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脉管炎
中医辨证治疗脉管炎
脉管炎是一种以肢体动脉、静脉发生节段性炎症,使血管管腔狭窄、闭塞、血栓栓塞的器质性血管病,病程长多呈缓进性加重,常致肢体发生缺血或瘀血病损,甚者肢体溃烂脱落,是一种残损率极高的疾病。
一、动脉病损型
患者肢体发凉、怕冷、乏力、进行性肢体萎缩、行走一定距离时小腿或足底沉胀疼痛,歇息后疼痛可缓解,再走再出现类似症状,(即间歇性跛行),患肢皮肤干燥,汗毛分布稀少,指趾甲生长慢,甲厚无光泽,肢端呈茧壳样变,甚则肢端皮肤出现青斑瘀点,持续疼痛。
二、静脉病损型
1.游走性浅静脉炎或结节性红斑型
以肢体皮肤(多见于小腿及足部皮肤)呈现条片状红肿或结节性团块状红肿,多呈游移性反复发作,伴低热、肢体沉胀,并呈缓进性扩散,可发展为动、静脉型脉管炎。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型
常见患者股部及下肢肿胀,肤色紫绀(股青肿),行走或患肢下垂肿胀加重,举肢减轻,跑步明显障碍,自觉肢体沉重或低热,可发展为下肢持续瘀肿,小腿溃疡经久不愈,亦可发生血栓漂移至肺栓塞或其它部位动脉栓塞。
三、动脉静脉混合型
患肢浅静脉炎游移性发作,下垂位远端瘀肿、紫绀,患足发冷、麻木、肤色苍白(多呈花斑样改变),多于活动后或举足位疼痛,既怕冷又怕热,间歇跛行不如动脉病损型重,肌肉萎缩多不明显。此型多由外伤、感染诱发溃疡,久经不愈,残肢率高。
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
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大动脉炎、雷诺氏症
发病原因:多与受寒、受湿、受凉、劳累、外伤、房劳过度、气血虚亏、肝肾受损、烟酒过度、饮食不节等有关。
发病机理:肢体动脉血管痉挛,收缩,血流缓慢,气血凝滞,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肢体缺血、淤血性病变。
症状:因肢体动脉血管狭窄闭塞,小血管痉挛,血运不畅,供血不足,手或脚冰冷,怕冷,麻木,苍白或青紫,疼痛,手、足脉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走路跛行。后期枯萎坏死,夜间痛剧,遇冷加重。
治疗原则: 分期分型治疗
虚寒型: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气养血。内服破栓复脉汤、脉管炎胶囊、坏疽外敷生肌止痛膏。
热毒型:清热解毒,破栓逐瘀。内服破栓一号、破栓二号、脉管炎胶囊、坏疽外敷生肌止痛膏。
肢体静脉性疾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深静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炎瘀血性溃疡、静脉曲张静脉炎
发病原因:受寒、受凉、受湿、劳累、长期站立、手术制动、长期卧床、妇女产后、外伤、输液药物刺激等。
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机理:气血虚弱,寒湿凝滞,血流缓慢,脉道瘀阻栓塞,大多栓塞股总静脉、髂静脉,发病急,腿肿胀,严重的涉及整个肢体,栓子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生命。
血栓性深、浅静脉炎、静脉淤血性溃疡,发病机理:湿热下注,寒湿阻滞,瘀毒化热,致使血运不畅,脉道阻塞,瘀毒聚集,皮肤发黑生疮,溃疡。
症状:肢体肿胀,增粗,按凹陷,条索硬块,发热,发沉,发胀,皮肤红紫,发黑,粗糙,继发湿疹皮炎发痒 ,严重时破溃流脓水,久不收口。
治疗原则:清毒利湿,活血化瘀,内服通脉一号,溃疡敷生肌止痛膏,急性发作疼痛,肿块,外敷静脉三黄液,消肿止痛。
中医辩证治疗脉管炎的效果好不好
1、脉络瘀证型脉管炎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20克,川芍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地龙15克,元胡20克,川楝子20克,黄芪40克。痛剧者,加土鳖虫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恶寒重者,加桂枝10克;发于上肢者,加桑枝10克,片姜黄10克;发于下肢者,加牛膝15克。
2、脉络寒凝型脉管炎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合阳和汤加减。桂枝10克,当归20克,熟地10克,白芥子10克,炮姜炭10克,赤芍15克,木通6克,甘草10克,大枣6枚。病在上肢者,加桑枝10克,片姜黄10克;病在下肢者,加牛膝15克;恶寒怕冷重者,加制川乌10克;病重者,加制乳香、没药各10克。
3、脉络热毒型脉管炎
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方用四妙勇安汤加减。紫花地丁20克,蒲公英15克,连翘15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痛剧者,加制乳香、没药各10克,川楝子15克,元胡15克:湿性坏疽,加黄柏10克,苍术20克,赤小豆30克;口干、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
4、脉络瘀热型脉管炎
治宜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方用顾步汤加减。黄芪20克,石斛15克,当归20克,牛膝15克,紫花地丁15克,党参15克,甘草1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15克。痛重者,加地龙15克,土鳖虫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热甚者,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伴水肿者,加赤小豆30克,泽泻40克。
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1、肺燥感寒型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生甘草4.5克,炙麻黄2.4克,杏仁9克,蒸百部9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2、风热袭肺型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方药:薄荷3克,桔梗3克,前胡3克,杏仁泥3克,白茅根15.6克,紫苑4.7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3、痰热雍肺型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甘草6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会影响以后生活吗
脉管炎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简称,是一种四肢中,小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为中,小动脉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动脉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引起肢体远端缺血而产生疼痛.一般可吃些活血化瘀的中药。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及药物,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内治配合外治,中西结合治疗,如应用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加强局部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疼痛严重应用止痛药,应用扩张血管药物,也可应用中医辨证治疗。
脉管炎的手术费用
脉管炎手术费用多少钱?因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而产生差别,此外根据患者自身病情也会出现相应增减。在脉管炎的具体治疗上,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优点是效果直接迅速,但手术治疗由于创伤面大,不仅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且有着较高的术后感染风险。在具体费用上,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而有所差别。
中医治疗。中医不同于西医治疗,在治疗脉管炎的同时,改善患者失调的内环境,而且是一方面在于扶正固本,一方面在于整体治疗。脉管炎中医治疗方法用于早期治疗可联合西医治疗进行,提高西医治疗的效果,降低西医治疗的副作用,起到减毒增效。
用于晚期脉管炎治疗中医治疗能很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综合素质,有很好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中医治疗脉管炎的费用是所有疗法的中最低的,脉管炎治疗需要多少钱比起动辄上万的西医治疗费用要便宜多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一)一般治疗
1.坚持戒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关键。本病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患者是否坚持戒烟。其他治疗措施能否取得疗效也与是否坚持戒烟密切相关。避免寒冷、潮湿、外伤和注意患肢适当保暖有助于防止病变进一步加重和出现并发症。但也不宜采用患肢局部热敷,以免增加组织氧耗量,造成患肢缺血坏疽。
(二)药物治疗
1.中医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治疗。也是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治疗,可以尝试下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将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本病记载。传统中医治疗此症以外治敷贴黑膏药之法最为神效。
其中最具代表性者当属传统名方:脉管生肌膏,凝聚众多中医大家之智慧,又博采多味经典名方用药之所长,完全针对脉管炎疾病之症型配伍而得来,其可从根本上切断病机、修复炎症,体现中医“治病必求于本”之理念。
目前,传统黑膏药脉管生肌膏已经以其显著的临床疗效而成为中医治疗脉管炎用药之首选!
哪里脉管炎治疗的好啊
看脉管炎最好的医院,需要考虑很多问题,主要是根据脉管炎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来等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医院:
正规权威的大医院,治疗脉管炎最好:权威的医院是治疗脉管炎医院的必备条件,一般这样的医院都有,专业治疗脉管炎的医师团队,要选择有优秀医生,也就是在医德上和业务技术上都优秀的医生所在的医院去治疗脉管炎,专业的医师队伍是一个最好的脉管炎治疗医院所必备。
有成熟的技术、设备齐全的医院:这是治疗脉管炎非常重要的硬件条件,脉管炎患者在选择医院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医院的硬件设施,因为治疗脉管炎是需要很多先进设备的,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治疗脉管炎好医院,一定不能存在乱收费:很多小诊所乱收费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总的下来,费用并不少。乱收费主要是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在正规的大医院是绝对不会有这种情况的,一般大医院治疗脉管炎的费用,更是非常公开的,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提醒脉管炎患者,治疗脉管炎千万不可选择小诊所:很多脉管炎患者,本来是为了省钱才到的小诊所,可往往是花的钱并不比大医院少,而病却治不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小诊所的单次治疗费用大多比较低,可是疗效只是暂时的,很容易复发。因此大家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哮证”、“喘证”等范畴。中医药方对支气管炎有明显的疗效,中医辨证治疗支气管炎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肺燥感寒型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生甘草4.5克,炙麻黄2.4克,杏仁9克,蒸百部9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2、风热袭肺型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方药:薄荷3克,桔梗3克,前胡3克,杏仁泥3克,白茅根15.6克,紫苑4.7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3、痰热雍肺型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甘草6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1.单纯偏寒型
治疗用温“肺”健脾、化痰止咳法,如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厚朴、杏仁、紫菀、款冬花等)。
2.单纯偏热型
治疗用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法,如用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枇杷叶、杏仁、浙贝母、瓜萎仁、前胡、甘草等)。
3.喘息偏寒型
治疗用温“肾”化痰、平喘止咳法,如用苏子降气汤加减(麻黄、肉桂、生姜、厚朴、五味子、杏仁、紫菀、款冬花、法半夏、紫苏子、陈皮、炙甘草等)。
4.喘息偏热型
治疗用清“肺”理气、化痰定喘法,如用定喘汤(白果肉、麻黄、北杏仁、紫苏子、黄芩、款冬花、桑白皮、甘草、法半夏等)。
中医辨证诊治下肢脉管炎
根据中医分型、证,在发病过种中不同阶段的矛盾特性,采取不同的治疗法则。因目前中医分开型方法较多,尚不完全统一,有分二型、四型、五型等方法。现根据1971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学习班编辑《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将本病归纳五种类型辨证诊治。
1.阴寒型:此型多属早期或恢复阶段。是寒邪过盛、寒凝血瘀,经络阻塞而出现的阴寒阻塞征象。患肢喜暖怕冷,麻木疼痛,出现“早冻足”,遇冷上症则甚,得暖则缓。局部皮肤苍白、潮红、紫红色、触之冰凉,属早期者无溃疡或坏疽;属晚期恢复阶段创口愈合,而寒凝征象仍存。舌质淡、苔薄白,时有齿痕。脉沉细或迟。
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选用“阳和汤”加减:
熟地20克 鹿角胶9克 干姜9克 肉桂9克 赤芍15克 白芥子9克 红花10克 丹参30克 当归30克 甘草6克
加减:上肢,加桂枝9克。下肢,加牛膝15克。水煎服
寒重,加熟附子9克,制川乌9克
气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15克(或人参5克)
2.气滞血瘀型:此型多属第二期或恢复阶段的患者。主要是气滞血瘀症状,一般无炎症表现,患肢营养障碍,足部紫红、暗红或表紫色,活动后或小腿下垂时,则颜色变深加重,足趾端或足底有瘀血斑点,患肢持续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剧,相应部位脉搏消失或明显减弱。舌质红降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法: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选用当归活血汤加减:
当归30克,红花2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30克,土元10克,牛膝14克,桃仁10克,乳香9克,没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金银花60克,元参20克
偏寒,加肉桂10克,干姜10克,制附子9克
偏血虚,加黄芪30克,党参20克
3.湿热型:此型尚属早期或第三期轻度坏疽,溃疡继发感染者及部分恢复阶段病人,此型为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的初期阶段,呈湿热交结症状。患肢发凉和怕冷的程度较轻,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足部潮红或紫红肿胀,小腿和足部反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表现红斑结节或索条状肿物,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明显。此时若有溃疡和坏疽,疼痛则加重甚至彻夜不眼,不易步履、精神萎靡。舌质红,苔滑或黄腻。脉多弦数或滑数。
治法:以清热得湿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可选用茵陈赤小豆汤加减或四妙勇安汤加减。
(1)茵陈赤小豆汤加减:
茵陈3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金银花60克,鸡血滕60克,防已10克,苍术10克,泽泻9克,丹参3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黄柏10克,
甘草6克,水煎服。
(2)四妙勇安汤加煎:
金银花60克,元参15克,当归60克,赤芍15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连翘30克,桃仁15克,丹参30克,元胡14克,牛膝12克,土元12克,红
花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偏热,加牛角片、生地、丹皮、生石膏
偏湿者,患处肿胀舌苔白腻,有齿痕,加薏米、赤小豆,土茯苓、冬瓜子、木通。
4.热毒型:此型是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而致的热毒炽盛阶段,系属第三期脉管炎患者。严重坏疽拌继发感染者,其主要表现是热毒症状,局部坏疽、溃烂、发红、灼热、肿胀、多脓、具有恶臭,患肢剧烈疼痛,昼轻夜重,甚至双手抱足,彻夜不眠,喜凉怕热,全身消瘦,可拌有恶寒、发热、出现寒热往来及不规则弛张高热等毒血症症状。精神烦躁或抑郁,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腻、黄燥,或出现黑苔。脉滑数、洪大或弦数。
治法:以清热解毒,去邪扶正为主,佐以活血通络。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
金银花60克,元参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60克,当归30克,黄芪30克,丹皮30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红花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热重者,加板蓝根30克,菊花15克,地丁20克
湿热并重者,加大黄10克,黄柏10克,黄连9克,黄芩10克,穿心莲15克,土茯苓10克
感染严重,高热不退者,加犀角0.9克
疼痛严重者,加元胡15克,米壳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或地龙、蜈蚣、全蝎、白花蛇)
病情严重,体质虚弱,有明显贫血,可同时采用多次少量输血,以加强体质,改善全身情况。
5.气血两虚型:此多属恢复阶段或早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拌身体虚弱者,此型一般是病久气血耗伤,营卫不和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病人身体虚弱、消瘦无力、面容憔悴微黄,患肢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少,趾(指)甲干燥肥厚,变形且脆,生长缓慢或不见生长,创口经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红,脓液稀少。舌质淡,苔薄白,舌周有明显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以补气养血为主,佐以活血通脉,选用顾步汤加减,或人参养荣汤加减。
(1)顾步汤加减:
黄芪30克,当归30克,石斛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鸡血藤30克
丹参15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甘草10克
(2)人参养荣汤加减:
党参15克(或人参),黄芪30克,白术10克,抗芍10克,云苓10克,陈皮3克,当归10克
肉桂6克,熟地15克,远志6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如何才能准确的诊断脉管炎呢
如何治疗脉管炎,大家必须要先进行脉管炎的诊断,这样才能了解您得得是否是脉管炎,以及脉管炎的发病程度。只有彻底的了解脉管炎才能有效地治疗脉管炎,那么脉管炎的诊断依据有什么呢?
脉管炎的诊断依据中医认为,此病早有发现,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认为脉管炎的早期诊断要点为:
病史:患肢因受寒、凉、潮湿及冻伤,局部外伤史、长期重烟酒史,家族史,免疫功能下降和过度房室,其中一部分人伴有静脉炎史。
发病特点:在我国北方各省多见,男性较多,发病年龄大多在2 0~45岁,好发于下肢足趾部,一般单肢多见。
症状:患肢发凉、畏寒、麻木、酸胀、疼痛、走路伴有间歇性跛行,小腿有抽痛感(是诊断早期脉管炎的关键),指 (趾)甲增厚汗毛疏稀,局部皮肤触之温度降低。
肤色:早期局部皮肤是苍白色,中期呈紫红色或潮红色(抬高较为明显),后期为黑色,出现干性坏死。
动脉搏动: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上肢在尺挠)动脉搏动的由强到弱,由基本消失到完全消失。
如果以上脉管炎的诊断依据符合您的情况,那么您很有可能是患有脉管炎的,那么您别再犹豫,请及时到医院来治疗,及早地治疗有利于您的病情好转。
怎么样治下肢脉管炎
一般疗法:一般疗法来治疗脉管炎,即利用护理脉管炎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脉管炎患者需要戒烟外,还应该注意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此外,脉管炎患者也不能过热,以免组织缺氧量增加。脉管炎患者的患肢应该进行锻炼,作高举下垂运动,不过,一般而言,一般疗法治疗脉管炎,仅仅是作为辅助疗法来用的,并非是脉管炎的主治方法。
药物疗法:利用药物疗法治疗脉管炎,一般以中医药效果比较为显着,脉管炎患者只需口服纯中药,无手术、不介入,更多保全肢体的健康,无毒副作用,治疗后不复发,能从根本上调节身体的机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不过,中药疗法治疗脉管炎,一般疗程比较长,患者一定要有耐心,进行持续行的脉管炎的治疗。
中医疗法:中医治疗脉管炎,首先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脉管炎患者多以寒、瘀、热、毒、虚证为主,因此,脉管炎患者选择中医疗法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以便科学治疗脉管炎。同时,治疗期间,做好保健也很重要。
脉管炎疾病应该要怎么治疗呢
一、一般疗法
一般疗法即是利用保健、护理的物理办法,来有效的治疗脉管炎疾病,这种治疗脉管炎的办法,除了要求患者要戒烟外,还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也不能过热,以免组织缺氧量增加,造成局部缺血环境,加重脉管炎疾病的发生,此外,脉管炎患者也应该注意对患肢的护理。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常见治疗脉管炎的手段,但西医西药扩血管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而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痛苦不堪;除了西药外,脉管炎患者还可以采用中药治疗脉管炎,中药从整体出发,采用辨证论治的原理,对脉管炎进行有效的治疗,在减少脉管炎的痛苦,缓解病情的同时,可以增强脉管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可以从根本上来治疗脉管炎。
三、手术治疗
当脉管炎患者达到晚期的时候,则这个时候则会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那手术有哪些方法呢?
1、动脉重建术
动脉重建术治疗脉管炎,适用于阻塞部位在股、腘动脉的患者,动脉造影提示胫前、胫后或腓动脉中,至少有一支动脉通畅者,脉管炎患者肢体,如果出现严重缺血表现,如明显间歇行跛行、静息痛、肢体溃疡或已坏死等,可以考虑采用动脉重建术治疗脉管炎。
2、交感神经切除术
交感神经切除术适用于脉管炎早期患者,手术前腰交感神经阻滞试验中,阻滞后肢体皮温上升,此外,这种治疗脉管炎的方法,还适合动脉闭塞平面低,远端流出道不佳,无法作动脉重建手术者。
脉管炎吃什么食物好
1、红糖:受寒、身虚或瘀血致病,因此,吃红糖对于脉管炎的治疗有着很大作用。脉管炎发生以后,患者可以吃红糖,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缓中、化食之功,还有缓解疼痛和行血、活血的功用。
2、山楂:山楂对心血管系统有多方面药理作用,能够扩张血管,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和强心,另外也可降低胆固醇,对于脉管炎患者来说,有着缓解病情的良好效果。治疗脉管炎,可以吃山楂,中医里讲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无毒,入脾、胃、肝经,对于脉管炎具有止痛、活血、止血、化瘀的作用。
3、银耳:银耳对于脉管炎的治疗,也有着很大作用。银耳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胃、肾经,有清肺热、益脾胃、生津、益气、滋阴、活血、润肠之功效,对于治疗脉管炎,有着一定要的作用。
4、乌鸡:因为鸡肉性平味甘,有益五脏、补虚损、活血调经作用。在鸡类中,有一种乌鸡,其性平味甘,入肝、肾、肺经,有补肝肾、益气养血之功用,脉管炎患者多吃乌鸡,可以有效缓解脉管炎的病情。脉管炎进行治疗时,患者可以吃乌鸡。
5、龙眼:对于脉管炎患者来说,多吃龙眼可以有效治疗脉管炎,缓解脉管炎的痛苦。龙眼也是适合脉管炎患者吃的食物,龙眼味甘性平无毒,入脾、心经,有开胃益脾之功效,脉管炎患者多吃龙眼肉,可滋补强壮、安神补血,是补血益心的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