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的诊断方法
气胸的诊断方法
气胸的诊断方法,很多对气胸不了解,气胸就是肺无明显病变由胸膜下气肿泡破裂形成者称特发性气胸;继发于慢阻肺肺结核等胸膜及肺疾病者称继发性气胸.气胸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下面我们看下气胸的诊断方法:
气胸的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
突发一侧胸痛,伴有呼吸困难并有气胸体征,即可作出初步诊断。X线显示气胸征是确诊依据。在无条件或病情危重不允许作X线检查时,可在患侧胸腔积气体征最明确处试穿,抽气测压,若为正压且抽出气体,说明有气胸存在,即应抽出气体以缓解症状,并观察抽气后胸腔内压力的变化以判断气胸类型。在原有严重哮喘或肺气肿基础上并发气胸时,气急、胸闷等症状有时不易觉察,要与原先症状仔细比较。
一。病史及症状
可有或无用力增加胸腔、肤腔压力等诱因,多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患恻胸痛、刺激性干咳,张力性气胸者症状严重烦躁不安,可出现紫绀、多汗甚至休克。
二.查体发现
少量或局限性气胸多无阳性体征。典型者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减弱,扣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左侧气胸并发纵隔气肿者,有时心前区可听到与心跳一致的吡啪音(Hamman征)。三。辅助检查:
(一)X线胸部检查:为最可靠诊断方法,可判断气胸程度、肺被压缩情况、有无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气胸程度,肺组织压缩情况测量方法,被压缩肺组织边缘在锁骨部为25%,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4时(外带压缩),压缩35%, 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3时(外带压缩),压缩50%, 气胸宽度占总宽度的1/2时(外中带压缩),压缩65% ,压缩至肺门部为90%以上(外中内带压缩),,而非100%。
(二)其他检查:(1)血气分析,对肺压缩>20%者可出现低氧血症。(2)胸腔穿刺测压,有助判断气胸的类型。(3)胸腔镜检查:对慢性、反复发作的气胸,有助于弄清肺表面及胸膜病变情况。(4)血液学检查:无并发症时无阳性发现。
胸痛检查诊断
1、疼痛的部位及放射
很多疾病引起胸痛常有一定的部位。胸壁疾患的疼痛常固定于病变部位,且局部有明显压痛。急性肺炎,肺梗死,自发性气胸等的疼痛在患侧胸部;胸膜炎所致胸痛常在胸廓扩张度较大的下侧部。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且放射至左肩及左臂内侧。纵隔食管疾患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膈肌及膈下疾患常在肋缘及斜方肌处有放射痛。
2、疼痛的性质
自轻微的隐痛至剧烈的疼痛,程度不等,性质各异,肋音神经疼痛呈刀割样触电样灼痛,肌痛呈酸胀痛,骨痛呈桱痛,锥痛,原发性肺癌和纵隔肿瘤可能胸部隐痛和闷痛。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常呈压榨样痛可伴有窒息感。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食管炎和膈疝呈灼痛或灼热感。
3、疼痛发生方式
肌痛常在肌肉收缩时加剧。骨源性疼痛肿瘤所致疼痛所致疼痛为持续性的。脊神经后根疼痛发生于身体转动或弯曲时,胸膜炎的疼痛常在深吸气及咳嗽时加重,屏住气时疼痛减轻。心绞痛常在用力或过度激动时诱发。呈阵发性。心股梗死则常呈持续性剧痛。心脏神经官能症所致胸痛则常因运动反而好转。食管疾患的胸痛常随吞咽动作时引起或加剧。
怎么诊断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的形成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或胸膜病变,造成脏层胸膜破裂,引起空气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气胸产生后,胸膜腔内压力增加(正常时胸膜腔内为负压),使肺不能膨胀,肺压向肺门,甚至使气管、心脏等发生移位,被推向对侧胸腔。
引起气胸的原因
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尘肺、广泛肺纤维化、肺大泡破裂等。肺癌、肺结核空洞、肺脓肿亦可引起气胸。就老年人而言,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占多数,发病诱因多为感染、剧烈咳嗽和哮喘。
怎样判断发生了气胸
胸痛 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这是由于胸膜粘连牵拉、撕裂引起的。胸痛可突然发生,呈刺痛或胀痛,咳嗽及深吸气时疼痛加剧。但由于老年人感觉迟钝,胸痛的表现往往不如年轻人明显。因此,容易造成早期诊断的延误。
呼吸困难 常与胸痛同时发生,年轻人肺压缩小于20%,呼吸困难可不明显。但因老年人多有慢性肺部疾病,且肺功能差,虽然肺压缩仅为10%,亦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如为高压性气胸,患者可呈进行性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呼吸衰竭等。
咳嗽 多为干咳,为胸膜反射性刺激引起。如果合并感染或支气管胸膜瘘,则咳嗽加重,咳脓性痰。
休克 高压性气胸如未得到及时救治,患者可发生休克,这时患者除有呼吸困难外,还有紫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四肢厥冷、脉搏减弱、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体征,易被原发疾病掩盖(如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造成诊断延误。此时,X线检查可帮助确诊,并可了解肺压缩的程度,同时注意气管偏移的情况,常有有益的提示。
气胸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脓气胸是脓胸的一种类型,即在有化脓性感染的基础上脓腔内有气体,出现液平面,称为脓气胸。脓胸是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那么,做那些检查可以确诊脓气胸呢,下面专家介绍脓气胸的化验检查。
1、血气分析:显示PaO2降低,动脉-肺泡氧分压差增大。
2、X线表现:为诊断脓气胸最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压缩的程度,肺部情况,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以及纵隔移位等。
脓气胸的典型X线表现为外凸弧形的细线条形阴影,系肺组织和胸膜腔内气体的交界线,线内为压缩的肺组织,线外见不到肺纹理,透亮度明显增加。脓气胸延及下部则肋膈角显示锐利。少量气体往往局限于肺尖部,常被骨骼掩盖。嘱患者深呼气时,使萎缩的肺更为缩小,密度增高,与外带积气透光区呈更鲜明对比,从而显示脓气胸带。局限性脓气胸在后前位X线检查时易遗漏,需在X线透视下转动体位方能见到脓气胸。大量脓气胸时,则见肺被压缩聚集在肺门区呈圆球形阴影。若肺内有病变或胸膜粘连时,则呈分叶状或不规则阴影。大量脓气胸或张力性脓气胸显示纵隔和心脏移向健侧。脓气胸合并胸腔积液时,则具液气面,透视下变动体位可见液面也随之移动。若围绕心缘旁有透光带,应考虑有纵隔气肿。
根据X线胸片,大致可计算脓气胸后肺脏受压萎陷的程度,这对临床处理有一定的意义。
3、胸部的CT检查:脓气胸的基本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缩改变。一般应在低窗位的肺窗条件下观察,含极少量气体的脓气胸和主要位于前中胸膜腔的局限性脓气胸的诊断,X线平片可漏诊,而CT上则无影像重叠的缺点,诊断非常容易。多数学者认为,对外伤患者,尤其是进行机械呼吸器通气者,作CT扫描时,应对上腹部、下胸部的CT图像进行肺窗观察,以便发现隐匿型少量脓气胸。CT还可鉴别位于纵隔旁的脓气胸与纵隔气肿以及肺气囊,对有广泛皮下气肿存在的患者,CT检查常可发现X线平片阴性的脓气胸存在。
气胸的鉴别诊断
1、液气胸:胸膜腔内同时有积液和积气称为液气胸。影像学表现:立位时胸腔下部有液体致密影,液面呈水平状,液平面以上呈气体透亮影,患侧肺受不同程度压缩;液气胸液面的宽、窄、高、低视空气及液体量的多少而异,在病人体位改变时液面始终保持和地面平行。包裹性液气胸多见于胸腔外侧壁,在一包裹性胸积液的阴影上部有透亮的气体影及液平,并不和其他胸膜腔相通。多房性液气胸由胸膜粘连引起,有多数高低不一的液平面,各种体位观察可见液平紧贴于胸壁。
2、张力性气胸:胸壁、肺、支气管或食管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因此随着呼吸,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高,以致超过大气压,形成张力性气胸,又称压力性气胸或活瓣性气胸。
(1)胸部体征:患侧胸廓隆起,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患侧呼吸音弱或消失。左侧气胸并纵隔气肿时,在胸骨左缘可闻及与心搏一致的高调粗糙的杂音,称Hamman征(纵隔气肿综合征),可能与心脏搏动时撞击左侧胸膜腔内气体和纵隔内气体有关。张力性气胸合并皮下气肿时,可在前胸壁、头面部触及捻发感。
(2)气管、心脏向健侧移位,尤其是在张力性气胸时更为明显。
(3)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多见于张力性气胸。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胸片检查较易诊断,也可根据胸腔穿刺见高压气体将针筒芯向外推进一步明确诊断。
3、气急: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多由缺氧、情绪紧张等引起。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患者主观上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的感觉;而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胸部有积气体征,患侧胸部隆起,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过度回响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气胸患者的诊断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显示PaO2降低,动脉-肺泡氧分压差增大。
2、X线表现:为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可显示肺压缩的程度,肺部情况,有无胸膜粘连、胸腔积液以及纵隔移位等。
根据X线胸片,大致可计算气胸后肺脏受压萎陷的程度,这对临床处理有一定的意义。
3、胸部的CT检查:气胸的基本CT表现为胸膜腔内出现极低密度的气体影,伴有肺组织不同程度的压缩萎缩改变。一般应在低窗位的肺窗条件下观察,含极少量气体的气胸和主要位于前中胸膜腔的局限性气胸的诊断,X线平片可漏诊,而CT上则无影像重叠的缺点,诊断非常容易。多数学者认为,对外伤患者,尤其是进行机械呼吸器通气者,作 CT扫描时,应对上腹部、下胸部的CT图像进行肺窗观察,以便发现隐匿型少量气胸;CT还可鉴别位于纵隔旁的气胸与纵隔气肿以及肺气囊,对有广泛皮下气肿存在的患者,CT检查常可发现X线平片阴性的气胸存在。
4、胸部的MRI检查:气胸在MRI上表现为低信号,如气体量很少,肺组织压缩不明显,则呈低信号,有时可能漏诊。胸腔内有大量的气体,肺组织明显压缩,呈中等信号团块状,纵隔偏向健侧,诊断容易。如伴胸腔积液,则呈气液平,积液在MRI上呈较低信号。MRI对伴发的胸腔积血非常敏感,在MRI加权图像上呈高信号。
胀气的诊断
1.胃肠道内气体排出障碍。
2.胃肠道中气体吸收障碍,正常情况下,腹腔内大部分气体,经肠壁血管吸收后,由肺部呼吸排出体外。有些疾病,肠壁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肠腔内气体吸收,从而引起腹胀。
3.吸入空气,进食时因讲话或饮食习惯不良吸入大量空气,而引起肠胀气。因某些原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或消失,所以肠腔内的气体排不出体外,因而引起腹胀。
4.食物发酵,正常情况下,回肠下端和升结肠有大量细菌存在。如果食糜在这段肠子里,因某种原因停留时间过长,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引起食糜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引起腹胀
慢性脓胸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可作出初步判断。
X线:患侧胸膜肥厚,肋间隙窄,大片密度增高的毛下班样模糊阴影。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高电压片或体层片可显示肥厚的胸膜、脓腔和肺组织的情况。如有液平面,表示曾有肺漏气,或仍有支气管胸膜瘘。结合正侧位胸片可明确脓腔的大小,部位。当有液平存在时,应用健侧卧位水平投照可显示脓腔底部的位置。
CT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肺组织是否有病变,如结核、支气管扩张、囊肿或脓肿,对制定手术方案有极大帮助。如有肺内病变常需作胸剥脱加肺叶甚至全肺切除,或加胸廓成形术。
B型超声检查:在胸腔积液的液性暗茫茫然中因为液体内细胞成分多,常互相聚集,形成絮状物,故声像图上见有强弱不等、分部不均的细小回声,并稍有浮动现象。如患者迅速移动体,则见液体仙回声浮动增强,甚至上下翻滚,极易识别。
脓胸与单纯胸膜肥厚的超声检查所见不同之处是,提高增益后液性暗区内仍无回声,而胸膜肥厚区则回声增强,呈现实质性组织的特征。
慢性脓胸如未作过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应该作胸穿,抽取脓液确定诊断,并作细菌 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明确致病菌及选择有效抗生素。
慢性脓胸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症状、体征、X线表现、B型超声,特别是胸穿结果,均能明确诊断。
胸痛鉴别诊断
妊娠期胸痛 妊娠期出现的胸痛多数以心前区疼痛或心绞痛为临床表现。是妊娠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妊娠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1)症状:活动耐受性降低,呼吸困难。(2)体征:周围性水肿,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异位。(3)心脏听诊:分裂的第1和第2心音增量,第3心音(S3)奔马律,胸骨左缘的喷射性杂音,连续性杂音(来自乳房静脉杂音),非病理性的舒张期杂音已达10%。
不典型胸痛,其胸痛症状不典型,临床上胸痛,胸部不适是常见的症状,其临床表现各异。比如胃疼、脖子疼、牙疼、嗓子疼等等。这种疼痛,有一个共同特征――在运动时发生,休息几分钟很快就好了。
咯血伴胸痛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梗塞、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应详细检查肺部。当胸部X线检查尚未能进行时,为尽早明确出血部位,可用叩诊法,如咯血开始时,一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及)出现?音,对侧肺野呼吸音良好,常提示出血即在该侧。物理检查也能支持一些特异性的诊断,如二尖瓣舒张期杂音有利于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在限局性肺及支气管部位出现喘鸣音,常提示支气管腔内病变,如肺癌或异物;肺野内血管性杂音支持动静脉畸形。杵状指多见于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肺脓疡。锁骨上及前斜角肌淋巴结肿大,支持转移癌。
心源性胸痛是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疼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损伤的各种疾病均可引起,典型的心源性胸痛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临床可由心电图,心肌酶学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
冠心病心绞痛,是最常见的胸痛原因,多在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后发作。一般表现为左胸压榨痛、闷痛、隐痛等。常常向后背、左臂内侧、牙齿等处扩散,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不超过30分钟。如果发作后经过休息或口服硝酸甘油能缓解,基本上就能诊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