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瘤的治疗
肉瘤的治疗
1、首选外科手术,载肢或根治术是最常用方法,但疗效仍不理想,仍有约50%的病人死亡,部分切除疗效也不理想,目前国内外均倾向保留肢体局部大部分切除再进行化放疗。
2、化疗:可行术前和术后化疗但有效率均不高,且付作用大。
3、局部放疗:对一些肉瘤患者也可选择性进行放疗,但有效率低,一但肺部转移疗效更差。
4、中医辨证施治:中医对肉瘤的治疗会有显著疗效,不少曾被判处死刑的病人经中医辨证施治后有的可延长命,有的甚至痊愈。
得了脂肪肉瘤不要着急中医有办法帮你
中医称脂肪肉瘤为“肉瘤”,认为发病与脾脏有关。因脾的生理功能主肌肉,思虑过度,饮食劳倦,郁结伤脾,脾气不行,津液聚而为痰,痰气郁结而为肿;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伤脾气,脾失健运之职,痰湿内生,聚结于肌肉消薄之处而发病。
1、气虚型脂肪肉瘤:治疗以宜健脾益气,化痰散结为主。用黄芪30克,人参、当归各15克,茯苓、白术、远志各12克,乌药、香附、木香、贝母、陈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枣7枚。
2、气滞型脂肪肉瘤:治疗以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主。用当归15克,陈皮、赤芍、白芍各12克,乌药、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
3、中成药治疗脂肪肉瘤可用:(1)二陈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许,研细后,用大蒜捣烂成膏),醋或姜汁调敷。亦可以生南星、贝母共研细末,鸡蛋清和米醋调敷。
子宫癌肉瘤治疗
子宫癌是严重危害女性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最大的是它的侵袭性和转移性一般手术治疗、放疗及化疗等手段不但达不到治愈效果而且有可能加速病情进一步发展祖国医学用传统中药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对子宫癌效果非常好临床应用于子宫癌患者的治疗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以达到完全战胜癌症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杜绝复发转移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血管肉瘤治疗
血管肉瘤西医治疗
尽可能施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局部切除不彻底者可辅助加放疗,有文献报道放疗有效。尽管如此肿瘤复发率仍较高,约有半数病人引流区淋巴结肿大,手术常需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此肿瘤发病率低,对化疗是否有效,尚不肯定。
血管肉瘤中医治疗
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对本病的治疗,应行气疏肝,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温经通络,行气散结。
骨肉瘤反复难以治愈的原因是什么
1、骨肉瘤死不了人,化疗也能死人。
由于对恶性肿瘤及化疗的陌生很多人对治疗充满恐惧。然而,随着过去30年医学界对于化疗临床研究的进展,发现化疗药物对大多数器官的毒副作用是轻微并可逆的;并且,随着支持治疗的进步,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中枢性止吐药的应用,高强度化疗完全已经可能。然而,化疗对某个器官不可逆损伤的可能完全存在,目前国内外仍时有化疗致死的报道。
2、骨肉瘤是恶性肿瘤,根本不能治。
目前很多患者家属甚至基层医生仍然认为骨肉瘤是恶性肿瘤,得了骨肉瘤根本不能治。的确,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历来就是骨科治疗方面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然而,在过去30年中,由于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恶性骨肿瘤患者生存率已得到显著提高。国外有报道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60%~75%,甚至5年无瘤生存率已达80%。因此认为只要早期发现、正规治疗,骨肉瘤完全可以控制或治愈。
3、骨肉瘤患者手术越早越好。
很多患者家属认为骨肉瘤手术越早越好,甚至国内有些非肿瘤治疗中心,在接诊恶性骨肿瘤患者后也草率地施行骨肿瘤患肢的截肢或保肢手术,术后再将骨肿瘤患者转入肿瘤治疗中心接受化疗治疗,这是完全错误的。这类病人的即使在术后接受了正规的化疗,结果无一例外是肿瘤复发和转移,对病人及家属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灾难。另一部分骨肉瘤虽已在肿瘤治疗中心开始接受骨肉瘤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术前疗程过少,最终仍影响到骨肉瘤患者的疗效。因为研究表明术前化疗后良好的组织学反应与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脂肪肉瘤疾病的检查诊断
恶性软组织肉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多见于30~70岁患者,以50岁左右发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别是大腿、臀部好发,上肢,腹膜后、头、颈块,直径3~10cm多见,后腹膜巨大者直径可达20cm以上,肿瘤常为结节状,或分叶状,质软或稍硬。
脂肪肉瘤如何诊断?
脂肪肉瘤是第二位常见的软组织肉瘤,男性稍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在40岁以上,此病除发生于腹腔及大腿软组织外,很少发生于它处,但也有报告发生于躯干及四肢者,极少数病例是发生于原有的脂肪瘤基础上。
通常发生于深部肌肉间软组织,表现为一大肿块,边缘不清,脂肪肉瘤可生长很大,硬固,除非晚期患者,一般皮肤很少受累。
组织学上分化不好者有30%~40%发生转移,而分化好的则较少转移,虽然也可转移到肝,骨髓,中枢神经系统,但以肺为常见转移部位。
脂肪肉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手术治疗是脂肪肉瘤治疗中的第一选择。局部的广泛切除,是减少复发、转移的有效措施。因为脂肪肉瘤淋巴结转移罕见,引流区淋巴结清扫多无必要。放射治疗的意义,有文献报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疗较敏感。但总体来讲放射治疗对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多用于肿瘤边缘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复发,对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广泛切除的病人,术后放疗意义不大。化疗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恶性度低,转移的可能性小,化疗意义不大。对于恶性度较高的类型为术后防止转移,可以行化疗。由于现在尚无对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疗药物,我们多采用联合化疗,常用的药物有阿霉素ADM、顺铂DDP、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对于发现临床转移以前的微小转移灶有治疗意义。由于脂肪肉瘤的组织学型多,根据文献报道及我们自己的经验,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左右,多形型、圆细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预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转移以血行转移为主,多转移到肺。
平滑肌肉瘤治疗方法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肿瘤科 肿瘤外科治疗方式: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治疗周期:3-6月治愈率:30%常用药品:依托泊苷软胶囊 环磷酰胺片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0-10000元)
平滑肌肉瘤西医治疗
以广泛切除为主,但手术后应警惕复发,并定期随访。
预后
真皮部肿瘤来自于立毛肌,皮下组织肿瘤发生于血管。肿瘤预后与其存在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肿瘤直径<5cm者预后较好。超过40%的真皮部肿瘤易于复发,但极少转移,相反,有1/3的皮肤肿瘤可发生转移,并引起死亡。
瘤的分类
现临床分为气瘤、血瘤、肉瘤、筋瘤、骨瘤5种。①气瘤。证见肿块浮浅在皮肤,柔软而有弹性,按压后能随手弹起,相当于皮肤神经纤维瘤。治疗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用通气散坚丸,外用消瘤二反膏敷局部。
②血瘤。证见瘤体色现紫红,软硬间杂,隐约若有红丝缠绕,偶有擦破则血流不止,常发于唇、颈、四肢,相当于血管瘤。治宜凉血养血,滋阴抑火。用芩连二母丸化裁,也可用手术切除。
③肉瘤。证见瘤体初如桃李,渐大如拳,其根宽大,坚实柔韧,皮色不变,无热无寒,相当于肌纤维瘤。治宜健脾益气,开郁化痰。用归脾汤化裁,亦可手术治疗。
④筋瘤。证见瘤体坚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筋结如蚯蚓,即浅表静脉瘤,静脉曲张。治疗宜清肝、养血、舒筋。用清肝芦荟丸,亦可手术或放射治疗。
⑤骨瘤。良性者症状多不明显,发展缓慢。恶性者病初隐痛,继则难忍,入夜尤甚,生长较速,肿块推之不移,坚硬如石,与骨相连,常伴有低热、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治宜补益肾气、散肿破坚为主,内服肾气丸,外贴阳和解凝膏,必要时可用手术治疗。
巨细胞瘤的分类
现临床分为气瘤、血瘤、肉瘤、筋瘤、骨瘤5种。
①气瘤。证见肿块浮浅在皮肤,柔软而有弹性,按压后能随手弹起,相当于皮肤神经纤维瘤。治疗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用通气散坚丸,外用消瘤二反膏敷局部。
②血瘤。证见瘤体色现紫红,软硬间杂,隐约若有红丝缠绕,偶有擦破则血流不止,常发于唇、颈、四肢,相当于血管瘤。治宜凉血养血,滋阴抑火。用芩连二母丸化裁,也可用手术切除。
③肉瘤。证见瘤体初如桃李,渐大如拳,其根宽大,坚实柔韧,皮色不变,无热无寒,相当于肌纤维瘤。治宜健脾益气,开郁化痰。用归脾汤化裁,亦可手术治疗。
④筋瘤。证见瘤体坚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筋结如蚯蚓,即浅表静脉瘤,静脉曲张。治疗宜清肝、养血、舒筋。用清肝芦荟丸,亦可手术或放射治疗。
⑤骨瘤。良性者症状多不明显,发展缓慢。恶性者病初隐痛,继则难忍,入夜尤甚,生长较速,肿块推之不移,坚硬如石,与骨相连,常伴有低热、消瘦、神疲、食欲不振等。治宜补益肾气、散肿破坚为主,内服肾气丸,外贴阳和解凝膏,必要时可用手术治疗。
卡波西肉瘤治疗
1.放射治疗 Kaposi肉瘤对放射治疗敏感,研究表明,在一次照射8Gy剂量后70%患者能完全缓解。通常采用大照射治疗,以减少复发危险。
2.化疗
(1)单一化疗:
①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4~8mg(约0.1mg/kg),1次/周缓慢静脉滴注。经典型约90%获全部或部分缓解,但对艾滋病型效果差。
②放线菌素D :6~8mg/(kg·d)加上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4h内滴完,1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需隔2周。
③表鬼臼毒素衍化物(鬼臼乙叉甙或鬼臼噻吩甙):最近用于治疗本病。一些研究提出90%可获缓解。其中41%可获完全缓解。
(2)联合化疗:有报告用放线菌素D加长春花碱,或放线菌素D加长春花碱加氮烯唑胺(DTIC),治疗Kaposi肉瘤比单一用药效果更好。
3.免疫疗法 主要用于艾滋病型患者。
(1)干扰素(IFNα—-2a或IFNα-2b):每天18000000U肌内注射,临床疗效在30%~40%之间,疗效并不理想。
(2)白介素2(Ⅱ-2)。
4.外科切除 对孤立损害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复发。手术切除后配合放射线照射效果更好一些。
淋巴肉瘤治疗
淋巴肉瘤少见,占脑瘤的0.8~1.5%,成年男性(50~60岁)发生率较高。有恶性淋巴瘤、网状细胞肉瘤、恶性网状细胞增殖症、网状组织细胞性脑炎、不典型肉芽肿性脑炎、淋巴增生性疾病等各种命名。反映了本瘤的组织发生学及组织学尚认识不足。
本瘤病因不详,大多认为发生于血管周围的未分化多能细胞,由于某种因素(如外伤、抗原)刺激,此细胞可分化为血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并可能发展成为淋巴肉瘤。近年来由于进行肾移植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Aids)增多,因而造成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有利于此瘤发生,发病率有增多趋势。肿瘤呈单发或多发。分布于基底节、胼胝体、脑室周围、丘脑、大脑半球白质及脑干等处,少数可浸润硬脑膜、蛛网膜。
瘤细胞为短梭形并以血管为中心排列呈花圈状、袖套状或簇状生长,致使血管内腔变细、闭塞,产生小灶出血、坏死。细胞可为滤泡中心性B细胞,有时可见浆细胞。有丰富的网织纤维分隔瘤细胞。PAS染色可见Russell小体。核分裂相多,核内含空泡和突出的核仁。肿瘤内常有出血、坏死,可沿蛛网膜下腔播散。症状随病变部位及大小不同而异。常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其他局灶症状。部份病例发展缓慢,表现为器官脑综合征(Organicbrain syndrome)或脱髓鞘病变。
少数表现为流感脑炎型,开始有疲劳、头痛,后出现神经症状。有的可有周期性肿瘤自行缩小,水肿减轻及症状缓解的生物学特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糖量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可找到瘤细胞。用间接免疫过氧化酶或克隆抗体技术检查,可示细胞表面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K或λ),部份病人β-2微球蛋白增加,髓磷脂基础含量增加,β-葡萄糖苷酸酶升高,IgA减少。诊断不易与其他恶性脑瘤作鉴别,最后确诊需经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子宫肉瘤治疗
子宫肉瘤的治疗原则以手术为主。Ⅰ期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或活检,进行手术病理分期。宫颈肉瘤Ⅱ期、癌肉瘤应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或活检。
根据病情早晚,术后加用化疗或放疗有可能提高疗效。目前对肉瘤化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有顺铂、阿霉素、异环磷酰胺等,常用三药联合方案。
恶性混合型苗勒氏管肿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对放疗较敏感。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含雌孕激素受体,对孕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常用甲羟孕酮或甲地孕酮,以大剂量、高效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