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养生千万“不要”这四项
孕期养生千万“不要”这四项
1、不要生病
在怀孕期间最主要是安全渡过一个美丽的十个月,当然是不能生病最好了,所以冬天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夏天的时候也要注意在空调房里要添衣, 不要坐在空调机旁,生病呢会对胎儿的身体健康会有影响的,在怀孕初期,妈妈的体温会有些上升的现像,并不属于发烧,所以妈妈在这一期间,不要因为体温升高 而去吃一些退烧药之类的,一定要先去医院确定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身体发烧再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否则因自行用药不当,引起流产或胎儿畸形的意外发生。
2、不要长期疲劳
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如果是工作的女性,一定要坐了一段时间后站起来运动一下,中午时也要及时的利用时间来休息下,同时孕期也要注意情绪,妈妈有一个好的情绪,宝宝才会健康的成长。
3、不要忽视补钙
钙、维生素这些营养元素会通过母体传送到胎儿体内,帮助胎儿成长,钙帮助胎儿骨头和牙齿的生长,维生素可以帮助宝宝吸收钙,妈妈可以都吃些鱼,肉, 蔬菜等食物,如果还在孕吐中,可先吃些清淡的饮食,等过了一时间段再多吃一些这些食物,但在怀孕期间最好不要吃火锅烧烤类食物,会影响孩子的发育。
4、不要用化妆品
在怀孕期间不要使用含有化学成份的化妆品,妈妈们最好是不要在化彩妆了,可以化个淡妆,而且要选择纯天然植物的化妆品,同进也要把紧身裤、高跟鞋之类的衣物收起来,穿一些让身体舒服些的衣服与鞋子。
老人夏季养生不要忘了五种瓜
1、西瓜
在夏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老年人适当的吃西瓜可以降低和控制血压,西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有利于抗氧化,增强了身体免疫力,防止细胞受到损伤,同时也可以促进牙龈以及牙齿的健康,西瓜里面也含有大量的硫胺素、钾和镁离子,若是老年人不喜欢吃菠菜或者其他绿叶蔬菜的话,可以使用西瓜来代替。
2、黄瓜
黄瓜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功效,有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而且能够为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黄瓜里面的含水量高达97%,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使用,黄瓜里面含有的一些物质也可以防止癌细胞的生长,到了夏季老年人可以通过吃西瓜的方式来养生,安全又有效。
3、冬瓜
冬瓜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尤其是在夏季多吃冬瓜,不仅可以消暑解渴、利尿,同时也可以防止身体的水肿。里面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利于调节人体代谢的平衡,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尤其是高血压、肾脏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食用。
4、苦瓜
众所周知苦瓜具有降火功效,被人们称为夏季最好的食疗蔬菜之一。夏季适当的吃苦瓜能够清热泻火,里面含有的一种物质,有利于刺激人体的唾液和胃液分泌,增加了食欲感,具有清热防暑的功效,尤其是老年人适当的多吃苦瓜,可以增进食欲感,而且还可以降低血糖、清热防暑。
5、丝瓜
丝瓜属于凉性的食物,具有清肠通便的功效。不仅可以清热解毒而且还可以散结、化瘀、通络,特别适合于中老年女性食用,可以防止乳腺疾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
老年人在夏季可以吃以上瓜类来养生,同时在夏季要多喝水,少吃大热的食物,适当的进行锻炼,在夏季出门的时候要做好防晒措施以免出现中暑的情况,尽量不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之间出门,避免中暑。
优生四项什么时候检查好检查目的是什么
优生四项检查的是一些特殊的病原体:弓形体、风疹病毒、巨细儿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这些特殊的病原体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孕妇感染大多无典型症状,但胎儿感染后常可发生严重后遗症,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而做优生四项检查则可以有效因上述因素导致的胎儿畸形率。优生四项检查,备孕夫妻在孕前3-6个月做一下的检查,怀孕后2个半月内也可以做检查。
需要孕前优生四项检查的夫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进行孕前四项检查,可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做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另外,以下这些特定人员最好要做检查:
A.年龄在35岁或35岁以上的妇女,因为这个年龄的女性卵巢正在走下坡路,胎儿染色体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B.夫妻双方,其中一方家里有过畸形儿及遗传病史的。
C.曾经自然流产或做过人流,以及曾经生过死胎、畸形儿或曾有孩子出生时有残疾的。
D.家里养有宠物,常常吃烧烤或半生不熟食物的,易引起弓形虫感染,应检查。
E.不知道自己血型的夫妇,最好做个血型检查。
F.近期没有检查肝功能的人,最好查乙肝。
糖尿病人秋季养生 不要抓挠皮肤
秋天天气干燥,加之高血糖对神经和血管的伤害,糖尿病人常常会觉得瘙痒难耐,但这时不要抓挠皮肤,由于糖尿病人抗感染能力弱,抓破皮肤容易引起感染。
建议糖尿病人可以使用一些润肤乳液,或者使用加湿器让空气湿度增加,缓解皮肤瘙痒不适。另外,控制好血糖,才是治本的方法。
女性养生不要走入8大误区
1、忽视妇科检查
一般医生会建议年龄在18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那些已经有性生活的女性,每年至少到医院进行一次妇科常规检查。而有些女性仗着自己年轻,认为妇科疾病不会找上门,其实大错特错,因为近几年妇科癌症的发生率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定期的妇科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2、长时间工作而没有休息
有些女性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长时间地工作甚至有些人整天都在工作,完全没有时间休息。这样的后果是让身体异常地疲惫,心情也会受到影响,疾病也很可能伺机入侵。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在工作之余也要学会放松,看看笑话、翻翻杂志给自己找点乐子。
3、做健身房里的马大哈
有些女性热衷于健身,原先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在健身房里并没有准备专门的健身鞋袜,而是光脚在健身房里运动。要知道健身房里的地毯是很容易滋生细菌引起足癣、足底疣等疾病的。还有公共更衣室里的拖鞋,也是细菌容易隐藏的地方。
4、呼吸太浅
有些人的呼吸总是很浅,但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是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当氧气不足时就可能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因此,建议女性每天多做几次深呼吸,放松身体减少疲惫。
5、认为牙线会让牙齿变宽
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牙线不比牙签,牙签是竹子做成的质地较硬剔牙会让牙缝变宽,牙线就不同了,牙线的质地很软,使用牙线是不会让牙齿变得稀松的。因此,建议女性还是使用牙线为好,而且一天使用一次就够了。
6、锻炼方式一成不变
锻炼的时候总是那几个模式反复做,很容易造成长期锻炼部位的肌肉劳损,进而忽视了其他肌肉。从心理学上看,经常更换锻炼方式不仅能让锻炼更加有效,同时也容易让人坚持。
7、用冷水刷牙
如果经常使用冷水刷牙,是会刺激牙齿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等牙病的发生。而且,也有资料表明,牙齿能适应的温度在35~36.5摄氏度。因此,长期用冷水刷牙的你是不是该改改习惯了。
8、只穿高跟鞋
高跟鞋备受女性的青睐,但是高跟鞋给膝关节造成的压力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鞋子只穿高跟鞋的女性也别忘了呵护脚部的健康,因为高跟鞋会让趾骨因为负担过重而变粗,也会让脊椎骨变形。
立春如何养生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春季养生四要
一是起居要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于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邪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
二是精神要养足。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春天。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精神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
三是要注意经常锻炼。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可以到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风筝,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四是要注意身体保暖。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优生四项是抽血吗优生四项的重要性
优生四项是抽血吗?
优生四项检查是空腹抽血检查,主要是检查免疫学抗体。 一个是巨细胞IGM抗体,弓形虫IGM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等,这个是为了排除感染,能够造成流产以及胎儿畸形等。
优生四项的重要性:
孕前最好做一次妇科检查,因为一些病原微生物如淋球菌、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等,也可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发现上述致病微生物感染,应推迟受孕时间,并进行积极治疗。如果孕前患有霉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最好是治愈后再怀孕。
此外,还应该在孕前做一次B超检查,了解子宫及其附件的情况。孕前检查是优生优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可以排除孩子的一些疾病的发生,还能让孕妇在确认自己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生个健康的宝宝,比如患某些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科并发症等疾病的,都建议先不要怀孕。通过孕前检查,还可发现有无病毒感染,如果感染病毒,会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所以,孕前检查很有必要,不可忽视。
秋令养生要“四防”
一防伤阴。《通纬·孝经援神契》指出:“秋,揪也,万物始于揪敛也。”也就是说,白露过后便是典型的秋天时令了,这时的气候特点是“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人的养生,就要顺应天地万物“揪敛”、“阴布”的规律,收敛养阴,“以从其根”。此时起居要做到“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心安神敛,以应秋之气,逆之,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埋下疾病隐患。
二防食伤。秋季天气凉爽,人的肠胃功能随之加强,食欲增加,这时一方面要注意加强营养,吃些养阴食品,以补“苦夏”之不足,另一方面要注意节制食量。饮食勿过饱,以免伤胃气,特别是肠胃病患者和肠胃功能虚弱者,饮食更宜慎重。
三防秋燥。秋季由于气温下降,雨量减少,空气湿度也相应减少,使人有秋高气爽的感觉,但同时气候干燥威胁随之而来,这就容易产生口干、咽燥、咳嗽、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善养生者应遵循“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的原则进补或治疗。选择药补应以柔润温养、不寒不热、不伤阴耗阴为要。秋燥伤津,可多吃些蔬菜水果,如梨、荸荠、甘蔗之类,尤以柚为佳。
四防受凉。秋季“寒风晓暮”,昼夜温差大,是风湿病、高血压、感冒等患疾的易发季节。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就是说再不要象夏季那样赤膊贪凉,要注意保暖。夜眠盖薄被,早晚出户暖其服,以免受凉诱发旧疾感染新恙。
女性养生不要走进6大误区
女性养生误区1、长期用冷水刷牙
资料表明:人的牙齿最适应35~36.5摄氏度的温度,如果经常用冷水刺激牙齿将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牙齿的寿命平均比人的寿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冷水刷牙”的习惯上。
女性养生误区2、高跟鞋的美丽错误
高跟鞋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女性的青睐。但鞋跟在7cm以上的高跟鞋使人体重心自然前移,给膝关节造成了压力。研究发现:膝部压力过大是导致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身体重量过多集中在前脚掌上,趾骨也会因为负担过重而变粗。科学证明,过高的高跟鞋还是跟腱和脊椎骨变形的罪魁。
女性养生误区3、超负荷的卫生棉条
忙碌的你在量少的日子里也许会忘记体内卫生棉条的存在。长时间不更换棉条容易导致阴道炎症以及其他妇科疾病。卫生棉条的最长负荷时间是8小时,所以睡前务必要更换新棉条。
女性养生误区4、忽视常规妇科检查
最新医学报道发现:近5年,及早发现的宫颈癌死亡率降低了70%。妇科癌症初期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定期妇科分泌物检查很重要。医生建议所有18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已有性经验的女性,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妇科常规检查,其中包括分泌物化验和盆腔检查。
女性养生误区5、整天工作,没有休息
长时间从事一种工作会让人感到无聊,而无聊恰恰让身体感到疲惫。每天都应该尽可能地为自己找点儿乐,例如:看看笑话,翻翻休闲杂志,给好朋友打个电话。让自己偶然做做白日梦等一些能让自己轻松的事情。
女性养生误区6、健身房里的马大哈
最好准备专门的健身软底鞋或厚棉袜,因为潮湿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隐藏和滋生细菌,如足癣和足底疣。类似的还有公共更衣室和泳池的拖鞋,虽然都已消毒,但还是穿自己的最保险。
高血压防治四要四不要
要平稳降压,不要让血压波动太大
血压波动太大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发生的危险。资料显示,清晨醒来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各种心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段,如果对这段时间的血压控制不佳,造成血压波动过大,会大大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甚至导致死亡。
要坚持降压,不要跟着感觉走
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需要终身治疗,但很多人在几个疗程治疗后血压平稳了就不再继续服药了,以为已经根治;有的人一看血压正常了就停药,担心长期服药有副作用;还有一些人凭感觉服药,以为不头晕就是血压不高,不测血压就停药。
坚持用药才能平稳降压。患者不妨选择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一天服一次,具有24小时降压作用)且不易受其他药物影响的长效降压药,如各类降压药的缓、控释剂。服用长效降压药可以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更利于平稳地控制血压。
要适宜运动,不要长期饮酒
高血压患者首选快走运动,也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舞、跳绳、爬山等有氧运动。患者每天最好走3公里,30分钟走完(最好一次走完,两三次走完也可以);每周最少运动5次;运动量达到中等量为好。
有人发现,少量饮酒在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同时,也会升高甘油三酯,还会部分抵消某些降压药物的作用。所以说,高血压病人虽不必绝对忌酒,但是应该因人而异,不应该长期少量饮酒,更不要低估嗜酒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要低脂低盐,不要过饱
宜低脂、低盐饮食。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饮食,烹调时少用动物油,尽量用植物油;每日用油量应小于50克;忌吃油炸、油煎食品;每日用盐量5~6克,血压高时限制在3克以内;忌吃咸肉、咸菜、咸蛋等食品。
忌过饱、贪杯。老年高血压患者消化机能减退,过饱易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胰腺炎、胃肠炎等疾病;过饱可使膈肌位置上移,影响心肺功能;过饱还会让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可能引发中风;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烈性酒,可使血压上升。
养生不要盲目记住养生六字诀
1.“顺”
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2.“静”
让心安静下来。现代人喜欢生活得热热闹闹,每天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生怕孤独和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极为不利。《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3.“修”
修身行善烦恼少。《易经》里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就是平时积德行善、豁达大度的人,往往能和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能减少很多烦恼,心情愉悦。可见,修身养性,宽以待人,淡泊名利,对别人好,自己收获的将是健康、快乐和长寿。
4.“调”
多做深长呼吸。人难免会遭遇营养失衡、过度劳累、病邪袭来等诸多不良因素,这时候就要用到“调”字了。《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保健效果更好。
5.“补”
有补有泻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原则有三,一是先辨证,二是食补为先,三是补、泻结合。
中医讲药食同源,所有食物都有调理身体的作用。从味道说,酸味补肝,苦味补心,甜味补脾,辛味补肺,咸味补肾。从颜色论,红色补心,黑色补肾,黄色补脾,绿色补肝,白色补肺。
滋补要因人而异,根据体质进行合适的食补。气虚的人最要吃主食,还可喝鸡汤、吃鸡鸭鱼肉。补血可用大枣、猪肝、各种红肉。补阴气,多吃水里生的,如鸭肉、海参、甲鱼等。养阳要吃牛羊肉、鸡肉、驴肉、韭菜等。春天要养肝,多豆芽、豆苗、草莓、菠萝等。但要少吃香椿、香菜,以防过敏。夏天吃点苦能去心火,要多吃夏天成熟的瓜和豆。秋天应多吃应季水果和栗子、松子等坚果,还要吃润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养藏,多吃根茎类食物,如山药、土豆、红薯、萝卜、白菜。
养生不能一味地补,要补泻结合。夏天要利湿,可多吃冬瓜、丝瓜、西瓜、薏仁,火气重的可吃苦瓜、苦菜,吃绿豆排火毒。秋天燥气盛,便秘、口干的人多,应多吃润燥的梨、萝卜等食物。冬天寒气重,可多吃点姜、肉桂,以驱寒气。
6.“固”
固精、固气、固神。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固”,包括固精、固气、固神三个方面。
固精,就是要保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此外还可吃养肾精的食物,包括各种肉类,以牛肉最好,还可吃山药、黄精、枸杞。
固气,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四要通过饮食带来水谷之气。另外,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
固神,就要调养七情,不过喜、过怒、过思、过悲、过恐,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会少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