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症状
小儿湿疹症状
湿疹的症状本就变化多端,因人二姨,而小儿湿疹症状的症状是更为甚,但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依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在湿疹临床多表现为明显瘙痒、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或丘疱疹,伴有水肿。
根据发病程度的不同依旧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急性湿疹的损害多形性,初期为红斑,自觉灼热、瘙痒。继之在红斑上出现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疱,搔抓或摩擦之后,搔破而形成糜烂、渗液面。
日久或治疗后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干燥、结痂、鳞屑,而进入亚急性期。
慢性湿疹是由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演变而来,或是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逐渐增厚,皮纹加深、浸润,色素沉着等。主要自觉症状是剧烈瘙痒。
湿疹虽有上述的共同临床表现,但不同部位的湿疹,其皮损形态也有一定差异。如外耳道湿疹易伴发真菌感染,肛门湿疹等。
除上述以外,在临床上还有部分表现寻常的特殊型湿疹,如继发于中耳炎、溃疡、等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的自体敏感性湿疹。婴儿湿疹好发于满月后婴幼儿期,常对称发生在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皮损形状似钱币的钱币状湿疹。
小儿脸部湿疹的表现症状
小儿湿疹症状:小儿湿疹多见于头面部及颈背、四肢。初起时为米粒样大小的红色丘疹或斑疹,以后逐渐增多,并伴有小水疱。小水疱破溃后有黄白色浆液渗出,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自觉瘙痒,呈间歇性或阵发性,常于夜晚温热环境时加剧,影响睡眠。
脸部湿疹的原因:脸部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寒冷湿热、气候干燥有关,还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
了解了脸部湿疹症状图片后,其日常的注意事项对于脸部湿疹治疗也非常的有帮助,护理脸部湿疹要做好以下几点:
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2、多喝水,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保持每天通便的习惯。
3、避免外界各种刺激(搔抓,热水烫洗,肥皂擦洗)和易过敏与刺激性食物。
小儿湿疹症状
1、干燥型:湿疹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
2、 脂溢型: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3、渗出型: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婴儿湿疹见于脸上的多。轻的(干性)只有红斑、丘疹。重的(湿性)则有水疱、糜烂、渗水、结痂。一般在3~4岁后逐渐痊愈,大部分人不复发,少部分人会反复发作。
幼儿湿疹由婴儿湿疹延续而来;或婴儿期未发病而到幼儿期才起病。幼儿湿疹病期较长,疹型比婴儿湿疹复杂,除红斑、水疱、糜烂、结痂外,还有丘疹、小结节、小风团和苔藓化。皮疹更痒,血痂、抓痕也多。好发部位常不在面部而在四肢屈侧和皱褶部,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多半干燥,抓后易合并化脓感染。
小儿湿疹症状有哪些
对于小孩来说,小儿湿疹的症状出现是痛苦的,因为小儿湿疹会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的情况,这样小孩子就会用手去抓挠,这样就有可能会导致患处地方被抓破,再次受到感染。
1.婴儿湿疹自然病程
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2~3个月的婴儿就可发生湿疹,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数可以自愈,但少数可以延伸到幼儿或儿童期。有婴儿湿疹的孩子以后容易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
2.婴儿湿疹的皮疹
多数皮疹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前胸、后背、四肢也可有皮疹。起初的皮疹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突起的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很痒,疱疹可破损,流出液体,液体干后就形成痂皮。湿疹常为对称性分布。
3.婴儿湿疹的类型
(1) 干燥型 湿疹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有糠皮样脱屑和干性节痂现象,很痒。
(2) 脂溢型 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
(3) 渗出型 多见于较胖的婴儿,红色皮疹间有水疮和红斑,可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或出血,皮疹可向躯干、四肢以及全身蔓延,并容易继发皮肤感染。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小儿湿疹症状,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个小儿湿疹的症状会更加的清楚。作为父母的应该多留意孩子的身体情况而问题,因为孩子还小,不懂得自己是不是生病,所以就需要父母多加留意了,还有就是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是好的。
引起新生儿湿疹的原因
1、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2、诱发因素发生了湿疹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虫感染,称为蛲虫湿疹。
3、婴儿湿疹的内因婴儿容易发生湿疹还有本身的因素,是因为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所以又叫婴儿湿疹。小儿湿疹本身不是由潮湿所致,但潮湿可以促使湿疹加重。给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后,皮疹都会变得更加明显。第一次引起家长重视往往是洗澡后,因此将原因推为洗澡后身体没擦干等潮湿因素。
宝宝湿疹破皮流水怎么办 宝宝湿疹流水,中药熏洗治疗
方药组成:苦参、蛇床子各30克,白藓皮、明白矾各20克,川椒15克。
使用方法:将药用纱布包扎,用瓦罐或铝锅加水2000~3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药待水温洗涤患处或全身,用干毛巾擦干,穿衣避风。每日1次,连用3天。
适应病症:小儿湿疹,疱疹性荨麻疹。症见遍身皮肤瘙痒,起粟粒状小丘疹或包块状中起水泡,破流黏液,反复分批出现,烦躁不安等。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性和鱼、虾等海产食物。
方药组成:革薛、土茯苓各6克,苦参5克,黄连3克,黄柏4克,茵陈5克,白藓皮6克,车前草5克,白花蛇舌草、麦芽各6克。
使用方法:加水煎熬,煮沸后15-20分钟即可取计待用,每剂煎3次。口服,一日分4次服完,煎第3次药计外洗患处。
适应病症:奶癣湿热型(婴儿湿疹)。症见婴儿头部、两耳垂后向面部漫发密集丘疹,或臀部、前后阴部,状如粟粒,色红,有黃水渗出,融合成片,奇痒,吵闹不宁,小便短黄。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息食辛辣、腥味食物。
方药组成)苦参30克,蛇床子、荆芥、防风各15克,川椒、艾叶各9克。
使用方法:头煎急火煎煮10分钟,二煎文火煎煮20分钟,共煎500~1000毫升。每日1剂,用煎液洗浴局部2次,第2次洗浴前应先将药液煮沸。
适应病症:小儿湿疹(渗液多者疗效更好),小儿湿疹并发感染。
常用的小儿过敏性湿疹治疗偏方
小儿过敏性湿疹治疗偏方
1、薏米粥
材料:薏米约50g,淀粉、白糖少许。
做法:将薏米洗净后加水煮成粥,出锅前加入少许淀粉,增加米粥的粘稠度,最后加入少许白糖调味即可。
薏米粥具有清热排毒,祛湿消肿,化解湿疹症状的功效。
2、梗米粥
材料:粳米约50g,荷叶一张,白糖少许。
做法:1、淘净粳米,依照日常煮粥的方法去煮粳米粥;
2、洗净荷叶,在粳米粥出锅前将荷叶盖于粥面上再煮数分钟,后取出荷叶,见粥呈现出淡淡绿色即可,最后加入少许白糖调味。
此粥服用后十分祛湿去热,对治疗小儿湿疹很有帮助。
3、鸡蛋油
材料:鸡蛋5个,麻油适量。
做法:将鸡蛋煮熟后只取蛋黄,在热锅中加入适量的麻油,倒入蛋黄将蛋黄内油煎出,等到蛋黄煎成焦糊即可关火,后取出鸡蛋油涂抹于小儿湿疹处。
此偏方只适合外敷,家长们要注意啦!
4、苦参水洗澡
将从药店买到的苦参洗净后加水煮至药性析出,然后拿煮好的苦参水给孩子洗澡。
苦参无毒,适用于小儿过敏性湿疹治疗,还能清热解毒,杀灭害虫呢!
5、土豆外敷
把已洗净的土豆切碎碾烂,外敷于小儿湿疹处,再用干净的纱布包裹好,防止掉落,每天换药2-3次。
用土豆外敷的偏方去治疗小儿湿疹有一定疗效,还能起到抗菌与修护敏感性皮肤的作用。
治疗婴儿湿疹最快的方法
小儿过敏性湿疹的护理方法
1、保持小儿身体清洁可减低过敏性湿疹病发率。
2、当小儿发过敏性湿疹时,家长不可用肥皂与热水给小儿洗浴,这会刺激皮肤,使皮肤变得更干燥。
3、如发现是食物引起的过敏性湿疹,则要让孩子远离、禁食该食物。
4、不可随意给孩子用药,任何治疗药物需在医生建议下使用。
5、居住环境的室温要适中,温度过高会令湿疹症状加重。
6、小儿穿着的衣服应是棉质料与宽松的版型的,衣物要常洗换。
小儿湿疹推拿按摩手法 小儿湿疹症状
皮疹分布多见于头面,颈项,关节,褶皱之处,呈红斑点状丘疹或疱疹,糜烂,渗出黄水或鳞屑癣苔,瘙痒剧烈。
婴儿湿疹能晒太阳吗
婴儿湿疹能晒太阳。
婴儿湿疹晒太阳并不影响,但对治疗湿疹没有明显的疗效。阳光照射短时间虽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长时间晒太阳,其中的紫外线可能会刺激皮肤,引起湿疹症状加重,而且了湿疹本身皮肤比较敏感,所以尽量避免在强紫外线的时候晒太阳。
小儿湿疹症状
皮损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在面部者,初为簇集的活散在的红斑、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轻者,仅有浅红的斑片,伴有少量脱屑;重者,为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若过分搔抓、摩擦、洗烫,则糜烂加重,渗出增多,常因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发热,食欲减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症状。
自觉阵发性剧痒,遇暖尤甚,以致患儿常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常影响健康和睡眠。
多发于出生后1-3个月,多在1-2岁减轻、痊愈。少数可演变成小儿湿疮。
按不同表现分型:
1、渗出型湿疹又称湿型,以渗出为主,发生糜烂: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以糠皮样脱屑为主: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3、脂溢型,渗出物像泊佯,痒感不大重: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痒感不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