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风湿病艾灸哪里 大椎穴

风湿病艾灸哪里 大椎穴

位置:低头,颈部下端突起骨的凹陷处。

功效:大椎穴能够提高阳气,补气益血,对于改善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

大椎是不是不能晚上灸 防治颈椎病

大椎穴是督脉的主要穴位,又名百劳、上杼、大槌,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此穴位正处于颈椎部位,常用于治疗落枕、颈肩部不适等病症,如颈椎病疼痛的可艾灸或按摩此穴,以疏通颈椎经脉,使得气血畅通,达到缓解治疗的作用。

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条,悬于艾灸大椎穴的皮肤2—3厘米处,每处灼烤5分钟即可。

也可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颈后,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每日2-3次,在艾灸后头颈部可适当活动或用热毛巾敷在大椎穴。

有烟艾灸好还是无烟艾灸好 小孩可以艾灸哪些地方

足三里穴和大椎穴。

生活中小孩适当进行艾灸,具有一定保健作用,艾灸可以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孩膝盖下的三寸处,可以帮助提高小孩脾胃功能。

其次小孩艾灸,还可以艾灸大椎穴,大椎穴位于儿童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适当进行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上焦的抗病能力。

百日咳可以艾灸吗 百日咳怎么艾灸

大椎穴位置:大椎穴很好找,位于背部的最高点,也就是脖子后面脊梁上方凸起的那个地方

功效:艾灸大椎,能疏通督脉和手足三阳经经气、调整气血,补充阳气,散寒驱邪,从而有效防治百日咳。不仅如此,艾灸大椎,还能补充人体的肾阳,增强身体抵抗力,防御其他疾病的侵袭。

风门穴位置:风门穴胃俞大椎穴下方第二个凹点向两侧旁开1.5寸。

功效:风门穴对于百日咳的患儿来说,灸风门能祛除体内的痰湿,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对痊愈极有帮助。

肺俞穴位置:取穴时,宝宝俯卧,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各两指(食指、中指并拢)处,即是该穴。

功效:当肺气壅滞,艾灸肺俞,能将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导入膀胱经,最终由尿液排出体外。可以说,它是肺脏最好的排泄孔道,有极强的宣泄功能,能最大可能的清肺理气。因此,对于百日咳患儿来说,艾灸肺俞不可或缺。

将新鲜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吸去姜汁,依序放在这三个穴位上,每个穴位灸3~5壮,每天1次。这里需要选用小艾柱,因为孩子皮肤娇嫩,火力不能太强,灸的时候必须小心,以皮肤发红,稍有灼热为度。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合谷穴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的时候艾灸合谷穴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清鼻涕的症状。

艾灸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是左边鼻塞则艾灸右手合谷穴,如果是右边鼻塞,则艾灸左手,每次艾灸五分钟即可。

风池穴

人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的时候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个部位即是风池穴,左右各有一个,这个穴位是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艾灸此穴位,可以解表散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颈部酸痛等症状。

风府穴

顺着后脑勺向下摸到凹陷处,这个部位就是风府穴,这个穴位是人体督脉上的重要穴道,感冒的时候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等症。

三伏天艾灸灸哪里去湿气

三伏天艾灸什么部位,需要根据患者体质以及实际情况而定。

中医养生是讲究体质的,通常情况下来说,如果患者是阴虚体质,那么其体型大多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对于这类人群,三伏天艾灸建议艾灸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比较合适。

如果是气郁体质者,那么其体型多半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对于这类人群,三伏天艾灸建议艾灸: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比较好。

最后如果是阳虚体质,那么这类人群多半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以及舌红苔薄黄;对于这类人群,三伏天建议艾灸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最合适。

大椎是不是不能晚上灸 祛风散寒

艾灸大椎穴以温热手法刺激穴位,可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能治疗因受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如类风湿、肩颈椎病、感冒咳嗽等,如患有感冒咳嗽、颈椎疼痛的人群,可经常艾灸大椎穴来祛风散寒、温通经脉、大补阳气。

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是怎样的

艾灸取穴:迎香穴、印堂穴、大椎穴

快速取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下方的空隙处(低头时,用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七颈椎);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2指处。

艾灸方法:迎香穴、印堂穴用温和灸,两个穴位可效替进行,肺俞穴用温和灸,大椎穴用雀啄灸,每次每穴20分钟,每日1次。

治疗原理:迎香穴、印堂穴位于病灶周围,艾灸这两个穴位能将热力直透病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灸肺俞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配合迎香穴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灸大椎穴有益气助阳的作用,能促进鼻腔的通畅。

感冒艾灸哪里效果最好 颈后大椎穴

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用艾灸温和灸颈后大椎穴20分钟,配穴可选择风门穴,艾灸3到5分钟。

大椎穴位置: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风门穴:在大椎穴往下数两个脊椎处,棘突旁开1.5寸。风门穴是风邪进出的门户,艾灸这个穴位,可以疏风散寒,治疗风寒感冒。

风湿病艾灸什么地方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驱寒散邪,应用范围很广。对于风湿病的治疗,艾灸也有不错的效果。那么风湿病艾灸什么地方呢?

阿是穴

位置:阿是穴没有特定位置,一般多位于病变附近。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

功效:阿是穴有温经通络、缓解疼痛的功效,对于改善风湿病的痛症效果立竿见影。

大椎穴

位置:低头,颈部下端突起骨的凹陷处。

功效:大椎穴能够提高阳气,补气益血,对于改善风湿病有很好的疗效。

中脘穴

位置:位于人体上腹部,肚脐上4寸的位置。

功效:中脘穴能够调理经络、匡扶正气,对抗风湿邪气。

神阙穴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肚脐的位置。

功效:神阙穴有培元固本、益气回阳的功效,对治疗风湿病有所帮助。

关元穴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四横指。

功效:关元穴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驱除体内寒气。

命门穴

位置:人体的腰部,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功效:命门穴有培元固本、强健腰膝的作用,可以改善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足三里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膝眼下四横指。

功效:足三里穴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对抗风湿。

注意:风湿病的范围较广,发病在全身,所以可取的穴位较多,这个需要医生来对症治疗。但是,这几个穴位是必灸的,它们提高正气,补气血。只有正气充足,阳气才会慢慢充盈,才能治疗风湿病。

艾灸大椎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属于督脉,为手足三阳经之会,艾灸本穴可祛风散寒,截疟止痫,益气通阳,清脑凝神,有固表平分之功效。

大椎穴为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入,因此,艾灸大椎穴,补足氧气,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能防治各种虚损和感冒等病症,还可清脑凝神,增强智力,调节大脑功能。

相关推荐

灸帮你改善手脚冰凉的方式

艾灸属阳,配合灸火。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对于肢体寒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艾灸以下穴位,帮助你温通经脉,改善虚寒体质。 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艾灸的常用穴位

1、灸身柱穴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 2、灸大椎穴 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

艾灸大椎的准确位置图 艾灸大椎的好处

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为强壮保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入,因此,艾灸大椎穴,补足氧气,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能防治各种虚损和感冒等病症,还可清脑凝神,增强智力,调节大脑功能。

艾灸疗法治百病

【美容】 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体内淤积各种毒素排泄缓慢,肌肤对化妆品、营养品的吸收减慢,引发一系列面部问题。面部温灸通过热原理与中草药艾草的作用,美容师在面部进行排毒滚动,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打开毛孔,温补气血,增强肌肤的免疫力及对产品的吸收。优点:温灸温热再配合中草药艾草条,在面部轻轻滚动,可替代了美容师按摩,让面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产品的吸收,在温肌散寒、活络经气的享受中完成有效的美容护理。 【保健】 温经通络,益气驱风,活血止痛,改善局部循环,增加免疫力。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胃脘寒痛

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的选取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

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

1.选穴取穴 大椎穴、风池穴、合谷穴、印堂穴、太阳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隔姜灸大椎穴,每日1次,每次4壮。 步骤2:艾条温和灸风池穴,灸10分钟。 步骤3:艾条温和灸印堂穴,灸10分钟。 步骤4:艾条雀啄灸合谷穴,灸10~15分钟。 步骤5:艾条温和灸太阳穴,灸10分钟。

风寒感冒了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3、艾灸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4、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

艾灸大椎的好处与功效 清脑凝神

艾灸大椎穴可循督脉上传头颈,能振奋督脉之气,使阳气上达清窍以养神,布达四肢以养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管弹性,使人脑部清醒,精神有活力,有很好的清脑凝神功效。

受凉舌苔厚白艾灸哪里 大椎

属督脉。三阳、督脉之会。在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受凉舌苔厚白的适宜选穴。 艾炷灸大椎穴3-7壮;或艾条灸大椎穴5-15分钟。

风寒头痛怎么办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头痛

艾条火力温和,穿透力强,风寒感冒初起,若能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则疾病即愈。病程中灸之,能迅速解除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艾灸穴位具体如下,注意艾灸时以穴位处潮红温热为佳。 1.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2.风府穴: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3.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