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破水该怎么办
孕中期破水该怎么办
胎膜在临产之前发生破裂称为早破水,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胎膜早破对母子二人都有危险,胎膜是胎宝宝的保护膜,一旦破裂便失去了保护作用。首先,细菌可沿着阴道上行进入羊膜腔内感染,使胎宝宝发生缺氧;其次,细菌也可经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在正常情况下,破水是在宫口开全前后,由阴道流出的一股羊水,以后还会不断地向外流出。破水前一般没有症状,少数人可能会有宫缩或腹痛,但很难预知。暂时也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临近分娩时不要做重活或是剧烈运动,尽量避免下蹲,防止外力对腹部的伤害。平时注意危险征兆,勤做体检,和医生随时保持联系。破水后分娩不一定开始。
一般来讲,如果怀孕已超过35周,也就是预产期只剩差不多4到6个星期,胎儿肺部的已经发育成熟,这时候为了预防感染,应想办法让宝宝赶快生出来。如果胎儿还不到22周,应做详细的检查后再决定到底是要安胎还是终止妊娠。如果胎儿是发育到24~25周,通过检查,胎儿发育一切正常的医生通常会采用安胎的方式:一方面用一些药物,使胎儿的肺部可以发育得更成熟一些,再就是给准妈妈使用一些抗生素,预防感染。
高位破水的原因
目前对于早期破水的原因并没有定论,也没有全然的了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吸烟、妊娠期间出血或先前生产曾有未阵痛先破水情形的产妇,都会有早期破水的危险。
另外,子宫收缩、羊水太多、胎儿成长造成压迫、多胞胎,或某种营养不足(维生素C),这些也都有可能使羊膜变薄弱。
另外,有专家认为,感染”恐怕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细菌(常见为B型链球菌)从妈妈阴道通过子宫颈后刺激羊膜,也会引发早期破水。至于性行为是否可能引发早期破水,至今并无相关研究可以证明。
目前并没有良好、有效的破水避免方法,因此无论如何孕产妇对于预产期之前的破水,务必提高警觉、谨慎对待,万一发生状况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做最正确的反应,以确保胎儿的发育健康和生命安全。
羊水早破有哪些注意事项
1.怎么发现早期破水
所谓早期破水就是产痛还没有开始,准妈妈突然感觉到有较多的液体从阴道排出,然后会持续有少量液体不断流出。但情况因人而异,有的准妈妈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阴道有较多液体流出;有的则可能阴道流液排出一段时间后就终断;也有人会感觉到腹部子宫略为变小,胎儿变得比原先清楚。据统计,有35%的早产儿都是因为早期破水而出生的。
2.为什么会发生奏起破水
导致早期破水的原因很多,通常与感染有关,其他的原因包括羊水过多、胎位异常、子宫颈闭锁不合、多胎妊娠、胎膜发育不良等。但多数早期破水的准妈妈没有办法查出原因。另外,有些研究表明:准妈妈如果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维生素C,也比较容易发生早期破水。
3.早期破水为什么很危险?
羊水的主要成份是胎儿的尿液,其中还含有非常少量的矿物质、稀有元素和生长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胎儿在母体跌倒、撞伤时受到激烈的震荡,就好比汽车中的防撞气囊一样,只不过是胎儿“减震设备”罢了。
早期破水给胎儿带来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发生脐带脱出、感染、引发早产、胎盘剥离等并发症。
早期破水的预防和处理
为何会早期破水
早期破水发生率约5%,发生原因仍未有定论,可能包括:
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常见为B型链球菌与细菌性阴道炎所引起。
其它常见之致病因素,包括羊水过多、多胞胎妊娠、羊膜穿刺、子宫颈闭锁不全、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等。
早期破水的危害
对母亲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子宫内感染(如绒毛羊膜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发生败血症,甚至休克而死亡。
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发生早产、感染、呼吸窘迫、缺氧、脐带脱出、胎盘剥离等并发症。最危险的是脐带脱出于阴道内,受压使胎儿血循环中断,导致胎儿突然死亡,发生几率大约是0.3%~0.6%。
早期破水的处理
1.如果怀疑是破水,你能做的就是:
无论什么时候感觉破水,都要到医院做检查,确定是不是破水。
2.在发现有破水迹象之后,务必要躺下休息,不能再起来活动。为了避免羊水流出过多和脐带脱垂,应该用垫子将后臀部垫高一些。
3.不要洗澡,不要在阴道里放置任何东西(不要做盆腔内检),不要性交,保持清洁,多喝水,每天定时测两次体温。
4.如果阴道排出棕色或绿色柏油样物质(胎粪),要告诉医生,因为这是胎儿肠腔被挤压造成的结果,常常意味着胎儿受压或发生危险。
5.住院后一系列的检查:包含确定妊娠周数、详细病史、月经史、产检记录、超音波检视、估计胎儿体重、测白血球分类、发炎指数、子宫颈细菌培养、胎儿监视器。
6.根据怀孕周数做进一步的处理:
妊娠16~22周.由于胎儿存活率不到25%,母体继续怀孕之致病率高达58.5%,故处理原则为终止怀孕,或依病人意愿采取保守观察疗法。
妊娠23~24周:依据日本的研究,此时早产存活率可高至90%,只是胎儿早产并发症仍多,宜会同小儿科医生、家属共同讨论,再决定是终止妊娠或安胎。
妊娠25~31周,来保守期待疗法处理,可以使用抗生素、安胎药及类固醇,并观察临床上是否出现感染的症状,每3日监测发炎指数,每周以超声波评估胎儿成熟度。
妊娠32~34周,若胎儿肺部已成熟,则采取引产。若胎儿肺部尚未成熟,可先给予类固醇并予安胎至34周再行分娩。
妊娠34周以后,开始新生儿B型链球菌感染的预防和胎儿分娩。
7.其它危险状况的处置。临床上若发现母体有发烧、母亲及胎儿心跳持续变快、子宫压痛、子宫强力收缩、阴道分泌恶臭物,或是白血球数增加、发炎指数上升,则极有可能是合并“绒毛羊膜炎”。此时,尽可能使用厂谱抗生素治疗,并于短时间内将胎儿娩出,必要时可采剖腹产。
早期破水的预防
1.注意孕期卫生,于妊娠前期或中期,将阴道炎治疗好。
2.增加营养。美国医学杂志在2001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有效预防早期破水。
3.妊娠第14~16周,有子宫颈闭锁不全者须接受手术治疗。
4.防止对孕妇腹部的冲撞,怀孕最后一个月暂时避免性生活。
5.临近预产期不应过度劳累,多胞胎或羊水过多者要延长卧床休息的时间。
6.注意危险征兆,定期接受产前检查。
结语:一旦发生了早期破水。准妈妈们也不要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因为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般情况下母子都能保持健康。
早期破水怎么办 何谓破水
破水是生产的重要征兆,指子宫内的羊膜破裂因而流出羊水,一般来说,妈妈在怀胎足月,面临生产之际,通常先有规律性阵痛,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破水的现象,紧接着进入产程,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正常情况下,因为怀孕周数和阵痛的警讯,可以让孕妇明确知道破水发生,但如果是早期破水情况,可能就会让孕妈咪分不清楚或是未察觉破水的状况,早期破水可分为两种,足月早期破水和未足月早期破水。
1.足月早期破水:
指怀孕足月,但是尚未经历阵痛的阶段,就有破水现象发生,虽然依照生产的正常程序,希望先有阵痛情形才有破水现象。
但由于此时怀孕周数已经足够,胎儿器官皆已发育成熟,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时,医生都会建议孕妈咪可以直接生产。
2.未足月早期破水:
怀孕周数小于37周,因为羊膜自然破裂而产生破水,尚未足月的早期破水,大部分都会面临生产,然而依据怀孕周数多寡,周数过小的胎儿,在出生后会有器官发育未成熟、感染等问题。
如果是少量的破水情况,可藉由卧床休养,让细胞修复胎膜表面的细微破裂。临床上的处理方式,医师会告知孕妇如果有早期破水的情形,应该尽速就医,接受观察和治疗,让孕妇提早有心理准备,可能面临分娩的情况。
在怀孕34周后,如果出现破水现象,由于胎儿器官已大致发育完成,孕妈咪也可以选择提前将孩子生下来。
破水的位置不同,也会导致判断上的困难,依照孕妇羊膜腔的破水位置,可以分为低位破水和高位破水。
1、低位破水:指破水位置较低,并且靠近阴道处,破水时会流出大量的羊水,因此能在发生破水的第一时间就被察觉。
2、高位破水:靠近子宫上面的位置,由于流量不多,经常被孕妇误认为是分泌物或是渗尿,比较容易受到轻忽。
高位破水发生机率虽然不高,但还是有可能因为忽视破水情况,导致胎儿受到感染,因此怀孕妈咪应该多加注意。
早期破水的危害
早期破水是指破水出现在孕37周之前。尽管早期破水的发生率仅有5%,但是具体致病原因至今仍未被证实。一般将B型链球菌与细菌性阴道炎等症引起的感染作为早期破水的最主要原因,此外,其它常见的异常情况也可能引发早期破水,比如羊水过多、多胞胎妊娠、羊膜穿刺、子宫颈闭锁不全、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等。
早期破水的主要危害有:
对准妈妈的影响:子宫失去羊水的保护,感染的几率增加,甚至会引发败血症,导致休克,造成死亡。
对胎儿的影响:存在引发多种并发症的风险,比如感染、早产、缺氧、呼吸窘迫、胎盘剥离等等,严重会致使脐带早脱,可能因此阻碍正常的血液供给,使得胎儿猝死,发生率约0.3%~0.6%。
早期破水的预防
1.注意孕期卫生,于妊娠前期或中期,将阴道炎治疗好。
2.增加营养。美国医学杂志在2001年7月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够有效预防早期破水。
3.妊娠第14~16周,有子宫颈闭锁不全者须接受手术治疗。
4.防止对孕妇腹部的冲撞,怀孕最后一个月暂时避免性生活。
5.临近预产期不应过度劳累,多胞胎或羊水过多者要延长卧床休息的时间。
6.注意危险征兆,定期接受产前检查。
结语:一旦发生了早期破水。准妈妈们也不要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因为现在的医疗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只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般情况下母子都能保持健康。
发生高位破水要注意什么
1、绝对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尾。
2、正确执行会阴冲洗,避免感染。
3、注意任何感染征兆,如分泌物有恶臭、发烧38℃以上、子宫压痛等,需告知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及处理。
4、有早期破水经验需特别注意
若孕妇的上一胎次于足月之前早期破水,已知可能会增加下一胎也出现早期破水的可能性。研究显示,未足月早期破水的孕妇,于下一胎发生未足月早期破水的机率,的确比没有未足月早期破水的孕妇来得高,大约高出2倍。
怀孕期间身体异常不适需就医
怀孕期间,孕妇要时刻注意自己身体发生的异常现象,多与专家咨询,如果身体出现了下述的三种异常现象,那必须毫不犹豫的立刻就医。
腹痛 与怀孕直接相关的腹痛,在初期怀孕多为流产、子宫外孕等。中期后多为早产现象,胎盘早剥等。与怀孕无直接相关的原因有:阑尾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等。
出血 怀孕时有任何出血现象都必须赶快找妇产科评估。早期怀孕出血可能是流产的症状或子宫外孕,也有可能是与怀孕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颈息肉、发炎或子宫颈癌等。怀孕中期则要注意是否有早产现象,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子宫颈闭锁不全或其他妇科原因。
早期破水 羊水囊是保护胎儿最好的天然袋子。它能保护胎儿防受撞击,并使胎儿与外界隔离,避免从母亲生殖道而来的细菌感染。在怀孕满37周以前破水有可能造成早产、胎儿感染、脐带脱垂等,需要立即住院处理。
身体出现这三种异常的不适反应往往预示着重要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时就医,还可以设法阻止悲剧的发生。稍有耽搁,发生流产、早产等现象,将会追悔莫及。
高位破水的原因
目前对于早期破水的原因并没有定论,也没有全然的了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吸烟、妊娠期间出血或先前生产曾有未阵痛先破水情形的产妇,都会有早期破水的危险。另外,子宫收缩、羊水太多、胎儿成长造成压迫、多胞胎,或某种营养不足(维生素C),这些也都有可能使羊膜变薄弱。另外,有专家认为,感染”恐怕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细菌(常见为B型链球菌)从妈妈阴道通过子宫颈后刺激羊膜,也会引发早期破水。至于性行为是否可能引发早期破水,至今并无相关研究可以证明。
目前并没有良好、有效的破水避免方法,因此无论如何孕产妇对于预产期之前的破水,务必提高警觉、谨慎对待,万一发生状况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做最正确的反应,以确保胎儿的发育健康和生命安全。
早期破水的原因
早期破水的原因很多,最常碰到的是阴道发炎;羊膜穿刺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孕妇还没有正式进入产程以前,羊膜就已经破裂,大量的羊水流出,种情形在医学上称为“早期破水”,发生的几率从2%~19%不等。你知道早期破水的原因吗?
早期破水的原因很多,在临床上较常碰到的情况是阴道发炎,譬如在怀孕期间,白带或分泌物很多,气味不好,这样的孕妇发生早期破水的几率比较高。其他的情况,譬如子宫颈闭锁不全、怀多胞胎、羊水过多、胎位不正、胎盘早期剥离或前置胎盘,有这些情况的孕妇早期破水的几率也较高。由于优生保健的推广,做羊膜穿刺的人愈来愈多,但做羊膜穿刺后,有一小部分的人可能会早期破水,使得胎儿提前出生。产前准备,产后恢复
24小时内让胎儿娩出
早期破水是产科的并发症,也就是说,它是不正常的状况。如果破水的时间已经怀孕满36周,临床上比较容易处理——可以利用催生素或前列腺素,尽可能让胎儿在24小时之内出生,因为超过24小时以后,细菌感染的几率增加,胎儿发生败血症,或者母亲发生感染的几率都会相对提高。假使有其他的怀孕并发症,譬如胎儿的心跳不稳、胎位不正,或者其他的原因,可以直接利用剖宫生产让胎儿娩出。
比较麻烦的是,若怀孕未满36周,此时若要提前让胎儿娩出,胎儿的肺脏、肝脏可能不够成熟,便会出现早产儿。早产的孩子可能会有很多并发症,譬如脑部缺氧,或者将来发生视力障碍。
孕妇6种情况必须及时就医
1.出血
怀孕时有任何出血现象都必须赶快找妇产科医生评估。早期怀孕出血可能是流产的症状或子宫外孕,也有可能是与怀孕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妇科疾病。如子宫颈息肉、发炎或子宫颈癌等。怀孕中期则要注意是否有早产现象,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子宫颈闭锁不全或其他妇科原因。
2.腹痛
与怀孕直接相关的腹痛,在初期怀孕多为流产、子宫外孕等。中期后多为早产现象,胎盘早剥等。与怀孕无直接相关的原因有:阑尾炎、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等。
3.早期破水
羊水囊是保护胎儿最好的天然袋子。它能保护胎儿防受撞击,并使胎儿与外界隔离,避免从母亲生殖道而来的细菌感染。在怀孕满37周以前破水有可能造成早产、胎儿感染、脐带脱垂等,需要立即住院处理。
4.胎动
减少或消失一般在怀孕20周左右,孕妇开始感觉到胎动。在妈妈兴奋或吃饱饭时,宝宝也会感受到而跟着手舞足蹈。胎动的减少是一种警告讯号,宝宝可能受到某些因素影响而丧失了活力。更可怕的是有些宝宝可能正濒临死亡边缘。
5.瘙痒
瘙痒是胆汁淤积症(ICP)患者首先出现的症状。多发于28-32周左右,最早可在孕21周。随孕期增大而加重,以四肢为重,其次是腹部。夜间瘙痒尤甚。它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围产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