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结肠癌生活注意事项

结肠癌生活注意事项

考虑到结肠癌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等,在预防结肠癌的时候,大家应特别注意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特别是饮食方面的工作。

1、改善饮食习惯。导致结肠癌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饮食摄入过多与纤维素摄入不足,因此在饮食上,我们应注意每天要摄入足够的高纤维素食物,这类食物包括冬菇、木耳、紫菜、荞麦、红薯、黄豆、青豆、玉米和各种水果等。同时,我们要限制摄入高脂肪。

2、注意卫生,预防疾病。血吸虫病、炎症性肠病等疾病都有可能会引起结肠癌的发生,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卫生,避免传染源,减少结肠癌发生的可能性。

3、防治结肠癌的癌前期病变。针对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患者应及早切除病灶,并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防止病变发生。

4、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研究表明,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要比活动量小、坐着办公的人要低40%到50%,因此建议如果日常少活动身体的人应积极锻炼身体,最好每天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活动身体,减少患结肠癌的可能性。

5、定期体检,积极预防。建议有条件的人应定期前往医院体检,及早发现身体是否有存在健康隐患。或者定期进行便隐血检测,这个检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消化道、特别是肠道的出血情况。

腹泻和便秘交替警惕结肠癌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针对结直肠癌我们要做的就是及早治疗。结肠是介于盲肠和直肠之间的部分大肠,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而50%左右的人会发生肝转移。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其中便血及腹泻和便秘的交替发生症状比较典型。

在临床上被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中,有60%的人曾患有结肠炎,结肠癌在40岁~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建议市民(尤其是患有结肠炎经常腹泻的人)35岁起就应该定期做肠镜检查。结肠癌生长很慢,早期症状通过肠镜通常可以检查出,不用手术就能治愈。

专家提醒,在结肠癌发生转移之前会有相关的消化道症状,如交替性腹泻和便秘、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等。如果能够在结肠癌早期就采取措施,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延长。比如李丁老师,从发现到去世,仅仅5个多月。一方面是受年龄和身体影响,很多药物无法使用,另一方面则就是没有能够及时发现。

如何做好肠癌的早期筛查

肠癌的筛查依据到底是什么,如果您也不知道,就与小编一起看看这篇文章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肠癌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出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因转移、浸润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变。肠癌因其发部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结直肠癌的好发部位

结肠癌的症状——便型的异常

患有结肠癌会导致患者出现便型的异常改变,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但会直接影响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小问题,避免结肠癌来袭。

结肠癌的症状——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习惯的改变主要指大便的时间、次数等,患有结肠癌大便次数增多,每次都感觉排不多,并且还有排不尽的感觉。

结肠癌的症状——腹泻

结肠癌患者还会表现为腹泻的症状,主要为粘液血便、粘液浓血便或为溏薄的稀便,而且还会伴有里急后重感,此时应与菌痢加以区别。

结肠癌的发展比较缓慢,这些症状出现的不是特别频繁,注意生活中的小问题,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不妨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自己患有结肠癌的可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

结肠癌生活中注意原则

1.注意造口清洁,勤洗澡

手术后早期睡眠宜采取侧卧位,使人工肛门的一侧在上,这样可避免粪便污染伤口而引起感染。人工肛门周围的皮肤应保持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并涂以凡士林软膏,以保护皮肤.定时用手指带上指套扩张人工肛门,当大便变细时,扩张更为需要。当手术的切口缝线已拆线,切口完全愈合后,便可以洗澡,造口似口腔粘膜一样,不怕水,水也不会从造口进入身体内,中性肥皂对它也无刺激,盆浴或淋浴都可选择。

2.正确看待人工造口

因手术而作肛门再造的病人,由于人工肛门没有括约肌,而且浑身上下都有异常的味道,病人常常产生思想负担,因此要多解释和鼓励,并帮助和指导病人作好人工肛门护理。要让病人明白肛门再造仅仅是吧肛门从会阴部转移到了腹部而已,并没有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这件事,他自己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排便,自己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差别。或者让他知道只有患者自己知道肛门在腹部,没有人能发现这个秘密。.衣着方面不需穿特制衣服,造口用品既轻便平坦又不显眼,只需穿柔软、宽松、富于弹性的服装即可,所用腰带不宜太紧,弹性腰带不压迫造口,背带裤可使用。

3.重视心理护理

结肠癌病人除了焦虑和恐惧外,也常常会对自己和家庭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沮丧和内疚等情绪体验,有些病人还可能产生愤怒、忿恨和敌意。尤其是永久性使用人工肛门的病人会产生"不完全感"或失落感,可将自己当作"废人"感到悲观和绝望。也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及交际活动。护理中抚慰病人,给予精神鼓励。对消极绝望的病人,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原因,给予他们精神安慰。除了做好精神调养和生活指导等服务性工作,还给病人讲述一些治愈病例的治疗过程和疗养方法,使病人树立信心,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4.适度的运动助康复

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可促进体力的恢复,也可促进新陈代谢和增加免疫力。每天都要运动,以保持健康的身体,有造口者也不例外。根据术前的爱好与身体的耐受力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但剧烈的运动,如打拳、举重则要避免。每天的活动量应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进行计划和调整,如计划每天散步2次,每次10~15分钟,待适应后逐渐增加。身体不适时应相对减少,不可操之过急。当病人的体力已恢复,便可以恢复以前的工作,但需避免重体力劳动。

肠癌是什么引起的

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结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结肠癌的病因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结肠腺瘤:尸检材料研究发现,结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结肠癌基本一致,也是常见的结肠癌的病因。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 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癌,恶变率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遗传因素: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8倍,也是常见的结肠癌的病因。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直肠癌概述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有报道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三位(前两位是肺癌及胃癌),到2015年大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的发病率,位列第一。因此关于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直肠癌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中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年,在中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直肠癌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直肠癌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结肠癌的五大病因

什么病一旦进入“癌”阶段,治疗起来相对都是比较苦难的。在肠道疾病当中,结肠癌也算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于很多患者来说,为什么会得上结肠癌呢?有时候自己都不知其解。其实,引起结肠癌的原因有很多,究竟是哪些原因呢?下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作进一步的介绍。

结肠癌的常见病因有:

1、环境因素

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引起结肠癌的原因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

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2、遗传因素

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八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在家族中患病率可达百分之五十,如不治疗,十岁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3、大肠腺瘤

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基本一致。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癌,恶变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五,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百分五。

4、饮食及生活因素

据调查发现,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烟酒摄入过多,以及长期没有注意运动、久坐,这些都很有可能会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5、慢性大肠炎症

据报道,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引起结肠癌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

另外,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三十倍。

以上就是结肠癌的常见五大病因,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不管什么疾病,只有知其因,找到根源,才能提前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此外,在日常饮食中,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晚期直肠癌能活多久

晚期直肠癌生存期有较多因素影响,不可一概而论,三个月至数年都有实例。一般来说由四方面共同决定即:良好的心态、适当的锻炼、有效的药物及合理的饮食。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息肉也是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不同病人不同病情不同体质,生存时间也不一样,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韭菜及萝卜等绿叶蔬菜、以及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粪便中致癌物与结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多从饮食来改善病情。

相关推荐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肠癌

1、日常饮食不宜太过精细。 生活中有部分的人群在饮食方面其实是很精细的,要知道如果食物过于精细,那这对于身体是有很多的害处的,如精米白面,含糖量高,可能影响血糖、甘油三脂的水平,这些因素可直接或通过胰岛素等,多种激素间接作用于大肠上皮细胞,促进癌变,诱发大肠癌,因此预防大肠癌,日常饮食不宜太过精细。 2、重口味习惯不可取。 如何从饮食上预防大肠癌?生活中重口味的人大有人在,假如您在日常的生活中喜食腌腊、煎炸、辛辣制品,都应改正,因为这些都是诱发大肠癌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大肠癌,要注意膳食平衡,多食新鲜瓜果

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区别是什么

结肠癌和直肠癌都属于肠道疾病,细分的话都属于大肠癌。由于饮食习惯,很多肠道疾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结肠癌和直肠癌都是非常容易发作的疾病。那么结肠癌和直肠癌有什么区别呢?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一)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 (二)大便逐渐变细晚期则有排

结肠癌的病因都有哪些

结肠癌疾病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非常的痛苦,让患者朋友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同时让家人和朋友们都极其的担心,对于结肠癌这种疾病,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结肠癌的病因都有哪些: 一、饮食因素。研究表明,有70%~90%的结肠癌病因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相关联,故在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职业因素。结肠癌患者中绝缘石棉生产工人较常见,并且动物实验已证实吞食石棉纤维能够穿透肠黏膜。此外,金属工业、棉纱或纺织

结肠癌患者保健护理的宜忌

心情的好坏也会影响病情的恢复,人们得了疾病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愁眉苦脸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结肠癌的产生及恶变和进食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其产生缘由较复杂,因此合理的进食是结肠癌防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方面,结肠癌饮食调理有助于结肠癌康复。同时,保持乐观情绪,解除为难情绪,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以及注意锻炼膀胱功能等生活调养也不可忽视。 1、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抑郁或急躁易怒。 2、对直肠癌术后造瘺病人,要解除为难情绪,如控制好,一般均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3、直肠癌术后排尿障碍者,应注意锻炼膀胱功能。

造成结肠癌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造成结肠癌的元凶之一: 结肠癌发病与高脂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食后使肠内的胆酸、胆固醇量增加,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此两者的代谢产物可能为大肠癌的致病物质。 其次,致癌物质也会形成结肠癌: 亚硝胺类化合物,可能是结肠癌的致病因素之一。钼是硝酸还原酶作用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当土壤中钼含量减少或缺乏时,会使植物中的硝酸盐积聚,硝酸盐是形成亚硝胺的前身。原发性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也能成为本病的致病因素。 饮食调节:日常生活饮食中不要吃腌制、熏烤

影响结肠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肠癌,他患此病危险性要比常人高8倍,是常见的结肠癌的病因。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肠癌家族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结肠癌的可能。 2、大肠腺瘤: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基本一致,也是常见的结肠癌的病因。据统计,单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易发展成癌,恶变率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这样便秘可能是癌

便秘也是结肠癌常见的初期征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常有便秘征兆,这时大家要认真重视了,防止是结肠癌的征兆表现,那么,如果大家出现便秘病症时,患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针对结肠癌的便秘病症表现和具体治疗措施,今天请肿瘤科专家阐述几方面。 现在很多人都有便秘的毛病。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也是诱发脑出血,心脏病发作以及肺大泡等肺部急症的罪魁祸首之一。最近的研究发现,便秘可能会引起结肠癌。因此,防止便秘既可以减少脑出血等急症的发生,也可防范结肠癌。 美国科学家埃里克?雅各布斯博士和埃米莉怀特博士在最近一期《流

结肠癌肝转移怎么治

治疗结肠癌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治疗结肠癌的方法是以外科手术为主,但如果结肠癌发生转移则只能选用保守治疗。由于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不大明显,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延误病情的治疗。最后,结肠癌一旦发生转移,大多数都在肝脏。由于部分结肠癌患者对该病不大了解,认为发生转移后,无药可治,便放弃治疗,增加结肠癌的死亡率。 其实并不是,如果结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的情况,可以选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那到底结肠癌肝转移如何治疗?专家介绍,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有几种,分别是手术治疗、化

老年人长期腹泻要警惕结肠癌

在临床确诊的结肠癌患者中,约有60%的患者曾有过结肠炎的患病经历。因此,一些长期腹泻的老年人尤其要警惕结肠癌的发生。从结肠炎到结肠癌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高达40%。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

认清大便异常与痔疮远离大肠癌

问:哪些因素容易引起大肠癌呢? 专家:大肠癌因素很多,最主要因素是饮食因素。国际公认的大肠癌的饮食因素长期忌食精细的东西,比如我们把小米都加工的非常精细。我们把面的皮都去掉,留下最里边的部分,这些精细的食品吃的多,肉吃的多,而我们纤维素吃的少,恰恰纤维素是预防大肠癌的很重要的元素。水果、蔬菜里含纤维素,麦麸里含纤维素,这些东西要多吃一点。 问:肠癌有家族倾向吗? 专家:大肠癌30%有家族聚集倾向。家族聚集倾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遗传的易感性,也就是说上一辈得大肠癌,他下一辈也有得大肠癌的倾向, 并不等于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