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花的形态特征
荠菜花的形态特征
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被外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均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荠菜开花后已不能食用,只能当作药材了,《诗经》里有句话:“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说明荠菜所结的籽味道是甘甜的。中医认为,荠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明目等功效,能治尿血、吐血、腹泻、水肿等症,所以有民谚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荠菜能明目,这大约也是吴人把它的花叫作眼亮花的缘故吧。
荠菜的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7-)10-50厘米,无毛、有单毛或分叉毛;茎直立,单一或从下部分枝。
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厘米,宽可达2.5厘米,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长5-30毫米,宽2-20毫米,侧裂片3-8对,长圆形至卵形,长5-15毫米,顶端渐尖,浅裂、或有不规则粗锯齿或近全缘,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6.5毫米,宽2-15毫米,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果期延长达20厘米;花梗长3-8毫米;萼片长圆形,长1.5-2毫米;花瓣白色,卵形,长2-3毫米,有短爪。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无毛,顶端微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毫米;果梗长5-15毫米。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浅褐色。花果期4-6月。
韭菜形态特征
韭,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20-45cm。
根:为弦线根的须根系,没有主侧根。主要分布于30cm耕作层,根数多,有40根左右 ,分为吸收根、半贮藏根和贮藏根3种。着生于短缩茎基部,短缩茎为茎的盘状变态,下部生根,上部生叶
茎:茎分为营养茎和花茎,一、二年生营养茎短缩变态成盘状,陈称为鳞茎盘,由于分蘖和跳根,短缩茎逐渐向地表延生生长,平均每年伸长1.0-2.0cm,鳞茎盘下方形成葫芦状的根状茎。根状茎为贮藏养分的重要器官。叶:叶片簇生叶短缩茎上,叶片扁平带状,可分为宽叶和窄叶。叶片表面有蜡粉,气孔陷入角质层。
花:锥型总苞包被的伞形花序,内有小花20-30朵。小花为两性花,花冠白色 ,花被片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异花授粉。果实种子: 果实为蒴果,子房3室,每室内有胚珠两枚。成熟种子黑色,盾形,千粒重为4-6g。
臭花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分枝草本植物,高1米内外,常被腺毛,有时茎上变无毛。无刺。叶为3-7小叶的掌状复叶,小叶倒卵状椭圆形、倒披针形或菱形,顶端渐尖、急尖、钝形或圆形,基部楔形至渐狭延成小叶柄,两面近无毛,边缘有细锯齿或有腺纤毛,中央小叶最大,长1-5厘米,宽8-16毫米,侧生小叶依次变小;叶柄长2-7厘米;小叶柄长2-4毫米,在汇合处彼此连生成蹼状;无托叶。
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花少数至多数;苞片由3枚小叶组成,有短柄或几无柄;苞片中央小叶长达1.5厘米,侧生小叶有时近消失;花梗长约1.5厘米;萼片分离,披针形、椭圆形或卵形,长3-6毫米,宽1-2毫米,被腺毛;花瓣白色,少有淡黄色或淡紫色,在花蕾时期不覆盖着雄蕊和雌蕊,有爪,连爪长10-17(-20)毫米,瓣片近圆形或阔倒卵形,宽2-6毫米;花盘稍肉质,微扩展,圆锥状,长2-3毫米,粗约2毫米,果时不明显;雄蕊6,伸出花冠外;雌雄蕊柄长5-18(-22)毫米;雌蕊柄在两性花中长4-10(-16)毫米,在雄花中长1-2毫米或无柄;子房线柱形;花柱很短或无花住,柱头头状。果圆柱形;斜举,长3-8厘米,中部直径3-4毫米,雌雄蕊柄与雌蕊柄果时长度近相等,约5-20毫米。种子近扁球形,黑褐色,长1.2-1.8毫米,宽1.1-1.7毫米,高0.7-1毫米,表面有横向皱纹或更常为具疣状小突起,爪开张,但常近似彼此连生:不具假种皮。花期与果期约在7-10月。
黄花菜的形态特征
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厘米~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3]
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3]
植株一般较高大;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叶7-20枚,长50-130厘米,宽6-25毫米。
花葶长短不一,一般稍长于叶,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圆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针形,下面的长可达3-10厘米,自下向上渐短,宽3-6毫米;花梗较短,通常长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达100朵以上;花被淡黄色,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被管长3-5厘米,花被裂片长(6-)7-12厘米,内三片宽2-3厘米。
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长3-5厘米。种子20多个,黑色,有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40-60天。花果期5-9月。
马蹄菜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两性,须根系,主要分布在10-15cm土层;根状茎具叶及匍匐枝,后者在节部生根,并生具叶枝条及其它匍匐枝。叶椭圆状矩圆形,长 3.5-6厘米,宽5-10厘米,下面蓝绿色,两面无毛,从叶脉处皱缩;叶柄长25-40厘米,和花梗均有柔毛。花直径1-2厘米,暗紫色;花梗长 6-10厘米;萼片及花瓣条形,长1-1.5厘米,先端圆钝;花药条形,约长4毫 米;心皮条形,具微柔毛。坚果矩圆卵形,有3个或更多成熟心皮;种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
菊花菜的形态特征
菊花菜植株直立,茎半木质化,稍被细毛,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厘米,宽1~2.5厘米,叶缘具粗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先端短尖,叶脉上具稀疏的细毛,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叶柄扁圆形,具窄翼,绿色或淡紫色。舌状花和管状花同生于一个花序,黄色,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厘米,花梗长0.5厘米。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短一半,狭椭圆形,内层苞片卵圆形,先端钝圆。主侧枝各花序聚集成圆锥形,花期为9~11月。果实为瘦果,12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1.6克左右。
野荸荠的形态特征
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100厘米,直径4-7毫米,灰绿色,中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叶缺如,只在秆的基部有2-3个叶鞘;鞘膜质,紫红色,微红色,深、淡褐色或麦秆黄色,光滑,无毛,鞘口斜,顶端急尖,高7-26厘米。
小穗圆柱状,长1.5-4.5厘米,直径4-5毫米,微绿色,顶端钝,有多数花;在小穗基部多半有两片、少有一片不育鳞片,各抱小穗基部一周,其余鳞片全有花,紧密地复瓦状排列,宽长圆形,顶端圆形,长5毫米,宽大大致相同,苍白微绿色,有稠密的红棕色细点,中脉一条,里面此外面明显;下位刚毛7-8条,较小坚果长,有倒刺;柱头3;小坚果宽倒卵形,扁双凸状,长2-2.5毫米,宽约1.7毫米,黄色,平滑,表面细胞呈四至六角形,顶端不缢缩;花柱基从宽的基部向上渐狭而呈二等边三角形,扁,不为海绵质。[2]
花菜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生长环境
花椰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适于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冻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难。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温20-25℃。花球形成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花菜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而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以有机质高,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6.6。耐盐性强,在食盐量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长。
青花菜的形态特征
青花菜为1-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目前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已成为日常主要蔬菜之一。青花菜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营养成份位居同类蔬菜之首,被誉为“蔬菜皇冠”。
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一带,光绪年间传入中国。
青花菜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普通的白花菜(甘蓝)基本相似,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1-2年生草本植物。长势强健,耐热性和抗寒性都较强。植株高大,根据不同品种叶片生长20片左右抽出花茎,顶端群生花蕾。紧密群集成花球状,形状为半球型,花蕾青绿色,故称青花菜。
青花菜中的营养成分,不仅含量高,而且十分全面,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据分析,每100克新鲜青花菜的花球中,含蛋白质3.6克,是菜花的3倍、番茄的4倍。此外,维生素A含量比白菜高100多倍,青花菜中矿物质成也很全面,钙、磷、铁、钾、锌、锰等含量都很丰富,与同属于十字花科的白菜花相当。
黄花菜的形态特征
摺叶萱草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厘米~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
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
植株一般较高大;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叶7-20枚,长50-130厘米,宽6-25毫米。
花葶长短不一,一般稍长于叶,基部三棱形,上部多少圆柱形,有分枝;苞片披针形,下面的长可达3-10厘米,自下向上渐短,宽3-6毫米;花梗较短,通常长不到1厘米;花多朵,最多可达100朵以上;花被淡黄色,有时在花蕾时顶端带黑紫色;花被管长3-5厘米,花被裂片长7-12厘米,内三片宽2-3厘米。
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长3-5厘米。种子20多个,黑色,有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40-60天。花果期5-9月。
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1] ;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
。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2] 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它原产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传统蔬菜。白菜最早称做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白菜,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而小白菜则称作“油菜”。
石榴花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Punica granatum)的花。石榴株高2~5m,最高可达7m。树干灰褐色,石榴花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8cm不等,全缘,叶面光滑,短柄,新叶嫩绿或古铜色。花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尊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浆果球形,黄红色。
石榴花是单性花,一棵树上的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雌雄花都很好看。雄花的基部较小,侧面成钝角三角形,花后会脱落;雌花的基部有明显的膨大(开花时就能看出来),只有雌花会结果。
石榴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2~5m,高达7m。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 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长2~8cm不等,全缘,叶面光滑,短柄,新叶嫩绿或古铜色。花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尊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浆果球形,黄红色。种子多数具肉质外种皮,9~10月果熟。石榴栽培种分果石榴和花石榴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