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御寒必备八食谱 赶走手脚冰凉过暖冬
冬季御寒必备八食谱 赶走手脚冰凉过暖冬
1、干锅扒皮鱼——御寒指数:★★★★
材料:
小扒皮鱼、洋葱适量、青椒适量、老姜少许、大葱少许、蒜少许、朝天椒少许、干辣椒少量、花椒少量、八角适量、桂皮适量。
制作:
1) 扒皮鱼解冻后清洗干净,在鱼身两面各划两刀,用盐、老抽、姜片、淀粉腌制20分钟。
2)洋葱、青椒洗净切适当大小,放入干锅中垫底。红辣椒、大葱切段,姜切片,蒜切大块备用。
3)将腌制入味的扒皮鱼炸至两面金黄备用。凉油,放入花椒、大料、桂皮炸出香味后放入干辣椒、剁椒、红椒翻炒片刻。
4)然后加葱段、蒜块、姜片,接着放入陴县豆瓣、老干妈油泼辣椒、剁椒酱各一大勺炒至油色发亮, 放入炸好的鱼翻炒均匀后放入提前用洋葱、青椒垫底的干锅中。
2、黄芪当归羊肉汤——御寒指数:★★★★★
材料:
羊腿肉500g、土豆100g、胡萝卜50g、羊肋条100g、大蒜适量、枸杞适量、八角适量、山楂适量、小茴香适量、黄芪适量、当归适量、啤酒550ml、花椒粒适量、生姜适量。
制作:
1)把所有材料(啤酒)除外清洗一下并且按照个人喜好切块。
2)再将所有材料用电压力锅炖1钟头就好了。
3、北菇炒山药——御寒指数:★★★
材料:
北菇350克、山药200克,酱油适量、糖适量、油适量、盐适量、淀粉适量。
制作:
1)将北菇泡软去蒂后洗净,山药削皮切片备用。
2)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酱油、糖,烧开,改小火煮10分钟。
3)放入山药同烧,并加入盐、淀粉勾芡后即可。
4、栗子红薯排骨汤——御寒指数:★★★★
材料:
栗子400克(去壳)、红薯两根、排骨400克、红枣4粒、姜2片、水8碗。
制作:
1)排骨洗净,切块,汆水捞起待用。
2) 栗子去壳去衣;红薯去皮,切大块, 红枣洗净拍扁去核。
3) 煮沸清水,放入排骨、栗子、红枣和姜片,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个小时,放入红薯块,再煲2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5、咖喱牛腩锅——御寒指数:★★★★
材料:
牛腩500克、胡萝卜2根、土豆2个、洋葱半个、日式咖喱膏3块、椰浆(一定是浓郁乳白色的椰浆哦,不是椰汁饮料那种)150ml、香叶两片、八角一个、花椒几粒、姜一块。
制作:
1)将材料去皮切块,牛腩焯水后,冲洗干净,放入高压锅内,加开水、香叶、八角、花椒、拍破的姜,上汽后压20分钟。
2)炒锅内倒少量油,八成热后,放入土豆、胡萝卜与洋葱,炒到表面收缩、微焦后捞出备用。
3)将牛腩与炒好的蔬菜放入炖锅中,加入刚才煲牛腩的肉汤,刚浸过食材即可。大火烧开后,放入三块咖喱膏。中小火炖煮20分钟,之后淋入椰浆调匀即可关火。
6、虫草乌鸡汤——御寒指数:★★★★★
材料:
乌骨鸡100—200克,冬虫夏草10克,怀山药30克,葱、姜、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
1)将乌骨鸡肉切块,葱切段,姜切片,与冬虫夏草、怀山药一起放入砂锅中.
2)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熟,加入食盐等调味品即可食肉喝汤。
7、酒糟蛋花羹——御寒指数:★★★
材料:
鸡蛋一只、酒糟小半碗。
制作:
1)把酒糟放入锅中,注入适量清水,拌匀。
2)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入白砂糖,中火煮滚。
3)鸡蛋打散,倒入锅中,拌匀,关火。
小贴士:酒糟可以自制,也可以在外购买;由于久煮会使其中的酒分和营养消失,所以要预先加糖调味,一煮沸即关火。酒糟可以补血、提气、养颜,很适合女士,当然男士也可以喝。
8、南瓜暖身汤——御寒指数:★★★
材料:
南瓜300克、姜粉少许、枸杞少许。
制作:
1)南瓜去皮去籽切块、枸杞洗净。南瓜放入锅里,加水盖过南瓜,煮至绵软。
2)用汤勺压成泥,拌入姜粉,再加一点点水和枸杞一起煮开。最后拌匀即可。
秋季女性养生要捂住三个部位
女性在秋季的时候可以去捂肚脐——拒绝露脐装,盖被不如穿衣。初秋的天气,早晚凉,白天暖,没有夏天的汗流浃背,也没有冬天的寒风瑟瑟,爱美的女性自然不会放过如此秀身材的好时机,于是,露脐装成了街上一景。肚脐归属任经,对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会诱发痛经等妇科疾病。还有,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人就别指着被子护肚脐了,还是穿上睡衣更保险。
女性在秋季的时候适量的去捂后背——凉席赶紧撤走。入秋后,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只有聚足阳气,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袭了。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因此,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睡觉还铺着凉席的赶紧撤下来吧。
女性在秋季的时候不妨多捂双脚——穿凉鞋要穿袜,睡觉不妨也穿袜。“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头部适宜保持相对低温,而足部应注意保暖。脚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阳经的起点,掌管着肝脾肾等重要器官,受风着凉自然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热水泡脚、入秋不再穿凉鞋都是暖脚的好习惯。还不舍得脱去凉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袜子再穿凉鞋。手脚冰凉及体弱的人,不妨晚上穿双薄袜子入睡。此外,秋天皮肤干,脚跟容易裂,洗脚后穿上袜子睡,还有很好的保湿效果。
温馨提示:女性在秋季的时候,养生是必要多捂的,尤其是对于妒忌,还有后背,双脚这样的地方,只有多去捂,才能不受凉,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当然也是很有益处的,我们要谨记才是。
冬季冻伤怎么办 冬天如何防止冻伤
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冬季脚部保暖尤为重要。脚部保暖要有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的尺码应稍大些,最好垫一双棉鞋垫,脚放在里面要有点空间。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
研究表明,黑色衣服吸收太阳辐射为88%,军绿色为57%,白色为20%。因此,深色衣服可以使人体多获得一些热量,具有保暖的功能。
寒冷季节可以适量增加辛辣御寒食物,如生姜含有芳香性挥发油,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胡椒中含胡椒碱,它们都属于辛辣食品,冬天适当吃一些,不仅可以增进食欲,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御寒能力。
冬季孕妇如何保暖
一、最易受寒身体部位,孕妈重点保暖对象
腹部:足三阴经循行的部位,对寒邪的抵抗力较弱,所以晚上睡觉或午休时注意盖好被子,避免着凉出现腹痛腹泻。
下肢:足三阴经是从人体下肢内侧循行入腹的,寒邪可从下肢沿着经脉到达腹部。所以冬天穿的鞋子一定要保暖。
头部和背部:阳经循行的部位,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因为正邪在此交争,却容易出现头痛、发热等现象,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洗完头要及时吹干,夜里睡觉避免头背受风。
二、做个温暖孕妈,孕期御寒正确方式(一)
1、冬季饮食远离寒凉
凉的食物还好说,我们一般都会注意到,但是属凉性的食物却常常忽视,因为我们不太了解食物的寒热特性。不小心吃进了凉性的东西,别说保暖,搞不好还会因为受凉拉起肚子,胎宝宝也要受罪了。
较为常见的性寒食物有:绿豆、梨、橙子、柑、螃蟹、螺蛳、蚌肉、海带、紫菜、鸭血、鸭蛋、皮蛋等,平日饮食中要多注意。如果不小心吃多了寒凉食物,可及时服用红糖生姜水,红糖温热,生姜温胃散寒,二者合在一起可以暖肚肠、温中阳。
2、泡个40°c的热水脚
俗话说,女人要暖养,手脚勿冰凉。孕妈咪于寒冷的冬天在睡前泡15~30分钟的脚,温度在40℃左右,能够达到舒缓神经、缓解腰背酸痛、促进睡眠的作用。还可以在热水中加一些玫瑰、薰衣草或适合孕妇的精油等,让身体香香暖暖的去拥抱一个美好夜晚。
3、腿部按摩,温暖全身
一些体温较低的孕妈咪,如果因为冬气受寒,小腿肌肉在半夜易发生抽搐。通过对腿部淋巴系统的按摩,正好可以疏通其中的堵塞部分,促进血液循环,所以每晚睡前都可以进行小小的按摩来预防抽筋。
step1:双手包住脚踝,大拇指处于脚的正面,手掌心紧紧的包裹住脚踝;step2:掌心紧贴肌肤,从脚踝向大腿根部按压并运动,左右腿各做5次;step3:也可用双手掌心并拢相叠,用力按摩腿后部,左右各5此;
三、做个温暖孕妈,孕期御寒正确方式(二)
俗话说“病从寒中来”,寒乃百病之源。冬天总被寒冷包裹,稍有不慎就容易中招,所以,孕妈咪们要特别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屏蔽寒气入体。
1、室内外温差大切忌忽冷忽热
身处北方的孕妈咪们需特别注意,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暖气十足,一冷一热间最易忽冷忽热,诱发感冒。不要因外出时间短就忽视衣物增减,很多人后知后觉,很容易遭寒气入侵。建议秋冬时勤看天气预报,外出多带件衣物,便于增减,外套一定要过腰过腹,利于腹部保暖。
2、湿冷天穿衣勿半干不湿
身处南方的孕妈咪们要特别注意,半干不湿的衣物会将湿气带入体内,埋下风湿病的隐患,没干透的衣服还是细菌的温床。因此,洗衣服后应尽量先用洗衣机甩干,晾在通风处;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可以用熨斗、电风扇、暖风机等加快水分蒸发。
3、天寒地冻多穿厚底鞋
鞋是直接接触地面的,如果鞋底太薄,凉气自然会进入人体。因此,应选择有一定厚度,且以牛筋、橡胶材质为鞋底的鞋,并垫上鞋垫,隔凉效果好。脚容易出汗的孕妈咪,最好随身备一双袜子,在出汗脚凉后及时换上,每天晚上最好用热水泡脚,保暖活血。
4、夜半起身勿光脚下床
很多人早起后,匆忙中光着脚在地板上走,还有人半夜上厕所,迷迷糊糊不穿拖鞋,当时虽然不觉得什么,但时间长了,地板上的寒气通过足底进入身体,进而游走全身,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腹痛、腹泻等,因此,孕妈咪在卧室要常备一双柔软的平底拖鞋,天气太凉时还要穿上袜子。
小编结语:冬天不仅仅要衣服穿多一点、东西吃热一点,还要严防死守,杜绝生活中有可能遭寒气入体的小细节。
四、冬季保健的注意事项
1、多晒太阳
冬天都有晒太阳的习惯,孕妇尤其应该多晒太阳。孕妇比一般人更容易缺钙,因此晒太阳可以使人生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但不能隔着玻璃晒,紫外线无法穿透玻璃。天气好的时候,每天在户外活动半个小时左右,对孕妇是十分有利的。
2、室内常通风
冬天容易关窗闭户,这样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太合适。空气污浊、氧气不足,都会使孕妇感到身体不适,因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孕妇的保暖工作。北方冬季用煤炉取暖时,尤其要经常检查炉灶,防止煤气中毒。
3、不宜滑雪
冬季滑雪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是风险性较大,对于孕妇并不合适。
4、冬季外出
冬天气候寒冷,孕妇的免疫力普遍比一般人差,因此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出门,都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如果不慎感冒或引发其它不适,都是很麻烦的事。
御寒物品:帽子、围巾、护耳、口罩、保暖内衣、厚毛衣、羽绒服、棉大衣、冬靴、棉鞋。
另外,冬天路面由于冰冻而格外湿滑,孕妇行动不便尤其要注意。如果出门要穿底部防滑的低跟或平跟鞋,在雨雪天的话尽量还是不要出门。
冬天健康坐月子守则
1.冬季宜在产后1周洗浴
冬季洗澡应留意防寒。澡堂温度适宜在25℃摆布,水温在37℃摆布,切忌触摸较冷的水,防止致使腹痛、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
2.洗浴后防止身体着凉
洗浴后,应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干,及时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澡堂,防止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
3.气候尽管冰冷也要天天开窗通气
通风换气是一种简略、便利、有用的空气消毒办法。只需窗扇开得小一些,穿暖一些,不要让风直吹,新妈咪是不会着凉的。
4.居室温度要适中
通常22℃-24℃为好。北方冬季在没来暖气之前(或南边冬季)这一较冷的时刻里,应留意室内温度的坚持,可用空调、电暖器等坚持室内的温度。
5.穿戴适宜的衣物
可穿一条加长的、高腰的长裤,将悉数腹部包裹,这么不只需利于保暖盆腔及腹部,还利于子宫方位康复和产后修身。
6.穿鞋更要考究保暖性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中医以为,肾经处于脚根部,因而宜穿棉袜、厚底软鞋。假如到清洗间或短时下床,要穿双柔软、带脚后跟的棉拖鞋。究竟是冬季,假如脚受凉会致使足跟或腹部不适,乃至拉肚子。
7.恰当添加热量吸取
要抵挡冰冷和排泄乳汁,新妈咪需更多的热量吸取,添加一些高蛋白的肉类、蛋类、奶食类食物是必要的,只需不过于油腻。
8.菜肴尽量少放盐
冬季里跟着出汗耗费的盐分会削减,体内的钠元素会坚持相对平衡,所以烹饪傍边要尽量少放盐,菜要淡一些为好。
手脚冰凉暖方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因为身体阳气虚衰,不能温煦人体,特别是处于四肢末端的手脚就更得不到阳气的温煦,因此会出现全身怕冷,手脚尤为严重的现象。这种情况的人,平时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晚上睡觉前,一定记得泡脚,脚热了更容易入睡。饮食方面,应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如牛肉、羊肉、鸡肉,大蒜、辣椒、生姜、桂圆等,以提高机体耐寒力。症状严重的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药物,以补肾温阳;此外,穴位按摩也可以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涌泉穴位于脚心部,可用拇指快速按揉,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按揉100下,再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补肾壮阳,能让手脚快速暖和。
另一种情况是身体本身的阳气并不虚衰,但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阳气瘀滞在体内,不能达到手脚,出现发凉的情况。这种人只是手脚发凉,身体躯干部分是不怕冷的,甚至怕热。这类人应加强运动,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须重视工间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动,以加强血液循环;平时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饮食上应多食用一些具有行气、活血、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金橘等;也可以采用按揉气冲穴的方法缓解此类手脚冰凉。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女性冬季如何养生
女性冬季如何养生
1、头部保暖
女性冬季养生要注意头部保暖。研究发现,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摄氏度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百分号,气温为4摄氏度时,散失热量占60百分号。由此看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不如这个冬季就去选择一顶时尚又漂亮的帽子吧。
2、腰腹保暖
女性腰部受风寒侵袭,会引发寒湿型腰痛,痛感为局部(腰部偏上)疼痛,表现为冷痛,尤其是阴雨天会加重痛感。所以女性要加强腰腹保暖,比如穿长款衣服,不要将腰腹暴露在寒风中。
3、手脚保暖
手脚冰凉是很多女生到冬天之后都会出现的症状,因为女生大多不爱动,手脚就会经常受凉。手脚冰凉会直接危害到女性身体,出现月经少、月经不调,甚至不孕等症状。当然,加强手脚保暖的措施也是很简单的,只要女生多运动,多搓手都能有效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所以,这个冬天大家不妨都动起来吧。
女性冬季养生,保暖是很有必要的。除了以上所说外,各位女性同胞还可以每晚都泡泡脚,不仅可以使身体暖起来,还能有助于睡眠。同时,在饮食上注意保暖也是很重要的,多吃热食,少吃或不吃冷食品。
宝宝睡觉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预防宝宝手脚冰凉的小技巧
1、多运动
冬天只要是阳光好的天气,就要带宝宝到户外运动,如快步走、小跑、爬梯子、玩球、做游戏、模仿操等。对刚刚会站立或学走的小宝宝,也要带去在草地上玩耍,大人拉着宝宝的双手,跳一跳、蹦一蹦,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使肢体手脚温暖。 2、饮食调养
在宝宝的膳食中,适当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牛奶、肉、鱼、蛋黄、坚果、胡萝卜等,尤其是温热性食物,能让宝宝抵御寒冷的侵袭,手脚也会温暖起来。 3、日常保健
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经常给宝宝泡澡、按摩,用暖手保暖手暖脚,使四肢温暖,从而改善宝宝手脚冰凉的现象。宝宝从外边玩耍回来,小手冻得通红时不能立即取暖,不宜马上用热水泡手,要等适应了室温后,再去取暖。 4、常搓手脚
冬天寒冷,要经常给宝宝搓手搓脚,使宝宝双手双脚发热,加速血液循环,脚暖则一身皆暖,帮助宝宝抵御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