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呼噜原因及应对措施
宝宝打呼噜原因及应对措施
很多妈妈都说她们的宝宝会打呼噜。婴儿打呼噜是什么引起的呢?有什么解决办法?
1、睡觉的姿势不好
有时宝宝仅仅是因为睡觉的姿势不好,舌根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引起打呼。
解决方法:让宝宝侧着头睡。
2、婴儿奶块淤积
有些新生儿有时也会“打呼噜”现象,这是由于婴儿的喉部有奶块淤积,造成呼吸不顺畅,引起婴儿睡眠时打呼噜。
解决方法:护理宝宝的家长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平躺,而应将他竖着抱起,轻轻拍其背部,过半个小时再放宝宝平躺,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出现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或者妈妈的奶水,稀释一下奶块就可以了。
3、扁桃体肿大
扁桃体是气道的枢纽位置。由于宝宝的气道发育还不完善,气道空间相对较小,扁桃体若稍微肥大,就很容易阻塞宝宝的呼吸道,引起打鼾。扁桃腺肥大的原因包括:先天性扁桃腺肥大,或因感染造成扁桃体发炎。
解决方法:若扁桃体肥大严重到阻挡呼吸道,影响正常呼吸时,爸爸妈妈可考虑在宝宝满5~6岁后以手术割除。如果已严重影响呼吸,甚至已造成睡眠呼吸暂停时,并在一整夜睡眠中反复发生,则可考虑提早切除。至于扁桃炎,只要对症治疗,打呼噜会慢慢好转。
4、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就是位于鼻孔最后端,有些宝宝的腺样体会随着年纪慢慢增生,肥大的腺体堵住了鼻咽部,就会出现打呼噜的现象。
解决方法:小孩进入青春期后,绝大部分腺样体都会消失。
如果宝宝打呼噜的情况让家长很担心,那爸爸妈妈可以带他去看耳鼻喉科医生。
宝宝睡眠中4种怪现象看健康
A。宝宝睡觉打呼噜
有的宝宝在入睡之后,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妈妈们可要注意了:打呼噜并不意味着宝宝睡得香、睡得沉,而是疾病信号。
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科主任朱晓华介绍,打鼾说明宝宝的呼吸道不通畅。呼吸道不通畅,就会造成宝宝在睡眠时大脑慢性缺氧,导致宝宝第二天困倦嗜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和智力发育。
应对措施:
“睡觉时姿势不对,可能造成宝宝打呼噜。”朱晓华说,这种情况引起的打呼噜,只要别让宝宝枕头太高,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脖子“窝”住就可以了。但如果经常打呼噜,那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暂停,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就诊。
“可以让宝宝在医院睡一夜,做一次睡眠呼吸检测,看看血氧饱和度啊、脑电图啊。如果睡眠中血氧饱和度低于某个指标,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去掉影响呼吸道通畅的组织。”朱晓华说。
B。宝宝睡觉易惊醒
忙了一天之后,只有等宝宝睡着了,妈妈才能松口气,让自己休息。可就是有些宝宝,睡觉时不老实,容易惊醒、喜欢来回翻腾,搞得妈妈休息也不踏实。其实,这也是宝宝在告诉妈妈:我不舒服了。
朱晓华说,如果宝宝睡着后来回翻腾或哭闹,妈妈首先要看看宝宝的睡眠环境是不是舒适,比如说是不是冷了或热了,被子是不是裹得太紧了,光线是不是太强,周围是不是太吵,等等。如果排除这些外在原因,宝宝睡觉不踏实,就可能是缺钙导致的。
应对措施:
“缺钙会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让宝宝睡觉时不安稳。”朱晓华说,缺钙的宝宝还容易夜惊、多汗、烦躁、哭闹,出牙晚而少,严重的还有肋骨外翻。这样的宝宝,需要补充钙质,平时可以多晒太阳,夏天在阴凉处接受太阳照射,两岁以下的孩子还要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以帮助钙质吸收。
另外,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让孩子再做大量活动,或做一些容易引起宝宝情绪兴奋的事,以免宝宝睡觉前过度兴奋,身体休息了,大脑还处在兴奋中,影响睡眠质量。
C。宝宝睡觉吮手指
宝宝在睡觉时总是把大拇指含在嘴里才能睡得安稳,也是让不少妈妈头疼的问题。育儿专家说,嘴里咬着东西睡觉,是宝宝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朱晓华介绍,断奶过急、妈妈过早上班,都会造成宝宝缺乏安全感;如果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宝宝渴望爱抚的正常心理得不到满足,也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宝宝来说,某个阶段照看人的突然改变,或者送入幼儿园后对环境不适应,都会造成安全感的缺乏。心理上的问题,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喜欢咬手指头、喜欢咬着东西睡觉,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
但是这种安慰,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宝宝的健康。朱晓华说,一是不卫生,容易让致病细菌“病从口入”;二是会影响到宝宝的牙齿和颌面部发育,影响外貌,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
应对措施:
对于这种宝宝,最好的办法是“替代治疗”。“不要批评孩子,强化这种负面情绪,而是可以让宝宝手里拿个小玩具啊,或者抱一个玩具入睡,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朱晓华说,但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增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陪陪宝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D。宝宝爱跟妈妈睡
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让宝宝和自己一起睡在大床上。殊不知,这并不利于宝宝的睡眠质量和成长发育。
朱晓华说,宝宝太小没有活动能力,一旦被大人压到了也无法反抗,容易导致窒息;而且大人呼出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而宝宝大脑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爸爸妈妈和宝宝同床睡眠,容易造成宝宝缺氧,影响发育;此外,大人的活动范围和环境都比宝宝复杂得多,接触的病毒、细菌也多,容易让抵抗力低的宝宝感染细菌而生病。
应对措施:
朱晓华建议,1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在大床旁边安置一张小床。这样既避免了同睡带来的影响,又方便妈妈照顾宝宝,还可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分房而睡。但妈妈要注意安抚宝宝的情绪,比如陪着宝宝入睡,敞开房门让宝宝有安全感,等等。
宝宝睡觉3异象暗藏疾病信号
1、睡觉打呼噜:呼吸道不通畅,可造成大脑缺氧
【睡眠异象】有的宝宝在入睡之后,很快就打起了小呼噜,严重时还要张开嘴巴呼吸。
【认识误区】很多家长以为打呼噜意味着宝宝睡得香、睡得沉,或是因为白天玩得太累,晚上睡眠质量太好的缘故。
【科学解释】宝宝睡觉打呼噜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宝宝打鼾说明呼吸道不通畅,例如宝宝感冒鼻塞,就会在睡觉时出现打呼噜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宝宝感冒好了,打呼噜的情况自然就好了。但长期的呼吸不通畅造成的打呼噜,则应考虑是病理性的。呼吸道不通畅,会造成睡眠中大脑慢性缺氧,导致宝宝第二天困倦嗜睡,长期如此会影响宝宝的注意力和智力发育。
【应对措施】睡觉时姿势不对,可能造成宝宝打呼噜。这种情况引起的打呼噜,只要别让宝宝枕头太高,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脖子“窝”住就可以了。如果是长时间的打呼噜,那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暂停,需要到医院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就诊。可以让宝宝在医院睡一夜,做一次睡眠呼吸检测,看看血氧饱和度啊、脑电图啊。如果睡眠中血氧饱和度低于某个指标,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去掉影响呼吸道通畅的组织。
2、睡觉易惊醒:缺钙引起神经性兴奋
【睡眠异象】有些宝宝睡觉不踏实,喜欢来回翻腾,容易惊醒哭闹。
【认识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宝宝睡觉爱翻腾是正常的现象,长大自然就会改善。也有老一辈的人认为宝宝睡觉容易惊醒是由于看见“不干净”的东西。
【科学解释】宝宝睡觉爱翻腾、易惊醒,这是宝宝在告诉妈妈:我不舒服了。妈妈首先要看看宝宝的睡眠环境是不是舒适,比如说是不是冷了或热了,被子是不是裹得太紧了,光线是不是太强,周围是不是太吵,等等。如果排除这些外在原因,宝宝睡觉不踏实,就可能是缺钙导致的。
缺钙会引起神经兴奋性增加,让宝宝睡觉时不安稳。缺钙的宝宝还容易夜惊、多汗、烦躁、哭闹,出牙晚而少,严重的还有肋骨外翻。
【应对措施】如果是由于缺钙造成的睡眠不安稳、易惊醒,宝宝则需要补充钙质。平时妈妈要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夏天在阴凉处接受太阳照射,两岁以下的孩子还要补充一定剂量的维生素D以帮助钙质吸收。另外,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让孩子再做大量活动,或做一些容易引起宝宝情绪兴奋的事,以免宝宝睡觉前过度兴奋,身体休息了,大脑还处在兴奋中,影响睡眠质量。
3、睡觉吮手指:可能是心理疾病
【睡眠异象】有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总是喜欢把大拇指(也可能是其他手指)含在嘴里才能睡得安稳。
【认识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宝宝习惯了吃奶嘴,所以晚上睡觉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把形似奶嘴的手指含在嘴里吮吸。
【科学解释】喜欢嘴里含着手指或咬着东西睡觉,可能是宝宝没有安全感的表现。断奶过急、妈妈过早上班,都会造成宝宝缺乏安全感。另外,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宝宝渴望爱抚的正常心理得不到满足,也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宝宝来说,某个阶段照看人的突然改变,或者送入幼儿园后对环境不适应,也会造成安全感的缺乏。心理上的问题,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喜欢咬手指头、喜欢咬着东西睡觉,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但是这种安慰一方面容易让致病细菌“病从口入”,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宝宝的牙齿和颌面部发育,影响外貌,妈妈切不可掉以轻心。
【应对措施】“心病还需心药医”,对于由心理问题引起睡眠异象的宝宝,最好的办法是“替代治疗”。不要批评孩子,强化这种负面情绪,而是可以让宝宝手里拿个小玩具啊,或者抱一个玩具入睡,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要增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陪陪宝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妈咪注意婴儿打呼噜不是睡得香
家中的宝宝睡觉打呼噜的话,那么宝妈们最好注意观察下宝宝打呼噜是属于哪一种情况。
1、宝宝喜欢仰睡的姿势(就是面朝上)这种姿势是最容易打呼噜的,因为面部朝上从而使得舌头因重力的原因而向后倒,阻塞了咽喉部的呼吸通道,因此就会发出打呼噜的声音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多数情况下只要改变睡姿就可以了。
2、婴幼儿的呼吸通道狭窄,因此就有可能使得分泌肿胀从而引起阻塞,如果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打呼噜的话,那么其可能还有鼻音,平时有痰音的,因此准妈妈可以仔细听下宝打呼噜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3、感冒。如果宝宝平时不会打呼噜,而就这几天打了,那么准妈妈就要注意其呼吸道特别喉咙部位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4、某些疾病。婴儿打呼噜多是由于扁桃体发炎或者颅面发育异常或者其这的一些病变引起的。
而打呼噜对孩子的危害极大,因为打呼噜的时候大脑可能出现短暂的缺氧,再者也有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暂停的情况,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的话,那么后果可就相当大了。因此宝宝打呼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找出原因,宝妈们可以通过观察找出引起宝宝打呼噜的原因,如果是器具性的病变的话,建议及时就医,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儿童因为打呼噜的问题而在睡梦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如果发现宝宝打呼噜时呼吸声变大,一定要将其叫醒。再者打呼噜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因此一定要引起相关的注意。而如果只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的话,那么只要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就可预防了。
1、注意睡觉的姿势,试试让宝宝侧着睡,说白了也就是要让宝宝变换着姿势睡觉。
2、看下宝宝是否会有奶块淤积,特别是喜欢让宝宝躺着吃奶的宝妈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了,宝宝吃完奶之后不要让其马上睡觉,而是应该轻轻的将其抱起,轻拍背部,这样就可防止宝宝因为积奶而打呼噜了。
3、让宝宝多唱歌,研究发现唱歌能改善打呼噜的问题,因为唱歌的时候可使得韧带附近的肌肉得到有效的运动。
4、帮助宝宝清理鼻涕等分泌物,保持呼吸畅通。
5、增强宝宝的体质,减少宝宝感冒的机会,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呼吸新鲜的空气,多注意让宝宝做些适当的运动等。
6、逗笑宝宝,研究发现多微笑可以使宝宝的鼻道保持畅通哦,因此对预防打呼噜也有一定的好处。
最后提醒所有的宝妈们宝宝打呼噜可大可小,因此如果你家的宝宝也喜欢打呼噜的话,那么最好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哦。
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及治理方法
宝宝睡觉打呼噜原因和解决方法,对健康的影响:宝宝打呼噜会引起宝宝的发育障碍,一是体形的发育障碍,如颌面发育畸形,二是智力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易激怒等。
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睡姿不好
有时孩子仅仅因为睡姿不好,所以舌头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所以有打呼的现象。
解决方法:试试让宝宝将头侧着睡。
原因:小婴儿奶块淤积
有些新生宝宝有时也会“打呼噜”,这是由于吞噎的关系,有些婴儿的喉部会有奶块淤积,一方面使婴儿吃奶不顺,另一个结果就是使气道不顺,造成婴儿睡眠时打呼噜。
解决方法:妈妈给宝宝喂好奶后,不要立即将宝宝放下睡觉,而应将他抱起,轻轻拍其背部,就可以防止宝宝因奶块淤积而打呼噜。如果奶块淤积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喂奶,只需要往鼻腔里滴1~2滴生理盐水,稀释一下奶块就可以了。
原因:扁桃体肿大
扁桃位于口咽部,正是气道的枢纽位置。孩子由于年纪小,气道空间相对也较小,所以颚扁桃若稍微肥大,就容易造成呼吸信道的阻塞,以至于形成打鼾。扁桃腺肥大的原因包括:先天性扁桃腺肥大,或因感染造成扁桃腺组织肿胀、分泌物增多。
解决方法:若扁桃腺肥大已达到阻挡呼吸信道,影响正常呼吸时,可考虑于满5~6岁后以手术割除之。但若已严重影响呼吸,甚至已造成睡眠呼吸中止 时,会发生超过10秒钟以上的呼吸气流停止,并在一整夜睡眠中多次发生,亦即临床上所谓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则可考虑提早切除。至于感染所造成的扁桃腺炎,只要针对感染源善加治疗,打呼情况就可获得改善
原因: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就是位于鼻孔最后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有些孩子的腺样体会随着年纪慢慢增生,肥大的腺体占据了鼻咽部和喉咽部,便出现睡觉打呼噜的现象。
解决方法:在青春期后,绝大部分腺样体都会消失。若已阻碍气道,形成打鼾,并且临床上经X光检查确认后,可藉由扁桃腺腺样体切除术来施行治疗。
原因:肥胖
肥胖儿童的呼吸道周围被
脂肪填塞,使呼吸无法顺畅,当软腭与咽喉壁之间的震动频率超过30赫兹时,就会出现鼾声。
解决方法:在不影响身体健康、不降低抵抗力的前提下,科学、健康地减肥。
宝宝打呼噜原因有哪些
1、小下巴症
小下巴症即因下巴过于狭窄,导致下颚骨往内缩,压迫到上呼吸道,而出现打鼾现象,小下巴症具有明显的外显症状,通常眼距也会较宽,往往在新生儿时期就会被诊断出来。
2、扁桃腺肥大
反复的感冒会使扁桃腺发炎而肥大,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容易在一两岁之后出现这样的症状,及时治好感冒或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打鼾自然会减缓。
3、结构异常
先天性的鼻咽道结构异常也会使得上呼吸道狭窄,如果打鼾影响到生活及睡眠质量,就需及时动手术治疗。
4、腺样体肥大
鼻咽部的腺样体肥大也会造成打鼾,腺样体肥大是幼儿正常的生理现象,多半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腺样体是位于鼻咽腔中的淋巴组织,在幼儿三四岁后会快速成长,直到青春期前才会消退,在快速成长的期间会造成腺样体肥大,幼童在感冒时特别容易鼻塞症状,同时影响到睡眠时的气流流动,若是因腺样体肥大而造成长期鼻塞或严重的打鼾甚至合并其他病症,如中耳炎、鼻窦炎,即可考虑做“腺样体切除术”。
宝宝打呼噜正常吗
打呼噜并非中年大叔的特权,襁褓中的婴儿也会“分一杯羹”。只是,宝宝也会打呼噜?!宝宝打呼噜正常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Q:宝宝打呼噜正常吗?
A:宝宝偶尔打呼噜是正常的,可以通过改变睡姿或者轻拍背部进行调整。但如果是长期打呼噜,爸爸妈妈们就要注意了。这有可能是由于孩子咽喉部的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影响了孩子通气造成的。这时,孩子白天经常会出现头痛、打瞌睡、鼻塞、张着嘴巴喘气等现象。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长得矮,智力差,记忆力差,出现地包天等现象。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打呼噜,就应该及时去专业的耳鼻喉医院诊治。
应对宝宝晚上打呼噜的五大对策
宝宝打呼噜代表着呼吸不顺畅,即体内O2的获取与CO2的排出都比正常人困难。因为打鼾的人要更费力去呼吸,为了克服呼吸道的阻力,时常会出现暂时停止呼吸。睡觉的时候如果呼吸困难,就会让人睡不踏实,会在床上翻来翻去,会使打呼噜的宝宝人睡眠质量降低,再加上体内缺O2,CO2聚集太多,所以晚上打呼噜的宝宝通常白天精神不好、不易集中精神或嗜睡。严重者,人体内脏的功能皆都会受影响。
既然打呼噜对于小宝宝有这么大的危害,作为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宝宝有打鼾的情况出现时应该怎样应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调整宝宝睡姿
家长可以让宝宝侧睡,侧卧可以改变咽喉部组织的位置,使舌头根部不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减少分泌物滞留在咽部,能使宝宝的呼吸不受阻,也就不会打呼噜了。
2、宝宝感冒时要积极治疗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减少呼吸道的分泌物,减轻扁桃体的肿大。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平时多让宝宝远动,增强体质。
3、让宝宝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妈妈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准备营养均衡的三餐,防止宝宝太胖,并保证宝宝的作息时间有规律性,睡前不做剧烈活动等。不要让宝宝吃太多含糖多的食物,对预防宝宝打呼噜有一定帮助。
4、采用花椒治疗宝宝打鼾
妈妈可以取5 ~ 10粒花椒放到一杯开水里泡,每晚睡觉前喝一杯冷的花椒水,连续吃5 天,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必要时可用手术治疗宝宝打鼾
如果宝宝打呼噜比较严重,经医生检查确定为腺样体肥大所导致的,并且经过其他治疗都没有效时,就可以考虑用手术割除。
宝宝睡觉打呼噜什么原因
宝宝还那么小,怎么睡觉时突然打呼噜了呢?什么原因会让宝宝打呼噜呢?妈妈学习一下吧!
因素一、睡姿问题
宝宝如果常仰卧睡,易引起舌根后坠,造成咽腔狭窄,引起打呼噜。
解决措施:让宝宝采取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侧睡可以减少舌根后坠,减轻打鼾症状。
Ps:麻麻可以在宝宝睡衣背侧上方缝制一个软的弹性小球,有利于控制睡眠姿势,减少仰睡的机会。
因素二、吞咽
宝宝在吃奶时未完全吞咽,或喂奶后麻麻立刻把宝宝放下,让TA睡觉。这样,可能造成宝宝口中的奶块淤积堵塞喉咙,引起打呼噜。
解决措施:麻麻给宝宝喂奶后,可以拍拍TA的背部,促进吞咽,然后喂点清水,避免口中淤积奶块。
因素三、枕头高度问题
宝宝枕头高度不合适的话,同样会使颈部过屈,导致气道不通畅,从而引起打呼噜。
解决措施:这个阶段的宝宝,枕头高度在3cm左右。
因素四、疾病
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是儿童时期特有的问题。当气温变化、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或上呼吸道感染时,扁桃体、腺样体会进一步肿大,堵塞宝宝后鼻孔及口咽部,引起打呼噜。
解决措施:如果是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打呼噜,建议粑粑麻麻带宝宝去看医生。
为什么孕妇睡觉打呼噜
孕妇打呼噜原因之一:随着胎儿增大,腹压增加,膈肌上抬,孕妇呼吸道阻力增加,肺含气容积减少,体重不断增加等因素,都会使呼吸负荷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剧打鼾和孕妇对氧的供需矛盾。
孕妇打呼噜原因之二:孕妇睡觉打呼噜是因为鼻腔肿胀的缘故。怀孕期间,孕酮增加可能会使你鼻腔里的软组织肿胀,并部分堵塞呼吸道。
孕妇打呼噜对胎儿影响是非常大的!对这些孕妇的胎儿检查发现,在打鼾孕妇产下的婴儿中,有7.1%发育迟缓,而非打鼾孕妇中只占2.6%。总的来说,孕期习惯性打鼾的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的比例是正常人的两倍,出现婴儿发育迟缓的比例是常人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