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月经周期体温变化有什么意义

月经周期体温变化有什么意义

体温变化的意义:

1.双相型体温可作为排卵的重要指标,排卵时间在双相体温转变前2—3天内,单相体温可肯定无排卵及黄体形成。

2.一般认为体温曲线高温期不应少于12天,上升幅度不宜低于0.3-0.5摄氏度,否则即为黄体功能不足。

3.双相型体温高温阶段(黄体期)如超过16天以上,即有受孕可能,对于治疗中的不孕症患者是喜兆,对于有习惯性流产史者,此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人们通过检查基础体温可测出体温的变化,方法是在较长时间睡眠6—15小时以上,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由自己测得的体温,起床后将所测体温记录于基础体温单上,逐日进行,画成曲线。

正常曲线是排卵前稍低,排卵期最低;而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致热作用,体温高于卵泡期。因此正常曲线呈双相型,无排卵性月经周期缺乏孕激素无上述规律性变化,体温前后一致呈单相型。

女性生理周期体温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妇女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因此当体温由低升高后(升高0.3摄氏度以上)表示排卵已经完成。

测量方法是:每日早晨睡醒后不要讲话,不活动,不起床,立刻测量口腔(或肛门、腋下)体温3分钟以上。

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在体温记录表上体温由低到高的那日即排卵日。如遇到感冒、发热、腹泻、失眠、饮酒、使用电热毯等情况,往往容易影响基础体温。

女性排卵期体温有何变化

女性排卵期体温变化有哪些?

1,排卵期体温是多少?

一般卵泡期基础体温为36.5℃,黄体期上升0.5℃以上,因而出现双相表现,表示有排卵,若单相型无后期升高的体温曲线,提示无排卵,其准确率为70%~80%。

如果在24小时之内,体温增高了0.3~0.6℃,甚至更高,那么则表示处于排卵的状态。

另外,基础体温也大略可以看出排出卵子的质量优劣程度。如果基础体温高温期较长,可以持续13~14天,那么就表示卵子的质量不错。

2,排卵期体温会升高吗?

排卵前体温一般是在36.2至36.4之间,排卵后体温才会升高,在36.7以上,大约持续12至14天左右。如果受孕成功,因孕激素的原因体温会持续高温,如果受孕未成功,在例假来前一至两天会降温。

3,排卵后体温升高持续时间12~14天

女性排卵期体温变化时间长。对于正常排卵的女性来说,体温升高一般会持续12到14天。通过体温测量,可知女性在排卵之后体温会上升0.3-0.5℃,如果女性无排卵的话,体温就不会上升,整个周期间是低平体温状态。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女性排卵期体温变化,知道排卵期体温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女性排卵期体温变化估算出女性的排卵期,帮助女性早日实现快速怀孕的好梦。

女性安全期自测方法

现代女性,有很多都采用安全期避孕方法达到避孕效果。女性安全期的测试关键是测定女性排卵日期。月经和排卵呈周期性变化,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掌握了两者的变化规律,就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来测定排卵日期。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

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

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用这种女性安全期测试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利用基础体温测量法测定来完成女性安全期测试

测量基础体温可以知道女性的排卵日期,从而可以采用安全期避孕。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

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

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

有人认为体温上升前的最低点是排卵日,但多数不存在,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现。在基础体温升高3天内为易孕期,从第4天起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即为“排卵后安全期”。

基础体温测量法仅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而不能预告排卵在何时发生,因此它只能确定排卵后安全期,不能确定排卵前安全期。如果能配合日历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观察卵巢功能来完成女性安全期测试

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曲线呈双相曲线,即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低,后半期高,这种情况表示卵巢有正常的排卵功能。如果基础体温呈单相曲线(没有前低后高现象),表示卵巢没有排卵功能,卵巢不能排卵也就表示不会怀孕,也属安全期。

红外线体温计准吗 怀孕期体温的变化规律

怀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准妈妈此阶段遇到的体温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有“规”可循的。

女性在生理变化的过程中,身体会有一个低温期。低温期指从月经来的那一天到排卵期为止。怀孕排卵后就进入高温期了。较高的怀孕初期体温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正常月经周期的妇女基础体温呈双相,即在月经后半周期,由于黄体素的作用,基础体温较前半周期升高0.3-0.4℃。女性怀孕后,基础的体温会上升0.5摄氏度,并会持续18天左右。

在怀孕初期1-3个月,准妈妈的怀孕初期体温会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假如测量结果是一连20天体温都比平常略高,并且居高不下的话,你就很有可能怀孕了。

孕初期每个人都会体温升高。差不多到低烧的状态,到孕中期(13周开始)以后体温就会回复到原来的正常体温状态。


解析安全期避孕的方方面面

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

按月经周期推算排卵期的方法又称为日历法。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这就是安全期避孕法的理论根据。例如,某女的月经周期为28天,本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12月2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2月30日(12月2日加28天),再从12月30日减去14天,则12月16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12月11-20日为排卵期。除了月经期和排卵期,其余的时间均为安全期。在安全期性交可不必采用任何避孕药物和避孕工具。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和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则的女性因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采用日历法避孕容易失败。因为有些女性有时因健康情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可以使排卵推迟或提前,这样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来的排卵期就不够正确。据国外统计,采用日历法避孕的失败率达14.4%-47%。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月经周期正常、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能正确掌握推算安全期的人使用。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者、探亲期夫妇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的女性等使用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

利用基础体温测量法测定排卵期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

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这是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又重复上述这种变化。

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有人认为体温上升前的最低点是排卵日,但多数不存在,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现。在基础体温升高3天内为易孕期,从第4天起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即为“排卵后安全期”。

基础体温测量法仅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而不能预告排卵在何时发生,因此它只能确定排卵后安全期,不能确定排卵前安全期。如果能配合日历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基础体温测量法对判断排卵后安全期十分可靠,但有时也会遇到体温曲线不规则,因此不能确定排卵的准确时间,这种情况就不能利用安全期避孕了。

怎样正确地测量基础体温

一个人的体温受外界环境和机体内在活动的影响而有所波动,为了排除这些外来的和内在的各种影响,因此常常把早晨6-7点醒来尚未起床之前的体温作为基础体温。基础体温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

测量基础体温的方法虽然简单,但要求严格,还需要长期坚持。测量前要准备一支体温计和一张记录基础体温的记录单(如没有这种记录单,也可用一张小方格纸代替),从月经期开始,于每日凌晨起床前,在不说话和不作任何活动的情况下,把体温计放在口腔里5分钟,然后把测量到的体温度数记录在体温记录单上。

为了提高测量基础体温的正确性,应在每晚临睡前把体温计上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并把它放在床头柜上或枕头边,以便使用时随手可取,尽量减少活动。如果起床拿体温计,就会使基础体温升高,使这一天的体温数值失去意义。对于做中班或夜班的女性,把测量基础体温的时间放在每次睡觉4-6小时初醒的时候。

基础体温一般需要连续测量3个以上月经周期才能说明问题。如果月经周期规则的话,测量了几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后,基本上知道了自已的排卵日期。为了减少麻烦,可以选定从排卵日前的3-4天开始测试体温,待体温升高后再继续测试3-4天就行了,也就是说只要测量排卵期内的基础体温,以用于避孕的需要。

怎样正确地记录基础体温

将测量到的基础体温正确地记录在体温记录单上,能反映出卵巢的功能情况。如记录不正确,就失去其意义。如果将正常育龄女性在一个月经周期中的体温变化绘制成表,那么由绘制结果可见,前半部分体温较低,后半部分体温升高,呈典型的双相型体温曲线。这种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功能,高、低体温曲线交界处为卵巢的排卵日期。图中的纵轴坐标表示体温的度数,每一小格为0.1℃。横轴坐标表示日期和月经周期日,每一小格为1天。从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将每天所测量到的体温度数用小点画在相应的体温记录单的格子中,一直到下次月经来潮的前1天为止,最后将各个小点用直线按顺序连接起来,就成为1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曲线。

怎么知道有没有排卵

1.体温测量法

根据长期的观察我们找到一个女性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的体温变化规律,女性从月经开始的时候,体温开始下降,而后一直到排卵期体温变化到最低点,排卵之后体温又开始上升。所以当我们长期测量自己体温的时候,就能够掌握自己的排卵期,体温降低到最低的时候基本上排卵期就来临了。具体的测量方法是,在每天起床时测量体温,一般以腋下体温为标准,体温温差一般在0.5°C左右。因为温差较小,有时候即使每天都进行测量也不易看出差别而确定排卵期。

2.宫颈粘液法

这种方法是观察排卵期时宫颈排出的一些液体,这些液体颜色清亮,粘稠而具有韧性,可以进行拉丝,最长可以拉到250px的长度,自身也会感觉到,外阴会变得湿润起来。这种方法需要细心观察,最好穿浅色内裤,这样便于观察,而且女性自身有时候内分泌失调,也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女性排卵期怎么算您知道吗

对于一个想要怀孕的女性朋友来说,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排卵期,并在这个时间同房, 那么受孕的机会是很大的,那女性排卵期怎么算,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中方法推算到,但是有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可能不是很适用。而我们这说的用测量体温来推测女性自己的排卵期的时间这还是比较简单的。

女性排卵期怎么算,还有可以通过推测月经周期来获得,按月经期28天来说,一般在月经期的第14天是我们的排卵期。当卵巢排卵后,女性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引起体温升高的改变,所以测量体温推算是方法之一。

利用基础体温测量法测定排卵期。

基础体温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正常育龄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呈周期性变化。这种体温变化与排卵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

这是因为,当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以及分泌较多的孕激素刺激了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基础体温升高,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下一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又重复上述这种变化。把每天测量到的基础体温记录在一张体温记录单上,并连成曲线,就可以看出月经前半期体温较低,月经后半期体温上升,这种前低后高的体温曲线称为双相型体温曲线,表示卵巢有排卵,而且排卵一般发生在体温上升前或由低向高上升的过程中。

有人认为体温上升前的最低点是排卵日,但多数不存在,仅有20%左右女性有此表现。在基础体温升高3天内为易孕期,从第4天起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即为“排卵后安全期”。

利用体温的变化测算排卵期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准确率也是比较高的。那女性排卵期怎么算还有其他方法没有,比如可以用宫颈粘液的变化来推测排卵期,但这个需要在专业人士及设备的前提下,准确度高,但比较不方便,我们可以依据个人情况选择。

相关推荐

怎样体温测试排卵期

体温测试排卵期是根据长期的观察我们找到一个女性在两个月经周期之间的体温变化规律,女性从月经开始的时候,体温开始下降,而后一直到排卵期体温变化到最低点,排卵之后体温又开始上升。所以当我们长期测量自己体温的时候,就能够掌握自己的排卵期,体温降低到最低的时候基本上排卵期就来临了。具体的测量方法是,在每天起床时测量体温,一般以腋下体温为标准,体温温差一般在0.5°C左右。因为温差较小,时候即使每天都进行

科学推算安全期的3种方法

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月经和排卵都受脑下垂体和卵巢的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两者的周期长短是一致的,都是每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女性的月经周期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

排卵日基础体温上升还是下降

女性的体温是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在卵泡期体温较低,而排卵一般发生在基础体温由低到高的过程中,所以,排卵日是基础体温最低的一天,也是基础体温由低转高的那一天。

卵巢功能检查方法

卵巢功能检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卵巢的功能是否正常,它对诊断不孕症、早孕、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卵巢功能检查包括不孕的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检查、周期性阴道涂片等。是用来了解卵巢功能,无排卵、排卵日期及卵巢黄体功能。卵巢功能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四点:1、基础体温。晨起后用口表测体温,记录基础体温并绘成曲线图,以借此查看是否排卵、排卵日期及卵巢黄体功能,连续测量3个月以上。即卵泡期基础

排卵期体温什么变化

排卵期体温什么变化?排卵期体温呈高低两相变化,排卵的时候体温会升高。当人体处于完全休息状态,排除精神及一切客观因素干扰时,测出的体温称基础体温。以早晨6-7点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测得体温最准确,基础体温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卵巢的排卵功能和相应的内分泌水平。排卵前为卵泡期,卵巢分泌的为雌激素,基础体温大多被动在36.6℃以下。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黄体分泌孕激素。孕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致热升温作用,使

​女性排卵期怎么计算

1、通过月经周期记录来推断排卵期全世界女性的月经周期范围是21~35天,平均是28天,一般来说,只要是规律的、排卵的正常月经周期,排卵后到来月经的黄体期,时间是相对固定的,都是12~16天,平均14天;排卵日前,我们叫卵泡期,它的时间因周期长短很不一致,但排卵日之后的黄体期,基本都一致,是14天。因此,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你的周期是21天,那可能周期的第6、7天就排卵了,如果你的月经周期是3

危险期计算的计算方法

危险期计算方法危险期如果不注意避孕,很容易意外怀孕,而意外怀孕对女性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所以,女性要提前计算好危险期,在这个时候做好避孕措施。那么,危险期怎么计算呢?危险期计算的方法多种,而且不同的人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详细为大家介绍危险期计算的方法。1.排卵时间对月经规律的女性朋友来说,是可以根据自己月经的周期来进行推算怀孕的危险期,一般排卵期大多数是在下次月经来的前14天左右。如

排卵时体温高还是低呢

很多女性朋友希望通过排卵期体温来推算自己的排卵期,但是不知道排卵期体温是怎么样变化的,那么排卵时体温高还是低呢?女性的基础体温一般会随着排卵期而变化,在女性月经周期的前半期,体温的波动是在36.6度以下的,到了排卵后就会转入月经周期的后半期,正常情况体温比前半期还要高一些,正常的波动在36.6度-37度之间,排卵时体温稍下降,通常降低0.2度左右,排卵后就上升到37度左右,大约持续两周的高温期

排卵期怎么算才最准确

计算公式排卵期第一天 = 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排卵期最後一天 = 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在采用此公式计算之前,要求本人连续8次观察、纪录自己的月经周期,得出本人月经周期的最长天数和最短天数,代入以上公式得出的数字分别表示你的“排卵期”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月经周期的计算是从此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如:某一育龄妇女前8个月的月经周期最长为30天,最短为28天,代

排卵日体温升高还是降低

排卵日当天体温是降低的,一般第二天会突然升高。女性的体温是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在卵泡期体温较低,而排卵一般发生在基础体温由低到高的过程中,所以,排卵日是基础体温最低的一天,也是基础体温由低转高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