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的食用方法
远志的食用方法
1、中药治病。
1)远志与茯神、龙齿、朱砂煎药,能起到安神的作用。
2)远志与菖蒲、半夏、天麻、全蝎煎药,能治疗痉挛抽搐、精神抽搐、精神失常、口吐白沫等症状。
2、养生药膳—远志枣仁粥
1)准备10g远志、炒枣,50g粳米。
2)将粳米洗净之后放在砂锅中煮,煮沸后加入远志、枣仁。
3)此粥可以作为夜宵在晚上食用。
4)此粥具有安神补血,恢复记忆力的作用。
远志应用与配伍
1.于惊悸,失眠健忘。远志主入心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之佳品。故多用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惊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常与人参、龙齿、茯神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
2.于痰阻心窍,砌病友狂。本品味辛通利,既能祛痰,又利心窍,故用治痰阻心窍之癫痫抽搐及痰迷癫狂证。如治癫痫昏仆、痉挛抽搐,可与半夏、天麻、全蝎等配伍,治疗癫狂发作,又与石菖蒲、郁金、白矾等同用。
3.用于咳嗽痰多。本品入肺祛痰止咳,故治疗痰多粘稠、咳吐不爽者。每与杏仁、贝母、桔梗等同用。
4.用于痈疽毒,乳房肿痈。本品苦泄温通,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痈散肿。可治一切痈疽,不问寒热虚实,单用研末,黄酒送服,并外用调敷患处即效。
远志的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圆柱形,长达40厘米,肥厚,淡黄白色,具少数侧根。茎直立或斜上,丛生,上部多分枝。叶互生,狭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4厘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无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长约2-14厘米,偏侧生与小枝顶端,细弱,通常稍弯曲;花淡蓝紫色,长6毫米;花梗细弱,长3-6毫米;苞片3,极小,易脱落;萼片的外轮3片比较小,线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内轮2片呈花瓣状,成稍弯些的长圆状倒卵形,长5-6毫米,宽2-3毫米;花瓣的2侧瓣倒卵形,长约4毫米,中央花瓣较大,呈龙骨瓣状,背面顶端有撕裂成条的鸡冠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连合成鞘状;子房倒卵形,扁平,花柱线形,弯垂,柱头二裂。蒴果扁平,卵圆形,边有狭翅,长宽均约4-5毫米,绿色,光滑无睫毛。种子卵形,微扁,长约2毫米,棕黑色,密被白色细绒毛,上端有发达的种阜。花期5-7月,果期7-9月。
远志的营养价值 祛痰作用
远志含有植物皂甙,能刺激胃粘膜,出现轻度恶心,因而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分泌量增加,具有一定祛痰作用。
远志的营养价值 抗菌作用
远志乙醇浸液在体外的对固紫染色阳性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中度敏感。10%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远志的性状
第1步远志筒
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
第2步远志肉
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
第3步远志棍
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
远志的功效 远志的使用注意
远志皂苷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若大量或者胃黏膜有损伤是可增加机体对远志皂苷的吸收,引起全身中毒反应;此外,远志对胃肠的运动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导致胃肠胀气、肠壁变薄等症状,因此有胃溃疡及胃炎者须谨慎使用远志。
远志的功效
宁心安神。根据寒热虚实配伍,有痰的、瘀血的配祛痰活血化瘀。归心、肾经。人们的记忆、睡眠主要由心所主的神志决定。心藏神这个功能来完成,但肾藏志,志伤则喜忘,记忆力降低,健忘。所以不单与心有关,更与肾有关,肾虚了或其它原因伤肾,藏志功能失调则健忘。
远志能作用于肾,增强肾藏志功能,所以叫远志。所以治疗健忘常用远志。孔圣枕中丹,就是远志、石菖蒲、茯苓、人参,以后的不忘散,读书丸,都治疗健忘,增强记忆力。一般都是远志、石菖蒲(两者在一起心肾相交),在配伍养心安神的药组成。现在治疗早老性痴呆多用。
它又是化痰药,化痰开窍。它能消除两个不同脏腑,不同孔窍痰浊,一个是祛除肺窍里的痰,宣通肺窍,所以远志对咳嗽痰多,不管外感、内伤,都可做为一个一般的袪咳止痰药用。和桔梗一起用。另外一个化痰就是清除心窍之痰浊,闭阻于心窍的痰浊,开通心窍。主治癫证、狂症、痫证,用于精神失常,当然也有寒热虚实的不同。
心热炽盛的配清心的郁金、栀子、黄连等,痰热盛的配伍胆南星、牛黄、郁金等。做祛痰药时多蜜制,因为远志对胃有刺激作用,轻的恶心呕吐,重的胃出血,有消化性溃疡的,有胃炎的会加重。炮制后降毒。古代要求药材要去心,只用外面的,又叫志筒。现在用带心的,功效和毒性无区别。
1.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惊悸。远志主入心肾,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之佳品。治失眠健忘,常与人参、石菖蒲配伍,如不忘散。治惊悸,常与朱砂、龙齿等同用,如远志丸。
2.祛痰开窍,用于咳嗽痰多及痰阻心窍之神志恍惚、惊痫发狂。远志有较强的祛痰作用,治咳嗽痰多,难咯出者,每与杏仁、桔梗、甘草同用。治痰阻心窍之精神错乱、惊痫等证,常与石草蒲、郁金、白矾等同用。临床用治痴呆有一定效果。
3.消痈肿,用于痈疽肿毒。单用为末酒送服或外用调敷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