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每博排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与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
1、每搏输出量: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上升较舒张压明显,脉压加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
2、心率:
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脉压加大。
4、大动脉弹性:
大动脉管的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当大动脉硬变时,其缓冲作用减弱,收缩压会升高,但舒张压降低,脉压明显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当血管系统容积不变,血量减小时(失血)则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积加大时,动脉血压也将下降。
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血压会遗传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是有家庭史的,这个数据大概是60%,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因素了。
生活习惯引起的高血压
饮食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药物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年龄因素
年龄也是一个方面,年龄越大,引发高血压的几率就越大。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也有社会环境因素,个人比较比如下期处在紧张,焦虑的生活环境中。
为什么会得高血压 心脏病因素
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压的高低关系是最密切的,如果有心脏病,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高血压等并发症。
血压正常范围是多少
影响血压的因素
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水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缩压/舒张压,139/89以下是正常血压,140/90至160/95是偏高血压,161/96以上便属于高血压。血压令血液于动脉里正常输送至全身,若血压过低,便无法将血液供应全身,相反,血压过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损,亦反映血液或心脏可能出现异常。血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身高: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
2、年龄:年纪越轻,新陈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
3、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
4、姿势: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因受重力原理影响。
5、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
6、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
影响血友病A抑制物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抑制物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1)治疗相关因素。有研究认为只用一种制剂本身即可能抑制抑制物的发生,我们未发现使用因子ⅷ前使用血浆及其他血制品、使用多种因子ⅷ的品牌、最近2周用过因子ⅷ、每年因子ⅷ使用频率大于10次这些治疗因素和发生抑制物有明显的关系;而有大出血或手术史并增大剂量使用因子ⅷ, 则容易引起抑制物的产生,且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的发现对临床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有重要器官出血或手术的血友病患者,如果替代治疗效果不好时要考虑是否有抑制物的产生并采取相关的对策。
(2)开始治疗的年龄。最近的报道认为儿童早期即15岁以前避免接触因子ⅷ发生抑制物的危险性是降低的 ,但对此结论是有争议的。有报告发现成人患者在外科手术时首次接触因子ⅷ后产生抑制物,本研究支持这一结论。血友病治疗
(3) 血友病严重程度。重症病例抑制物发生率高于轻症病例,本研究和世界各研究结果相同。
(4)因子ⅷ:ag。根据因子ⅷ: c和因子ⅷ: ag的水平,可将血友病甲分为交叉反应物质阴性型(crm - )和交叉反应物质阳性型(crm + ) 。严重的基因突变如无义突变、大段缺失或22内含子倒置使无法合成因子ⅷ或只合成截断型因子ⅷ,循环中无因子ⅷ抗原(crm - ) ,机体对因子ⅷ抗原无耐受,因此对外源蛋白产生免疫反应,导致抗体发生率非常高(3810% ,3610% , 3410% ) ;而错义突变和小段缺失患者体内仍存在有少量因子ⅷ,使得外源性因子ⅷ更易被免疫系统接受,抗体发生率较低。
天气热会影响血压吗 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
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也会导致血压值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性交等也均有可能使血压升高。相反,像休息、睡眠等则会使血压有所下降。
正常血压值的影响因素
血压的高低不仅与心脏功能、血管阻力和血容量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神经、体液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季节、气候和职业的不同,血压值也会有所不同,运动、吃饭、情绪变化、大便等均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休息、睡眠则会使血压下降。
精神刺激、情绪变化如兴奋、恐惧等常可导致收缩压的明显上升,运动也可使收缩压明显增加,特别是剧烈运动常使收缩压上升达24.0-6.7千帕(180-200毫米汞柱),运动停止后血压可下降。环境温度升高如洗温水浴等可使舒张压降低,而温度降低如冬天洗冷水浴等可使收缩压升高,血压高的人注意饮食,血压是随着人们的年纪增长升高。
高血压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比如说,不运动、吃得过咸、抽烟、喝酒等。其中,吃盐多是我国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不过,更大的隐忧是人们对高血压的疏忽和缺乏认识。大约七成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只有14%的高血压患者得到治疗,不到一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尽早发现和控制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非常重要,早期预防、稳定治疗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75%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得到控制。
老人健身要有度小心招惹心脏病
一般来说,因为夏季天热人们易出汗,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总体上说在一年当中是比较低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虽然夏季出汗多但有利于降压。影响血压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与患者的性格和情绪有很大关系。如A型性格的人比较急躁,容易发怒,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一些患者的血压因情绪烦躁、发怒突然高起来的话,容易发生脑出血,带来生命危险。另外,当血压升高时,一些患者根据经验习惯用药自行加量或增加种类,这样又容易导致降压过度;同时,由于夏天出汗多,若喝水不够的话,血液的黏稠度会增大,高血压患者特别容易出现脑血栓情况。
虽然说夏季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而言,总体发病率较低。但对于冠心病患者中的一些特殊人群,由于天气炎热,出汗太多,情绪易于激动,反而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绞痛或心梗。高温容易导致的烦躁,对于冠心病的人群来说,非常不利。因为生气、情绪波动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发怒的话会使心跳次数增加,加大心肌缺血的机会。所以,这类患者在夏天,特别是在高温状况下,应注意稳定情绪,按时用药,一定要注意抗凝治疗,这样可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降低脑梗、心梗或严重心绞痛的发生率。
影响血压的常见因素
季节:夏季气温高,血管扩张,汗液蒸发,使血液浓缩而血管系统容积增大,导致两者比值减小,使血压整体水平下降,而冬季则反之升高。因此,在季节更替时,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严密监测血压,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年龄: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随年龄增长呈现不同的变化特点。调查显示,男女两性收缩压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舒张压在65岁以下人群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65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呈轻度下降。
体位:不同的体位对血压也有不同的影响。立位时高,坐位次之,卧位最低。另外,右侧卧位比左侧卧位对血压的影响小。
食物:饮食中钠盐摄入过多,钾盐和钙盐摄入不足会促使血压升高。动物食品(肉、蛋、奶和鱼)钠含量低,瘦肉、水果及绿色蔬菜中钾的含量高。现已证明,多吃水果、蔬菜、橄榄油和适度饮酒有防止高血压的作用。
药物:许多药物会引起血压升高,包括: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中药甘草;小苏打(碳酸氢钠);麻黄素,如百喘朋、止咳喘定膏、麻黄素呋喃西林滴鼻液等,可使心脏排血量增加,小动脉收缩,长期大剂量应用会引起血压升高;解热止痛药,如保泰松、消炎痛也可引发可逆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