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有哪些特征性改变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有哪些特征性改变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特征性改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气不均:哮喘发作期间,通气很不均匀,可用一口气测氮,多次呼吸氮冲洗及氙吸气分布状态等方法测定之。患者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也与通气不均有关。通气不均可能是观察哮喘的最敏感指标,往往在其缓解期,一般通气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而通气不均却仍持续存在。
(2)肺顺应性改变:大多数研究报告认为,哮喘发作期间的静态顺应性很少变化,也就是总肺容量的改变及整个压力容积曲线的移动是平行的。但动态顺应性常见下降,且呈明显的频率依赖性,这主要是因为克服大肺容量时肺弹性回缩力所需负压过大,一些与狭窄气道相接连的肺泡在快速呼吸时来不及充气的缘故。
(3)肺容量异常:在哮喘发作期间,所需静态肺容量(包括残气量、功能残气量,总肺容量)都可能增加,闭合气量在严重哮喘发作时不能测定,但在缓解期闭合气量仍高于正常。残气量增加可能是由于小气道陷闭或接近陷闭所致;功能残气量相当于肺的向内回缩力与胸廓向外回弹力相等进的肺内气量,在哮喘发作时功能残气量肯定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下一次吸气提前开始而致较早地结束呼气的结果;总肺容量一般是增加的,发作前后相差不到1升,多则可达2升,但也可在短时间内减少。呼气终末肺容量增加所形成的膨胀压升高可使气道狭窄程度得到部分减轻。
(4)流速容量曲线表现的特点:在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上可见哮喘患者的用力呼气流速降低,主要表现在低肺容量线段上,当哮喘变得严重时,则所有各肺容量段的呼气流速都呈降低。
(5)气道阻力增加和呼气流速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阻塞发生在较大支气管时更为明显。由于气体呼出时气道阻塞更为明显,故呼气阻力大于吸气阻力。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尤其是最大呼气流速或呼气峰流速。这是因为在呼气期间,当气道内压渐降至等于胸膜腔压(即等压点)时,气道便可能闭陷,呼气越用力,越促使气道闭陷,气流速度不可能提高。由于FEV1降低通常超过FVC降低的幅度,故FEV/FVC)的比值可偏低,一般<70%。
(6)呼吸死腔增大:哮喘病人的气道阻塞不是一致的,有些部分在呼气时完全阻塞,肺泡显著过度充气,以致该部分毛细血管床显著减少,甚至完全关闭。同位素肺灌注扫描可显示为无灌注区,有的竟可被误诊为肺栓塞。无灌注区也可能很少,不能被扫描所发现。无灌注区肺泡的通气是无效的,因而生理的呼吸死腔增大,即死腔通气量增多。
(7)呼吸频率增快,通气量增加和呼气时间相对延长:哮喘发作时,肺部过度充气,功能残气量增加,为使足够的气体进出肺内,迫使患者用力呼气和吸气用力增加,这就导致呼吸肌的代谢率提高。加以死腔通气量增加,为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只有依靠呼气时间相对延长和通气量增加以补偿之。但随着残气量增加和低肺容量部分的呼气流速过慢,潮气量是不可能增加的 ,在此情况下,功能余气量的增加,唯有依赖呼吸率的增加才能实现。
(8)弥散功能正常:无合并症的哮喘患者,其肺内气体弥散功能是不会出现真正异常的,哮喘发作非常严重者,CO弥散量(CDLCO)可能有所降低,这种情况虽然反映气体交换量减少 ,但它是通气不均所致而非真正的弥散功能障碍。临床上测定CDLCO是鉴别哮喘的过度充分与肺气肿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后者的CDLCO值通常都是减低的。哮喘病人如果保持正常的CDLCO值,提示其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
(9)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由于肺的死腔通气量增加,肺泡通气量不足和气道阻塞区域的肺泡膨胀不足,通气灌注比值(V/Q)变小,以致动脉血氧含量不足,PaO2下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增大,这是哮喘病人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尽管哮喘发作时过度通气也不足以提供额外的氧含量以补偿之。有的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时,PaO2突然下降,容易发生意识模糊和烦躁不安,如及时给吸低浓度的氧可以矫正缺氧,改善症状。如不给氧,单用β-受体兴奋剂或氨茶碱而气道功能无明显改善者,低氧血症反可加重,大概是这些药使缺氧引起的血管收缩不可能得到缓解,V/Q更加减低,以致肺内生理性右-左分流量增加,从而造成P(A-a)O2更加增大。
(1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下降:哮喘病人的通气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这可能因为哮喘是急性的气道阻塞,并伴有严重焦虑和过度呼吸的缘故。中度以至重度气道阻塞的病人由于过度通气,其PaO2不升高,甚至反而可能轻度下降,一般都<40mmHg,这是哮喘与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不同之处。PaO2上升可能只见于下列情况:①呼吸费力,情绪过于焦虑和紧张,代谢率过度增加;②肺的“风箱”作用减弱,使补偿性过度通气受到明显限制。
慢性支气管炎与慢阻肺、肺气肿、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与慢阻肺和肺气肿关系密切,临床上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并不能立即可诊断慢阻肺。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的临床表现,而无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患者仅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但是,如果患者肺功能提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则诊断为慢阻肺。某些患者在患支气管哮喘的同时,也可以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如支气管哮喘患者经常暴露在刺激性物质中,如抽烟,也会发生咳嗽和咳痰,而咳嗽和咳痰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项重要特征。这类患者可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
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都有哪些误区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误区1、反正也治不好干脆不治了由于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以前一直没有一种好的疗法能将支气管哮喘治愈且不会复发。都只能靠药物来进行控制,致使许多患者久治不愈,一断药又复发。但是许多药物的副作用又非常大。
所以许多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甚至许多患者已经放弃了治疗。专家提醒广大支气管哮喘患者这样做是不对的,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支气管哮喘现在是可以治愈的。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误区2、喘息不怎么严重时候就不要吃药专家介绍,支气管哮喘如果还有轻微的喘息症状时,一定要口服一些支气管扩张剂或使用喷雾,以维持疗效。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误区3、认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才需要治疗,平时可以不管不顾。
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误区4、症状加重时,自行加药,而不去检查肺功能。
专家介绍,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是不能自行加药,因为自己对病情不够了解,如果患者自行加药,可能会引发心慌、呕吐、心律失常、恶心等副作用,假如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并发症,还要定期检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的情况,以防引起急性发作。
支气管哮喘只能控制不能根治
随着医学的进步,医学家对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用药等的认识不断深入,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的疗效已经显著提高,并且通过规范的治疗长须,部分患者能够很好地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目标为史支气管哮喘症状达到临床完全控制,使患者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学习,并延缓患者的肺功能损害。通过规范的方案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支气管哮喘的发作,绝大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摆脱哮喘的折磨而正常的生活。但是由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的办法。
由于支气管哮喘无法完全根治,而许多患者抱着完全康复的愿望,许多不正规的医院和医生号称可以根治疾病,大肆敛财。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是抱着有病乱投医的想法,盲目相信这些所谓“偏方”、“包治”的神话。许多患者经过这些偏方治疗后确实可以有所好转,但实际上大部分应用的药物是一些不值钱的中药加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这样的治疗并不能根治疾病,并且滥用激素可能严重危害生命安全。
春季请勿忽视哮喘症状
一、胸闷、胸痛: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病人可有胸闷和胸紧的感觉。如果支气管哮喘发作较重,时间较长,可有胸痛,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到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二、咳嗽、咳痰:
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是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作为支气管哮喘的前兆症状,一般为干咳,到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咳嗽和咳痰反而减轻,以喘息症状为主。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需要排出,主要以夜间慢性咳嗽为主。经肺功能检查和吸入激发试验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三、喘息、呼吸困难:
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在支气管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喘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病人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支气管哮喘病人感到吸气和呼气都费力,在正常人休息时,人们并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哪些特征性改变
(1)通气不均:哮喘发作期间,通气很不均匀,可用一口气测氮,多次呼吸氮冲洗及氙吸气分布状态等方法测定之。患者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也与通气不均有关。通气不均可能是观察哮喘的最敏感指标,往往在其缓解期,一般通气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而通气不均却仍持续存在。
(2)肺顺应性改变:大多数研究报告认为,哮喘发作期间的静态顺应性很少变化,也就是总肺容量的改变及整个压力容积曲线的移动是平行的。但动态顺应性常见下降,且呈明显的频率依赖性,这主要是因为克服大肺容量时肺弹性回缩力所需负压过大,一些与狭窄气道相接连的肺泡在快速呼吸时来不及充气的缘故。
(3)肺容量异常:在哮喘发作期间,所需静态肺容量(包括残气量、功能残气量,总肺容量)都可能增加,闭合气量在严重哮喘发作时不能测定,但在缓解期闭合气量仍高于正常。残气量增加可能是由于小气道陷闭或接近陷闭所致;功能残气量相当于肺的向内回缩力与胸廓向外回弹力相等进的肺内气量,在哮喘发作时功能残气量肯定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下一次吸气提前开始而致较早地结束呼气的结果;总肺容量一般是增加的,发作前后相差不到1升,多则可达2升,但也可在短时间内减少。呼气终末肺容量增加所形成的膨胀压升高可使气道狭窄程度得到部分减轻。
(4)流速容量曲线表现的特点:在最大呼气流速——容积曲线上可见哮喘患者的用力呼气流速降低,主要表现在低肺容量线段上,当哮喘变得严重时,则所有各肺容量段的呼气流速都呈降低。
(5)气道阻力增加和呼气流速下降:气道阻力增加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阻塞发生在较大支气管时更为明显。由于气体呼出时气道阻塞更为明显,故呼气阻力大于吸气阻力。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如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尤其是最大呼气流速或呼气峰流速。这是因为在呼气期间,当气道内压渐降至等于胸膜腔压(即等压点)时,气道便可能闭陷,呼气越用力,越促使气道闭陷,气流速度不可能提高。由于fev1降低通常超过fvc降低的幅度,故fev/fvc)的比值可偏低,一般<70%。
哮喘不能吃什么食物
奶制品牛奶及奶制品导致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几率很高,因为牛奶中含有甲,乙两种乳白蛋白和酪蛋白等成分,其中甲白蛋白是牛奶成分中最强的致敏原,容易诱发哮喘发作,所以对于婴幼儿人群来说,最好减少牛奶喂养,以减少过敏性哮喘发生的机会。
油料食物以花生,棉籽油和芝麻为代表,这类食物含有较高蛋白质,生吃尤其易诱发过敏性哮喘,但是研究表明,经过加工炼制成油品后食用,则很少诱发过敏症状,因此哮喘患者忌生吃这类食物。
酒类哮喘病人不能喝酒,因为喝酒后,酒精进入血液,会使心跳加快,肺的呼吸功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肺的通气功能本来就比较差,喝酒后会使咳嗽,气喘症状加重。
禽蛋类鸡蛋,鹌鹑蛋,鸭蛋也都是哮喘病人忌吃的食物,蛋清中的卵蛋白是诱发过敏的主要致敏原,容易引起支气管哮喘患者过敏反应。
海鲜类支气管哮喘发作多与致过敏因素有关,鱼,虾,蟹一类的食物有关,有的过敏体质者吃这类食物容易诱发哮喘,因此支气管哮喘病人平时应该忌吃这类食物。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
治哮喘勿入五大误区
1.认为只要有喘息症状就是患了支气管哮喘。
专家解析:喘息性支气管炎、反流性食道炎、心源性哮喘(如心衰)等,也会有喘息症状。
2.认为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才需要治疗,平时可以不管不顾。
专家解析:支气管哮喘有间歇性发作、轻度持续发作、中度持续发作、严重持续发作等,每种发作的轻重程度不一,治疗上也有差异。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平时决不可掉以轻心。生活中应注意杜绝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如冷空气刺激、烟尘、刺激性气味、花粉、动物皮毛、尘螨等。
3.喘息不严重时就不吃药。
专家解析:支气管哮喘在间歇期还有轻微喘息症状的,平时应口服一些支气管扩张剂或使用喷雾,以维持疗效。
4.症状加重时,自行加药。
专家解析:患者不能自行加药。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经常被应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是,有些支气管扩张剂有副作用,如果患者自行加药,可能会引发恶心、呕吐、心慌、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假如长期大量应用激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5.认为防治支气管哮喘,只要坚持用药就可以,而不去检查肺功能。
专家解析:支气管哮喘在严重时很危险,可能造成呼吸困难、加重心衰。而患者往往对病情不够了解,自行加减药,甚至也不定期去医院检查肺功能。这些都是误区。其实,支气管哮喘患者平时除了坚持用药,也应定期检查肺功能,了解肺功能的情况,以防引起急性发作。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支气管哮喘
1、喘息、呼吸困难
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在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喘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病人感到呼气费力,但有些哮喘病人感到吸气和呼气都费力,在正常人休息时,人们并没有特别地意识到自己正在呼吸。
2、咳嗽、咳痰
咳嗽是支气管哮喘的常见症状,是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作为哮喘的前兆症状,一般为干咳,到哮喘发作期咳嗽和咳痰反而减轻,以喘息症状为主。在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的呼吸道分泌物需要排出,主要以夜间慢性咳嗽为主。经肺功能检查和吸入激发试验可确诊为支气管哮喘。
3、胸闷、胸痛
哮喘发作时,病人可有胸闷和胸紧的感觉。如果哮喘发作较重,时间较长,可有胸痛,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到自发性气胸的可能。
胃食管反流病如何鉴别诊断
本病的鉴别主要应排除其他易致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咽喉部刺激症状等其他食管疾病,及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
1.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烧心症本病常有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患者具有烧心、早饱、上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但胃镜检查时食管常无炎症性病理改变,食管pH、LES压力测定均正常,亦无肝胆胰腺疾病存在。
2.少数GERD患者可伴有或仅表现为胸痛、咽喉部异物感,或疼痛、声嘶、咽球感、哮喘、咳嗽等食管外表现。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注意与心源性胸痛、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相鉴别。
(1)心源性胸痛: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年纪较大,多由于劳累、进食、激动诱发。胸痛有其特征性,与体位关系不明显。含化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药物有效,心电图常有特征性改变。
(2)气管炎、肺炎和支气管哮喘:多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呼吸道症状明显,肺部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哮鸣音。胸片可见肺纹理增粗、肺实变等改变,血白细胞常增高。必须指出,GERD患者胃食管反流严重时,反流物坠积于支气管内,均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或哮喘的发作。
(3)其他:本病还需与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食管裂孔疝、食管良性及恶性肿瘤、感染性食管炎等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