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烫伤涂酱油很容易感染

烫伤涂酱油很容易感染

情急之下,许多人首先想到该在患处涂抹些什么,比如红药水、牙膏、酱油、黄酱等,认为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还能消炎。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敷在伤口上面的牙膏、酱油不仅本身不卫生,而且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其他一些不对症的药膏也会对伤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创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到了医院后,不但会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诊断,在清洗过程中,也会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如果在家中被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立即剥去浸透热液的衣物,注意动作要轻,千万不要将皮肤搓破;尽快用自来水冲洗患处15分钟—20分钟;再用干净毛巾包好,送到医院治疗。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患处后,如果水疱没破,千万不要挑破水疱,因为破损的皮肤可能会引起感染;如果是手、脚烧伤,可将患肢抬起,高于心脏位置;如果是眼睛受伤,应先用水清洗5分钟,然后立即送去医院,千万不要随便涂抹其他药品,以免使患处更严重。

其实,在烫伤后,创面越疼,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烧伤程度越轻,这证明患处的神经末梢没被损坏,还能传导痛觉。所以,千万不要因疼痛剧烈而慌了手脚。

家庭急救知识 烫伤后第一时间该如何处理?

烫伤后第一时间,应该用冷水冲,降低局部温度。很多人会用牙膏,也是因为牙膏里面有薄荷,会起到降温的作用,但是牙膏的降温不会持续很久,很快我们的体温就会将这种清凉感觉给抵消。

1用冰水但是不要太凉。有时候我们可能有冰块,但是用冰块冷敷的时候,一定要拿毛巾包上,不要直接接触烫伤部位,否则,烫伤没好变成冻伤了。

2如果隔着衣服被烫伤,一定不要脱去衣服,不要去扯衣服,要隔着衣服用凉水冲。因为在扯衣服的过程中容易将水泡弄破,从而引起感染。

使用酱油、香油、白糖等等,都起不到局部降温的作用,所以是没有用的,而且可能会耽误我们对于烫伤的治疗。因为将这些涂到烫伤部位,涂过后留下的黄色、黑色等染色会影响我们对局部的观察。并且如果烫伤后起的水泡破了,再涂上酱油等可能引起感染。

千万别陷入处理烧烫伤的6个误区

1.烧烫伤后不痛表示烫得不重

恰恰相反,伤口疼痛的感觉越小,反而表示伤势越重。因为开水或明火首先损伤到的是皮肤表皮,再到皮肤中层,痛觉神经被破坏了你才会感觉不到疼痛。所以如果你觉得一点都不痛,这表示可能烧伤的程度很严重,已经损伤到深层的组织了,应当及时到专科处理。如果很疼很痛,那么不要过于担心,伤势绝不像你的疼痛一样糟糕。

2.烧烫伤后用酱油涂

烧烫伤后不能用酱油涂抹,首先酱油含有盐类,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其次,酱油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就有可能引起感染。再次,酱油的黑褐色覆盖了创面,影响了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所以烧烫伤后用冷水冲洗,不要涂抹其他物质,如色拉油、酱油、清凉油、绿药膏等等,应当到专科医院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真正有效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3.烧烫伤后挑破水泡

这要根据情况而定。一般的开水烫伤形成的水泡是无菌的,表皮没有破损,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是不需要挑破的,一方面由于保持了皮肤的完整,细菌不易侵入,不易发生感染。另一方面保留皮肤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但是如果水泡过大,疼痛明显,蛋白有凝固可能,这时就应该用无菌的针棒挑破水泡,挤出水泡中的水,将水泡皮原样覆盖。更好的方法是使用生物敷料,这时将坏死表皮完全去除,清洁消毒后,覆盖生物敷料,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而且换药疼痛大大减轻。

4.烧烫伤后用白酒冲洗伤口

很多人认为白酒有消毒的作用,因而伤后会大量应用,如果创面皮肤未破溃,白酒中的酒精挥发时带走热量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如果皮肤破溃时应用则对创面无任何好处,不但会导致疼痛加重,还会加深创面,大面积使用还可能经创面吸收引起酒精中毒。

5.烧烫伤后立刻冰敷

高温会伤害皮肤,低温也会造成伤害。烧烫伤后,受损的皮肤已经失去表皮的保护,不可以直接冰敷,以免冻伤。要立刻以缓和、流动的冷水冲30分钟,或冲到不痛为止。

6.烧烫伤后立刻涂抹药膏

涂抹药膏会让热能包覆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立刻冲水降温,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夏季谨防开水烫伤孩子

对于意外发生的烫伤该如何应对?

赵医生介绍说,日常生活中不小心碰翻盛有热水等的容器而意外被烧伤或烫伤,最好的办法就是“冷疗法”,即用温度较低的物品持续地用于受伤的皮肤上,最好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但一定要保持水温处于较低的温度。这样持续冲洗或浸泡30分钟到一个小时后,再就近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同时,最好不要涂抹任何药物。“冷疗法”不仅容易寻找降温物品(比如自来水),而且能控制高温向皮肤深处渗透,从而减少烫伤面积。如果遇到水泡的现象,为避免感染,最好还是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同时,赵医生告戒说,用碱面、酱油等“土办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刚刚烫伤或烧伤后,在伤口上擦碱、抹酱油甚至涂甜面酱等,都会污染伤口,到医院后医生清理起来也很麻烦,会因此而延误治疗时机。

儿童夏季烫伤涂酱油大酱都没用

烫伤后立马冲清水,能有效缓解烫伤程度。小孩子烫伤后,要第一时间脱离热源,用清水冲洗。如果在热源中持续的时间长,创伤就会越来越严重。一般创面的深度和热源的作用时间、温度成正比。

用清水冲半个小时,是最有效缓解烫伤程度的方式,如果是身上有火,就先灭火,然后再用水冲。水流能带走聚积在皮肤上的热量,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有些人家给孩子涂酱油、大酱或者蚝油,这些都不好使,一定要赶紧用清水冲洗。

冬天孩子烫伤为什么创伤严重,就因为穿的衣服厚。孩子一旦被烫伤,不要马上把衣物脱掉,如果脱衣服,应该浸在水里再用剪刀剪开衣物。

防止孩子意外烫伤 这些细节您要注意了

孩子意外烫伤,有不少是和父母不注意一些生活细节有关。下面我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一一罗列,您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1.厨房里,热锅、热水瓶尽量不要放在地上,很可能孩子碰倒、碰洒造成烫伤,更不要让孩子离灶台很近;2.餐厅有桌布的要当心。小孩子一旦撕扯桌布,就很可能把桌布上热菜、装热水杯子拉到他身上,造成烫伤;3.热水壶都有电源线,不要把线垂在桌子旁,小孩子很容易拉扯电线,把水壶拉倒,造成烫伤;4.家里有饮水机的,其热水阀要尽可能避免让孩子碰到;5.给孩子洗澡时,最好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家长要掌握好水温才开始洗。

手指被烫伤了涂酱油有用吗

没用。

很多人在手指烫伤后会用酱油涂抹在烫伤部位,但是这种方法对烫伤是没有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酱油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调味品,并不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酱油并没有处于一个无菌的环境,涂抹在烫伤部位有可能会给我们的伤口带来感染的风险。

3、涂抹酱油后,伤口的颜色过深,会加大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难度,而且涂抹后会有色素沉着,留下一定的黑斑。

预防儿童烧伤烫伤的方法

预防儿童烧伤烫伤的方法厨房

1.家中暖瓶、饮水器放在高处,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2.在厨房做饭菜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的突然闯入。

3.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

4.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5.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

6.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7.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卫生间

1.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卫生间。

2.在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3.冷水和热水,大人要用手先试之后,再给幼儿用。

4.给婴儿洗澡时,考虑到婴儿体温与大人手掌温度有很大差异,婴儿比成人怕热,对寒冷的耐受性好,水温要在38度左右。

5.冬天给孩子洗澡时,若放置取暖器,一定要注意安全。

客厅

1.点火器具(如:打火机、火柴)要锁在抽屉中。

2.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

3.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4.电动玩具在给幼儿时,要检查其电路和电池的完好。

卧室

1.不放点火器具。

2.大人不在床上吸烟。

3.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

4.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烟花爆竹

1.选购安全的烟花爆竹。

2.不要让孩子单独燃放烟花爆竹,教育孩子不玩火。

儿童烫伤烧伤后的错误做法立即用盐水涂抹

首先临时所制盐水不一定是生理盐水,浓度有所偏离。并且盐水并不能起到散热作用,还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

立即用蛋清涂抹

烫伤用蛋清涂抹反而会使烧伤创面感染。

立即用香油涂抹

烫伤用香油涂抹反而会使烧伤创面感染。

立即用酱油涂抹

烫伤后不能用酱油涂抹,首先酱油含有盐,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其次,酱油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有可能引起感染。再次,酱油的黑褐色覆盖了创面,影响了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立即用牙膏涂抹

涂抹牙膏会让热能包裹在皮肤上据需伤害皮肤。立刻冲水降温,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立即用绿茶膏涂抹

涂抹绿茶膏会让热能包裹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

儿童烫伤烧伤后的处理方法“冲、脱、泡、盖、送”是常用的烧烫伤急救五字诀,缺一不可,顺序也不能乱。

直接用缓和、流动的凉水对准烫伤部位冲,越快越好,并坚持20分钟以上。

烫伤后最紧迫的事是:降温。烫伤后滞留在烫伤局部的热量并不会立即消失,每一秒钟都在向纵深进犯,扩大受伤的深度和广度,使更多组织和细胞被烫死。如果不对烫伤部位紧急降温,原本轻度的烫伤可能变成中度,中度的可能发展成重度。两外,对烫伤部位降温的同时,降温部位的毛细血管会遇冷收缩,可起到减少水肿、止痛的作用。

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烧伤者的外衣。当衣物与局部皮肤粘连在一起时,不要强行剥离,可剪掉粘连周围没有粘牢的衣物,而让粘牢的衣物保持原样。

用冷水浸泡创面,大概30分钟左右。

用无菌敷料包扎,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敷料还可以吸收创面渗出的组织液体。冷却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

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一般开水烫伤形成的水泡是无菌的,表皮没有破损,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另外,水泡不挑破,皮肤是完整的,细菌不易进入,所以不易发生感染,起泡的皮肤还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宝宝烧伤烫伤护理误区

误区1:在伤口上涂黄油或油脂有利于恢复。

正确指导:这种方法并不能帮助康复,反而容易吸附灰尘,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误区2:在伤口放冰或冰水,给宝宝伤口降温。

正确指导:用自来水处理伤口最好,冰或冰水能引起冻伤,并损坏组织,恶化伤势。

误区3:向伤口吹气或碰触伤口可以缓解宝宝的不适。

正确指导:这样做可能会污染伤口,并引起感染。

误区4:被烧烫伤后一点儿都不痛表示烫得不重,没事。

正确指导:伤口疼痛的感觉越小,反而表示伤势越重。开水或明火首先损伤到的是皮肤表皮,再到皮肤中层,痛觉神经破坏了才会感觉不到疼痛。如果宝宝觉得一点儿都不痛,可能烧伤已经损伤到深层的组织了。

误区5:烧、烫伤后可以立即用酱油涂,能止痛。

正确指导:酱油含有盐类,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其次,酱油并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则有可能引起感染。

误区6:如果烧、烫伤后产生水泡要挑破。

正确指导:开水烫伤形成的水平是无菌的,表皮没有破损,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是不需要挑破的,这样可以保持皮肤的完整,细菌不易侵入,不易发生感染。

烫伤涂酱油很容易感染

情急之下,许多人首先想到该在患处涂抹些什么,比如红药水、牙膏、酱油、黄酱等,认为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疼痛,还能消炎。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敷在伤口上面的牙膏、酱油不仅本身不卫生,而且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其他一些不对症的药膏也会对伤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创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到了医院后,不但会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诊断,在清洗过程中,也会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如果在家中被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立即剥去浸透热液的衣物,注意动作要轻,千万不要将皮肤搓破;尽快用自来水冲洗患处15分钟-20分钟;再用干净毛巾包好,送到医院治疗。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患处后,如果水疱没破,千万不要挑破水疱,因为破损的皮肤可能会引起感染;如果是手、脚烧伤,可将患肢抬起,高于心脏位置;如果是眼睛受伤,应先用水清洗5分钟,然后立即送去医院,千万不要随便涂抹其他药品,以免使患处更严重。

其实,在烫伤后,创面越疼,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烧伤程度越轻,这证明患处的神经末梢没被损坏,还能传导痛觉。所以,千万不要因疼痛剧烈而慌了手脚。

烫伤能碰水吗 烫伤后还要注意什么

1、不要使用冰块进行冰敷。烫伤后伤口的皮肤温度过高,如果使用冰块进行降温,温差较大,容易造成二次创伤。

2、不要使用酱油进行涂抹。因为酱油只是一种调味品,可能含有细菌,容易造成感染,同时在就医时给医生带来一定的困难。

3、不要使用食醋进行涂抹。食醋具有弱酸性,并没有什么止痛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对创口造成伤害。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在烫伤后如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可能会导致伤口愈合后出现疤痕。

烫伤后需要注意什么

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因为低温烫伤会伤及肌肤的深部,治疗的时间也会加长,治疗上也比较麻烦,尤其是创面深切严重的低温烫伤,通过局部换药的方法很难治愈,须采用手术方法把坏死组织切除,依烫伤的程度而异外科接受治疗。

相关推荐

开水烫伤怎样护理

当在家里如果遇到开水烫伤,不要过于的慌张,应该紧急处理一下,进而防止烫伤加重。那么开水烫伤怎样护理? 开水烫伤怎样护理? 一、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

被开水烫伤后长的水泡该怎么消除掉啊

还是不要剪穿了,容易创面感染,尤其是你没有消毒器具和消毒措施。等它自己愈合后烫伤的皮就会掉了。大约需要1-2周。 日常生活中,皮肤烫伤屡见不鲜,尤其夏天,如热水瓶的爆破或被打翻,冲开水时彼此相撞,孩子在厨房里玩耍导致沸水烫伤,或孩子在洗澡时误入未竞温的热水浴盆;最厉害的是在高压锅烧煮米粥或绿豆汤时因汽阀失灵而造成严重的面部蒸汽烫伤。 万一发生这些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 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冷水冲洗的目的

手指被烫伤了非常疼怎么办 注意事项

1、网上有很多偏方,像用蛋清、牙膏、酱油、梨子、风油精等抹在烫伤处来缓解疼痛,最好是谨慎使用,不要随便的抹,以免造成感染或是留下疤痕。 2、如果被烫伤后起了水泡,千万不要自己刺破或剪开挤出,以避免伤口感染而留下难看的疤。 3、如果用流水进行清洗患处的话,则不能让水流的压力太大,不能是冲的方式,一定开到小小的,让它流过烫伤的部位,以免冲破患处而引起感染。 4、发生手部严重烫伤时,将手部紧急冷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不要自行随便的处理。

孩子烫伤起泡怎么处理能好快点?这些急救措施妈妈一定要知道! 孩子烫伤怎么处理

孩子烫伤后,家长必须要做的五件事:冲、脱、泡、盖、送! 孩子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 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千万不要轻信偏方,忙着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还妨碍医生观察烫伤严重程度,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用冰敷,否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愈合;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冲破水泡;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便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

烫伤后多长时间不疼了 烫伤不宜用什么方法止痛

因为在烫伤后,伤口的温度很高,此时若使用冰块冰敷,温度骤降,冷热温差较大,会对伤口进一步造成损害。 因为酱油只是生活中的普通调味料,并不具有杀菌的效果,而且酱油不是处于无菌环境,抹后可能会加重伤口感染,在就医时还会加大医生确诊的难度。 因为食醋是弱酸性,如果使用食醋抹在伤口,会加大伤口的创面,加重伤口的病情。 有些牙膏中含有薄荷醇,因此在抹后会让人感到清凉的感觉,但牙膏并不能止痛,而且烫伤后的伤口表面温度很高,如果上牙膏,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出来,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脚被开水烫了怎么办

万一发生脚部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 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 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些蓝油烃、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以防止起水泡。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针筒抽吸或剪个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则用消毒棉球拭干,以保持干燥,不能

热水烫着脚了怎么办呢

烫伤的治疗法 1、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 然后把伤处放入凉水浸泡半小时. 一般来说, 浸泡时间越早, 水温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冻伤), 效果越好. 但伤处已经起泡并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 2、用淡盐水轻轻于灼伤处, 可以消炎。 3、在受伤处, 擦上酱油或蜂蜜、猪油、狗油、生姜汁, 均能收效 4、用鸡蛋清、熟蜂蜜或香油, 混合调匀敷在受伤处, 有消炎止痛作用. 5、切几片生梨, 贴于烫伤处, 有收敛止痛作用. 6、小儿烫伤后, 用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 搽伤处, 有疗效. 7、轻度烫伤

烫伤不宜用什么方法止痛

1、用冰块外敷 因为在烫伤后,伤口的温度很高,此时若使用冰块冰敷,温度骤降,冷热温差较大,会对伤口进一步造成损害。 2、酱油 因为酱油只是生活中的普通调味料,并不具有杀菌的效果,而且酱油不是处于无菌环境,抹后可能会加重伤口感染,在就医时还会加大医生确诊的难度。 3、抹食醋 因为食醋是弱酸性,如果使用食醋抹在伤口,会加大伤口的创面,加重伤口的病情。 4、抹牙膏 有些牙膏中含有薄荷醇,因此在抹后会让人感到清凉的感觉,但牙膏并不能止痛,而且烫伤后的伤口表面温度很高,如果上牙膏,会导致热量无法散发

烫伤后的不正确治疗方法

烫伤后处理勿用不正确方法 门诊医生经常见到烫伤患者,创面抹了牙膏、紫药水后伤势加重、发生感染而来就诊者。 更有甚者,父母将烫伤的婴儿泡在酱油中送医院就诊。这些都是错误的处理方法,会影响烫伤的治疗与康复。他指出如下一些错误烫伤处理方法的害处: 一是用肥皂、食盐、白糖、鸡蛋清、蚯蚓等民间“偏方”,可能引起烫伤创面感染;尤其是牙膏、食醋等,对烫伤创面有较强的刺激性,还可能会侵蚀创面、增加损伤。 二是应用酱油、紫药水等不但影响医生对烫伤创面的观察,而且可能引起感染。 三是应用“红药水”,可能引起汞中毒。

开水烫伤了如何护理

万一发生这些烫伤,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急于脱掉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应迅即用冷水冲洗。等冷却后才可小心地将贴身衣服脱去,以免撕破烫伤后形成的水泡。冷水冲洗的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从而避免或减少水泡形成。冲洗时间约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止。一般水温约20℃左右即可。切忌用冰水,以免冻伤。如果烫伤在手指,也可用冷水浸浴。面部等不能冲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冷水处理后把创面拭干,然后薄薄地些蓝油烃、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以防止起水泡。但面部只能暴露,不必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