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引发人们直接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食道癌引发人们直接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出血或呕血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现象,个别患者因肿瘤侵袭大,血管有呕血,偶有大出血。据调查研究,发现血液来自食管癌的癌性溃疡、肿瘤侵蚀肺,或胸内的大血管。
器官转移
病情的不断恶化,癌细胞很容易出现肺、肝、脑等重要脏器转移,从而造成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黄疸、腹水、昏迷等相应脏器的特有症状。这都有可能是造成食道癌的直接死亡原因。
恶病质
在疾病晚期时,随着咽下困难与日俱增,造成长期饥饿导致负氮平衡、体重减轻,对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有直接影响。通常,患者会表现为高度消瘦、无力、皮肤松弛而干燥,呈衰竭状态。
饮食习惯是食道癌患者增多主因
由于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导致我省食道癌发病率居于较高水平,目前,我省的食道癌发病率继胃癌、肺癌、肝癌之后,已跃居癌症发病率第四位。专家提醒,开展食道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研究,可使食道癌的早诊早治率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50%。
专家介绍,我省食道癌的发病率较高,而且,农牧区发病率高于城市居民,主要原因是农牧地区的人们喜爱吃腌制食品,像腌肉、腌菜等,这样的食物虽然味道很好,但是如果长时间食用,身体的亚硝酸盐就会摄入过多,从而导致食道癌的发病率增加。有些不良饮食习惯在农牧民和城市居民中都存在,例如吃饭速度过快;刚烧好的开水不等晾凉直接饮用;平时大量饮酒等,也会引发食道癌。
专家介绍,如今,食道癌正悄然逼近青年人群。因为,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吃辛辣食物。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干咳,吃食物时难以下咽,并伴有哽噎感,身体消瘦等症状,极有可能是患了食管癌。
目前,为有效控制农牧地区食道癌的发病率,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经费的支持下,省卫生厅已经在乐都县、湟中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开展关于食道癌/贲门癌筛查早诊早治的项目。专家介绍,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食道癌是可以预防的,同时,早期食道癌有着良好的治愈效果。但前提条件是,老百姓要逐渐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平时饮食方面也要多注意,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如果消化系统在进食过程中有烧灼感或是咽不下去时,应该及时诊断治疗,排除患食道癌的可能性。
食道癌病因
1.酸菜、食物和亚硝胺。发生癌症就会和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相关,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远离致癌因子。酸菜曾被认为是我国食道癌高发区(林县食道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在人群中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却未能予以证实。酸菜中的亚硝胺和真菌产生的毒素,可能是起作用的致癌剂,但其作用的最终证据还需进一步证实。
2.传染性因素。我们面度疾病的发生,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您在生活中就要疾病的发生传染性。有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是食道癌的病因之一。在干热气候环境中受念珠镰刀菌污染的小麦和玉米可产生致癌毒素fumonisin,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南非和我国的食道癌有关。在我国山西进行的研究发现,食道癌死亡率与食用玉米和小麦面粉的消费量有关。
3. 物理和化学因素慢性损伤。出现疾病之后,我们就要注意适当的治疗措施,毕竟引发的疾病原因是不同的。在北美对17800名制作绝缘体的工人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暴露于石棉中可增加两倍多的食道癌患病风险。我国、伊朗等食道癌高发区居民食用的粗糙食物里常污染硅石纤维和碎片-在我国河南食道癌患者的食管肿瘤周围黏膜中发现有硅石,其量是对照组伦敦病例的10倍。因此推测,这些硅石碎片可造成损伤并刺激食管上皮增生。
4.营养缺乏 食道癌与动物蛋白质、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低摄入有较强的地理相关性,以上食物的低摄入可致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低摄入。在非洲和亚洲食道癌高发地区人群膳食的主食为含维生素B2,烟酸、镁和锌较低的小麦或玉米,而低发区人主食为富含上述营养素的主食(高粱、小米等)。在日本进行的全国性营养调查 与肿瘤死亡率的研究中发现,食道癌死亡率与小麦、猪肉和千咸鱼摄入量呈正相关。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1、代谢异常:可以由转移癌瘤引起,也可能由异位分泌引起。常见的有高钙血症、低血糖症和嘌呤与尿酸盐代谢紊乱,并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引起死亡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2、营养耗竭引起恶病质:癌细胞生长迅速,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物质;患者病重,减少营养物质的摄入。时间久了,便出现贫血、水肿、乏力,甚至有极度饥饿性营养不良,也就是“恶病质”状态,终因系统功能衰竭而去世。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3、重要脏器损害:在重要脏器,癌细胞的侵袭、直接破坏器官的正常结构,便可引起脏器的功能损害,导致死亡。最重要的脏器是大脑,里面有呼吸和循环的中枢。如果癌瘤堵塞重要管道,就容易导致死亡,而肝癌引起胆总管堵塞,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及消化功能失常,正是导致病人死亡的原因。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4、出血:肝癌病人出血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减少所致,也可以因为癌细胞直接破坏血管,或严重的感染破坏血管,导致血管破裂所致。较大量的失血可引起病人死亡。这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肝癌晚期死前症状。
食道癌的病因是什么
食道癌的病因是什么?这是很多患者及家属都会问到的问题,同时也受到了医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大家一定要提起注意,对于食道癌患者来说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从而尽快治愈疾病,对于未患病的人员来说一定要注意其预防。
食道癌的病因是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营养的缺失
该疾病的发生与自身营养物质的缺乏是有一定关系的。在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挑食捡食,或者是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以及过多的进食一些腌制、霉变的食物,引发该病的机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因此在生活中饮食要合理、健康,营养要均衡。
二、烟酒因素
酒精是诸多引发食道癌的因素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据研究发现,经常过量饮酒的人发生该病的机率远高于不常饮酒的人十多倍。同时,长期吸烟的朋友引发该病的机率也比较高,因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器官造成影响和损害,其吸烟的时间和数量与疾病的发生率成正比。
三、不良的饮食方式
在饮食中,过热、过硬以及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过快、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饮食方式也是引发食道癌的因素。这是因为长期喝热茶、咖啡以及进食辛辣刺激性之类的食物等,会对食管的粘膜产生刺激和损伤,进而引发癌变。
以上为您介绍食道癌的病因是什么,希望能够对您有一定的帮助,在生活中引发食道癌的因素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加以警惕,在生活中一定要提起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从而防止疾病的侵入。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
肝癌如果到了晚期,病情会非常严重,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因为肝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晚期肝癌的死亡率非常高。
肝癌晚期症状较为明显,如发热、消瘦、手足浮肿、口齿不清、心跳加速、腹胀腹泻,严重者还会吐血,肝癌晚期临死前的症状也基本相同。基本包括:严重缺乏食欲、恶心呕吐,恶性腔内积液,强烈的肝区疼痛甚至肝性昏迷,呼吸困难。这些现象是肝癌晚期患者死亡前的明显征兆。
因为到了肝癌晚期,癌细胞一般都会发生广泛转移。很多患者正是由于并发症引起了死亡。导致肝癌病人最常见的直接死亡原因包括:
1.合并感染。因为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因此感染性并发症很容易发生并加重病情。并发感染很容易引起高烧、昏迷等甚至导致死亡。
2.出血。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或者血管被破坏或严重感染,血管破裂后会引起出血,若出血量较大可引起病人死亡。
3.重要脏器受损。癌细胞会破坏很多重要器官的正常结构,引起脏器功能损害并导致死亡。如果癌细胞损坏掌管呼吸和循环的器官,就会引发死亡。另外肝癌会引起胆总管堵塞,引发黄疸、肝功及消化功能失常。
4.体质衰弱。因为癌症后期病人体质急剧下降,营养临近耗竭,最终引起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
肝癌晚期死前症状和原因就是这些。希望患者能在早期阶段尽早治疗,以免后期耽误病情,引致生命危险。
食道癌的病因有哪些
到现在为止医学家还没有弄明白什么原因引起的食道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肯定跟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今天我们就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告诉大家有可能的一些病因,如果您以前有这些坏习惯的话,请您及时改正,这样得食道癌的几率就比较低了。
食道癌的病因:
1、酸菜、食物和亚硝胺 酸菜曾被认为是我国食道癌高发区(林县食道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在人群中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却未能予以证实。酸菜中的亚硝胺和真菌产生的毒素,可能是起作用的致癌剂,但其作用的最终证据还需进一步证实。
2、传染性因素 有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是食道癌的病因之一。在干热气候环境中受念珠镰刀菌污染的小麦和玉米可产生致癌毒素FUMONISIN,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南非和我国的食道癌有关。在我国山西进行的研究发现,食道癌死亡率与食用玉米和小麦面粉的消费量有关。
3、物理和化学因素慢性损伤 在北美对17800名制作绝缘体的工人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暴露于石棉中可增加两倍多的食道癌患病风险。我国、伊朗等食道癌高发区居民食用的粗糙食物里常污染硅石纤维和碎片-在我国河南食道癌患者的食管肿瘤周围黏膜中发现有硅石,其量是对照组伦敦病例的10倍。因此推测,这些硅石碎片可造成损伤并刺激食管上皮增生。
4、营养缺乏 食道癌与动物蛋白质、新鲜水果和蔬菜的低摄入有较强的地理相关性,以上食物的低摄入可致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的低摄入。在非洲和亚洲食道癌高发地区人群膳食的主食为含维生素B2,烟酸、镁和锌较低的小麦或玉米,而低发区人主食为富含上述营养素的主食(高粱、小米等)。在日本进行的全国性营养调查与肿瘤死亡率的研究中发现,食道癌死亡率与小麦、猪肉和千咸鱼摄入量呈正相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患上食道癌的原因有哪些了,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中注意避开这几个因素,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一来您患上食道癌的几率就比较低了。还有就是请您一发现自己得了食道癌立马手术,这样您生存期还能长一点。
抽烟会得什么癌症
吸烟可导致约85%的肺癌死亡;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死亡;75%的食道癌死亡;45%的膀胱癌死亡;30%的宫颈癌和胰腺癌死亡和20%的胃癌死亡。吸烟者的癌症死亡率比非吸烟者高2倍;而重度吸烟者高达4倍以上。
吸烟不但在直接接触部位(口腔、咽、喉和肺)引起癌症,而且在远处部位引起癌症。例如,几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肾癌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吸烟者患膀胱癌和肾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高2~3倍。
美国每年4600例宫颈癌死亡者中30%是由于吸烟所致。而被动吸烟(包括被污染的空气)也已经证实是非吸烟者患癌症的一个原因,尤其有害于儿童!
淋巴癌导致直接死亡原因是什么
1、癌细胞分型:能活多久与肿瘤细胞的“好”与“恶”、肿瘤的生长速度、转移速度、治疗效果均有关系。为什么同一器官的癌症,治疗结果不同,生命里程各异,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是决定因素之一。
2、治疗方式:对于晚期患者来说,“放弃治疗”或者“过度治疗”都是愚昧的选择。所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生存期生活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3、患者体质:体质好坏取决于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程度。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治疗疗效有着很大的影响,自然相对影响到生存期。
淋巴癌分为霍奇金淋巴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癌,而两种类型有不同的预后措施。
霍奇金淋巴癌的预后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霍奇金淋巴癌临床分期,Ⅰ期5年生存率为百分之九十二点五,Ⅱ期百分之八十六点三,Ⅲ期百分之六十九点五,Ⅳ期为百分之三十一点九。有全身症状较无全身症状为差。儿童及老年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女性治疗后较男性为好。
非霍奇金淋巴癌的预后,病理类型和分期同样重要。有无全身症状对预后影响较HL小。低度恶性组如发现较早,经合理治疗可有5~10年甚至更长存活期。部分高度恶性淋巴癌对放化疗敏感,经合理治疗,生存期也能够得到明显延长。
淋巴癌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
我们该如何认识甲流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宣布本次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提至6级(最高级),“世界现在处在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开端”。但由于北半球温度的升高,甲流大流行并没有接踵而至,国人再一次在媒体上看到铺天盖地的甲流报道已是9月份了。
消息太多,并不是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很多消息看似矛盾的情况下,不少人可能感到无所适从。我认真地读了卫生部网站上的连续几篇甲流媒体通气会的文字实录以及相关权威文件,有必要做些解释,希望能说清一点问题。
一是我国现在的甲流病人究竟有多少?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不知道。你可能会奇怪,卫生部不是定期发布数字吗?比如,截至11月9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报告5947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4662例。事实上,卫生部门提供的这个数字是确诊的病例,基本流程是这样的:卫生部有一个依托全国多家医院的流感样疾病的监测系统,目前有500多家医院是这个监测系统的哨点,哨点的儿科和内科报告两个数字,一个是流感样疾病,一周内就诊了多少,同时总的就诊人数是多少,然后卫生部门计算流感样病例占总就诊人数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变化是反映流感流行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卫生部门还对其中一部分患流感样疾病的病人采集咽拭子标本,送到实验室做病毒检测。实验室病毒检测呈阳性的才是确诊病例。卫生部门并没有对所有的患流感样疾病都进行病毒检测,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必要,因为绝大多数的病人等检验结果出来,病都已经好了,二是实验室也不具备这么大的检测能力。
二是甲流怎么会致死?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是截至11月9日,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42例,已治愈53例,死亡30例。因为我们很少听说得感冒死了的事情,所以在心理上冲击比较大。事实上,过去我国的流感致死率一直极低的原因是统计方法不同,在死因统计里,WHO分为直接死亡原因、间接死亡原因和根本死亡原因。根本死亡原因是指最原始的疾病导致另一个疾病发生,造成死亡。之所以美国季节性流感平时得死好几万人,而我国很少听说得感冒死的,原因就是美国统计的是根本死亡原因,而我国过去统计的是直接死亡原因。比如有的病人得了甲流,造成严重肺炎,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而死亡。按照WHO的算法,就是因流感致死,而我国原来的计算方法是因心脏病致死。但是这次甲流的致死率统计就是按照WHO方法计算的,如果按照原来的口径,可能甲流致死率为零。
三是口罩到底应不应该戴?回答应该是健康人能不戴就不戴,得感冒了就必须戴。原因很简单,甲流(也包括其他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那些有感冒发烧咳嗽症状的人需要戴口罩,他们戴口罩是减少把疾病传染给其他人的几率,其他人没有必要戴,除非是需与甲流患者接触,或长时间处于人员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
四是疫苗该不该打,谁应该先打?回答应该是该打,但是不强求,先打后打要视情况而定。我国甲流疫苗的接种坚持的是“知情、自愿、免费”原则,想打就打,但是对于重点人群应该是希望大家打。所谓重点人群一是保证公共服务系统的运转,也就是公务人员,水、电、煤、气、交通,包括医务人员;二是中小学生,因为孩子们在学校环境里接触时间长,接触距离近,频次高。关于谁应该先打的原则,各地各人的观点也是不同的。卫生部的专家很推荐上海的做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梁晓峰主任去上海调研甲流疫苗的接种情况,听上海市领导表态:如果接种的群众多了,干部和医生就往后靠,让给群众、让给最需要的人来接种,如果当地没有人来接种,领导和医务人员要带头接种。
五是为什么不少消息看似矛盾?这个原因很复杂。首先是情况在不断发展,比如我们非常信任的钟南山院士在几个月前,就公开表示不十分支持大规模地接种甲流疫苗,但是最近又表示支持接种。钟院士不是墙头草,改变主意的原因是经过大规模的接种实验和实践,证明甲流疫苗是安全的。其次是有些观点还需要验证。比如对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对甲型H1N1流感大面积暴发会不会起到屏障作用,各方专家还在争议。最后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一致,有关方面(比如国家和地方,各地之间)公布的消息也可能有些不太一致,这有时的确会令人困惑,我们需要更权威的声音,及时正视听。如果情况目前还不能确定,就承认,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
艾滋病到底是个什么病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这种病毒感染人体后,人的免疫细胞会将其吞噬,试图杀灭它,但由于这种病毒有特殊抵抗力,免疫细胞不但杀不死它,它反而会在免疫细胞内增生繁殖,最后将免疫细胞破坏杀死。免疫细胞被消灭到一定程度,人体抵抗力就会快速下降,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病就都出现了,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各种感染和各种肿瘤都可能发生。人最终将死于这些并发症。这也就是为什么艾滋病最终的直接死亡原因各不相同的原因。
食道癌晚期引起的食道穿孔怎样治疗好
治疗食道癌晚期引起的食道穿孔有以下五种方法:
食道癌晚期引起的胸部食管穿孔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很高多数人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开胸手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引流胸腔渗液和食管漏出物,修补裂口,防止纵隔及胸膜进一步污染。
一、手术路径:经胸途径根据穿孔的部位来确定,下段食管穿孔,多破入左侧胸腔,应行左侧开胸;中段以上,多行右侧开胸。进胸后充分暴露纵隔,将坏死及炎性组织清除。
二、手术方法:
1、食道癌引起气的食管穿孔初期缝合修补:主要适用于穿孔后24h以内者,但亦有不少超过24h行修补获得成功者。因而穿孔后的时间并不是衡量能否手术修补的惟一标准,而感染和食管壁炎性水肿的严重程度则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缝合修补时可将创缘稍加修剪,用细丝线间断缝合食管黏膜层和肌层,不能分层缝合者可作全层缝合,修补后可用胸膜片、带蒂肋间肌瓣、心包瓣、下胸段食管破裂亦可用带蒂膈肌瓣及胃底覆盖加强。
最近有人报告自发性食管破裂11例,9例均在24h后(最长者18天)开胸修补,采用带蒂大网膜折叠为数层覆盖于裂口及周围,11例均获得成功。不带蒂的大网膜亦可作为修复物来修复食管裂口。
2.、食道癌引起气的食管穿孔食管置管术:对晚期胸内食管穿孔,不能采用缝合修补或补片闭合缺损者,于开胸清除所有污染及坏死组织,通过食管穿孔在食管腔内放置T形管,并由胸壁引出,使食管内容物外流,在穿孔附近及胸腔内各放置闭式引流。
T形管放置3~4周形成瘘管后拔出,改为开放引流。食管置管完后可行胃造口减压,空肠造口饲食,一组10例36~94h的晚期食管穿孔,采用这种治疗方法,8例治愈,仅2例死亡。
3、食道癌引起气的食管穿孔闭合缺损:食管穿孔时间较久,食管壁炎症,水肿明显,裂口已不能直接缝合,如穿孔在下胸段或腹段,可用膈肌瓣,胃底或空肠移植片修补,无须将穿孔边缘对拢缝合,而将补片或移植片覆盖在穿孔周围,并缝合在食管健康肌层上。
如用带蒂空肠移植片覆盖,可游离一段长约8cm带血管蒂的空肠,从结肠后引出,于肠系膜对侧切开肠管,除去黏膜层,从食管穿孔处边缘的食管腔内引出间断缝线,将空肠移植片盖在缺损上,缝线在空肠浆肌层移植片外结扎固定,再将移植片边缘合在食管健康之肌层上。
4、食道癌引起气的食管穿孔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经胸腔引流及应用抗生素等治疗仍不能控制的严重纵隔感染和食管广泛损伤的病例,可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颈段食管外置,贲门予以缝合关闭,做胃或空肠造口饲食,经2~3个月,病人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行食管重建,全胸段食管切除可剖胸或采用食管内翻拔脱。
5、食道癌引起气的食管穿孔颈段食管外置并胃造口术:晚期食管穿孔,胸腔感染严重或病人情况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者,可将颈段食管外置(或造口),胸腔闭式引流,及在腹部作小切口,将贲门结扎关闭,同时行胃或空肠造口饲食。这种手术方法的目的是阻止从口腔带入的感染和胃内容物反流对胸腔的刺激,促使感染得到控制及瘘口闭合,但大多数病例需要二期手术重建食管。
常吃粗粮易诱发食道癌
粗粮可是减肥族的最爱,但是专家表示,只吃粗粮不但不能彻底减肥,反而会导致膳食营养不均衡,诱发食道癌。食道癌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在我国,食道癌年平均死亡率为14.59/10万。淮安市是我国食道癌高发地区,发病率达98.5/10万,死亡率为67.2/10万。南京市十城区15-69岁食道癌发病率仅为22.6/10万,死亡率仅为5.05/10万。
科学家以南京市和淮安市为调查对象,做了一个食道癌发病地区居民食物的调查表。结果表明,食道癌高发区淮安的居民,谷物、腌菜、猪油、盐、酒、能量、脂肪、膳食纤维、钠摄取量较高,而根茎类、禽肉、鱼、坚果、蛋白质、硒、维生素E摄取比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食道癌的发生与以谷类(玉米、小麦、小米)为基础的膳食有关,增加居民大米的摄取量,可降低食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淮安市居民的谷类摄取量明显高于南京市的居民,尤其以玉米为主,平均每人每天的玉米的摄入量达到了55.2克,而南京市的居民却是几乎无人食用玉米。
三成以上癌症可以预防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导致死亡的主要癌症种类为:肺癌(导致140万人死亡);胃癌(86.6万人死亡);肝癌(65.3万人死亡);结肠癌(67.7万人死亡)和乳腺癌(54.8万人死亡)。
男性和女性最常患的癌症类型有所不同。如果按致死人数来排序,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种类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食道癌和前列腺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种类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子宫颈癌。
2007年,大约80%的癌症导致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预计全世界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将继续增加,2030年估计将有1200万人死于癌症。
烟草使用、酒精使用、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以及感染乙型肝炎、丙肝和人乳头瘤病毒,都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癌症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造成的宫颈癌,是低收入国家中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高收入国家,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以及体重超重或肥胖是癌症的首要原因。
世卫组织表示,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及早发现和治疗,很多癌症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
人们应大力避免以下危险因素:体重超重或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久坐不动;烟草使用;酒精使用;不安全的性行为;城市空气污染;家庭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烟雾;卫生保健设施中被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注射。此外,还应针对人类乳头瘤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接种疫苗、控制职业危害以及减少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
人们应定期进行体检,并且学会认识癌症早期征兆以及立即针对这些症状寻求医疗救护。一些最常见的癌症种类,例如乳腺癌、宫颈癌和结肠直肠癌,在得到及早发现和根据最佳做法治疗时,有很高的治愈率。此外,姑息治疗可帮助90%以上的癌症患者缓解疼痛和其他问题。
食管癌引起的疾病是什么
食道癌属于几大恶性肿瘤之一,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食管癌引起的一些疾病同样会给食管癌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伤害,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常识:
食管癌引起的疾病1、器官转移 若有肺、肝、脑等重要脏器转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黄疸、腹水、昏迷等相应脏器的特有症状。食管癌病人若发生食管-气管瘘、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及其他脏器的转移、喉返神经麻痹以及恶病质者,都属于晚期食管癌。
食管癌引起的疾病2、交感神经节受压 癌肿压迫交感神经节,则产生交感神经麻痹症
食管癌引起的疾病3、恶病质 在晚期病例,由于咽下困难与日俱增,造成长期饥饿导致负氮平衡和体重减轻,对食管癌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有直接影响。实际上每1例有梗阻症状的晚期食管癌病人因其经口进食发生困难,都有程度不同的脱水和体液总量减少。患者出现恶病质和明显失水,表现为高度消瘦、无力、皮肤松弛而干燥,呈衰竭状态。
食管癌引起的疾病4、出血或呕血 一部分食管癌病人有呕吐,个别食管癌病人因肿瘤侵袭大血管有呕血,偶有大出血。据吴英恺和黄国俊(1974)报道,一组841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中,24例(2.8%)有呕血,血液来自食管癌的癌性溃疡、肿瘤侵蚀肺或胸内的大血管。呕血一般为晚期食管癌病人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