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蛇草的适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痛散结

蛇草的适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痛散结

蛇草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纤维素、三萜成分以及、甾醇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消痛散结作用,对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尿路感染、阑尾炎等具有治疗缓解作用,对人体健康是比较好的。

蒲公英可以长期泡水喝吗

蒲公英建议不要长期泡水喝。

蒲公英虽然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钾、铁、钙等营养元素,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作用,但是蒲公英性寒,长期服用会导致身体不适,所以不能长期泡水喝。

中医催乳有秘方

漏芦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桑寄生

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有很好的效果。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玉米须

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

民间喜用其治疗肾炎、水肿、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效。《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舌癌的治疗用药

1.辨证论治

【常证】

(1)火毒瘀结汪

治法:清心泄火,解毒散结。

主方:导赤散加减。

常用药:生地黄20g,黄连6g,川术通6g,生甘草6g,淡竹叶12g,山栀子12g,山豆根10g,麦冬15g,赤芍15g.丹皮15g,车前草15g,半枝莲各,红藤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

若证见疼痛甚者,加白芷、川芎以活血止痛;溃疡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以止血;大便干结者,加生太黄、枳实以通便泄热。

(2)火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消肿。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6g.黄芩12g,黄帕12g,桃仁12g,山豆根12g,栀子12g,生甘草12g,野菊花15g,丹皮15g,赤芍15g,蒲公英3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红藤30g,仙鹤草30g,薏苡仁30g,夏枯草30g。

若证见火毒炽盛甚者,加蚤休、虎杖、蒲公英;咽喉疼痛者.加山豆根、桔梗、射干、麦冬、玄参以滋阴降火、清咽利喉。

(3)火毒伤阴证

治法:养阴泄火,解毒散结。

主方:甘露饮加减。

常用药:黄芩12g,炙枇杷叶12g,茵陈15g,熟地黄15g,赤芍15g,天冬15g,麦冬15g,枳实15g,石斛15g,生地黄20g.栀子12g,川木通10g,生甘草6g,淡竹叶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

若证见溃疡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以止血;阴虚不足、虚火内生甚者,则加知母、玄参滋阴降火;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枳实以通便泄热。

【变证】

(1)火毒窜结证

治法:理气消结,解毒泄火。

主方:海藻玉壶汤加减。

常用药:海藻15g,黄芩15g,昆布15g,浙贝母15g,白芥子15g,赤芍15g,法半夏12g,生牡蛎30g(先煎),黄连6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红藤30g,猫爪草30g,夏枯草30g。

若证见项及颔下肿块疼痛甚者,加白芷、川芎以活血止痛;若证见火毒炽盛甚者,加蚤休、虎杖、蒲公英;若证见溃疡出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地榆以止血;阴虚不足、虚火内生甚者,则加知母、玄参滋阴降火。

(2)火毒窜骨证

治法:通痹止痛,解毒散结。

主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秦艽10g.川芎15g,羌活15g,桃仁 12g.红花1 2g,甘草6g,没药10g,五灵脂10g,细辛6g,蜈蚣2条,骨碎补30g,续断30g.白花蛇舌草30g,红藤30g,夏枯草30g。

若证见毒窜颌骨疼痛甚者,加露蜂房、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以祛风止痛;若证见火毒炽盛甚者,加蚤休、虎杖、蒲公英:颈及颌下肿痛甚者,加赤芍、夏枯草、猫爪草,浙贝母、白芥子以加强散结之力:证见溃疡出血者,加仙鹤草、自茅根以止血;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枳实以通便泄热。

(3)正虚邪实证

治法:扶正祛邪.解毒散结。

主方:金水六君煎加减

常用药:当归20g,熟地20g,生地20g,法半夏12g,茯苓15g,甘草6g,陈皮10g.白术20g,党参20g,黄芪20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

若证见阴虚不足、虚火内生甚者.则加沙参、天冬、石斛、知母、玄参滋阴降火;或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加减。出血较甚,加仙鹤草、地榆以止血:火毒窜骨痛甚者.加细辛、蜈蚣2条、骨碎补30g。

以上分证,为舌癌演变之概况,所分证之间井无严格界线。其常证总以清热解毒,散结攻实为主.尤其是邪盛正不衰之初、中期;然本病的发生与正虚有关,病程日久易损正,故论治变证在祛邪之时,应加强护正。致祛邪而不伤正:苦寒之品易伤脾胃.故时时注意顾护正脾胃之气,切不可忽视。

2.中药成药:六神丸:每次服10~20粒,每日3次,或用3~5粒研细敷于溃疡面,用于热盛火毒瘀结证。

西黄丸:每次服3g,每日2次,吞服。用于热毒雍盛证。

3.药物外治:珍珠冰硼散:将药散吹撒于舌癌溃疡面。用于舌癌溃疡。

双料喉风散:将药散频频外敷于舌溃疡面及患处。用于舌癌表面糜烂,咽喉肿痛等。

4.针灸疗法:根据病情可应用体针.耳针,穴位激光等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食道癌的处方

[方一]大黄鱼鳔100克。将黄鱼鳔洗净,沥干,用香油炸至酥脆,取出,压成粉末,等冷装瓶备用。每次5克,每日3次,温水送服。

本方祛风活血、解毒抗癌,常用于食道癌、胃癌等症。

[方二]露蜂房、全蝎各20克,山慈菇、白僵蚕各25克,蜡蜍反15克,酒450毫升。将药捣碎,酒浸于净器中,7日后开取,每次空腹饮10口15毫升,日3次。

本方主治食管瘤。

[方三]白花蛇舌草30克,蒲公英80克,半枝莲12克,山豆根15克,山慈菇、鸦胆子、露峰房各10克,三七参9克,斑蝥去头足1克,蟾酥O.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癌散结,适用于食管癌瘀毒内结型。

[方六]僵蚕15克,玄参、夏枯草各30克,红枣150克,麦冬30克,莪术10克,金银花15克,壁虎5条,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扶正解毒,对食管瘤有效。

[方七]龙葵、万毒虎、白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10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清热解毒,适用于食管癌。

[方八]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9克,山药30克,白芍15克,熟地20克,当归11克,赤芍12克,急性子6克,白花蛇舌草40克,焦三仙各9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益气养血扶正,化瘀解毒祛邪,适用于食管癌气管癌血虚,瘀毒内结型。

[方九]破石、三棱、马鞭草若干。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王劲方,功能活血解毒散结,适用于食管癌。

[方十]八角金盘、八月札、石见穿、急性子、半枝莲、丹参、青木香、生山楂无剂量。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马吉福方,功能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四]姜半夏、姜竹茹、旋复花、代赭石、广木香、公丁香、沉香曲、豆蔻、川楝子、川朴、南北沙参、天冬、麦冬、石斛、急性子、蜣螂、当归、仙鹤草。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上海曙光医院方,功能理气化痰,滋阴散结,适用于食管癌。

[方五]生地20克,石斛30克,生芪15克,青皮9克,八月札30克,胆南星、天竺各12克,花蕊石15克,仙鹤草30克,牛膝炭12克,石燕、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为林钧华医生方,功能滋阴化痰祛疾,适用于食管癌阴虚痰瘀型。

[方十一]活壁虎5条,白酒500毫升。以锡壶盛酒,将壁虎放人,两天后即可服用。每次服10毫升(慢慢吮之),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

本方祛瘀消肿,适用于食管痛全梗阻者。

白花蛇草简介

白花蛇舌草(学名:Hedyotis diffusa)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cm。根细长,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花期春季。种子棕黄色,细小,且3个棱角。

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蛇总管、二叶葎、白花十字草、尖刀草、甲猛草、龙舌草、蛇脷草、鹤舌草。

主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擅长治疗多种癌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可用至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治疗睾丸癌的几种偏方

治疗睾丸癌的偏方:加减白蛇六味丸

龙葵、蛇莓、白英、葎草、半枝莲、蚤休、土茯苓、山豆根、萆薢各15g,丹参、当归、莪术、仙鹤草、知母、黄柏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湿浊凝聚,邪毒结滞所致睾丸癌初期。

治疗睾丸癌的偏方:大黄虫丸

功能破血逐瘀,消癥散结。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睾丸肿瘤。

治疗睾丸癌的偏方:桂枝茯苓丸

功能化痰祛瘀, 消癥散结。每次6g,每2日次。适用于痰瘀交阻所致睾丸肿瘤。

治疗睾丸癌的偏方:止痛化瘀胶囊

功能破瘀消癥,清利湿热。每次5粒,每日2次。适用于睾丸肿瘤瘀久化热生湿者。

治疗睾丸癌的偏方:十全大补丸

功能双补气血 ,滋阴温阳。大蜜丸:每次1粒(每丸重9g),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1粒(每十粒重约1g),每日2-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治疗睾丸癌的偏方:大补元煎丸

功能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睾丸肿瘤手术、放疗、化疗后体质虚弱者。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花红片治什么病

花红片由一点红、白花蛇舌草、地桃花、白背桐、桃金娘根、菥{萤}、鸡血藤药品组成。 方中一点红又名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等,为菊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方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江西等省区均有野生,一些地方已进行人工栽培。一点红性平,味苦微辛,凉血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

其食用部位为嫩茎叶,食法多样,可炒食,也可作汤或火锅用菜,口感清爽,具有类似茼蒿的香味。一点红采摘嫩梢,沸水焯后,加蒜蓉炒食,作汤。食味柔滑,清香可口。白花蛇舌草成药味苦、淡,性寒。

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尤善治疗各种类型炎症。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白花蛇舌草若配伍得当,可治疗多种疾病。鸡血藤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作用。

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诸药配伍,具有清热利湿,祛瘀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主要用花红片治疗湿热型妇女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等症,以及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患者可以放心服用。

睾丸肿瘤的偏方

加减白蛇六味丸

龙葵、蛇莓、白英、葎草、半枝莲、蚤休、土茯苓、山豆根、萆薢各15g,丹参、当归、莪术、仙鹤草、知母、黄柏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湿浊凝聚,邪毒结滞所致睾丸癌初期。

大黄虫丸

功能破血逐瘀,消癥散结。每次6g,每日2次。适用于瘀血内阻所致睾丸肿瘤。

桂枝茯苓丸

功能化痰祛瘀, 消癥散结。每次6g,每2日次。适用于痰瘀交阻所致睾丸肿瘤。

止痛化瘀胶囊

功能破瘀消癥,清利湿热。每次5粒,每日2次。适用于睾丸肿瘤瘀久化热生湿者。

相关推荐

肺癌的偏方

方1:白花、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50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2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 水煎服方2: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本方功能行气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肺癌。 方3:南沙参、北沙参、太子参、玄参各12克,麦冬、三棱、莪术各9克,女贞子、象贝母各15克,生黄芪、山豆根各20克,蜈蚣3条制用法:水煎服。发热者加金银

得扁平疣吃什么食物好

材料:、蜂蜜。 做法:将用水煎取汁,去渣,调入蜂蜜适量,频饮。 功效:清热解毒,痈散结,利尿除湿。适应证中医辨证属毒热者。对于扁平疣的治疗有一定疗效。

中医治疗白血病的办法

1、邪毒内蕴温热型白血病 主症:壮热口渴,肌肤灼热,皮现紫癜,齿鼻渗血,血色鲜红,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口干口苦,骨痛。舌红,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羚羊角粉、生地黄、牡丹皮、生石膏、大青叶、玄参、茜、黄芩、栀子、白茅根、仙鹤、侧柏叶炭、半枝莲、白花、黄药子、甘。 2、邪毒内蕴、癥瘕瘀血型白血病 主症:形体瘦,面色不华,胁下癥块(肝脾肿大),按之坚硬,时有胀痛。午后低热,自汗,盗汗,衄血。舌质暗淡有瘀斑或舌黯红。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软坚

甲状腺结节的食疗偏方

甲状腺结节的食疗偏方 甲状腺结节的食疗偏方:瘿汤 【组成】海藻(洗) 龙胆 海蛤粉各60克 通 昆布(烧存性) 枯白矾松萝各30克半夏75克 麦曲45克 白芷30克。 【组成】海藻(洗) 龙胆 海蛤粉各60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5克,用酒煎服。兼吞加味蜡矾丸。 【功用】化痰瘿。 【主治】瘿瘤,痈疽,便毒,恶疮,久漏不愈者。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甘、鱼、虾、猪肉、五辛等物。 名称: 加味蜡矾丸 组成: 黄蜡1两,白矾1两3钱(枯过),辰砂1钱,雄黄1钱,陀僧1钱 主治: 肠痈、痔漏、瘰疬

食用白花的注意事项

白花为茜种植物白花的带根全,白花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利湿,白花的作用是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毒咬伤 作用 1、白花治痢疾、尿道炎:白花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药》) 2、白花茎叶榨汁次服,治盲肠炎,又可治一切肠病。《潮州志·物产志》 3、白花治黄疸:白花一至二两。取汁和蜂蜜服。(厦门) 4、白花治急性阑尾炎:白花二至四两,羊蹄一至二两,两面针根三钱。水煎服。(广东《中药处方选编》) 5、白花治小儿疳积,毒咬伤,癌肿。

浅谈蜈蚣解毒抗癌的药用

蜈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有毒中药,药用名称:蜈蚣,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更多的中医家把蜈蚣这类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绝不是利用蜈蚣“以毒攻毒”的毒性,请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凡是治病,中医总是讲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病因、以及所用药物或处方的功效去治病的。《药典》有关蜈蚣具有的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坚化毒之效。临床初步观察,蜈蚣配合地龙、穿山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导致的头晕、

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

祛风湿中药主要是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痹止痛、补益肝肾、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类中药。 一枝蒿,别名蜈蚣,性味辛 苦 微温,归心肝肺,功效是活血,祛风止痛,解毒,适应症有跌打损伤,痈肿,炎症,用量为1.5-4,孕妇忌服。八角枫根,别名白龙须,性味辛 温,归经心肝,功效为通络,散瘀止痛,适应症为风湿疼痛,心力衰竭,用量3-6,孕妇和小儿不宜服用。木瓜,性味酸温,归经肝肾,功效舒筋,祛风湿,平肝和胃,适应症为吐泻抽搐,脚气,腰痛,荨麻疹,用量5-12,忌铁、铅器皿。 石上柏,别名大叶菜,性味

青春痘的中医治疗

1、肺经蕴热怔: 主要表现为粉刺初起,红肿疼痛,面部瘙痒,可有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象浮数。 治疗以清肺凉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枇粑清肺饮,主要药物有:枇粑叶,桑白皮,知母,黄芩,银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等。 2、脾胃湿热证: 主要表现为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或有脓液,颜面出油光亮,拌口臭口苦,食欲时好时坏,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常用的方剂是芩连平胃散,主要药物有:黄连,黄芩,白术,厚朴,,茵陈,六一散,生甘等。 3、

红糖搭配什么最好

1、艾叶搭配红糖,具有舒筋活血、止痛散结的功效,对手腕疼痛、手臂酸痛发麻等有缓解作用。 2、山楂搭配红糖食用,具有健脾温胃、促进化的作用,常用于缓解油腻肉食引起的食积。 3、干姜、红枣搭配红糖,具有温经散寒、和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寒性腹痛、痛经者。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肿。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咬伤。 第1步陶弘景:"捣敷疮肿,虫咬处。" 第2步《唐本》:"主风毒热肿,游丹,伤,捣敷并饮汁。" 第3步《履巉岩本》:"治痈疽发背,捣烂罨患处。" 第4步《纲目》:"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疖肿。" 第5步《木便方》:"清热解毒,涂疮毒,结核,九子虚气疡。补益虚损。" 第6步《分类药性》:"去风散痰。治五种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