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什么时候最高
血压什么时候最高
血压什么时候最高?人们的血压在一天中的变化是不固定的,同时一天当中人们会受到环境以及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同样会造成血压出现波动。无论正常人还是单纯高血压患者,其血压都是波动变化的,而这种波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临床调查显示,我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科学家发现70%的人存在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低谷,即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4—6点为第二个高峰,也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间;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还有少数人一天只有一个高峰,应注意观察,掌握自己的血压规律。
同时相关的专家指出,掌握血压变化的规律,才能正确认识高血压和指导用药,这点很重要。根据上述血压的变化规律,根据降压药作用的高峰时间,按照血压波动规律服药。如早起6—8点为第一个高峰,那么最好一起床就服药。另外,了解了这个规律,老年人在高峰时期就应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不宜疲劳、不做剧烈运动。
白酒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预防心血管病
酗酒者,少量饮酒者和不饮酒者的血压水平各不相同,而且以酗酒者血压最高,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而不饮酒者的血压则介于二者之间。这表明,少量饮用低度白酒能够起到较为显着的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这是因为少量饮用白酒,能够增加人体血液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将可导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从血管和冠状动脉中转移,从而便可有效的减少冠状动脉内胆固醇沉积,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一天中什么时候血压最高呢
我国当前的血压控制率仅为6.1%,意味着近94%的高血压患者不能安全度过一个血压得到持续稳定控制的一天,而24小时血压控制达标率直接关系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一日之际在于晨,让血压“过上”安稳的一天应该从关注“清晨血压”开始,因为中风、心绞痛、猝死和心肌梗死在此时发生率最高。
血压高峰出现在清晨,血压存在昼夜变化节律,这与人体生物钟有内在关联。在绝大多数血压正常和无并发症的高血压人群中,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两三时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清晨6~9时)血压达到或者接近峰值。
我们一定要保证每天的血压值的正常的,对于一天中什么时候血压最高想必您也清楚了吧。这个主要与我们人体的生物钟有关,血压高峰值主要出现在清晨,原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血压是比较低的,因此,特别是在早上一定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血压值。
酒有什么好处 增强心血管功能
适当饮用洒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增加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扩张冠状血管,预防冠心病发生。美国的一所大学对2万人进行34年营养与血压关系的调查发现:酗酒者血压最高,其次是不饮洒的人,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还发现适量饮酒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而且具有防止心脏病发作和减少动脉硬化的危险。
运动后血压变化是什么样的
一般正常人每日血压波动在2.7—4.0千帕(20—30毫米汞柱)范围内,在无降压药的影响下睡眠能导致血压下降20%左右(女性更明显),血压最高点一般在上午9—10时及下午4时至晚上8时,血压最低点在午夜1—3时,此时睡眠时相常落在第B和第1v时相。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最高点和最低点持续的时间较长,形成平台。
精神刺激、情绪变化如兴奋、恐惧等常可导致收缩压的明显上升,运动也可使收缩压明显增加,特别是剧烈运动常使收缩压上升达24.0—26.7千帕(180—200毫米汞柱),运动停止后血压可下降。环境温度升高如洗温水浴等可使舒张压降低,而温度降低如冬天洗冷水浴等可使收缩压升高。
高血压有哪些运动注意事项呢?
1、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2、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3、勿运动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4、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一些高血压患者身体是比较虚弱的,每次在锻炼以后,都会感觉浑身很累,上气不接下气的,都快要散架一样的,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往往会服用葡萄糖口服液。长期这样做对身体是有害无害,和和让心脏受到慢性伤害,也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可是在运动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
如何自我检查高血压
1、在测量前,受检者要精神放松,最好休息5分钟,排空膀胱,不饮酒、咖啡和浓茶,并要停止吸烟。
2、室内要保持安静,室温最好保持在20℃左右。
3、量血压前,先将血压计袖带内的气体排空,再将袖带平整缚于上臂,不可过松或过紧,以免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气袋中部对着肘窝的肱动脉大部分血压计都在袖带上标出了这个位置,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
4、受测手臂应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时手臂应与第四肋软骨在同一水平,卧时放在腋中线水平,并外展45度。测压时不讲话,不活动肢体。
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应完全放气,至少等1分钟后,再重复测量1次,取两次的平均值为所得到的血压值。此外,如果要确定是否患高血压,最好在不同时间里测量,至少有3次。
6、自测血压应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的日期、时间、测量值等,以备日后查询。
7、如果需要每天观察血压变化,应在同一时间,采用相同体位,用同一血压计测量同一侧手臂的血压,这样测得的结果才更为可靠。
另外,血压在一天中不是恒定不变的,测血压最好选在早上6—8时或傍晚6—8时,可以大致了解一天中的血压最高点,对了解血压状态及药效作用有积极意义。
冬天适合做什么运动减肥 冬天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上午是身体最有活力的时候,此时锻炼能让全身各项机能都参与进来,从而能起到最好的锻炼效果。
这个时间段是人体心脏跳动和血压最平衡的时候,并且身体的嗅觉、触觉、视觉在此时也最为敏感,再加上植物经过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此时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时候,非常适合锻炼。
喝酒有哪些好处 预防心血管疾病
少量饮酒具有调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少量的酒精能增加人体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能降低血管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的量,保护心血管系统,有研究表明,酗酒者,少量饮酒者和不饮酒者的血压水平各不相同,而且以酗酒者血压最高,少量饮酒者血压最低,而不饮酒者的血压则介于二者之间。
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段 一天中血压什么时候最高
一天中血压一般在上午6~10点达到第一峰值,为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候,接着到下午4点~6点时出现第二峰值。晚上睡眠时血流处于缓慢流动状态,血压逐渐下降,在午夜时达到血压最低点。
警惕高血压的误区
误区一:肥胖者才会得高血压
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还包括多种因素,如环境、遗传、适应性、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因此,无论身体偏胖或偏瘦,都可能由于超重之外的其他因素而引发高血压病,所以都应定期测量血压。
误区二: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事
相对于青少年来说,中年人患高血压几率比较大。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面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生活节奏加快等,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青少年的发病率悄然增加。一项针对青少年体质调查的资料显示,男女学生中有相当数量者血压偏高。
误区三:有贫血的人不会患高血压
贫血患者会不会出现高血压呢,一般来说呢,贫血是不会出现高血压等疾病的。原因主要是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正常人的最低值,而高血压病则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指血压超过正常标准,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贫血患者同样也会患高血压病。
误区四:血压在每天中午最高
有的人认为中午体内血液最“旺”,单纯地以为中午血压最高。其实,正常人群及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都呈“双峰一谷”的变化,即一般上午8~9时、下午4~6时为两个高峰,凌晨2~3时为低谷。中午并不是血压最高的时候。
误区五:降压药会使血压越降越低
人体中存在着十分精致而又微妙的血压调节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只要血压降至正常,医生都会酌情减少降压药量,适当的维持量不但不会使血压降得过低,还能有效地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只有认识高血压病,才能积极预防和治疗它,维护自身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