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咳嗽类型 怎样预防咳嗽
如何分辨咳嗽类型 怎样预防咳嗽
1.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被,调摄生活,避免外邪侵袭。冬天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若已有感冒迹象者,可服用姜糖水或解表药以祛邪。
2.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素易感冒者,应加强耐寒和呼吸功能锻炼。耐寒锻炼方法是:自夏天开始,坚持冷水洗脸,持之以恒,可收良效。
3.咳嗽患者可做摩鼻操,有预防作用:用两手食指上下按摩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及鼻梁两侧10~20次;以右掌心按摩鼻尖10~20次,方向从右向左,再从相反方向按摩10~20次。(同图1-1)
4.进行体育锻炼,并配合呼吸操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反复咳嗽怎么办
临床上咳嗽的类型种类繁多,这就需要专业的辨证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应该及时就诊。
咳嗽一大原因是病毒性感冒,多在流感季节发作,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多在每年12月-2月流行,而这类咳嗽多是因为在过度劳累、受凉,甚至在情感创伤后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暴发。从中医角度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体虚”是寄居、侵袭人体的病毒得以发作的主要原因,对于经常透支身体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注意防护、消毒、隔离,尤其在学校等公共场所,才能有效控制进展。对于此类咳嗽的防治,《黄帝内经》教给我们法宝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充分休息,养足精神往往是治疗或预防它的重要武器。
咳嗽的另一种类型是中医辨证的“寒包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室内温度与外界形成巨大反差。在强烈的温差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往往不能随之相适应,加之现在都市人内热重的较多,内火召风,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从中医讲急则治标,其核心病机是“表闭不通”,轻者喝点姜汤出点汗就可以好,严重点及时喝点中药帮助发汗,典型的方剂就是麻杏石甘汤加减。当然冬季应寒反暖,阳气外泄,“冬不藏精”而伤阴,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抗力才是根本措施。
特殊的咳嗽对症治
①感冒经过输液、吃西药后发烧减轻,或者体温降至正常,但是一周左右后出现咳嗽,并伴有咽痒不适,这类咳嗽称为“感染后咳嗽”。这类病人目前比较多见,长的会迁延一两年咳嗽不见好转,追问病史多是感冒后残留,我个人的经验一般是在三服药之内可以缓解,但看准它、识准症很重要。
②咳嗽、咽痒并伴有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感,多是因为消化系统的胃食管反流病所致,这类咳嗽称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加用抑酸药,一般可以很快缓解;这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病例,一个老太太主诉咳嗽多年,据她自己介绍跑遍了京城好多医院的呼吸科一直没什么效果,后来多问了一句你有“反酸烧心吗?”加用抑酸药多年的咳嗽咽痒不适就彻底好了,中医辨治可用左金丸、失笑散及当归芍药散等思路。
③还有一种情况临床也不少见:除咳嗽、咳痰外,并伴有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加、频繁清嗓、鼻后滴流,这类咳嗽称为“鼻后滴流综合征”或“上气道咳嗽综合”,一般需要五官专科治疗。我的一个患者找我看咳嗽,她特别强调“老觉得鼻后滴流”,通过“鼻后滴”中医靶方用药治疗,她的咳嗽明显缓解,这类患者部分人群重叠精神症状,可酌加缓解情绪的药,如绿萼梅、合欢皮、四逆散等,效果会更好。
1岁宝宝咳嗽流鼻涕怎么办
孩子的咳嗽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的咳嗽,另一种是内伤的咳嗽,这两种咳嗽也是可以再进行细分的,另外外感咳嗽还包括风热类型的咳嗽以及风寒类型的咳嗽。不过有的妈妈会说这么复杂的分类方式,我们如何进行正确分辨,现在我们就教大家如何来分。
我们可以看下宝宝的舌苔,孩子的舌苔是白色的时候,这就是风寒咳嗽,这是由于孩子受寒导致的感冒,风寒类的咳嗽所咳出的痰会比较稀,咳嗽时会出现鼻塞和流鼻涕的现象,想要治疗风寒类的咳嗽,妈妈们可以准备一些比较温热的食物喂宝宝,帮助宝宝祛寒是一个治本的方式。
另外我们来看下如何来辨别风热的咳嗽,要是宝宝的舌苔是属于黄色时,这就可能是由于孩子内火太大,是由于风热引起的咳嗽,风热咳嗽还会伴随着喉咙痛的现象。一般需要吃一些比较降火的食物,还需要化痰止咳的食物来调理。
要是宝宝出现了内伤的咳嗽之后,一般是会出现反复咳嗽的症状,一般需要吃一些滋补的食物,这些食物利于强健宝宝的体质,从而缓解内伤咳嗽。
小孩咳嗽分几种类型 燥热咳嗽
干咳无痰,或痰少不易咳出,鼻唇干燥,咽干喉痒。治宜清肺化痰。
咳嗽的分类
按咳嗽时间的长短,通常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等。
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3.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拍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因此,此类患者进行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查非常必要。
中医怎么看待咳嗽
“临床上咳嗽的类型种类繁多,这就需要专业的辨证治疗。”北京中医院医学博士吴义春表示,咳嗽一大原因是病毒性感冒,多在流感季节发作,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多在每年12月至第二年2月期间流行,而这类咳嗽多是因为在过度劳累、受凉,甚至在情感创伤后导致免疫力下降时暴发。
从中医角度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体虚”是寄居、侵袭人体的病毒得以发作的主要原因,对于经常透支身体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注意防护、消毒、隔离,尤其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充分休息,养足精神是预防它的重要武器。
“咳嗽的另一种类型是中医辨证的‘寒包火’。”吴义春解释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室内温度与外界形成巨大反差。在强烈的温差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往往不能与之适应,加之现在都市人内热重,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从中医讲急则治标,其核心病机是“表闭不通”,轻者喝点姜汤出点汗就可以好,严重的就要喝些中药帮助发汗治疗。
吴义春强调,易感冒者,可配合按摩迎香穴,艾灸足三里穴。慢性咳嗽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多吃梨、萝卜、山药、百合、荸荠、枇杷等食物。
咳嗽的分类
一旦你的喉咙发痒,你是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当众大咳的。尽管咳嗽非常招人烦,但它本身并不是病,而是一种机体的保护性反射。 关于咳嗽治疗,也是需要对症下药。
咳嗽的分类
1.急性咳嗽:指咳嗽时间未超过3周;
2.迁延性咳嗽:指咳嗽时间在3周--3月内(有的学者认为3-8周);
3.慢性咳嗽:指时间在3月以上(有的学者认为8周以上)。
4.附:所以一般咳嗽时间大于3周是建议必须胸片检查的。
方法:
1.发挥机体自身的力量
一般来说咳嗽并非致命疾病,如果只是于咳、鼻塞、喉咙痛等感冒症状,则无需服药,让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付就行了。其实,偶尔的感冒对锻炼我们的机体免疫机能不无好处。滥用镇咳药不仅降低机体清洁呼吸道的功能,而且可能会掩盖严重的疾病,这种危害在咳嗽伴有大量咯痰时更为严重。所以,无论使用镇咳药或秘方都不要超过7~10天,最好只是晚上用来缓解咳嗽。
2.有选择的服用药物
一般来说细菌引起的咳嗽可用抗生素来治疗,但病毒性的感冒抗生素不起作 用。若感冒病人痰液粘稠,可使用祛痰药以减少痰液分泌。干咳的病人可使用润 喉片、甘草片或止咳糖浆来降低机体的易感性,从而缓解咳嗽。但无论使用那一种药,记住,都不要服用时间太长,而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
咳嗽怎么
3.大量饮水
摄取大量的水分有助于稀化粘痰,使其容易咳出,白开水和果菜汁都是很好的康复饮料,梨汁、西瓜汁、苹果汁、萝卜汁等都是止咳的良药,每天不妨喝它4—5大杯。但注意不要加糖和盐,如果想喝甜的,可以加一点蜂蜜,蜂蜜有润肺通便的作用,有利于症状的减轻。
4.勿饮咖啡和酒
尽量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料有利尿的作用,使体液消耗过快。
5.保持空气湿润
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有助于减轻咳嗽、喉咙痛、鼻腔干燥等不适,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茶壶烧水加湿。
6.垫高枕头
如果咳嗽让你辗转难眠,有一种缓解的办法可以帮助你。试试将枕头垫高20厘米,侧卧而眠。它可以防止粘液积聚,也可以防止胃中有刺激性的酸性物质返流到食管,进而吸入。
7.指压治疗
严重的咳嗽可导致上背部肌肉收缩甚至痉挛,此时按压肺经尺泽穴可缓解疼痛。
平衡饮食、补充水分是咳嗽病人辅助治疗的基本要求,平时应注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帮助机体早日康复。
注意事项
依据持续的时间和咳出物我们可以判断咳嗽的病因:
突发性的咳嗽往往是吸人了异物引起的保护性咳嗽;而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持续数天;通常慢性、持续性的咳嗽多是病理性的,病因可能是吸烟、变态反应、哮喘、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从咳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提示我们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若干咳伴背、腿痛,发热、体温超过39℃、头痛、咽喉痛,可判断为流感;若痰变为黄绿色,则提示病已菌上行感染,多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鼻窦炎等;若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喘息、胸闷,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如果咳出粉红色血痰或是黄色铁锈样痰,井伴有胸痛、头痛、发热、呼吸困难,则可能是感染了肺炎。
咳嗽分类
常见咳嗽有六种
1.风寒咳嗽:
咳嗽声重,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要用温化寒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杏仁止咳糖浆、蛇胆陈皮口服液、桂龙咳喘宁、小青龙颗粒、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2.风热咳嗽:
特点是频咳、气粗、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黄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要用清热化痰止咳药,常用的有急支糖浆、罗汉果止咳冲剂、蛇胆川贝露(液)、川贝枇杷露、镇咳宁糖浆、牛黄蛇胆川贝液、祛痰灵、鲜竹沥口服液等。
3.风燥咳嗽:
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要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药,可选择的有羚羊清肺丸、杏苏二陈丸等。
4.痰湿咳嗽:
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症状。要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可选择的主要有半夏露、桔贝半夏曲、橘红痰咳冲剂、二陈丸等。
5.久咳阴伤:
特点是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要用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可选择的主要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鸡苏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6.肺气虚而咳:
表现为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要用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药,可选择的有固本咳喘片、百令胶囊等。
咳嗽的分型寒咳燥咳风咳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长期咳嗽却会对健康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生活中很多人咳嗽了,不怎么清楚自己的咳嗽类型,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挑选服用具有止咳化痰等功效的止咳药,结果不仅病情没有好转,咳嗽反而越来越厉害。
咳嗽的分型
面对进店的咳嗽患者,如何迅速又准确的分辨咳嗽类型,是药店人的基本功。这里分享一个非常简单的分类方法:
①根据有没有痰分为湿咳和干咳;
②根据痰的颜色把湿咳分为热咳和寒咳;
③根据咽痒还是咽干咽痛将干咳分为风咳和燥咳。
具体如图所示:
四类咳嗽的治疗原则和用药列举
热咳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常用药品: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川贝枇杷露:止咳祛痰。
蛇胆川贝枇杷膏: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寒咳
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常用药品: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三拗片:宣肺解表。
止咳宝片:宣肺祛痰,止咳平喘。
燥咳
治疗原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常用药品:
百合固金片: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川贝清肺糖浆: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养阴清肺口服液:养阴润肺,清热利咽。
风咳
治疗原则: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常用药品:
苏黄止咳胶囊: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