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自发性动作
宝宝自发性动作
宝宝自发动作
5-6个月的孩子,会用手抓东西了,看见什么都要抓,而且出手很快,一眨眼,东西就到他手里了。你还会发现,贝贝喜欢把固体食物捏得粉碎。贝贝不是在捣乱,而是在做试验,他想要了解东西的质地、重量,他想看看自己是否能驾御它们。
如果贝贝不太愿意吃你给他的固体食物,你不妨由着他去用手抓、捏,等他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性状,相信自己能驾御它们时,他便乐意吃了。
过不了多久,这个爱抓、爱捏的贝贝,“无缘无故”变得不喜欢这些东西了,不断地扔东西,你才捡起来,他转眼又扔掉了。贝贝扔东西不是要破坏,不是想激怒你,而是想练练“身手”,练习“扔”这个动作;是要试验试验,看看东西扔在地上会发生什么。
所以你千万不要生气,只要看好你的贝贝,不受伤,看管好那些不宜摔的东西就可以了。如果你发现贝贝练习和试验有变成调皮嬉闹的迹象,你要做的是保持平静,不要过分关注。
宝宝动作暗示
6个暗示,妈妈抱抱
1.笑眯眯地看着妈妈:宝宝想要抱抱或需要大人关心时,会一直笑眯眯地盯着妈妈看。当妈妈走过来抱起他后,宝宝就笑得更开心了。
2.趴在床上发出“哦~哦~”的声音:宝宝趴在床上充满期待地看着妈妈,嘴里发出“哦~哦~”的呐喊声,就是在要求你的怀抱或关注。
3.手脚乱蹬:想要抱抱的宝宝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有比较激烈的行为,比如手脚乱蹬,以示不满。
做俯卧撑可引起气胸
为什么做俯卧撑能引起气胸?
做俯卧撑的时候,会用力屏气,这会导致肺内压增加,使肺大泡破裂而出现气胸。调查发现,大约50%的气胸病人在发生气胸前有用力屏气、排便或打喷嚏等动作,所以用力屏气是被列为自发性气胸的第一大诱因,其次才是剧烈咳嗽和呼吸道感染。对气胸患者来说,举重、拔河、速跑、跳舞、打拳等一切有力量爆发性动作的运动,都属禁忌。
气胸的治疗方法
1.吸氧:可以提高胸膜腔和组织之间气体的气体压力梯度,在促进氮气吸收同时,也促进了胸腔内其它气体的吸收。因此吸氧是气胸治疗的基本措施,通常吸氧量为2l/min。
2.单纯抽气:经局部消毒和麻醉后,在腋前线第4、5肋间置入一小号导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接,进行抽气,直至不能抽出气体或发生突然咳嗽时停止。不足之处是不能防止气胸复发。抽气治疗失败者应安置胸管治疗。
3.胸管闭式引流术:胸管闭式引流术简单易行,适用于经单纯抽气治疗失败的绝大部分患者,是目前治疗各种气胸最常用的方法。
4.手术治疗:剖胸或胸腔镜术间结合其它操作是预防自发性气胸复发的主要手段。如剖胸术间进行胸膜机械性磨擦或胸膜剥离术后的气胸复发率可分别降低至2~5%和1%。二种操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大疱促使裂口愈合。适应征包括:持续漏气;复发性气胸;自发性二侧气胸;首次发生气胸,但从事高危职业的患者,如潜水员或飞行员。
帕金森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1.震颤(tremor)典型者为静止性震颤,特点是缓慢的(3.5~7.0Hz)、中等幅度或粗大的震颤,静止时存在;情绪激动、疲劳、紧张、焦虑时加重;入睡时停止,意向性动作时减轻。多由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下颌、口唇、舌及头部受累较少。
2.强直(rigidity)区别于锥体系病损的肌张力增高不同的特点是对被动运动的弹性阻力增高,主动肌和拮抗肌皆受累,且在被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阻力始终保持不变。强直主要影响躯干和肢体近端的肌肉,在病变过程的早期即可出现。因为伴发的震颤引起周期性肌张力改变,所以在被动运动肢体时可观察到齿轮样强直(cogwheelrigidity)。
3.运动迟缓(bradykinesia)包括自发性运动、联合运动和自主运动的障碍。这些运动障碍单独或结合,再与肌强直一起造成多种特征性运动障碍,是影响患者生活能力和致残的最主要的症状体征。自发性运动减少,如面部表情缺乏和瞬目动作减少,造成“面具脸”。
联合运动减少,如行走时的上肢摆动减少或消失。自主运动的减少和缓慢表现为主动意向运动的启动和制行的迟缓和拖延,表现为始动困难和动作缓慢。书写时字越写越小,呈现“写字过小征”;剃须、洗脸、刷牙、结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等动作困难。行走时步态缓慢拖曳,步伐变小变慢,启步困难,但一迈步即前冲不能即停步或转弯,称为“慌张步态”。由于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而引起流涎、言语单调和低音量(言语过慢,甚至导致言语讷吃)和吞咽困难。
宝宝动作发育标准 走
一般来说,宝宝先学会扶站,然后学会扶走,再学会放手站,然后12~18个月时,则学会放手走(12个月时,25~50%会放手走;18个月时,95%会放手走)。18个月时,如果还不会放手走,要就医检查是否有脑性麻痹或肌肉张力低等多种可能性。1岁前每个宝宝的发展时间状况差距较小,1岁后差距较大,父母要多与宝宝互动、多练习。
刚开始学走路时,宝宝可能交替着垫脚尖走路,通常是正常的。2~3岁时,垫脚走的频率会降低;3岁以后如果仍然垫着脚尖走路,有可能是感觉统合或阿肌里斯腱太过紧绷或脑性麻痹等(偶尔垫脚走则不用太担心)。宝宝刚开始学走路时会摇摇晃晃,这也很正常;但是2岁以后,放手走通常已经很稳。想要宝宝练习走路,当宝宝会扶着走以后,父母可以先双手牵着他往前走,再进步到单手牵着步行。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1、震颤:比较典型的是静止性的震颤,特征是较小幅度、中等幅度、大幅度进行震颤,通常都是在静止状态的时候存在的。一旦病人的情绪变得有些激动、过度劳累、焦急时,他们的病情也会变得严重起来,意向性动作的时候就会有所缓解。基本上都是由一面的上肢开始,下巴、嘴巴、舌头、脑部等很少受到牵连。
2强直:指的是被动运动所受的弹性的阻碍增加,主动肌以及拮抗肌都被遭到连累,同时在被动运动的整个过程里面,所受到的阻力是一直不变的。强直基本上影响到的就是身体躯干以及四肢旁边的肌肉,在发病初期就会表现出来。由于伴有震颤而导致的肌肉张力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在被动运动四肢可以看到齿轮样的强直。
3、运动迟缓:包含自发性、联合性以及自主性运动障碍,这些运动障碍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几个结合起来一起出现。然后再和肌肉强直一起导致多种特点性的运动障碍产生,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能力。自发性运动变少,像是脸上缺少表情,从而出现面具脸。
4、姿势反射以及平衡障碍:姿势反射障碍造成病人失去了在运动过程中调整身体平衡的一种自发能力,所以,常常会摔跤,从而导致病人不能自己站起来。要是坐下去的话,整个身体就会直接摔倒在椅子上面。
5、其他症状:反反复复敲打眉弓的上面还会导致眨眼的次数变多。
上文所讲的这些都是帕金森疾病所特有的一些临床表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忙。而一旦发现自己周边有人出现上述的这些现象的话,就要意识到可能是患上了帕金森疾病,就要尽快去专业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从而尽快恢复健康。
胎动什么时候出现 宝宝健不健康,3大项目看仔细
在超音波下观察子宫内胎儿胸壁及横膈膜的呼吸运动。30分钟内至少有1次呼吸持续20秒以上。
在超音波下观察胎儿的活动。胎动指的是胎儿自发性运动,包括滚动身躯、伸张动作以及四肢和躯干的同时动作等;受到母亲呼吸或大动脉搏动、咳嗽等动作影响所产生的被动性运动不列入计算。
30分钟内至少有2次以上胎动,身体和四肢同时运动或连续性动作算1次。
在超音波下观察胎儿的张力。张力指的是躯干或四肢伸直(一定要伸直)后又恢复弯曲,手掌张开后又握拳也算有正常张力。张开到一半曲起或慢慢张开、慢慢合起即为不正常。
30分钟内至少出现1次躯干或四肢伸直后又恢复弯曲。
宝宝口水多怎么办 锻炼宝宝抿嘴唇
抿嘴唇也能够锻炼口腔的控制能力。要让宝宝自发地去抿嘴唇,爸爸妈妈可以用些独特的方法,比如在宝宝嘴唇上涂抹上他们爱吃的东西,宝宝自然会不自觉地抿嘴唇。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宝宝对嘴唇闭合的控制。
宝宝动作发育标准 坐
大约6个月的宝宝可扶着坐;7个月的宝宝可以用屁股独坐一阵子、手不用撑;8、9个月才能坐得稳。如果宝宝9个月仍不会坐,要请医师评估。多数宝宝会采双脚向前的环形坐姿,这是最正确的坐姿;又因为宝宝的筋骨较软,大腿向打外开、两腿分别弯向屁股后方的W形坐姿也很常见(W形坐姿与地面接触的底部面积大、坐得较稳,但是要从坐姿起身比较不方便),1岁前W形坐姿不算异常,通常只是暂时过渡期,父母不用刻意矫正坐姿,只要持续观察、让宝宝自然发展即可。当宝宝的肌肉张力发展较好时,大多会自行调整成环形坐姿;不过如果3岁以后还有W形坐姿,可能会对骨骼的发展不好,建议看医师矫正。
当宝宝5、6个月以后,可让宝宝靠着沙发背坐、或靠在妈咪的胸前坐,来进行靠坐练习。宝宝通常练习坐几秒后,就会因坐不稳而往一旁倒,这是正常的,随着年龄增长,适度练习会愈来愈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