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翻白草的形态

翻白草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下部常肥厚呈纺锤形。花茎直立,上升或微铺散,高10-45厘米,密被白色绵毛。

基生叶有小叶2-4对,间隔0.8-1.5厘米,连叶柄长4-20厘米,叶柄密被白色绵毛,有时并有长柔毛;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偏斜圆形,边缘具圆钝锯齿,稀急尖,上面暗绿色,被稀疏白色绵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脉不显或微显,茎生叶1-2,有掌状3-5小叶;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常有缺刻状牙齿,稀全缘,下面密被白色绵毛。

聚伞花序有花数朵至多朵,疏散,花梗长1-2.5厘米,外被绵毛;花直径1-2厘米;萼片三角状卵形,副萼片披针形,比萼片短.,外面被白色绵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圆钝,比萼片长;花柱近顶生,基部具乳头状膨大,柱头稍微扩大。瘦果近肾形,宽约1毫米,光滑。花果期5-9月[1] 。

翻白草传统药方

传统药方

①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鲜翻白草干全草或根一至二两,浓煎,一日分二至三次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寒热及无名肿毒:翻白草根五、七个,煎酒服之。(《纲目》)

③治肺痈:鲜翻白草根一两,老鼠刺根、杜瓜根各五钱。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咳嗽:翻白草根。煮猪肺食。(《湖南药物志》)

⑤治痰喘:翻白草全草。煮冰糖的功效与作用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吐血不止:翻白草。每用五、七科,嚼咀,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纲目》)

⑦治崩中下血:湖鸡腿根一两,捣碎,酒二盏,煎一盏服。(《濒湖集简方》)

⑧治大便下血:翻白草根两五钱,猪大肠不拘量。加水同炖,去渣,取汤及肠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⑨治创伤出血:新翻白草叶。揉碎敷伤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血友病:鲜翻白草二至三两。煎汤服,每天一剂。同时将鲜草捣烂,外敷出血处。(江苏《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⑾治脾胃虚弱白带:翻白草配浮萍参、鸡屎藤、隔山撬、糯米草根、土茯苓、苦荞头、鹤草芽。水煎服。(《成都中草药》)

⑿治腮腺炎: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涂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⒀治疔毒初起,不拘已或未成:韶白草十科,酒煎服。(《纲目》)

⒁治臁疮溃烂:翻白草(洗)。每用一握,煎汤盆盛,围住熏洗效。(《保寿堂经验方》)

⒂治浑身疥癣:翻白草。每用一握,煎水洗之。(《纲目》)

翻白草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翻白草新鲜植物含水分62.39%,抗坏血酸49.4毫克%。干品含水分12.12%、蛋白质9.18%、脂肪4.03%,粗纤维21.89%、灰分7.25%、P2O5-0.26%、Ca0-2、63%。根含可水解鞣质及缩合鞣质,并含黄酮类。全草含延胡索酸,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间苯二酸。

翻白草的营养价值 抗阿米巴原虫

翻白草体外无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

翻白草入血分,性凉可清血热,故有凉血止血之能;加之还可去瘀生新、散郁止血,故止血功力颇佳。可用治血热妄行等多种出血症,尤对吐血、崩中等相宜。

翻白草的营养价值 提取抑菌

翻白草中提得成分富马酸、没食子酸酸、原儿茶酸、槲皮素、柚皮素、山柰素、间苯二酸,对福氏和志贺痢疾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尤以没食子酸和槲皮素活性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59ppm/ml和37ppm/ml。

翻白草的营养价值 外用抗菌

翻白草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志贺痢疾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

翻白草甘苦偏凉,甘可缓毒、凉可除热,苦能燥湿,具有清热除湿、解毒消肿之功,可用治痈疔肿毒、湿热痢疾、疥癣、臁疮等症。本品苦寒,有清泻肺热之功,常单用或配伍鱼腥草、桔梗、芦根等药,治疗肺热咳嗽痰喘及肺痈等证。

痔疮用什么泡脚比较好 马齿苋方泡脚清热消毒

配方:马齿苋60克,翻白草50克,露蜂房20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洗净后加2000毫升清水煎取药汁,先熏洗患处,坐浴20分钟,再用剩余药汤泡脚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7日为一个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宜于各种痔疮调理治疗。

翻白草的中药

中药名:翻白草(《救荒本草》)潘百草

【异名】: 潘百草 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距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现代实用中药》),郁苏参、土人参(《福建民间草药》),金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扭(《广西中药志》),鸡脚爪(《四川中药志》),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湖南药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鸡腿根、鸡腿子、白头翁[广西、福建]、叶下白、郁苏参、委陵菜、鸡爪参、土洋参(湖南)

翻白草属蔷薇科植物。《救荒本草》名鸡腿根,《野菜谱》称天藕,江苏也叫鸡腿苗,白鸡腿。中国各地野生。生、熟食均可,并供药用。

翻白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下部常肥厚呈纺锤形。花茎直立,上升或微铺散,高10-45厘米,密被白色绵毛。基生叶有小叶2-4对,间隔0.8-1.5厘米,连叶柄长4-20厘米,叶柄密被白色绵毛,有时并有长柔毛;

小叶对生或互生,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楔形、宽楔形或偏斜圆形,边缘具圆钝锯齿,稀急尖,上面暗绿色,被稀疏白色绵毛或脱落几无毛,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脉不显或微显,茎生叶1-2,有掌状3-5小叶;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长柔毛,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或宽卵形,边缘常有缺刻状牙齿,稀全缘,下面密被白色绵毛。

聚伞花序有花数朵至多朵,疏散,花梗长1-2.5厘米,外被绵毛;花直径1-2厘米;萼片三角状卵形,副萼片披针形,比萼片短.,外面被白色绵毛;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或圆钝,比萼片长;花柱近顶生,基部具乳头状膨大,柱头稍微扩大。瘦果近肾形,宽约1毫米,光滑。花果期5-9月。

翻白草的功效

1.翻白草具有清热解毒,其干枯偏凉、甘可缓毒、苦能燥湿,可以用于湿热痢疾、疥癣、肿毒等症状。

2.凉血止血,翻白草凉性可清血热,所以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还可以散瘀,治血热等出血症状。

3.肺热咳喘,有清泻肺热的功效,常搭配鱼腥草,桔梗等药材或是单用,治疗肺热咳嗽等症状。

4.治疗妇女赤白带下和月经过多等。

5、翻白草与琼珍灵芝搭配煮水喝有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主要有降血糖,治疗失眠,防治并发症等作用。

翻白草作为一种中草药,可以清热、解毒等症状。在临床偶尔有过敏的症状,刚开始皮肤会出现潮红、发痒,停药后就会消失,有的会出现有轻泻的作用,不久就会消失,还有的出血倾向。注意脾胃畏寒,虚弱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消肿

翻白草苦以降泄,寒能清热,解毒消肿,常用治热毒壅盛所致之痈肿疮毒,如《本草纲目》单用翻白草酒煎服治疗疔毒初起;《保寿堂经验方》以翻白草煎汤熏洗治疗臁疮溃烂;也可将翻白草干根用烧酒磨汁外涂患处治疗痄腮等,也可以鲜品捣敷患处,或配伍金银花等清热解毒消痈药同用。《本草原始》:"主无名肿毒,疔毒疥癞,臁疮溃烂。"

翻白草与委陵菜的区别

翻白草为蔷薇科翻白草,因为正品翻白草市场和山上都比较少见,我在广西玉林市场看见过,我上了不少山,我仅见过几次,昨天采集的比较典型。可见其分布量少见了。多见的是同属委陵菜伪充的,因为委陵菜分布量极大,平原与山地都很多。但伪充翻白草药材是绝对不应该的!混用委陵菜做翻白草违反中药材国家药物法典《中国药典》的规定,亦属于非法行为。

翻白草与委陵菜的区别

翻白草:蔷薇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圆锥状。茎直,密生灰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米,边缘羽状深裂。生于向阳山坡、茺地。主产山东、辽宁、安徽。可用于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痔疮出血、痛肿疮毒。

其它名称:白头翁、蛤蟆草、天青地白

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约500种,草或灌木。多原产于北温带和北极,多数为多年生。茎匍匐或直立,掌状或羽状复叶,小叶多为5枚(故原文因此得名),有的3或7枚。花单生,花瓣5,通常黄色,有的园艺变种白色或红色。金露梅有许多品种为矮化灌木,用於美化景观。

其实萎陵菜与翻白草是很好区别的,萎陵菜根的断面显柴性而翻白草根的断面显粉性。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相关推荐

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

叶 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 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 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与花冠裂片

夏枯草的形态

多年生草木;根茎匍匐,在节上生须根。茎高20-30厘米,上升,下部伏地,自基部多分枝,钝四棱形,其浅槽,紫红色,被稀疏的糙毛或近于无毛。 茎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长1.5-6厘米,宽0.7-2.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截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成狭翅,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几近全缘,草质,上面橄榄绿色,具短硬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几无毛,侧脉3-4对,在下面略突出,叶柄长0.7-2.5厘米,自下部向上渐变短。 花序下方的一对苞叶似茎叶,近卵圆形,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轮伞花序密集组成顶生长2-

白花蛇舌草的形态特征

叶 叶对生,无柄,膜质,线形,长1-3厘米,宽1-3毫米, 白花蛇舌草 顶端短尖,边缘干后常背卷,上面光滑,下面有时粗糙;中脉在上面下陷,侧脉不明显;托叶膜质,基部合生成鞘状,长1-2mm,尖端芒尖。 花 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常具短而略粗的花梗,稀无梗;萼简球形,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mm,边缘具睫毛;花4数,单生或双生于叶腋;花梗略粗壮,长2-5毫米,罕无梗或偶有长达10毫米的花梗;花冠白色,漏斗形,长3.5-4mm,先端4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mm,秃净;雄蕊4,着生于冠简喉部,

甘草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 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1] 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 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

益母草形态特征

益母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于其上密生须根的主根。茎茎直立,通常高30-120厘米,钝四棱形,微具槽,有倒向糙伏毛,在节及棱 上尤为密集,在基部有时近于无毛,多分枝,或仅于茎中部以上有能育的小枝条。[2] 叶叶轮廓变化很大,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基部宽楔形,掌状3裂,裂片呈长圆状菱形至卵圆形,通常长2.5-6厘米,宽1.5-4厘米,裂片上再分裂,上面绿色,有糙伏毛,叶脉稍下陷,下面淡绿色,被疏柔毛及腺点,叶脉突出,叶柄纤细,长2-3厘米,由于叶基下延而在上部略具翅,腹面具槽,背面圆形,被糙伏毛;茎中部叶轮

香草荚的形态

一根优质的香草荚(重约2克)售价要50多RMB,可以制作约2千克冰淇淋或者1个8寸的芝士蛋糕。 因为梵尼兰开花授粉后的豆荚才是重要的应用部位,所以提到梵尼兰的应用,一般指的就是它的豆荚,也就是香草荚。 梵尼兰(Vanilla planifolia) 一直被泛称为「香草」,其实它是属于3年生的 爬蔓类兰花科植物,具有回旋性的圆柱形茎蔓,在每个茎节上会有气生根。叶片肥厚多肉为圆针形。花有芳香为黄绿色,而梵尼兰开花授粉后的豆荚才是重要的部位。在16世纪以前梵尼兰的豆荚就被人们应用在香料饮品中,直到现在仍是唯一被

翻白草的药用价值

1、治疗出血性疾病:取新鲜地区草全草2~4两(干品0.5~1两)切碎,水煎2次,两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红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一剂,必要时可续服1~2剂。临床观察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过多、鼻出血、咯血、血尿和部分癌症出血共112例,结果治愈66例,有效29例。其中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最为满意,内科疾病次之。本品的止血作用以根部最强,如一例大咯血患者服干根1两,次日咯血停止。 2、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委陵菜干根制成20%溶液,每次60毫升,每日口服2次。或制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毫升,以后逐

野麻草原形态

1.铁苋莱 一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直立,分枝,被微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卵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7.5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基出脉3条,边缘有钝齿,两面均粗糙无毛。穗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通常雄花序极短,长2-10mm,生于极小苞片内;雌花序生于叶状苞片内;苞片展开时肾形,长1-2cm,合时如蚌,边缘有钝锯齿,基部心形;花萼四裂;无花瓣;雄蕊7-8枚;雌花3-5朵;子房被疏柔毛,3-4室;花柱羽状分裂至基部。蒴果小,三角状半圆形,被粗毛;

甘草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厘米,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具甜味。 茎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 叶长5-20厘米,托叶三角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长1.5-5厘米,宽0.8-3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1] 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 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

白玉草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全株无毛,呈灰绿色。根微粗壮,木质。 茎疏丛生,直立,上部分枝,常灰白色。叶片卵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卵形,长4-10厘米,宽1-3 (-4.5) 厘米,下部茎生叶片基部渐狭成柄状,顶端渐尖或急尖,边缘有时具不明显的细齿,中脉明显, 上部茎生叶片基部楔形、截形或圆形,微抱茎。二歧聚伞花序大型;花微俯垂;花梗比花萼短或近等长;苞片卵状披针形,草质;花萼宽卵形,呈囊状,长13-16毫米,直径5-7毫米,近膜质,常显紫堇色,萼齿短,宽三角形,顶端急尖,边缘具缘毛;雌雄蕊柄无毛,长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