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有哪些类型
湿疹有哪些类型
一、按病程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主。常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
3、慢性湿疹:多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亦可开始即呈现慢性炎症。患处皮肤浸润增厚,变成暗红色及色素沉着。持久不愈时,皮损纹变粗大,表现干燥而易发生皲裂。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外阴、肛门等处。
二、医学临床上诊断湿疹,湿疹症状可分为如下几种:
1、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2、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
3、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4、阴囊湿疹:急性者有肿胀、流水、结痂。慢性者则增厚、苔癣化,甚痒并易复发。常与局部多汗,外阴刺激、神经内分泌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有关。
5、女阴湿疹:多见大小阴唇及附近皮肤红肿、糜烂及慢性增厚,甚痒。常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及内分泌紊乱有关。
6、肛门湿疹:肛门周围湿疹急性期红肿、糜烂,慢性期呈浸润、肥厚,甚至发生皲裂。奇痒且痛,特别是在便后更加明显。由于经常搔抓,皮肤可变厚或变薄,萎缩发亮。儿童肛门湿疹多与蛲虫有关,成人多与痔疮、多汗有关。
7、手部湿疹: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
8、腿部脚部湿疹:好发胫前及踝部,常由于下肢静脉曲张或外伤引起。结痴、增厚、苔藓化,也可呈糜烂、流水,易继发感染或形成溃疡,顽固难治。
9、皲裂性湿疹:与过敏有关,由日常生活中接触清洁剂、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在疾病过程中,精神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
茯苓可以治疗湿疹吗
有一定作用。
在中医上湿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湿热型、风热型、血虚风燥型。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对于湿热型湿疹有一定疗效。
宝宝湿疹类型有哪些
宝宝湿疹的症状主要有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脂溢型: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覆有黄色油腻的痂,头顶是厚厚的黄浆液性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擦烂、潮红及渗出,我们称为脂溢性湿疹。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渗出型:多见于3—6个月肥胖的婴儿,两颊可见对称性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伴有小水疱及红斑连成片状,有破溃、渗出、结痂,特别痒以致搔抓出带血迹的抓痕及鲜红色湿烂面。如果治疗不及时,可泛发到全身,还可继发感染。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的小儿,表现为面部、四肢、躯干外侧斑片状密集小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我们又称为干性湿疹。
湿疹有什么类型
局部疗法
对症选用适当的剂型,外用药物应根据需要及皮疹特点,选用清洁、止痒、抗菌、抗炎、收敛及角质促成剂等。
想要治疗湿疹的话,一定要及时消毒,及时止痒,然后再治疗,针对局部性的湿疹治疗,选用一些药膏或者是药物就可以的,在上药之前一定要先清洁干净,清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弄破了。
急性湿疹
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湿敷,当渗液减少后可选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霜膏和湿敷交替使用。
亚急性湿疹
一般常选用糠馏油、黑豆馏油和含有皮质类固醇的乳剂和糊剂等。为了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在前述药物中加入新霉素等抗生素。
小儿湿疹有7种类型
1、口周湿疹
一般见于婴幼儿,口唇周围有炎性鳞状皮肤,口唇干裂、疼痛。
2、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3、渗出型湿疹
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4、脂溢性湿疹
湿疹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渗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
5、干燥型湿疹
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6、尿布疹
尿布疹颜色是红色的,当皮肤干燥时还类似轻微烧伤,严重的话一整片皮肤都会发红起疙瘩,看上去十分吓人。尿布疹最容易出现的部位是臀部、阴囊或外阴的褶皱处。
7、摇篮湿疹
摇篮湿疹表现为头皮上的鳞状死皮,新生儿出生后10天左右就可能会出现摇篮湿疹。
宝宝湿疹症状及护理工作
哺乳期妈妈也许会发现,婴儿湿疹并非同个模样。这是因为宝宝的体质不同,患病因素不同。因此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湿疹。常见的婴儿湿疹有三种:最常见的湿润型湿疹,其次是干燥型湿疹,再次是脂溢型湿疹。下面详细为您讲解。
一、湿润型
这样类型的湿疹,多是比较胖的小婴儿。湿疹好发部位是头顶、额部、两脸颊部,分布比较对称,仔细看一看,发生湿疹的地方,可见到红斑、小丘疹、小包,还常常有糜烂、结痂,总体看上去是湿润、有渗出。
二、干燥型
见于较瘦的,营养状况比较差的婴儿。主要皮损表现是皮肤发红,可见丘疹,有糠状鳞屑,看起来像是往下掉白皮似的,没有渗出,是干巴巴的样子。妈妈用手摸一摸,皮肤显得粗糙,发干。
三、脂溢型
好发于头皮、两眉间,眉弓上,有淡黄色的、透明的脂溢性渗出。看起来油乎乎的,又显得很脏,本来孩子白净的小脸上,长出这样的湿疹,显得很不协调。
护理湿疹婴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有剌激性的物质接触皮肤,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患处,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
2、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3、母乳喂养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湿疹类型
1.热毒 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起,皮肤锨红潮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疮密集,渗液流津,瘙痒难忍,抓破后有痛感,伴身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来弦数。
2.湿热 起病较缓,局部皮损多为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皮肤轻度潮红,瘙痒不休,抓破后糜烂渗出液较多,伴有身倦微热,纳呆乏味,大便不干或溏,小便短涩。舌质淡红,苔白腻或淡黄腻,脉来濡数。
3.血虚 病情迁延反复,瘙痒无度,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发裂,局部糜烂流少量黄水,皮损多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处有结血痂、鳞屑,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偏红,苔净,脉象细数。
4.湿阻 病程日久,缠绵不已,皮肤粗糙肥厚,伴明显瘙痒,局部皮损处搔痕、糜烂,抓后津水淋漓,渗液浸淫,皮疹色暗,泛发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来濡缓。
湿疹有几种类型
急性湿疹
急性表现为阴囊表皮可见针头大小的,成群的丘疹和水疱,边缘呈弥漫性。继续发展时,水疱有时融合形成较大的疱,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有渗液,浆液干燥后形成痂,阴囊红肿,有继发感染时则有脓液流出,之后炎症逐渐减轻,红肿渐消,分泌物减少,丘疹和疱疹不再发生,糜烂愈合。但有部分病人由于搔抓皮肤显着浸润变厚,形成或多或少的苔藓样变,则急性湿疹已向慢性湿疹转化。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干燥型和潮湿型两种。潮湿型整个阴囊肿胀突出,有轻度糜烂、溢液、结痂和显着浸润、肥厚,皱纹深阔,稍发亮,色素加深,阴囊比正常显着增大,由于严重瘙痒间有累累抓痕。另一种为干燥型,水肿变厚不如前者突出,有薄痂和鳞屑,呈灰色,由于浸润变厚,间有裂隙,可有不规则的色素消失。 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症状减轻后,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但搔抓后仍出现糜烂.亚急性,由急性病变拖延4周以上,以一种皮损迁延不愈而演变成亚急性,糜烂、渗出较急性期减轻,皮肤轻度增厚。亚急性湿疹为介于急性与慢性湿疹间的阶段,常由于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使病程迁延所致。皮损较急性湿疹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
湿疹四个类型
一、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此病常继发于细菌性化脓性皮肤病,如中耳炎、溃疡、瘘管及褥疮等。从上述病灶中排出分泌物,而使其周围皮肤受刺激或致敏所引发的皮肤病。损害以感染病灶为中心向周围扩展和漫延,表现为肿胀、红斑、水疱、脓疱、糜烂、渗出及结痂等。病变处可出现同形反应,即皮损与机械性损伤的形状相一致。自觉瘙痒或轻度痛感。
二、自体敏感性湿疹
本型湿疹亦称自体敏感性皮炎 常认为患者对自体内部皮肤组织所产生的物质过敏而引发。这种湿疹在发病之前,身体某处已有一个湿疹病灶或其它皮肤病。皮损呈全身泛发性对称性湿疹样变。间以小水疱或丘疱疹为主,也可出现同形反应,即皮损沿抓痕呈线状排列。此种湿疹往往在上述原发病灶急性发作7~10天后才致病。自觉痒甚。本病症状可随原发病灶好转而改善或消失。
三、婴儿湿疹
本病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多为满月后方发病。惯发于头面部,其他地方也可被波及。皮疹表现与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相同,时作时休,容易复发。剧痒难忍,故夜间哭闹、躁动不安。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目前,不少学者认为婴儿湿疹是异位性皮炎之婴儿型,但对此还有异议,理由为还有部分婴儿湿疹不是异位性皮炎。故此,提倡还可沿用婴儿湿疹之病名。
四、钱币状湿疹
又称货币样湿疹。常发生为手背、四肢伸侧及臀部,往往对称分布,以冬秋季节多见。皮损形状似钱币,园形或类园形,直径约2~5cm,损害为红斑基础上出现丘疹或丘疱疹,间可见滴状糜烂及渗液。甚痒,病程呈慢性经过,对治疗反应尚好,但也易复发。
湿疹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一、皮疹呈多形性,按皮损表现特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三种。
一急性湿疹 为多数粟粒大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尚有明显点状或小片状糜烂,渗液,结痂。损害境界不清。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疱、脓性渗出及痂屑等。
二亚急性湿疹 常因急性期损害处理不当迁延而来,皮损以红色丘疹、斑丘疹、鳞屑或结痂为主,兼有少数丘疱疹或水疱及糜烂渗液。
三慢性湿疹 多有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不愈转化而来,皮损为暗红或棕红色斑或斑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有鳞屑、抓痕和血痂,周围散在少数丘疹、斑丘疹等。皮损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
二、皮疹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外露部位及屈侧为多见;皮疹往往对称性分布。
三、自觉瘙痒剧烈。
四、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五、常见特定部位的湿疹有耳湿疹、手足湿疹、乳房湿疹、肛门外生殖器湿疹、小腿湿疹等。
看完了这些湿疹的临床表现,相信大家对湿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吧。如果平时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不过,平常大家要多多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清洁工作,减少患上湿疹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