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服用时间安排 病情特殊服药时间安排
中药的服用时间安排 病情特殊服药时间安排
1.以上服药时间安排是针对一般疾病而言,若病情特殊则应另当别论,如猝然卒中,误食毒物等,应不拘时间立即救治,病情严重者,亦有1日连用2剂以上者,如感冒发热等,总之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酌情施治。
2.治疗痛经药,一般宜在行经前5-7天开始服药,治疗疟疾的中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治疗感冒的解表药不拘时间,将煎取药液立即服下。
2018年三伏贴时间安排
天灸,有些地方叫三伏贴,有些地方叫天灸而已。
伏前贴:2018年7月07日
初伏贴:2018年7月17日
中伏贴:2018年7月27日
末伏贴:2018年8月16日
伏后贴:2018年8月26日
喂药时间的安排
喂药的时间要严格地遵照医生的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时间。每种药物进入体内后,绝大多数借助血液到达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并达到一定浓度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变化。只有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一定浓度对于治疗疾病才能有效。大多数药物的治疗和毒性(不良反应)作用的强度都取决于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药物浓度,而药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浓度与血药浓度直接有关。所以对于使用的每一种药物医生都会明确告诉你口服药物的时间,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有效的治疗浓度,达到治疗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抗生素的服药时间要严格遵照医嘱和药品说明书进行服用,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这样才能制约或杀灭细菌,控制病情的发展。
例如:医生告诉家长,此药需要每天吃三次,每次一片。往往家长多是早晨吃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吃一次。这种吃法就是错误的,它不能保证药物在血液中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因为在夜间血药浓度就可能下降到很低水平,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正确的口服时间应该是间隔8小时吃一次,家长可以早8点、下午4点,夜间12点各口服一次。每日2次用药指的是间隔12小时口服1次,每日3次用药指的是间隔8小时口服1次,每日4次用药指的是间隔6小时口服1 次,这样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控制病情发展,直至痊愈。
另外需要注意药物是饭前(饭前15~30分钟)服用还是饭时、饭后服用。一般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多建议饭后或者饭时服用,因为空腹服用会加重对胃肠道的刺激;像阿司匹林片、钙片饭后服用就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但是有的药物空腹服用能够迅速进入肠道,保持高浓度,药效发挥的好。像一些收敛止泻药物、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可以在饭前30分钟服用。像一些助消化药物建议饭时服用;铁剂的吸收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因此补充铁剂晚上7时服用比早上7时服用有效利用度高。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因此,晚饭后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脱敏的药物晚上临睡前服用效果最好。
有的药物在症状消失后还需要继续服用到整个疗程结束才能停药,否则会引起疾病的反复,形成迁延性或者慢性的疾病。例如细菌性痢疾,其疗程7~10天,即使大便外形正常,显微镜检查大便已经无脓血,还要继续用药,直至大便培养3次正常后方可停用抗生素。
新生儿吃母乳时间安排
母乳喂养多长时间?
母乳喂养最好到宝宝8个月到1岁左右,到孩子6个月的时候逐步给他添加辅食。给宝宝断奶最好的时间在8个月到1岁左右。如果宝宝在吃母乳的同时,添加了辅食,并且接受辅食情况良好,也可以推迟断奶,最晚可以到1岁半。但是如果宝宝身体状况较差或生病时,尤其有过敏体质或肠道有问题的宝宝,建议妈妈哺乳至1岁以上,这样有利于宝宝身体恢复。
一般情况下,如果妈妈选择在8个月的时候给宝宝完全断奶,那么可以从6个月开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并以辅食等代替。另外还要注意断奶的季节,妈妈最好选择春秋两季,这时候气温不高不低,比较适合给宝宝断奶,宝宝也容易适应。
职业妈妈的母乳喂养时间:
现在我国最新产假规定为98天,这意味着很多新妈妈在哺乳期内就得去上班。对于职业妈妈来说,哺乳宝宝到1岁左右是最好的。职业妈妈可以在上班前,用手或吸奶器将乳汁挤至消毒过的奶瓶中,然后存入冰箱。当宝宝肚子饿,需要吃奶的时候,家人就可以帮忙把母乳用热水慢慢温热,然后给宝宝吃。另外,冷藏过的母乳一旦加温后,即使没有喂食,也不能再冷藏,必须丢弃,不要舍不得。因为吃下这些反复加温的母乳,会对宝宝身体不好。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大多数西方女性给宝宝母乳喂养一般都至少3-12个月;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宝宝吃母乳到2岁或更长时间都很正常。其实母乳喂养涉及到很多个人实际情况和情感,现实中可能会有多因素影响到你是否继续给宝宝母乳喂养,但是不管如何,都要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对你、宝宝的健康都有好处。
母乳喂养多长时间?相信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多多,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让母乳喂养的时间长一点,但是也不是说可以一直喂养下去,最好是在1岁半之前都进行母乳喂养。
都说母乳是妈妈带给孩子世界上最好的礼物,但是随着孩子一天的长大,就要面临断奶的问题,我们了解了母乳喂养多长时间比较好之后,有些妈妈不要因为过于宠爱宝宝而一直给宝宝母乳,从而导致宝宝对母乳产生巨大的依赖性从而不好好吃饭,所以母乳虽好,但是也要适度喂养。
中医早、中、晚养生时间安排
早晨养生宜“练”
一夜安眠,早晨六七点起床后锻炼身体,可以快速振奋精神,有利于白天的生活和工作;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最好在中等强度以内。中医认为,卯时(5-7 时)阳气升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也最高,此时锻炼有利于“储能”和调动“内气”的运行,提高人体的防病能力。
中午养生宜“休”
中午不管多忙,都应该休息一会儿。古人的子午觉,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黄帝内经》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午时是11 时至13 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午时“合阳”需要小寐,如果没有条件睡觉,可以“入静”,使身体平衡过渡。
晚上养生宜“松”
在晚上,人们应该轻松、愉快,晚餐不宜吃得过于丰盛。子时是23 时至第二天1 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睡眠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好。因此,人们最好在23 时之前入睡,而且睡觉前不宜剧烈运动。这是因为运动可振发阳气,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太过,有可能导致“阳不入阴”,表现为难以入睡。
喝中药不能吃红豆吗
喝中药不能吃红豆吗
红豆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如果喝的中药是温性的,那最好不要喝,偏凉的话可以喝。
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一般来讲,上午9时和下午3时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最佳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最佳。
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2019年三伏贴时间安排
7月02日—7月11日。
7月12日—7月21日。
7月22日—7月31日。
8月11日—8月20日。
8月21日—8月30日。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在贴敷前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症状进行频次的调整,具体以医生叮嘱为准。
吃中药时能吃苹果吗
吃中药不能吃水果
喝完中药后,最好先等一下。因为水果是生的,吃下去之后不容易一下子就消化掉,所以会影响到中药的吸收。
在喝中药时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才会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中药更是如此。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服用。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不同类型的中药,服用时间也不同。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
这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在用药时,医生会根据患者身体变化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建议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