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手法

治法:消食导致,和中消食。

推拿方法:补脾经,推四横纹,运内八卦,揉板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摩胃俞,脾俞,分腹阴阳,赤凤摇头。

婴儿呕吐推拿手法图 热证型呕吐推拿手法

热证型呕吐通常是由胃火上升所引发,偶尔摄入刺激性食物也容易导致这种类型的呕吐。

症状表现:面色发红,并且皮肤干燥,全身有发热的症状,孩子情绪干燥不安,易口渴,并贪冷饮,通常一吃东西就容易吐出来,呕吐物呈酸臭味。

推拿方法:

主穴:揉小天心3分钟,揉一窝风3分钟;推补肾经5分钟,用力推清板门5分钟;推清天河水1分钟。

推拿功效:揉小天心,一窝风可清热解表,缓解体热的症状;推补肾经,推清板门可清热泻火,滋阴退热;推清天河水也有 清热之功效,并且可以缓解烦躁不安的情绪,使面色逐渐恢复正常。

配穴: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推清肺经,推下六腑各5分钟;揉二人上马,按委中穴各3分钟。

推拿功效:你运内八卦,推横纹有平和胃气的作用,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揉合谷穴可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推清肺经,推下六腑有助于排泄,通利大便;揉二人上马,按委中穴可平和胃气,通利小便,巩固疗效。

宝宝呕吐推拿手法图 痰吐推拿手法

主证:时吐痰涎,饮后更甚,或流涎不止,食少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建中化湿,降逆止呕。

推拿方法:补脾土,横纹推向板门,下推胃经,按弦搓摩,猿猴摘果,逆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下推七节,揉涌泉,利小肠,揉二马。偏寒者加揉外劳,一窝风,推三关;偏热者加清天河水,揉内劳,推六腑。

推拿功效:补脾土,推板门,下推胃经以健脾化湿,以堵“生痰之源”;猿猴摘果以利气化痰,健运脾胃;清小肠具有清热利尿除湿之功。

小儿呕吐推拿图解 小儿呕吐推拿手法

清脾经:脾经位置为拇指桡侧自指尖至指根,亦指螺纹面,不屈指推桡侧或拇指正面自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脾经。推300-500次。

清大肠: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缘,由虎口推向指尖为清大肠,推300-500次。

退六腑:六腑位置为前臂尺侧缘,阴池(神门)至抖肘(少海)成一直线。用中指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为退六腑,推100-500次。

推天柱骨:天柱骨位于颈后发际正中到大椎成一直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为推天柱骨。推3-5分钟、

横纹推向板门:板门位置为手掌大鱼际平面,板门与横门之间推揉100-300次为横纹推向板门。

运内八卦:运内八卦为拇指或中指自乾经坎运至兑为一遍,顺逆运为300-500次。

推下七节骨:七节骨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处。向下推称“下推节骨”,推200-400次,擦至皮肤发红为度。

宝宝胃寒呕吐推拿 宝宝胃寒呕吐推拿手法

补脾经:用拇指推拇指末节螺纹面,从指尖推向指根,推100-500次。

横纹推向板门:用拇指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食指,中指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推天柱骨:用食指,中指自颈后发际正中向下直推至大椎100-500次。

推三关:用拇指侧面或食指,中指面自腕推向肘,推50-100次。

小儿推拿呕吐食积腹泻 小儿食积呕吐推拿方解

揉中脘,板门,天枢,分腹阴阳,赤凤摇头,摩胃俞,以消食导滞;推四横纹,运内八卦,可理气调中,消胀除满;补脾经,摩脾俞,按揉足三里,可成健脾和胃之用。

宝宝受惊怎么推拿 清肝经

定位: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从患儿食指指间往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功效:清肝经具有熄风镇惊,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癫痫,发热,口苦,咽干,目赤等病症。

宝宝中耳炎推拿手法有哪些

补肾经1-3分钟

定位:小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将患儿的小指伸直,由螺纹面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肾经,推1-3分钟。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按翳风2分钟

定位:耳垂后,在耳后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方法:推拿者用双手拇指或食指缓缓用力按压患儿耳垂后方的翳风穴,按压2分钟。

拿风池5次

定位:后颈部,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推拿手法:推拿者一手扶住孩子的前额,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颈项的风池穴上提拿。

揉太溪1-3分钟

定位: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和食指按揉患儿脚内踝后缘的太溪穴。

宝宝呕吐推拿手法图 伤食吐推拿手法

主证:有伤食史,食已则吐,呕吐酸臭,嗳腐吞酸,腹胀不食,或泻下酸臭,日晡潮热,夜寐不安,手心发热,舌红,苔白厚腻,脉滑,指纹滞。

治法:消食导滞,降逆止呕。

推拿方法:清脾土,清板门,揉足三里,逆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揉中脘,苍龙摆尾,下推七节,揉涌泉,清大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小天心。

推拿功效:板门为脾胃之门,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功在健脾胃以促纳运;内八卦与四横纹为消法的代表穴位,能化积导滞;苍龙摆尾,下推七节及揉涌泉具有降逆的功效;清天河水退六腑可清热安神。

小儿推拿的手法

小儿推拿的手法会根据推拿的不同部位而有所区别,推拿不同部位功效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们针对腹、脾经、胃经、肺经、内八卦、三关、六府、二人上马、虎口、肺俞、龟尾等常见部位的小儿推拿手法来做一个基本的了解。

1、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3、脾经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4、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5、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宝宝呕吐推拿手法图 热吐推拿手法

主证:常有伤暑史或感寒邪郁而化热病史,食入即吐,吐势较剧烈,口渴饮冷,身热烦躁,面赤唇红,小便断赤,或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泻火,降逆止呕。

推拿方法:清板门,清胃经,清脾土,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逆运内,外八卦,推四横纹,下推七节,清大肠,清小肠,揉涌泉。

推拿功效:板门,胃经,脾土均是治脾胃病之要穴,运用清法可清泻胃腑热邪,促进脾胃功能;清天河水,水底捞明月,退六腑能大清脾胃热邪,达到清热泻火之功,下推七节能泻实火,降胃气,与其他手法操作仪器共凑清热泻火,降逆止呕之功。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积食手法图解 小儿积食推拿主穴

步骤1:推补脾经7分钟。 步骤2:推补肾经7分钟,推清板门穴5分钟。 步骤3: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4分钟,揉合谷穴1分钟。 步骤4:揉小天心3分钟,推上三关3分钟。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按摩

小儿推拿疗法是运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身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方法,这种方法有促进气血流行、经络通畅、神气安定、脏腑调和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系疾病、肺系疾病,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快柔和为原则,取穴要以经络脏腑、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理论为指导,根据病情灵活取穴,所以宝宝如果出现了感冒流鼻涕需要做推拿手法的话,建议是由专门的小儿推拿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选用穴位进行专业的推拿治疗。

小儿哮喘怎么推拿

小儿哮喘 治疗原则:降气化痰,平喘。推拿方: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搓摩胁肋,揉肺俞,运内八卦。发热加清天河水,畏寒加推三关,揉外劳;久病体虚,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胃经,揉丹田,清肺经改为补肺经。 清肺经 位置:环指掌面。(无名指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能清热宣肺。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感冒,咳嗽,自汗,盗汗等。 推揉膻中 位置:位于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处。 推拿手法:中指按于患儿膻中穴,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

宝宝上火推拿手法图解 清肝经

定位:食指末节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食指末节掌面,自掌侧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肝经能平肝,泻火,镇惊。主治惊吓,夜啼,惊风抽搐等。

伤食呕吐小儿推拿 小儿伤食呕吐病因

小儿脾胃薄弱,凡饥饱节,伤乳伤食,或恣食生冷,或六淫之邪侵扰,以致乳食停滞不化,胃气受伤,失于和降,胃气上逆,而成呕吐

小儿推拿呕吐

1、运内八卦 内八卦在手掌内侧,为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的功能,对于治疗小儿胃气上逆、呕吐等有很好理气止呕的作用。用左手托起小儿四指,使其掌心朝上,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缘在内八卦穴上运揉50次。 小儿推拿呕吐 2、推板门 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大拇指的大鱼际处,按摩此处具有升降之功,能够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呕吐泄泻。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端桡侧从腕横纹处推向拇指指根处100次。 小儿推拿呕吐 3、揉中院

小儿消化不良推拿图解 揉按天枢

定位:位于腹中部,距脐中2寸。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揉按天枢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度。 功效主治:揉按天枢具有消食导滞,调理肠道的作用,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胀,腹痛,便秘,痢疾,食积不化,急慢性肠胃炎等病症。

婴儿湿疹推拿按摩手法有哪些

小儿湿疹可以推拿以下穴位 按揉曲池 定位:曲池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摩曲池穴3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揉板门 定位:板门位于双手拇指近侧,在手掌肌肉隆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小儿的板门穴3分钟。 按揉血海 定位:屈膝,血海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按揉血海穴3分钟。 按揉足三里 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 推拿手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旋转揉按足三里穴3分钟。

宝宝中耳炎推拿手法 清肝经300次

定位:食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指指腹自患儿食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为清肝经。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

1、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周岁的儿童。 2、做小儿推拿时,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做小儿推拿后,应注意避风,忌食生冷。 3、做小儿推拿时,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冬季推拿时双手宜暖。 4、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小儿推拿疗效的发挥。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小儿推拿。 5、小儿皮肤娇嫩,小儿推拿时切勿抓破小儿皮肤。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质,以防推拿时皮肤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