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宝宝教育安全教育
如何对宝宝教育安全教育
环境教育
“不能玩火玩电,不能碰锋利的东西,不能从高处往下跳。”父母常常这样提醒宝宝,不能做危险的事情。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宝宝就体会不到“究竟有多危险”,所以他们很快就忘了提醒,更有好奇心强的宝宝“以身试法”。
父母可以试一试环境教育的方法,在家中贴一些形象的图片、安全标志、照片等,例如玩火引起火灾的漫画,宝宝经常看到这个漫画,也自然理解、记住了“不能玩火”的道理。对年龄大一点宝宝,父母还可以鼓励他们把平时听到、知道的安全隐患画下来,像其他家庭成员和客人介绍,宝宝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游戏教育
宝宝乐于在游戏中学习,父母可以通过情景游戏、角色游戏的方法,渗透安全教育。例如要教育宝宝不要轻信陌生人,可以创设宝宝一个人在家的情景,妈妈扮演陌生人敲门,宝宝要怎样应对?游戏以后,父母可以问问宝宝如果真的碰到不认识的人,要怎么办?让宝宝动脑筋回答。
很多宝宝喜欢玩过家家,父母可以跟他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故意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这时候宝宝反而会提醒你呢!如果宝宝也没发现你的做法不当,就可以在游戏中及时教育宝宝。
随机教育
做一个用心的观察者,当发现宝宝一些不当的行为时,及时提醒他这样做的危险性。例如宝宝不小心把很细的珠子塞到鼻子、嘴巴、耳朵里面,父母就要告诉他这样做的危险性——多举例子。又如看到宝宝在玩锋利的剪刀、刀片,父母要抓紧时机教育他锋利的物品容易割伤手,并带宝宝到商场看或买一些儿童用的剪刀,教给他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样,宝宝就明白锋利的物品不适合自己使用,可以使用一些适合儿童的工具。
分清鲁莽和勇敢、虚幻与真实
电视节目尤其是卡通节目包含很多虚幻、夸张的表现方法,例如超人会飞、刀枪不入,又如一些打斗场面,宝宝分辨力较低,容易模仿,发生安全事故。父母要注意教育孩子分清鲁莽与勇敢、虚幻与真实的区别。
如何教育宝宝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
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冷处理”——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
第三积极的鼓励不可少。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对宝宝充满信心。
第四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反应。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
孩子安全教育教孩子学会警惕陌生人
一、教导孩子拒绝陌生人搭讪
还记得《爸爸去哪儿》中,五位爸爸上演变装秀。除了张亮被天天一秒认出以外,其他爸爸“陌生人”的身份均未被宝贝识破。
对此环节,众网友在笑过之余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这些陌生人都是爸爸们演的,但如果不是呢?如果真的是坏人该如何是好?”如何让孩子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呢?
而据调查显示,陌生人搭讪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美食诱惑孩子,拿小孩子喜欢的玩具吸引孩子,在一个小角落拉扯孩子,或者骗孩子带他去看动画片等等。由于孩子的好奇心重,防范意识薄弱,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容易被他们的小伎俩所蒙骗。
那么,家长们要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呢?首先,家长应教导孩子不要被不认识的人“忽悠”,拒绝陌生人的搭讪,向陌生人递过来的食物,say no!
具体来说,可以教孩子一些应对陌生人的基本措施。
1、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走
当孩子一个人走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如果有陌生人或平时与你不亲近的熟人搭讪,以某种理由要孩子跟他走的时候。
父母要教导孩子,一定不要跟他走,假如陌生人想强行抱走自己的时候,要力争反抗,大声呼叫,让周围的人知道你处于危险中。要告诉孩子,一旦跟陌生人走了,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父母,让孩子知道这种事情的严重性。
2、遇到陌生人强行拉走,要报警
为了博取孩子的好感,让孩子卸下防备心理,有时候陌生人会装作认识儿童的父母,或者以儿童父母的名义去要求儿童去做一些事情。
妈妈应在平时就告诉宝宝,如果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自称是父母的好朋友,千万要记住他的脸部和衣着特征以及车牌号码,并到附近找人打电话跟父母联系,确定时否确有其人其事,如果如果父母确认没有此事,应该及时报警。
3、要求孩子学会警惕陌生人
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乐于去尝试,可是却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 所以,父母要时常灌输孩子警惕陌生人的意识,如果遇到陌生人,要以警惕的心去对待,不被陌生人的谎言和诱惑欺骗。
有时候陌生人会拿一些巧克力、小玩意吸引宝宝,这时宝宝不要被他们的诱惑吸引,拒绝他们的赠与就行了,可以礼貌的说一句:“谢谢叔叔,但妈妈不让我拿别人的东西。”。
总之,如果父母有提前进行孩子的安全教育,在家庭中教导孩子实施有效的应对陌生人方法,不仅是保健孩子身心,还是保障家庭完满的有效措施。
此外,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看图画、看电视等形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
活中的一些小常识,如水、电、火等危险物体,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采用恐吓的语言和手段,以免使孩子产生恐惧感。
此外,父母还要经常提一些安全问题,帮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你可以用试探的口吻教育孩子,“爸爸妈妈都不在时,有人来找怎么办?被坏人拐骗后怎么办?如果你走失了怎么办?这样可是使幼儿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所以,如果你想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家庭完满幸福,家长们要强化安全教育的责任意识,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好“生活的每一瞬间”,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
幼儿的安全是最需要关注的,那么幼儿园安全教育常识有哪些呢?请看以下介绍:
一、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卫生常识,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
二、幼儿园所有的设备和组织儿童一切活动都要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出发,对全园环境、设备、场地、大型玩具、房舍以及水电暖设备要及时检查维修,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三、防止摔伤事故。组织集体活动要有领导,有计划(尤其户外活动)保证全体儿童不离开自己的视线,(不让个别儿童离开集体,替大人做事,不把个别儿童单独留在室内,以防意外)组织活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体育活动要检查场地,外出散步、参观要观察周围环境,组织室内活动要注意家具的放置等,禁止在室内组织跑、跳等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教育儿童不在活动室内乱跑和大声喧哗。
四、防止异物入口,在儿童入园或日常活动中,午睡前要检查身上有无危险品,如:火柴、小刀、别针、扣子、小珠和玻璃片等。儿童药物要按时服。服药前要仔细查对姓名、剂量、用法,并亲自督促服下。服药情况要有记录,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放,有毒药品要指定专人发放、使用。
五、防止烫伤。严禁让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并严禁儿童拿开水壶、烫饭等,热水瓶要放在适当位置,夏天,厨房要提前把饭菜做好,儿童不吃烫饭。有组织地给儿童喝温度适宜的开水。
六、防止儿童丢失,交接班组织儿童活动,均要随时清点人数,儿童来园、离园时,要与家长交代情况。
七、防止食物中毒,严格遵守采买、验收制度,不吃不洁和腐烂的食品,外出时,严禁儿童摘吃野果。
八、防止触电,室内、外电流开关要设量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禁止儿童自行开关电灯、电视机、收录机、消毒柜等电器。
九、晚班人员在下班前须仔细检查门、窗、水、电是否关好,以防意外。
教育一岁宝宝的居家安全贴士
1.电源插座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电视机、DVD、音响……一般这些电器都放置于客厅中,各种电线、电源插座也都随之统统暴露出来,而且一般距离地面都不大高,宝宝很容易触摸得到。更让人担忧的是,似乎电源插座上的那些小孔小洞对宝宝有无穷的吸引力。
危险对策:
●电视机、DVD机等比较重的电器,要远离桌边(或桌子足够高),并且把电线隐蔽好。
●在电源插座上安上安全电插防护套,或者用强力胶带封住插座孔。再或者可以使用安全电插座,这种产品更为常见,当没有电插头插入时,它的插眼是自动闭合的。
2.门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当门被大风吹刮或无意推拉时,很容易夹伤宝宝娇嫩的手指。此外,现在房间的门把手多采用金属材质,有些还带有尖锐的棱角。宝宝经过的时候很容易碰伤小脑袋。小小一扇门,危险可不小。
危险对策:
●在家中所有门的上方装上安全门卡,聪明的妈妈也可以自创一招:用漂亮的厚毛巾系在门把手上,一端系在门外面的把手上,另一端系在门里面的把手上。当风吹过时,即使把门吹动也不会关上。
●用棉花、棉布做成漂亮可爱的门把手套,套在门把手上,这样宝宝就不会受到门的伤害啦。
3.茶几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不仅仅是茶几边缘,家中楼梯、桌椅、橱柜、梁柱……等尖锐的地方,统统都是危险源。在宝宝学习“坐、爬、站、走”的过程中,它们的危险指数急速上升。此外,很多茶几设计得相对较低,方便了我们,也方便了宝宝触摸茶几上的东西,这可不是好事哦。
危险对策:
●桌角、茶几边缘等这样的家具边缘、尖角要加装防护设施(圆弧角的防护垫),或者装修的时候选择边角圆滑的家具。
●矮茶几(或其他相对较矮的家具)上不要放热水、刀(剪、针)等利器、玻璃瓶、打火机等危险物品,万一被宝宝够到,可能会对他造成很大伤害。
4.地板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打磨得光亮整洁的石质地板比较坚硬,而且相对比较容易打滑,对要多多练习爬行、站立、行走的宝宝来说,难度相当大,很容易摔倒。而且,坚硬的地板更容易磕伤宝宝的头部,并伤及胳膊和腿。
危险对策:
●地板不要打腊,蹒跚学步的宝宝会更容易跌跟头。
●地面溅上水或油渍的时候,要及时清理,以免增加地板的滑度。
●宝宝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地板上最好铺上泡沫塑料垫。即使摔倒,危险度也会降低。
5.抽屉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天知道为什么宝宝对抽屉这么好奇。”每次妈妈打开抽屉,小家伙就放下手头上一切活儿,乐颠颠地过来往里面瞅。有时候甚至自己动手去开抽屉。滑动自如的抽屉成了继门之外,夹伤宝宝手指的第二“元凶”。此外,妈妈们往往会把家中的危险品藏在抽屉中,例如,剪刀和刀叉之类尖锐器具,后果不堪设想。
危险对策:
●可以使用抽屉扣,防止宝宝任意开启抽屉。
●橱柜中的小抽屉可以使用安全锁,将橱柜抽屉的一侧与橱柜侧面相连的转角处装上安全锁。
6.楼梯
危险指数:★★★
危险理由:现在,家中有楼梯的家庭越来越多,一不注意,宝宝就摸爬到了楼梯上,这是很容易造成从楼梯上滚落下来的危险动作。
危险对策:
●最好在楼梯处装上安全栏杆,防止小婴儿攀爬。
2-3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2-3岁宝宝教育方法如下:
整理玩具
家长要让宝宝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是培养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一步。
益智玩具
为孩子购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比如说拼图、积木等。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右脑,促进大脑的运作。
记忆培养
培养宝宝的记忆能力也是2-3岁宝宝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个阶段要让宝宝记住家里常来的亲朋好友。
游戏早教
另外,在平时,要多给宝宝玩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身体和大脑的锻炼。
最后,由于这个时期宝宝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给予孩子及时且合理的回答。2-3岁宝宝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哦!
漂流小孩能玩吗 带小孩去漂流要注意什么
做好安全教育。
带小孩去漂流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小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又喜欢玩耍,因此,带孩子去漂流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例如遇到危险要怎么办?怎么穿救生衣等安全小知识。
胎教的种类
1、心音胎教
实验证明妈妈的心跳声带给宝宝安全感,但是由于妈妈的心跳声节奏一直不变,不能满足不断发育胎儿所需的渐变性节奏声音,因此心音胎教在模仿妈妈心跳声基础上会改变节奏以及播放速度,心音胎教有助于提升胎儿的智力和神经系统发育。
2、抚摸胎教
抚摸胎教实际上是爸爸或者妈妈给予小宝宝的关爱和锻炼,可以锻炼小宝宝的皮肤触感,小宝宝的触觉神经因为受到刺激而做出反应,这样一来会促进小宝宝大脑细胞的发育。
3、运动胎教
孕妈咪运动的时候,也就是给胎宝宝“做体操”的时间了,孕妈咪运动时羊水会晃动,生活在“小海洋”里的胎宝宝的皮肤会受到刺激,“体操”后,胎宝宝的大脑会更加发育。实验证明,运动胎教会令胎宝宝的IQ指蹭蹭涨起来。
推介一首防溺水童谣
小编发现,这首童谣,其实是对教育部之前发布的防溺水“六不”要求的提炼。去年同期,教育部已发布《防溺水安全歌》:“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私自游泳要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出绝不把水跳。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
问题是这些童谣学校是否组织孩子们学习过,是否真正浸入孩子们心里。7月8日徐州俩学生泳池溺亡;7月15日新疆阿拉尔3名学生暑假避暑溺亡;7月20日北京通州区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潮白河溺亡。近期全国学生溺亡事故频发,更是折射学生安全教育“短板”。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树立起安全自救意识,更别说内化为自觉行动了。“安全教育不到位是造成学生溺水身亡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当下并不缺少防溺水安全教育,而是缺少入脑入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有关水的安全教育也不一样。比如,给幼儿做这样的游戏:地面上画一道河流,放上大水盆,然后带着孩子在“河”边,假设手里的玩偶也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她一不小心越线掉进了河里,玩偶被投进水盆里,翻腾几下沉下去,“你们看,娃娃看不到了,她也看不到妈妈了”。游戏中,孩子们如果越线,将受到被禁闭一会儿的惩罚。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借鉴。
目前,溺水成为儿童伤害的首要死因。因此,在防溺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社会和学校要努力寻求创新。这首童谣,学生背下来容易,要让他们内心自省、自觉遵守却很难。为此,学校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让他们清楚私自下水玩耍的极端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溺水自救能力。另外,在湖塘边,明明立着警示牌,有的大人还是下水游泳,这对孩子将是一种不良暗示。所以,大人对防溺水安全更要入脑入心,做好榜样,让孩子们知道河湖水库是禁区。这样,对防止孩子溺水应该是很有益的。
如何对宝宝进行家居安全教育
对小儿的早期安全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训练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是要经常给小儿讲解预防中毒和防止意外伤害的知识。
对小儿的教育和训练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待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达适当程度,方可进行。
二要对小儿的尝试和失败有耐心,成功时要及时给以鼓励。
三要在训练中避免强迫,要引导小儿高高兴兴接受训练,寓教于乐。
在教育和训练中,还要掌握小儿的心理特点,尤其全家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须一致,否则会造成儿童心理紊乱。成人对儿童应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袒,以免造成小儿缺乏信心和顽固任性,对培养习惯不利。一岁半至二、三岁的小儿,常表现一定的抵抗性,喜欢说 “不”,对此应采取策略,凡事必须正面诱导,向小儿提出明确要求,并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儿童喜学榜样,模仿性极强,故在饮食、睡眠、遵守交通规则等生活习惯上,同其他行为一样,成人应做出良好榜样,并鼓励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改正缺点。
一个月宝宝怎么早教
1、一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法之一建立安全与依恋
1.1、家长在抚养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时,首先要满足其生理需要,这是最急促的任务,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心理、智力发展。面对新生儿,家长们首先要为宝宝创造安全稳定的抚养环境,提供较好的抚养条件。其次要与宝宝建立起安全与依恋的关系,这也是这个月龄阶段的宝宝最需要的。
1.2、家长要多观察宝宝,从宝宝的各类反应中寻找规律,学会从宝宝的哭闹、翻转等各类反应中读懂宝宝的需要;其次要帮助宝宝形成稳定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家长如果需要暂时离开宝宝,一定要给予宝宝语言或表情提示,给予安抚,不要以为宝宝年纪小就忽略掉这一点。
2、一个月宝宝的早教方法之二家庭早教应分龄开展
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各年龄段的学习需求也有所不同。父母应从宝宝年龄出发,为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因此,为宝宝选择早教产品时应从宝宝的年龄入手,其学习内容也应由易到难,从发展宝宝的语言与认知能力,到锻炼宝宝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等。
3、一个月宝宝的其它早教方法
3.1、眼神的交流。当可爱的宝宝睁开双眼时,你一定要把握住这短暂的第一时刻,用温柔地延伸凝视她。要知道,婴儿早期就能认清别人的脸,每次当他看着你的时候,都在加深对你的记忆。
3.2、呀呀儿语。你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张天真无邪,不谙世事的小脸,但不妨给他一点机会,让他也能和你交谈。很快,他就会捕捉到与你交流的节奏,不时地插入几句自己的“言语”。
3.3、母乳喂养。尽可能地用母乳哺喂宝宝。妈妈在哺乳的同时,给宝宝哼唱儿歌,轻声细语地与他交谈,温柔地抚摸他的头发,这样可以增进你们的亲子关系。
早教的注意事项
1、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教育训练
早教不是单纯的找老师给孩子上课额外强加给孩子训练,家长要做到“以情为先”、“以养为主、教养结合”,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与孩子语言交流,与他们在生活和游戏中良好互动等。专家指出,婴儿从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家长要关注并培养其身体、情感、认知、社会活动能力等。
2、早教需顺应孩子发展规律
进行早教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关的教育,需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过早的早期教育开发只能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无端给孩子今后的发展增添压力。因此建议家长谨慎选择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模式。
3、早教应以安全第一
进行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或教员应以安全为第一。不可为了达到某个课程目的而不考虑安全隐患。
早教的最佳阶段
1、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
2、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在0-1岁,小儿的智能发展日新月异。
3、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果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就会受到窒息,永远发挥不出来了。
4、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教育的效果,爱乐祺已通过种种实验研究结果得到了证实。对于人来说,无论学习蒙氏半日制国际班、音乐、还是创作坊、外语,都是早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