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川芎能和黄芪同服吗 哪些人不适宜服用黄芪

川芎能和黄芪同服吗 哪些人不适宜服用黄芪

1、感冒患者。黄芪有固表止汗的作用,感冒患者的治疗应当散寒发汗,若服用黄芪,可能会使邪气不能外出,停滞体内,致使感冒症状加重,难以痊愈。

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需慎用,黄芪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升血压也可以降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建议向医生详细咨询用量,以免导致血压上升。

3、阴虚患者。黄芪性味甘温,阴虚患者服用易伤阴动血,加重原本阴虚症状,如: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

4、湿热患者。黄芪有固表之功效,湿热患者服用,可能使湿气停滞体内,无法排出,从而致使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湿热症状加重。

5、孕妇。孕妇需慎用黄芪,黄芪属滋补药,可帮助补气,助长胎儿血肉,促使胎儿发育过猛,导致生产时胎儿过大,出现生产困难的情况。

当归和黄芪泡酒有什么功效 黄芪怎么吃效果比较好

川芎6克,黄芪15克,糯米50~100克。川芎、黄芪水煎取汁,与糯米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可补气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这样的养生粥可以有很好的补气血安胎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免疫力。

黄芪30~6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服用,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夏天为什么不能吃黄芪 哪些人不适合喝黄芪水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所以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症状的人群不宜单独服用黄芪。

有头重、干呕、身热不扬,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症状的人群不宜服用黄芪,服用黄芪后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有各种化脓性感染,比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等症状的人群不宜服用。

感冒不能吃黄芪,因为黄芪固表,吃黄芪能帮助身体抵挡外邪入侵,但如果身体已经感受到外邪,再吃的黄芪的话,就把病邪关在了体内,无从宣泄,反而导致感冒病情加重。

孕晚期女性不能吃黄芪,黄芪有强健筋骨,补气固表,补血的功效,起着协同滋补的作用,孕晚期吃黄芪,容易导致胎儿发育过快过大,引起过期妊娠,造成难产。

患有高血压者、脑出血者同样也不能食用黄芪,食用过后血压容易上升,会加重症状。

服用黄芪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因此,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同时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服用。

注意:黄芪为中药,具体用药搭配和量需在专业的中药医师指导下进行食用。

治疗气虚什么药膳好呢

黄芪阿胶粥

黄芪15克,阿胶10克,粳米30克。黄芪水煎取汁,用药汁煮粳米为粥,烊化阿胶兑入粥中。补气养血。每日1次温服。

黄芪川芎兔肉汤

兔肉250克,黄芪60克,川芎10克,生姜4片。兔肉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汆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过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每日或2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

加味黄芪粥

生黄芪、薏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末9克,金橘饼2个,糯米30克。黄芪加水过量煮20分钟,去渣,再加入薏米、赤小豆煮30分钟,最后加入鸡内金末和糯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每次服后食金橘饼1个。连服2-3个月。

芪香蜜营膏

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过量。将黄芪、木香加水过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

吃黄芪能吃红萝卜吗 黄芪泡水喝一次放多少片

建议不超过10克。

黄芪由于切片大小不一,所以建议按克数服用比较妥当,黄芪虽然有良好的温补功效,然而黄芪服用过多也会给身体带来不利,临床上黄芪的药用的量一般是9-30克,普通人用黄芪泡水喝建议用最小量10克以内是比较妥当的,如果是用黄芪辅助改善疾病,那么黄芪泡水前最好是咨询医生后再谨慎用量比较好。

川芎能和黄芪同服吗 川芎和黄芪同服要注意什么

1、用量。川芎和黄芪均属于中药材,一般建议川芎的用量为3-10克,泡水服用的话3克左右即可,川芎属于活血药物,不宜多服,多服易伤气血;黄芪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药材,有补气益气之效,一般常用量为10-15克,泡水5-8克就可以了。多服易上火,如需增加川芎和黄芪的用量建议向医生咨询,不要随意增加用量。

2、不宜天天服用。川芎可活血补血,长期服用易损伤气血,黄芪对血压有调节作用,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血压增高。

脊椎疼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

1、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方剂: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方剂如下: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水煎服。

2、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方剂: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方剂如下:当归15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五味子10克,黄芪20克。水煎服。

3、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方剂:姜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如病人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如病人手足麻木伴两目羞明、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方剂如下:蔓荆子10克,陈皮10克,人参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黄芪20克。水煎服。

这篇文章主要是介绍了关于颈椎疼痛的中医疗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该病在治疗时需要先查明自己所属的病症,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剂。另外,中药虽然能够彻底根治疾病,但疗程是比较长的,因此患者一定要持之以恒的进行治疗。

黄芪每天泡水喝需要多少克 黄芪最多可以用多少克

一般是30克左右。

黄芪临床用量在10克时,补气效应能显见,此剂量主要治疗因气虚显著而致的头晕、水肿等病症;而重用黄芪之量,通常在30克,可发挥升举下陷、固气摄脱和益气通脉之效,但超过30克的黄芪服用情况较为少见,如大补元气可采取其他药材,以避免过量服用黄芪导致的健康危害问题。

黄芪和什么泡酒好

取黄芪,狗脊,丹参,川牛膝,独活,萆薢各25克,川芎20克,制附子18克,白酒1500毫升。

将所有药物捣碎,用细纱布袋装好,扎紧口放入瓷坛中,倒入白酒,加盖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常摇动几次,经10-15日后即可开封取饮,不拘时,随量饮服。

黄芪和狗脊等药材一同泡酒有补肝益肾,活血通络,祛风湿,壮筋骨,适宜于阳气亏虚,风湿内侵,气血不畅所致的腰脊强痛,俯仰不利,腿软无力,肢体麻木,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灵,小便失禁,白带量多等症。

取黄芪60克,黄酒500毫升,脱肛加升麻5克。

将黄芪研碎,放入干净的容器中,加黄酒浸泡,密封7日,每日振摇1次,过滤去渣即成,每次饮服20-30毫升,每日服1次。

黄芪用黄酒泡后饮用有益于补气健脾,固表止汗,适宜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消化不良,心悸气短,四肢无力,体虚多汗,气虚脱肛等症。

取黄芪,白芍,生地黄各100克,艾叶30克,白酒1000毫升。

将白芍,黄芪,生地黄,艾叶加工粉碎,装入纱布袋扎好,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1日后,即可饮用,饭前随量温饮。

黄芪和芍药一起泡酒饮有调经止带之功效,适宜于赤白带下,月经过多等症调理。

黄芪和北芪是一样的吗 黄芪适宜哪些人服用

1.血压较高者。黄芪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压较高者往往还会出现水肿的现象,黄芪能够利水消肿,对于血压较高者来说,黄芪是较好的保健养生中药。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在中医上也被称为“消渴症”,黄芪能生津止渴,最为关键的是黄芪多糖能够双向调节血压,能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并且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病症。

3.气虚便秘者。气虚表现为全身乏力、精神萎靡、气短痰多,黄芪能够补气固表,气虚患者服用黄芪可以改善病症,增强身体免疫。

4.银屑病患者。黄芪有就抗菌消炎的功效,能够有效缓解银屑病症状,黄芪配伍当归、白蒺藜和生地治疗效果更佳。

黄芪可以打成粉喝吗 哪些人不适宜服用黄芪

1.阴虚者。阴虚者通常表现为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腰酸腰痛的脉细数等。黄芪味甘、性微温,阴虚患者食用会助热,并且容易伤阴动血。阴虚患者食用黄芪,可以配伍生地、熟地等养阴药。

2.湿热者。湿热患者往往伴随口苦口干、舌苔黄腻。湿热患者食用黄芪容易导致滞邪,使病情加重。湿热者食用黄芪可以配伍黄连、黄芩等清利湿热的药。

3.热毒炽盛者。热毒炽盛者会出现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等,表现为面颊通红、咽红咽干、口苦口干。热毒炽盛者服用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恢复,可以配伍黄连等清热解毒药物。

为什么春天不能吃黄芪 哪些情况下不能吃黄芪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所以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症状的人群不宜单独服用黄芪。

备注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

有头重、干呕、身热不扬,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症状的人群不宜服用黄芪,服用黄芪后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备注

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

有各种化脓性感染,比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等症状的人群不宜服用。

备注

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感冒不能吃黄芪,因为黄芪固表,吃黄芪能帮助身体抵挡外邪入侵,但如果身体已经感受到外邪,再吃的黄芪的话,就把病邪关在了体内,无从宣泄,反而导致感冒病情加重。

孕晚期女性不能吃黄芪,黄芪有强健筋骨,补气固表,补血的功效,起着协同滋补的作用,孕晚期吃黄芪,容易导致胎儿发育过快过大,引起过期妊娠,造成难产。

患有高血压者、脑出血者同样也不能食用黄芪,食用过后血压容易上升,会加重症状。

服用黄芪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

因此,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同时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服用。

注意:黄芪为中药,具体用药搭配和量需在专业的中药医师指导下进行食用。

黄芪什么样的质量好 黄芪什么人不能吃

1、有手脚心发热、口干舌燥等肾阴虚症状的人不宜进食黄芪,因为黄芪容易助热并加重肾阴虚症状。

2、舌苔黄腻或大便稀烂等湿热体质的人不宜服用,因为黄芪会加重湿邪内滞的问题。

3、热毒炽盛的人有化脓性感染的问题,也不宜服用黄芪,否则会加重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4、女性月经期间不宜服用黄芪,以免影响经期。

5、黄芪有利尿的功效,不宜孕妇服用,以免导致羊水减少或滑胎的风险。

6、黄芪可固表,但感冒患者不宜服用,不利于病邪的宣发,可能会加重感冒病症。

相关推荐

黄芪的营养价值

黄芪的营养价值 1、蒙古黄芪黄芪多糖。 2、每100克黄芪含热量74.00大卡(309千焦)。 3、黄芪含钾、钙、钠、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 4、膜荚黄芪含黄酮、皂甙类成分,其中有些成分具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5、黄芪含有多种氨基酸、胆碱、苦味素、甜菜碱、黏液质、蔗糖、葡萄糖醛酸、叶酸等营养成分。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女黄芪的好处以及黄芪的营养价值,想必大家黄芪这种中药有了更多的了解。另外,小编提醒,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红舌少唾液、体质偏热等几类不宜黄芪,否则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为了健康着想

黄芪怎么煮粥 黄芪川芎煮粥

材料:黄芪30克,川芎10克,糯米100克,红糖,清水适量。 做法:将黄芪川芎用清水浸软,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锅内放入清水,黄芪川芎,煮沸20分钟后滤掉药渣,加入糯米,再熬至粥熟,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安胎,和血止痛,适宜于调理孕妇气虚胎动,小腹疼痛,倦怠无力等症。

关节炎患者吃什么中药好

一、黄芪参 ,白术 ,当归 ,仙茅 ,菟丝子 ,仙灵脾 ,白芍 ,鸡血藤 ,威灵仙 ,防己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各适量。可随证加减,对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的,可 蜈蚣 、全蝎 (为末冲);偏风盛的,可加防风、乌蛇、羌活、独活 ;偏寒盛的 ,加熟附片 、细辛 ,偏湿盛加苍术 ,苡仁 ,海桐皮、木瓜 ;偏热盛加石膏 、知母、秦艽、地龙、络石藤 ;肾虚症明显的,可加加破故纸 、鹿角霜各适量,水煎。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二、乌蛇祛风通络汤: 乌梢蛇 ,黄芪、伸筋草、鹳草等、稀莶草 ,当归

黄芪一起吃吗 黄芪参怎么吃好

材料:黄芪2克,参2克。 做法:用沸水温烫茶杯,待茶具温度提高后,将黄芪参一起放入杯中,倒入沸水,盖上杯盖闷泡8-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消肿,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补脾益肺,二者合用泡水饮可以起到补气生血,益阳安神的功效。 材料:黄芪15克,枸杞子20克,大米60克,参,白糖适量。 做法:砂锅加水,放入参,黄芪,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熬40分钟,去渣取汁。将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兑入药汁,再加入适量清水和枸杞子,煮至米烂汁稠时加白糖调匀即可饮用。 功效:益气阳萎,适宜于脾

中医如何治疗颈椎病

1.外伤型颈椎病 偏方:行气活血,舒筋止痛。 方剂: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 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药方如下: 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 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颈椎病 偏方:祛风除湿,温经活络。 方剂: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

五款肺气虚食疗补肺气

糖醋清蒸鱼 材料:青鱼1段(约500克),米醋50克。 做法:将鱼去鳞及内脏,花切其肉,肉上覆盖姜丝,置于鱼盘中,上笼屉蒸10~15分钟取出,用油加佐料炝锅,兑入糖醋,用稀淀粉勾芡浇于鱼体上即成。佐餐食用。 参枣米饭 材料:党参10克,大枣20个,糯米25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党参、大枣泡发,煮半小时捞出,汤备用,糯米蒸熟,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熬成黏汁,浇在枣饭上即可。作主食食用。 麻仁栗子糕 材料:火麻仁10克,芝麻5克,栗子粉50克,玉米面50克。 做法:将火麻仁、芝麻打碎与栗子粉、玉

黄芪水什么时间喝最好 黄芪的最佳搭配

用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此方有益气健脾,消食开胃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脘疼痛。 用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此方有补气益脾、养阴清热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患者。 黄芪30克,红枣15克。黄芪红枣清洗干净,红枣去核,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30分钟即可。少量多次用。此方有补气益血的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气血不足的患者。 用川芎

当归怎么吃效果好 当归适宜

1.适宜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气血不足者、头痛头晕者、便秘者。 2.热盛出血者禁,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 3.血虚证或贫血,症见眩晕、疲倦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等,以及血虚腹痛、头痛,常与熟地黄、白芍,或羊肉、黄芪等补血益气之物配伍。 4.血淤阻滞的病证,如跌打损伤,淤肿疼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肩周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与川芎、赤芍等活血药配伍。 5.血虚或血淤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与熟地黄、川芎、丹参等补血活血药配伍。 6.痈肿疮疡者气血不足,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易愈合

心肌缺血吃三七粉吗 心肌缺血食疗方法

材料:昆布、海藻各30克,黄豆150~200克。 做法:将海藻昆布洗净,将黄豆洗净泡水,然后三者一同如果煮汤,加适量调味品即可食用。 功效:海藻还有的海藻纤维对缓解冠状动脉阻塞有一定效果,而冠状动脉阻塞是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所以该食疗方适用于心肌缺血者。 材料:猪心1个,黄芪2O克,当归12克,党参3O克,川芎6克。 做法:猪心洗净切片后与黄芪、当归、党参等,一同加水炖熟,趁热用。 功效:猪心补心,黄芪、党参川芎益气,当归补血,用于调理心肌缺血是适当的。

气血不足的中成药有哪些

八珍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中药组成。功补气养血。主治各贫血、失血,以及疮疡久溃不愈、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产后体倦发热等属气血两虚者。法:水蜜丸每次6克,蜜丸每次1丸(9克),冲剂每次1袋(8克),每日2次 参养荣丸:由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远志、肉桂、五味子、生姜、大枣、陈皮等药物组成。功补益气血,宁心安神。神经宫症、神经衰弱,结核病恢复期及产后、病后气血两虚者,均可应用。口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