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一般分为4期,第一期指的是急性感染期,当人体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后,有50-70%的患者在半个月左右会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比如说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痛、咽炎、全身淋巴结肿大、恶心、腹泻等等症状,再过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身体就会产生艾滋病毒抗体,这个时候抽血就会查到艾滋病的抗体;第二期是无症状的感染期,这一期平均可以达到7-8年,这个时候也是人体的正常的免疫机能和病毒做对抗;第三期是艾滋病的前期,这个时候人体的免疫机能逐步下降,就会产生严重的疲劳感,盗汗,体重下降等表现。第四期也就是艾滋病期,这个时候人体的免疫机能严重下降,可能会伴随各种各样的感染,比如说细菌的感染、病毒的感染、真菌的感染以及各种微生物的感染,也包括各种癌症的发生。
艾滋病有几个发展时期
艾滋病临床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是指人体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后半个月以后就会出现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一个月的时候症状就基本消失,到两个月的左右人体就可以出现艾滋病毒抗体,这时候抽血就可以检测到艾滋病毒抗体,此后就进入无症状感染期,这一期可以持续7-8年,少数人可以达到10年。之后就进入了艾滋病的前期,这一期因为机体免疫机能的下降,出现疲劳、盗汗、体重下降这么一些症状,最后就进入了艾滋病期。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及表现 艾滋病性传染高吗
艾滋病毒感染者或者是艾滋病人的体液里面都含有艾滋病毒,这个体液就包括血液、精液、乳汁、阴道宫颈等分泌物、粘膜囊液、眼泪、唾液等等,当人体接触到这些体液的时候,艾滋病毒是可能会传播的,当然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眼泪和唾液传播的确切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最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性接触传播,包括正常的性交,也包括同性恋的性交;第二种是血液传播,如果是接种或是输入艾滋病感染者的血、血制品或者是组织器官,或者是反复使用污染的针头都会传染艾滋病毒;第三种是母婴传播,艾滋病毒感染的母亲是可以通过怀孕、分娩、哺乳等方式传播给她的孩子。所以艾滋病是有传染性的。
如何判断艾滋
关于潜伏期和窗口期的概念:
(1)窗口期:是指从感染HIV到抗体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人体感染HIV-1后产生血清抗体的平均时间为45天,或者更短。一般在感染5周左右出现HIV抗体阳性。性交感染出现血清抗体阳性时间为2~3周。国内窗口期时间长短尚未确定。
(2)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起,至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成人平均29个月,个别人可能超过5年,最长可达14.2年,最短仅6天是由于输入血液制品而感染的急性病例。潜伏期病人体内有HIV,是重要的传染源。
2.HIV感染临床分期:感染HIV后,由于细胞免疫状况不同,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感染期、无症状HIV期(AC)、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RC)、完全型艾滋病。
(1)急性感染期:感染2~6周,出现急性HIV感染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但是化验HIV抗体阴性。症状持续1~4周自行缓解。此后,临床上出现长短不等相对健康的无症状潜伏期。
(2)无症状期:急性感染期过去后,进入无症状期,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但是化验血清HIV阳性。此期血液中有HIV,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3)AIDS前期:患者发热、乏力、盗汗、腹泻,伴体重下降,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血清抗HIV抗体Y阳性。
(4)AIDS期:机体免疫功能显著下降,疗程症状加重,血清抗HIV抗体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易伴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女性艾滋病初期症状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 急性期
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感染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行性流感冒样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发热、赛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最长约半年后出现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此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这时用很敏感的方法检测艾滋病感染者浆中的病毒核醒量,可预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3、 艾滋病前期
无症状感染期之后,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也有人称之为持续性全身性淋巴腺病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开始于颈部,其次为腋、腹股沟淋巴结等。一般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发热(38摄氏度左右),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发生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属真菌类)等各种感染。
4、 艾滋病期
由于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各种致命性机会感染、肿瘤等极易发生。病变可表面在肺、口腔、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脏、肾脏、眼、关节、皮肤等等。已发生机会性感染者,平均存活期为9个月。
所以根据张小姐的描述,她应该不是艾滋病初期症状,但是张小姐有严重恐艾心理,应该自我做好调节。如果不放心,可使用艾滋病试纸进行自测,短短15分钟,艾滋病检测试纸就能检测出结果。测试过程很隐秘,在家里就可以自己检测,测试操作简单。
艾滋病临床症状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二)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三)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2]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盗汗、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癫痫、肢体瘫痪、消瘦、贫血、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艾滋病临床四个时期
1. 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2. 潜伏期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 艾滋病前期
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个时期,有很多命名,包括"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征"等。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
4.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
发生各种恶性肿瘤。
艾滋病的终期,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确诊艾滋病不能光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检查者的血液检测是否为阳性结果,所以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当地的卫生检疫部门做检查,千万不要自己乱下诊断。
艾滋病临床表现
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HIV感染后,最开始的数年至10余年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现各种临床表现。
一般初期的症状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可有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还可侵犯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1.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艾滋病初期表现
1、急性感染期
急性感染期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窗口期。窗口期的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还会发生乏力、盗汗、咽炎等。部分患者也有可能出现急性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由于急性感染期时,症状比较轻,通常容易被人们忽略。
在被感染HIV后的2-6周,可以通过查血,检测HIV抗体是否呈阳性,以此为判断是否感染艾滋病的标准。急性感染期过后,便是潜伏期,潜伏期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阶段。
2、潜伏期
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内,艾滋病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因此潜伏期是不易于人们发现和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表明,潜伏期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儿童艾滋病潜伏期短,平均为12个月。
3、艾滋病前期
艾滋病前期是指潜伏期后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出现明显的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有人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淋巴结病相关综合症”、“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艾滋病前综合症”等。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淋巴节肿大,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颈后、耳前、耳后、股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
一般至少有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者。持续半年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持续数月的周期性低热;夜间盗汗;口腔出现毛状白斑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多,拉稀,均又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
艾滋病病毒筛查阳性不一定是感染
“艾滋病病毒筛查阳性不可怕,因为其中的假阳性可能达到30%(甚至更高)”。在中国医科院—美国克林顿基金会艾滋病临床检验培训合作项目启动暨基地揭牌仪式上,中美专家表示:艾滋病防治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公众提高认识,不再对艾滋病病毒筛查阳性的群体另眼相看,更需要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为艾滋病临床诊治决策和改善医疗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由于各国都存在试剂等方面的局限性,目前对艾滋病感染者的筛查误差率较高”。中国医科院检验医学研发中心主任、持美国联邦政府颁发的实验室主任执照的何健教授说:艾滋病临床检验分两块,一是筛查实验,即采用elisa等免疫方法检验艾滋病毒抗体,目的是发现所有阳性者,筛查试剂的敏感性必须好,假阳性率一般要求在30%以下,但是目前国内有的实验室假阳性率比这高。二是确认试验,多使用免疫印记实验,以剔除筛查阳性者中可能存在的假阳性。因此,确认试剂必须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到这一步,才算真正“戴帽”。
美国的经验显示: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检验医学的投入约为10%,但当实施艾滋病防治决策时,对检验医学的依赖度则达到70%。克林顿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何欣薇博士说,目前艾滋病检验医学的技能培训存在较大缺口,而且随着越来越多艾滋病人需要关怀和治疗,对检验技能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此,在我国卫生部与美国克林顿基金会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框架下,克林顿基金会与中国医科院开展合作,到2008年1月底,将完成对500名中国临床医生的艾滋病检验培训。
艾滋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皮肤病变
早期时段的艾滋病,临床表现主要是白念球感染,分布在人体的皮肤、黏膜上。而且感染的地方多在皮肤皱褶之处。
艾滋病有潜伏期吗
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后,最先进入临床上所谓的急性感染期。医学上所谓的“窗口期”,也在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少数人在此阶段会出现一些艾滋病早期症状。
这些艾滋病早期症状,是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常见的艾滋病早期症状有:
1.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盗汗、虚弱、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3.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4.皮肤和粘膜损害
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末稍血检查,一般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过后,就进入到无症状感染期,此阶段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已经有艾滋病毒,因此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
再次强调,艾滋病感染者,在此阶段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艾滋病潜伏期并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准确来定义“艾滋病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潜伏期的存在,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进入艾滋病潜伏期后,8年内将有5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有报告称,1至7年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其比例依次为1.5%、5%、10%、15%、25%、30%和40%。儿童的艾滋病潜伏期较短,平均为12个月。
潜伏期内,建议感染者还是采用一些敏感的方法来检测艾滋病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因为这样可预测5年内发病的机率。
艾滋病潜伏期是多少年
在急性期后,没有临床症状,为无症状的健康人,但体内有艾滋病毒,又称为艾滋病潜伏期。 艾滋病潜伏期里,感染者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看起来也很健康,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潜伏期时间逐渐长久后,病毒在体内越来越多,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时就进入了艾滋病阶段,这也是艾滋病患者的最后阶段。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急剧降低,正常人能够抵抗的感染,到他们身上就会让他们生病,这就是发生了机会性感染;机体免疫系统也没有能力清除那些变异的细胞,所以一些艾滋病毒感染者经常发生一些正常人很少发生的肿瘤。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变得脆弱,全身衰竭,常会出现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等表现。如果不经治疗,经常在两年内死亡。 艾滋病潜伏期较长,有的可达10-20年,在这漫长的潜伏带毒过程中,带毒者起着传播艾滋病的传染源作用. 治疗是可以的, 但花费比较昂贵.时间较长.
艾滋病从感染到发病要多久
艾滋病是一种极具特殊的恶性传染病,发生艾滋病后,病情凶险,目前病死率达100%。艾滋病是在艾滋病病毒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基础上发生的,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受损而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从感染病毒到发病,临床上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完整地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见到。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艾滋病初期症状
根据你的描述,你不想是艾滋病,你现在心理压力较大,建议你去医院查一个HIV,如果是阴性,你就可以放心了. 给你介绍一下艾滋病的分期及症状: 急性感染期,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病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症状和脑膜刺激症.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急性感染期时,症状常较轻微,容易被忽略.当这种发热等周身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潜伏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潜伏期指的是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2-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艾滋病前期,淋巴结肿大 此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各种感染 此期除了上述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和全身症状外,患者经常出现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