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湿疹如何快速止痒 宝宝湿疹,熏洗止痒

宝宝湿疹如何快速止痒 宝宝湿疹,熏洗止痒

组成: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艾叶各15g,川椒4.5g。

用法:上药加清水1500ml,煎沸后,将药液倒人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15~30分钟。每日1剂,早、晚各洗1次。

功用:祛风胜湿,消炎止痒。主治婴儿湿疹。

组成:地榆、川黄柏、野菊花、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地肤子、百部各等份(一般各15g)。

用法:上药加清水2000ml煎至1500ml,连渣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先熏后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1剂,日熏洗3~5次。

功用: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痒。主治脂溢性婴儿湿疹。

组成:黄柏、黄连、金银花、苦参、紫草各9g,蛇床子、白鲜皮、滑石、枯矾各6g。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约2500ml)煎至2000ml,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熏蒸患处,待温不烫手时,用毛巾蘸药液洗擦患处,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1剂,熏洗2~3次。

功用: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祛风止痒。主治小儿急性和亚急性湿疹。

宝宝湿疹治疗误区

误区一:偏信民间偏方

现在民间有很多所谓能治疗湿疹的偏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土方子。不少妈妈为了能让宝宝湿疹快速好起来,盲目相信偏方,导致宝宝病情更加严重。

误区二:不知宝宝对药物过敏

在给宝宝使用某种药物之前,并没有事先了解宝宝是否对该药物有过敏反应,给宝宝使用后,宝宝出现过敏情况。

误区三:私自加大药物剂量

也有一些家长自认为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或使用次数就能帮助宝宝快速摆脱湿疹,结果却恰恰相反,不仅宝宝没能治好湿疹,还让宝宝受苦了。

误区四:将宝宝裹得太严实

为了让宝宝与外界的刺激环境隔离开来,也有家长选择将宝宝裹得严实一些,以为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病症,其实却是在实力坑娃。

春季如何有效预防宝宝湿疹

一、使用润肤产品。每次洗完澡后,都应涂上润肤乳液,以保留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注意不要太常洗澡。

二、避免使用止汗剂。止汗剂所含的活性成分会刺激敏感性的皮肤,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应避免使用止汗剂。

三、穿棉质衣眼。棉质的衣服比较柔软,不会引起皮肤搔痒。应避免合成的衣料以及紧身衣物。这些衣物不但粘身体,而且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痒。

四、避免身体快速的温度变化。快速的温度变化可能是引起湿疹的原因。从热乎乎的屋内踏入冰冷的户外,或从冷气房中进入热水浴,都可能引发皮肤病。多穿几层棉质衣物,是保护你避免快速的温度变化的最佳方法。

春季多吃芹菜可预防湿疹

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尤以春天多发。过敏体质的宝宝在受到一些致敏因子刺激后,就可能引发湿疹,春天里多见的过敏因素是宝宝吸进了空气中的花粉、粉尘或螨虫等。湿疹对宝宝的健康影响较大,局部皮疹的瘙痒,常使宝宝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难以安睡,一定要积极进行防治。

专家建议,可在平常饮食上让宝宝多吃些芹菜,可预防湿疹。芹菜内含丰富的纤维、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湿利湿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湿疹的复发。

湿疹性皮炎的治疗

湿疹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原因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宝宝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宝宝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由于湿疹伴有奇痒,宝宝会用手抓皮疹的部位,造成皮肤破溃。躺着时,会在枕头上蹭脑后部,形成枕秃;趴着时,宝宝会用床单摩擦面部止痒;抱着时,宝宝会依偎在你的肩膀揉蹭脸部。

治疗任何疾病都应是在消除病因的基础上对症治疗。引起婴儿湿疹主要的原因与奶有关,常理来说,应该停用奶制品喂养,可是孩子才几个月大,不吃奶又如何生存?因此,治疗宝宝湿疹性皮炎最主要的方法是对症治疗——消疹、止痒。消疹可以缓解皮肤的损坏,避免皮肤感染;止痒可以解除宝宝的痛苦,避免皮肤抓伤,也可预防感染。

大约20%的宝宝会对奶蛋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现象,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湿疹,严重者可出现腹泻,甚至便血。一般宝宝只是对牛奶蛋白不耐受,但个别宝宝对母乳蛋白也不耐受。这种不耐受表现多于生后1~2月开始,逐渐加重。出生后4个月左右往往达到高峰。随着辅食的添加,情况多开始好转,一般2岁左右逐渐消失。但有些宝宝湿疹性皮炎会越来越重,今后出现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甚至过敏性哮喘。

特别提醒:湿疹性皮炎本身不是有潮湿所致,但潮湿可以促使湿疹加重。给宝宝洗完澡,或者是宝宝出汗后,都会变得更加明显。第一次引起家长重视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将原因推为洗澡后身体没擦干等潮湿因素。

如何正确使用宝宝湿疹膏

当宝宝患上湿疹时,及早就医是一种办法,另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药店买湿疹的药膏。但是,由于宝宝的皮肤娇嫩,在涂抹前要先进行试验,取少量于宝宝皮肤处看是否过敏等,如果不过敏才能放心使用。而且针对不同症状,宝宝湿疹膏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

1.尿疹

· 取温度适宜的水清洗宝宝湿疹处,然后在患处涂抹药膏。

· 如果是尿癣,尤其需保持患处清洁。

2.汗疹、奶癣

· 轻轻地将药膏均匀抹于患处,过度用力会伤害到宝宝的皮肤。也可以取少量药膏均匀涂于纱布,然后贴在湿疹处。

· 如果是汗疹,治愈后还是要注意身体护理,以防复发。倘若出汗较多,未及时清理,那么复发的可能性就较大。宝宝出汗时,一定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等轻轻把汗擦干。夏季出汗较多,建议多换衣物,可以减小复发概率。

3.痕痒虫咬

· 一定要阻止宝宝手挠患处,否则易引入细菌,继发感染。当确认患上湿疹后,妈妈们应该趁早给宝宝涂抹药膏,快速止痒的同时还可以去除痕迹。

· 如果宝宝痒得厉害或者肿胀较为严重,妈妈们可以找一块纱布,将药膏均匀涂抹在上面,接着把涂有药膏的一侧小心敷在湿疹处。

宝宝湿疹流黄水怎么办

一、炉甘石洗剂。宝宝刚起湿疹时医院给开的,用于湿疹较轻时,用着管点用,就是干了白白的,蹭的到处都是。

二、尤卓尔配氯霉素药膏。主要是尤卓尔是激素药的缘故,不过是弱激素,湿疹厉害的时候,可以两个搭配着使用,效果很明显。

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外洗,爱宁达外涂 据说没激素,属于抑制类药,有点作用,不过不明显。

四、老鹤草软膏 纯中药,味道很难闻,适合湿疹不严重的时候。力言卓 激素类药,不用说,管用。

五、中药外洗(金银花,蒲公英,防风等,好像是清热祛湿止痒的)。

六、红霉素软膏 中药洗的宝宝脸越来越干,医生让用红霉素软膏,滋润同时消炎。喝中药。成分就不清楚了,好像也是清热祛湿止痒的。

七、雅漾三重霜。滋润效果好,感觉还不如硅霜滋润效果好。肤乐霜、硅霜 儿研所的肤乐霜和硅霜。

8、另外介绍几种其他妈妈推荐的偏方:金银花或艾草煮水给宝宝擦洗,药店买紫草做紫草油擦,大量涂抹郁美净。这些只适合湿疹不太厉害的时候。

经过上面专家关于宝宝湿疹流黄水的一些解决办法的详解之后,想必现在大家对于宝宝湿疹流黄水怎么办应该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了吧,宝宝湿疹流黄水给众多妈妈们带来很多大的麻烦,希望以上的介绍可以给众多妈妈们提供到一些帮助。

宝宝湿疹痒得难受怎么办 宝宝湿疹,生活小妙招止痒

宝宝湿疹晚上特别痒,尤其在冬天,这主要是因为冬天气候干燥,气温过于寒冷,或者夏天温度过高,从而加重湿疹瘙痒的程度。

冬天注意加强室内湿度,不要让宝宝皮肤过于干燥;夏天保持26-28℃的室温,否则过高的温度也会加重湿疹。

前面说到,冬天皮肤容易干燥,加重宝宝湿疹症状,除了注意室内湿度的控制外,还可以做好皮肤的保湿工作。

宝宝晚上睡觉前,涂抹一些温和、无刺激的润肤霜,保持皮肤水分,改善肌肤干燥,减轻局部瘙痒,这样有助于宝宝睡眠和湿疹的回复。

如果宝宝湿疹晚上他特别痒,可以尝试用冰袋隔着干步,冰敷瘙痒处,这样能够缓解湿疹瘙痒的症状。因为冰敷可以收缩血管,暂时止痒,帮助宝宝缓解湿疹瘙痒的症状。

冰敷的温度不宜过低,冰敷前可以自己尝试下温度,以自己能够接受的温度,再稍微偏高即可。

食盐具有凉血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可以用来缓解宝宝皮肤瘙痒、起红疙瘩、局部灼热等症状。

用食盐100克,加米泔水1000毫升,置于铁锅中煮沸5-10分钟,制成盐泔煎。用时以纱布蘸取适量后搽洗瘙痒处皮肤,每日2次,每次1-2分钟。

宝宝湿疹如何快速止痒 宝宝湿疹,中药外涂止痒

配方:黄连10g、黄柏5g、炉甘石3g、苯海拉明125mg、氯苯那敏20mg

制法:各研细粉。混匀装瓶。

功效主治:清热敛疹。主治婴儿湿疹。

用法:外用,每日2~3次,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效。

配方:金银花、地榆各300g、白癣皮、花椒各200g、板蓝根、威灵仙、地肤子各250g、苦参350g、白芨、蛇床子、白芷各150g、黄柏100g、蝉蜕50g

制法:将上药加水5000ml,煎煮成药汁,存留备用。湿性湿疹做冷湿敷,干性湿疹用药汁涂擦,每日3-4次,4天为1个疗程。

功效:此方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宝宝湿疹。

春季宝宝患湿疹妈妈切莫用热水

春季宝宝皮肤湿疹如何护理

每年一到春季,儿科部门患湿疹的孩子明显增多。为什么春季孩子容易患上湿疹呢?宝宝患上湿疹,多半和春天的天气情况有关。花粉、尘螨等因素是春季孩子患上湿疹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湿疹在天气回暖和潮湿季节情况会加重。患有湿疹的宝宝一开始皮肤发红,然后出现皮疹,皮肤变得粗糙,不停的脱落皮屑,湿疹瘙痒难耐,很多小孩子会不停的用手抓,大哭大闹不安宁,尤其是一岁内的宝宝,更容易在脸部患上湿疹。

宝宝得了湿疹,妈咪切忌用热水去清洗湿疹部位,也不要用洗面奶和香皂等刺激性护肤品去洗脸洗身体。如果宝宝实在是痒的受不了,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消炎止痒的药物,切记用偏方和私自止痒消炎药。饮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和腥味食物,穿着方面不要穿化纤衣料,小孩子穿棉质衣服最好。

相关推荐

幼儿湿疹怎样才能治好

对于婴儿来说,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大豆、麦子、海鲜和带籽的水果。其中最为常见的,也是不太容易避免的即是牛奶。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存在湿疹问题,母亲应当尽量减少或停止进食牛奶以及相应食品。 抓伤可以破坏皮肤完整性,既可导致湿疹的加重,又可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减轻痒痛的药物可以局部应用也可口服使用。可以用于缓解宝宝湿疹瘙痒、消除炎症的外用膏有宝宝平安膏等。 防治皮肤干燥是控制湿疹发展的最好方法。每日只用温水快速清皮肤,可以去皮肤上附着的病菌,还不至于造成皮肤表面油脂的丢失。 过热会增加

宝宝睡觉摇头的原因有哪些

1、湿疹 湿疹是小婴儿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皮肤类的疾病,几乎百分之80的宝宝出生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疹湿疹是比较痒的,小宝宝们月龄小,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自然会选择肢体语言的方式来告诉妈妈自己的不舒服,那么宝宝睡觉摇头就是其中一种。妈妈们如果发现,就一定要及时缓解湿疹的问题,这就可以让宝宝睡得安稳了。 2、缺钙 宝宝的生长速度如果过快就会造成婴儿暂时性的缺钙,一般宝宝缺钙会有以下几种反应:摇头、蹭枕、方卢、肋骨外翻、夜啼、睡眠不安等等,缺钙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定期的给宝宝做体检,

宝宝睡觉摇头的原因

湿疹 湿疹是小婴儿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皮肤类的疾病,几乎百分之80的宝宝出生之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疹湿疹是比较痒的,小宝宝们月龄小,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自然会选择肢体语言的方式来告诉妈妈自己的不舒服,那么宝宝睡觉摇头就是其中一种。妈妈们如果发现,就一定要及时缓解湿疹的问题,这就可以让宝宝睡得安稳了。 缺钙 宝宝的生长速度如果过快就会造成婴儿暂时性的缺钙,一般宝宝缺钙会有以下几种反应:摇头、蹭枕、方卢、肋骨外翻、夜啼、睡眠不安等等,缺钙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定期的给宝宝做体检,尤其是微

宝宝湿疹妈妈能吃草莓吗 宝宝湿疹可以吃草莓吗

宝宝湿疹可以适量食用草莓 草莓一般不会加重宝宝湿疹的症状,如果宝宝对草莓没有过敏反应,宝宝湿疹是可以吃草莓的。 草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所以宝宝湿疹是可以吃草莓的。

宝宝湿疹膏一天用几次 如何正确使用宝宝湿疹

不管是哪一种宝宝湿疹膏,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宝宝湿疹膏有细微的差别,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指导选用合适的宝宝湿疹膏。 宝宝湿疹本身可能是因为过敏引起的,因此不排除宝宝属于过敏体质的可能,所以在使用任何宝宝湿疹膏时,首先在局部少量涂抹,观察效果和皮肤反应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湿疹膏可能引起宝宝的过敏反应。

宝宝湿疹妈妈能吃鱼吗 妈妈吃鱼会引起湿疹

妈妈吃鱼是否会引起宝宝湿疹,主要与宝宝的体质、遗传等因素有关,所以妈妈吃鱼是否会引起宝宝湿疹,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如果宝宝患有湿疹,建议妈妈暂时停止吃鱼,如果湿疹痊愈后,妈妈再吃鱼,宝宝湿疹重新复发,则说明宝宝湿疹可能与妈妈吃鱼有关。

宝宝湿疹会引起发烧吗 宝宝湿疹怎么办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湿疹不是很严重,只需要用温水帮宝宝澡就好,症状稍微加重时,可以考虑用金银花或艾叶煮水给宝宝澡,这种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湿疹的作用。 配方:荆芥、防风、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艾叶各15克,川椒4.5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加清水适量煎沸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待温后外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祛风除湿,消炎止痒。主治婴儿湿疹。 配方:鲜女贞叶60克,地骨皮、生大黄、松花粉、青黛各30克,川黄柏15克,枯矾9克。 用祛:先将前两味药加清水适量,煎沸。将药液倒入盆中,备用;再将后5味药

宝宝湿疹 推荐4个中医偏方

中医治疗宝宝湿疹的偏方 在中医上,有不少偏方对治疗宝宝湿疹有效果,下面就给大家整理了几个治疗湿疹比较有效果的小偏方。 偏方一 清沥草适量,净之后把水甩干,然后放进锅里加一点清水煮开,在煮的过程中用勺子把清沥草捣碎,沸腾之后关火去渣取汁。涂抹在宝宝的患处,一天涂2-3次。 偏方二 金银花适量,可到药店购买炮制过的干金银花,在给宝宝澡的时候放一些在澡水里,让宝宝在金银花水里浸泡一会,有消炎止痒的作用,对防治湿疹也有疗效。 偏方三 到药店购买苦参适量,把苦参煎水之后涂抹在出现湿疹的地方;或者也可以用苦参水

宝宝湿疹膏大人能用吗

宝宝湿疹膏大人能用,但效果不明显 宝宝湿疹和成人湿疹的症状基本是一样的,但由于宝宝的皮肤较能、抵抗力差,所以宝宝湿疹膏的中药剂量较小,药效不强,如果成人使用宝宝湿疹膏后,湿疹症状没有减轻,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成人专用的湿疹药膏。

宝宝湿疹结痂是不是快好了

宝宝得了湿疹,通常先是两颊发痒,宝宝经常转动头部去摩擦或用手抓挠,皮肤出现小米粒样皮疹,逐步变为水泡,水泡破后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而结痂物的出现则预示着湿疹将阶段性的痊愈了,病程约2-3周,但也容易转为慢性,且反复发作,所以宝宝湿疹妈妈要特别护理,以免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