可引起局部粘膜缺血损伤和孤立性溃疡,诱发排便困感、便秘、排便时紧迫感和排便不净。随着排便困难加重和完全性脱垂的发生,进一步操作括约肌,引起大便失禁、粘液分泌、直肠出血和肛门瘙痒。
部分病人为解除便秘反复使用泻药和灌肠。因慢性扩张和括约肌拉长,直肠脱垂也可继发大便失禁。试图排空反复用力可操作经盆壁两侧阿耳科克管 (alcock管)走行并在肛提肌下盆底的下降,神经可被拉向阿耳科克管远端,引起牵拉操作和传导减慢。直肠脱垂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直肠脱垂患者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直肠脱垂患者饮食宜清淡,且易消化,少渣滓,以免排粪次数增多。
(2))有习惯性便秘或排粪不畅的病人,平时要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保持粪便柔软,排便时不要太用力或蹲厕过久。成人大便时,姿势宜斜卧,不宜直立,注意调理饮食,避免便秘或腹泻,以防直肠脱垂。
(3) 患者不宜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油、芥末、辣椒等;不宜过食油腻;不宜食用带鱼、螃蟹等发物。
引起直肠脱垂的因素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而脱垂于肛门外。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在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在5岁前自愈,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较严重的,长期脱垂将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有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的危险。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肛肠专科医院专家介绍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有:手法复位、注射疗法、直肠悬吊及固定术、脱垂肠管切除术、肛门圈缩小术。
专家介绍说,引起直肠脱垂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盆底组织软弱
老年人肌肉松弛,女性生育过多和分娩时会阴撕裂,幼儿发育不全均可致肛提肌及盆底筋膜发育不全、萎缩,不能支持直肠于正常位置。
(二)长期腹内压力增加
如长期便秘、慢性腹泻、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慢性咳嗽等因素,均可致直肠脱垂。
(三)解剖因素
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温馨提醒:患直肠脱垂不必担忧,要尽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