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支气管炎中药药方 痰湿阻肺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中药药方 痰湿阻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咳,痰出咳平,痰液粘稠,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或油腻食物咳嗽加重,胸闷。治当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以燥湿化痰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厚朴,紫苑,白前,紫苏子,莱菔子,白术,枳壳,党参,灸甘草。

方中以人参,黄芪,山药补益脾肺之气;熟地黄,当归,枸杞子,龟甲培育阴精;鹿角胶,紫河车助阳气;五味子,诃子收敛气阴;冬虫夏草补益肺肾之阴阳以助药力。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燥邪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干咳或呛咳,甚至胸痛,无痰或痰少不利,甚至痰中带血丝,头痛鼻塞,喉痒咽痛,身热微寒,舌干少苔,脉浮或浮数,治当疏风清热,润肺止咳,方用杏苏散或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杏仁,紫苏叶,橘皮,半夏,桔梗,茯苓,甘草,大枣配杏苏散;桑叶,杏仁,南沙参,浙贝母,豆豉,栀子,梨皮配桑杏汤。

方中以紫苏叶,桑叶,生姜疏风解表;前胡,浙贝母,橘皮,半夏化痰;杏仁,南沙参,梨皮润肺止咳。

中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怎么样

研究表明,现代的医学讲究的都是中西结合治疗。同时也说明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医学方面都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中药好,西药快。但是中药还治本,任何疾病都是有分期的,支气管炎也不例外,从中医角度来说,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不同时期的支气管炎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使用的药物也不同。

1、中医针灸治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常用消喘膏,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于夏季三伏天开始使用。每次以三分之一药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分摊末6块直径5cm的油纸或塑料布上, 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均双侧)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4~6小时。每隔 10天贴1次,于初伏、中伏、晚伏各1次,共3次,连贴3~5年。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预防作用。

2、辩证治疗支气管炎:

风热咳嗽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不爽,痰多是以黄色的粘稠状为主,咽干口燥、鼻塞、流黄涕,或者是伴有盗汗发热以及舌苔微微发黄白色等各种不适症状。在中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中,针对该症状主要是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风寒咳嗽型支气管炎:

这一类型的疾病症状多是以突然咳嗽以及声咳急频为主要表现症状,其痰液比较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畏寒以及发热、脉浮等不适症状。对该类型中医疗法治疗支气管炎主要是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为主。

实热喘型支气管炎:

若支气管炎患者除了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之外,还患有高烧以及气急、喘憋等现象,那对于该病的中医治疗应当以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为主要的目的。可以选着麻杏石甘汤来治疗该病,并根据病情适量的加减。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风寒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量多,恶寒无汗,或兼头痛胸闷,鼻寒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此为外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治当发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方用止嗽散。

常用药:麻黄,杏仁,生姜,细辛,紫苑,桔梗,枳壳,甘草。

方中以麻黄,细辛,生姜祛风散寒,并宣通鼻窍;麻黄合杏仁宣肺止咳;紫苑,桔梗,枳壳祛痰,宣肺宽胸;甘草和胃。头痛,身痛者,加川芎,羌活,独活;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

慢性支气管炎与慢阻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与慢阻肺和肺气肿关系密切,临床上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并不能立即可诊断慢阻肺。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的临床表现,而无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患者仅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但是,如果患者肺功能提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诊断为慢阻肺。某些患者在患支气管哮喘的同时,也可以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常暴露在刺激性物质中,如抽烟,也会发生咳嗽和咳痰,而咳嗽和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项重要特征。这类患者可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有生命危险吗

急性支气管炎若积极进行治疗,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慢性支气管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慢阻肺,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专家表示,慢性支气管炎与慢阻肺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慢性支气管炎与慢阻肺和肺气肿关系密切,临床上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并不能立即可诊断慢阻肺。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的临床表现,而无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患者仅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

但是,如果患者肺功能提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诊断为慢阻肺。某些患者在患支气管哮喘的同时,也可以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常暴露在刺激性物质中,如抽烟,也会发生咳嗽和咳痰,而咳嗽和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项重要特征。这类患者可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

多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肺脓肿、支原体肺炎、麻疹、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等、以及鼻后滴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和肺癌等在发病时常常有咳嗽,类似于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故应深入检查,临床上需详加鉴别。

慢性支气管炎中药配方 痰气郁结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痰多,咳嗽不利,胸闷喘息,倦怠无力,舌苔微腻,脉弦,此为肺气宣降不利,聚液成痰,痰阻气道,而生咳喘。

治疗原则: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杏苏散加减。

常用中药:紫苏子,杏仁,白前,紫苑,款冬花,天花粉,冬瓜子,桑白皮,枳壳,桔梗,党参。

方中以紫苏子,白前,款冬,紫苑化痰止咳;灸麻黄,杏仁以宣降肺气平喘;天花粉,冬瓜子利痰;党参补益脾肺;桔梗,枳壳理气宽胸。

宝宝支气管炎推拿手法图解 痰湿阻肺型支气管炎推拿手法

症状:咳嗽痰盛,色白而稀,喉中痰鸣,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推拿取穴:脾经,内八卦,一窝风,外劳宫,肺俞,膻中,乳根,乳旁,中脘,丰隆。

推拿手法:

1.患儿取坐位,推拿者与其相对而坐,左手握患儿左手,右手依次推脾经400次,运内八卦50次,揉一窝风,外劳宫各50次。

2.患儿俯卧位,推拿者站其左侧,用右手食指,中指揉肺俞5分钟。

3.患儿取仰卧位,推拿者站于患儿一侧,依次推膻中100次,揉乳根,乳旁各20次,揉中脘50次,按揉丰隆100次。

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炎

1.风寒咳嗽型支气管炎

症状表现: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炎,中医药方: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复6g,牛蒡子6g,生姜3片。

2.风热咳嗽型支气管炎

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以黄粘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治疗方法: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中医如何治疗支气管炎,常用桑菊饮加减。

3.实热喘型支气管炎

症状表现: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顺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中医药方: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可随证选加其它药物1~2味:①表邪重时加菊花9g,鲜芦根 15g。②热重时加黄芩6g,银花9g,连翘9g。③咳嗽重时加前胡9g或百部9g。④喘重时选加郁金6g,银杏9g或生赭石15g。⑤痰多时加葶苈子 9g,蒌仁9g。

急性支气管炎中药方

一、风寒咳嗽

主要症状为突然咳嗽,咳声急频,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杏苏散加减: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夏6g,牛蒡子6g,生姜3片。

二、风热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嗽不爽,痰液黄黏稠,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微黄白,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饮加减:桑叶9g,菊花9g,杏仁6g,白前9g,黄苓6g,枇杷叶9g,桔梗9g。

三、实热喘

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

推荐药剂:

(1)麻杏陷胸汤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芝圃方

(2)小青龙加石膏汤

【辨证】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治法】温化水饮,开郁清降

【组成】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熊永厚方

支气管炎吃什么中药

1、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

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为中枢性镇咳药。主要用于干咳。所以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效果非常的好。亦可用于因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刺激性干咳。

2、千珍消炎片

其主要成份为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支气管炎的咳嗽有痰及疖肿。尤其对于支气管炎,效果更是显著!

3、桂龙咳喘宁胶囊

桂龙咳喘宁胶囊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是支气管炎患者的最佳用药之一!

4、急支糖浆

大家都知道,提起咳嗽,大家都会想到甘草,而急支糖浆的主要成分为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所以该药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遂于支气管炎咳嗽效果很是显著哦。

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处方:

一、药方:硫黄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术20g,白矾10g,热参总碱150g。制法:先将草、芍、术用水煎煮两次,煎液混合一起浓缩成稠膏,加入硫、矾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热参总碱,混匀,备用。用法:先将脐用温水洗净擦干,取上药200mg敷于脐窝中,盖以软纸片,上用药棉,轻轻压紧,外以胶布固定,5~7天换药1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二、药方:二丑15g,大黄30g,槟榔8g,木香5g,轻粉少许。

制法:轻粉另研。余诸药均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加轻粉,调均匀,再研一遍,炼蜜调膏。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支气管炎偏热者。

支气管炎中药药方 肝火犯肺型支气管炎

症状:咳呛气逆阵作,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痰难出,量少质黏,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舌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治当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方用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常用药: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枇杷叶,青黛,蛤壳。

方中以桑白皮,地骨皮清肺热;青黛,蛤壳化痰热;枇杷叶降逆枳壳;粳米,甘草和胃。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偏方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起病时一般先有鼻塞、流涕、咽痛、发热、头身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咳痰,少数伴有喘息,病程约1~2周,最多不超过3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4种类: 1、燥邪伤肺 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不易咯出或带血丝、口鼻干燥为特点,多发于秋季,常伴有咽喉干燥、呛咳、胸痛、发热等症状。舌红、苔薄黄或干。治疗以清肺润燥、止咳祛痰为主。药方包括:瓜蒌、贝母、天花粉、桔红、桔梗、桑叶、杏仁、栀子、梨皮、明党参(粉沙参)、青黛、侧柏叶、百合、黄精。 中成药可选用二冬膏、贝母二冬膏、复方甘草

支气管炎中药方有哪些

一、杏仁芝麻羹 炒杏仁、炒芝麻各等量捣烂,每次6克, —日2次,开水冲调服用,可以止咳润肺通便,对老年人较为适用。 二、燕窝粥 准备燕窝10克,粳米100克,冰糖50克。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去污物,放开水碗中再发,人粳米,加3碗水,旺火烧开,改文火慢熬约1小时左右,人冰糖熔化后即可服食。可治肺虚久咳患者。 三、雪梨百合汁 雪梨1枚,百合15g。将雪梨切片,与百合同煮,待烂熟后喝汤。亦可在煎煮时加入适量冰糖。 四、萝卜杏仁煮牛肺 准备萝卜 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或猪肺)250克,姜汁、料酒各适量。萝

长期慢性支气管炎有什么症状

支气管炎主要原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2.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种原因后,患者每年慢性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二年。并不一定伴有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 (1)咳嗽 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表现。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尤以清晨起床前后最明显,白天咳嗽较

怎么快速治疗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常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通常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 而全身症状较为轻微,但可出现低热、畏寒、周身乏力,自觉咽喉部发痒,并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 早期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日后痰液可由黏液性转为黏液脓性。 患者受凉、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可使咳嗽加剧或诱发咳嗽。患者晨起时或夜间咳嗽常较显著。 咳嗽也可为阵发性,有时呈持久性咳嗽。咳嗽剧烈时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胸部、腹部肌肉疼痛。 如伴有支气管痉挛,可有哮鸣和气急。一般而言,急性支

气管炎辨证论治

1.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

在临床医学上得了支气管炎的患者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1.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初期常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通常有鼻塞、流清涕、咽痛和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而全身症状较为轻微,但可出现低热、畏寒、周身乏力,自觉咽喉部发痒,并有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早期痰量不多,但痰液不易咳出,2~3日后痰液可由黏液性转为黏液脓性。 患者受凉、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体可使咳嗽加剧或诱发咳嗽。患者晨起时或夜间咳嗽常较显著。咳嗽也可为阵发性,有时呈持久性咳嗽。咳嗽剧烈时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胸部、腹部肌肉疼痛。如伴有支气管痉挛,可有哮鸣和气急。一般而言,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吃什么中成药 肺气虚支气管炎

症状:咳声无力,声低气少,痰白量多,自汗出,畏风冷,反复感冒,每次感冒就会导致咳嗽,咳痰的发作,舌淡苔白,脉虚,此为肺气虚,卫气不固。 治疗原则:益肺固卫,化痰止咳。方用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党参,五味子,紫苑,桂枝,白芍,防风,款冬花。 方中以紫苑,款冬花化痰止咳,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黄芪,防风以增强益气,助卫固表,抵御外邪;党参补益肺脾;五味子收敛肺气以治病本。

怎么有效诊断支气管哮喘

由于诊断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老年支气管哮喘起病估计差异较大,医学研究老年期和青少年期有两个发病支气管哮喘高峰,而且老年期的支气管哮喘病发作很高。因为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常被误诊为慢性喘息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如何有效诊断支气管哮喘 1、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有多种方法鉴别,如心电图、X线胸片、心力衰竭、肺水肿、COPD、支气管肺癌以及肺栓塞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这类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显得尤为重要。 2、要做个详细的检查有准确额病史,那样可以正确鉴别老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 3、对可疑病例可根据

支气管炎的分类

支气管炎依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根据症状,又分为单纯支气管炎与喘息支气管炎。 1、急性支气管炎——起病时往往有上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鼻塞等,咳嗽开始为刺激性,痰少,后可变为粘液或脓性痰。夜间与晨起咳嗽较明显。检查白细胞可正常,X线检查也无明显异常。 2、慢性支气管炎——急支迁延未愈,或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气候寒冷、过敏因素、营养缺乏及免疫低下等,可造成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每年咳、痰、喘超过3个月,连续2年以上,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的主要症状为—

支气管炎中药怎么调理

风寒犯肺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急,痰稀色白量多,恶寒无汗,或兼头痛胸闷,鼻寒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此为外感风寒,肺失宣降所致。治当发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方用止嗽散。 常用药:麻黄,杏仁,生姜,细辛,紫苑,桔梗,枳壳,甘草。 方中以麻黄,细辛,生姜祛风散寒,并宣通鼻窍;麻黄合杏仁宣肺止咳;紫苑,桔梗,枳壳祛痰,宣肺宽胸;甘草和胃。头痛,身痛者,加川芎,羌活,独活;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 风热犯肺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气促,痰液粘稠,或兼身热,咽痛,鼻流浊涕,头目不清,舌苔薄微黄,脉浮数,此为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