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冷水煮还是热水煮 蛏子焯煮时需要放什么
蛏子冷水煮还是热水煮 蛏子焯煮时需要放什么
蛏子焯煮时一定要放料酒或者白酒、生姜、食盐等。
料酒或者白酒中的酒精可以带出蛏子中的腥味成分,有去腥的作用,并且丰富的酸性成分可以和蛏子中的脂质反应生成芳香物质,有提香的作用;生姜可以杀菌去味,食盐可以入味,因此焯煮的时候放一些料酒或白酒、生姜、食盐等会比较好吃。
蛏子冷水煮还是热水煮 冷水煮蛏子
煮蛏子用的是冷水。
蛏子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的海鲜,用热水煮的话,蛏子表面的蛋白质会快速变性,影响蛏子鲜嫩的口感,并且蛏子外部变性之后,腥味不容易出来,因此蛏子的味道会比较腥,盐味也不容易进去。
蛏子的功效与作用
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蛏子的功效与作用,供大家参考!
蛏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 甘咸,寒。
《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本草从新》:"甘咸,寒。"
【归经】
《本草求真》:"入肾、肝。"
《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对醉酒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嘉佑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
【注意】
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
《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泻。"
【附方】
治湿热水肿
蛏干二两,炖蒜头梗服。(《泉州本草》)。
治中暑血痢
蛏和刺瓜煮食。(《泉州本草》)。
中医认为
蛏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利水、清胃治痢、产后补虚等功效。《嘉祐本草》中记载蛏子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蛏子肉"清胃、治痢、除烦、补产后虚损"。《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
蛏子的做法推荐
三丝拌蛏
原料:大蛏子 750克 绍酒15克 熟火腿丝 25克 姜末 10克 熟香菇75克 酱油25克 净黄瓜 50克 精盐 13克 韭菜 250克 味精 1克
制作:
将蛏子洗净,在咸水里养3小时左右,使它吐净泥沙,捞出用清水洗净。
炒锅中放水1.5公斤,用旺火烧沸,放入蛏子,氽至开口时用漏勺捞出,汤待用,冷却后剥去壳,剪去须尖和泥肠,用冷开水洗净。
韭菜去根,切成3.3厘米段,放入开水中焯一下,香菇切成线,将韭菜及香菇丝一起放入氽蛏子的原汤中浸渍2分钟,捞出冷却。
将蛏肉、韭菜、香菇丝、味精、绍酒、盐2.5克放入碗中拌匀,盛入盘中,四周镶上用黄瓜做成的花,淋入芝麻油,撒上火腿丝,上桌时,外带姜末、醋、酱油一碟蘸食即可。
锅塌蛏子
主料:去壳蛏子250克,鸡蛋2只,面粉40克,盐6克,味精5克,白糖10克,料酒15克,芝麻油25克,鸡汤100毫升,葱末5克,熟鸡油150克,生姜末5克,青蒜段5克,干辣椒1个
特色:呈淡黄色,鲜嫩可口,清淡咸辣
制作方法:
蛏子洗净泥沙,沥干水分后,放入碗内,用盐、酒、葱姜末煨拌,都沾上面粉
瓷碗内,打入鸡蛋,抽打起泡后,放入沾匀面粉的蛏子
旺火烧热炒锅,放入熟鸡油,待油温烧至三成热时,用手将蛏子三只一拿,平放在锅内成四方形,摆好后,用温火慢慢将锅转动煎塌,前黄翻个儿再煎,两面均煎成淡黄色,倒入漏勺内,控油
炒锅净后放20克芝麻油,烧四成热,放入干辣椒段,炸至脆而不糊,再放入葱末、生姜末,烹入料酒,加鸡汤、味精、白糖,再将煎过的蛏子放入锅内,烧开,汤汁将收干时,把青蒜段摆码在蛏子上面,淋上余下的芝麻油,出锅,倒入大圆盘内,即可
水煮蛏子蘸料 水煮蛏子的做法
材料:蛏子、食盐、生姜、料酒。
做法:
1、将蛏子用盐水泡一泡,使其吐出泥沙。
2、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3、生姜洗净切片备用。
4、锅中加水,放入生姜、料酒和蛏子煮7-10分钟。
5、待蛏子开口后,捞出装盘即可。
蛏子水开煮多长时间熟 蛏子怎么吃
蛏子可以做成水煮蛏子、爆炒蛏子、蛏子蛋煎饼等。
材料:蛏子400g,面粉80g,鸡蛋2个,青菜100g,适量的油、盐、葱、鸡精。
1、蛏子洗净后放入锅中煮熟,取出蛏子肉备用。
2、青菜洗净,切碎,放入碗中,加入少量盐用手抓出水。
3、把葱花和蛏子肉放入碗中,再打入两个鸡蛋,加入适量面粉。
4、加入适量盐和鸡精,搅拌均匀。
5、在锅中刷一层油,把调好的面糊平摊在锅中。
6、把两面煎至金黄后即可食用。
材料:蛏子500g,适量青椒、姜、蒜、干辣椒、豆豉。
1、把蛏子放入盐水中浸泡几小时,使其吐沙。
2、把青椒、姜、蒜、干辣椒都切好备用。
3、把蛏子洗净,然后焯水备用。
4、锅中放油,把青椒、姜、蒜、干辣椒爆香。
5、放入焯过水的蛏子,加入适量盐、、生抽、鸡精和豆豉。
6、把蛏子翻炒3分钟左右至入味即可食用。
炒蛏子为什么会老硬
炒出来的蛏子过于老硬和以下因素有关:
1、蛏子不够新鲜或已经死亡变质,这样的蛏子炒出来不仅老硬,还带有怪味臭味。
2、蛏子炒的时间过久,导致蛏子肌肉紧缩变老变硬。
3、蛏子焯水时间太长,煮久了也会让蛏子肉质变得老硬。
爆炒蛏子的正确做法
1、首先将蛏子提前浸泡清水2小时,让它们吐沙,可在清水里滴几滴香油,帮助蛏子吐沙。
2、然后把老姜切丝,把小葱切断,香菜切断,小米辣切圈,大蒜切粒。
3、之后在炒锅倒油烧热,倒入植物油烧热,放入蛏子,大火快速翻炒,观察蛏子出水后,就可以关火了。
4、将蛏子捞出,倒掉汁水,这一步可帮助蛏子去除腥味。
5、另起油锅,放入姜丝、葱段、蒜粒、小米辣爆香,放入蛏子,开启大火爆炒,再放入料酒、生抽、蒸鱼豉油,鲜椒酱这些调料。
6、迅速翻炒均匀,倒入适量啤酒,漫过食材,上盖煮几分钟,食材熟了之后,大火收汁,撒入香菜段,翻炒均匀,关火即可。
蛏子煮多长时间熟 蛏子用开水煮还是冷水煮
一般建议用冷水煮。
煮蛏子的时候建议冷水下锅煮会更好,因为冷水煮可以让蛏子慢慢受热,这样煮出来的蛏子口感会更加细嫩;而若是直接用开水煮的话,会导致蛏子中的蛋白质快速变性,其中的营养成分不易析出,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会变差。
煮蛏子用热水还是冷水 蛏子水煮还是清蒸
蛏子水煮和清蒸都可以。
蛏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碘等营养成分,有滋阴清热的作用,蛏子水煮和清蒸都能很好的保留蛏子中的营养物质,但是蛏子清蒸能更好的保留蛏子中的汁水,味道会更鲜美可口,蛏子清蒸还是水煮还是看个人喜好来选择。
蛏子开口是不是死了 蛏子怎样保存三四天
蛏子是一种海洋生物,在日常环境中,活蛏子是很难保存三四天的,所以若是要将蛏子保存这么久,一般建议煮熟保存或冷冻保存。
1、将蛏子洗净后,放入锅中。
2、加入适量清水用开水焯熟。
3、然后将蛏子肉去除来,待其冷却后,装入保鲜盒中。
4、最后将其置于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
1、将蛏子的泥沙清洗干净。
2、然后将它沥干水分,装入保鲜盒中。
3、再将保鲜盒置于冰箱冷冻保存。
4、一般可以保存15天左右,但是保存时间越长,其口感和营养会越差。
水煮蛏子需要多长时间
水煮蛏子一般煮10-15分钟即可。
水煮蛏子一般是冷水下锅,等水煮开后,蛏子的壳都打开了,之后再煮3-5分钟蛏子即可完全成熟,若是蛏子的量比较多,可以适当延长水煮的时间。
蛏子里面有一根透明的是寄生虫吗 蛏子焯水后要过冷水吗
建议蛏子焯水之后过凉水。
蛏子焯水之后若是不过凉水,蛏子肉会被闷得很熟,这样再来炒会使蛏子肉质变老,影响蛏子的口感;而焯水之后过凉水可以使蛏子肉收紧,肉质口感更有弹性,因此蛏子焯水之后过冷水口感会更好,我平时都是会过一遍冷水的。
蛏子买回来怎么吐沙 蛏子需要焯水吗
1、没有吐沙干净的死亡蛏子需要焯水之后再烹饪,不然蛏子中的沙子十分影响口感和食欲,因此需要焯水。
2、大锅炒大量的蛏子的话,最好将蛏子焯水之后再烹饪,因为蛏子的贝壳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是直接爆炒的话,水分流出,会变成水煮,影响烹饪。
蛏子冷水煮还是热水煮 蛏子焯水焯多长时间
焯蛏子的时间通常在30秒左右。
焯烫蛏子的时间通常在30秒左右,但是具体焯烫的时间不是看看秒表,而是看蛏子的状态,一般蛏子出现开口的情况就需要立即关火,捞出立即过凉水,有增加肉质弹性的作用。
怎么摘除蛏子的内脏
1、将蛏子洗净外壳,锅中放入适量料酒煮开。
2、将蛏子放入锅中,焯烫至蛏子开口,捞出过冰水。
3、将蛏子的壳去除,留下蛏子肉,剪刀剪开肠腺的部位。
4、用力一挤,将里面的食物残渣和沙子挤出,去除蛏子的黑边,用清水漂洗干净。
5、水中加食盐或者面粉,蛏子放在水里来回揉搓,将蛏子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