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就医如何向医生描述病情
儿童就医如何向医生描述病情
带宝宝就医时,因为宝宝无法正确表达,往往需要宝爸宝妈们详细描述宝宝的病情,那么此时宝爸宝妈们需要告知医生以下这些详细信息:
1、孩子的年龄,包括月龄,如果是新生儿应该说明日龄。孩子出生时体重。主要是有利于判定孩子的体重,有利于计算奶量或计算药物的剂量。
2、妈妈的分娩方式是顺产还是剖腹产。
3、孩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及经过的时间。例如:发烧,咽喉发炎3天。
4、详细叙述发病的经过:包括发病的起因,饮食情况(奶量,辅食),全身症状,大小便情况,病情的轻重,发展过程,去过的医院,当时大夫诊治的情况,用的药。
5、孩子的出生前后的情况:包括胎次,产次,宫内情况,出生体重,生后有无窒息或抢救。现在吃的母乳还是配方奶以及辅食添加情况,有没有添加保健药等等。
6、既往情况,包括疾病,预防接种情况。
7、有关的家族情况及所接触环境情况(遗传病,传染病,环境污染等)。
子宫质地偏硬为什么
一、可能属于卵巢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经期的可能大
建议您增加保健,如果有阴道异常分泌物的需要到正规医院妇科就医,根据医生的嘱咐,选用合适的药物调理,多喝红糖水具有保暖的功效,注意清洁的卫生,饮食要清淡。
二、子宫质地硬往往见于慢性子宫炎症。子宫内膜的厚度达到了1.0c厘米,就快来月经了。建议你服用少腹逐瘀颗粒和阿莫西林胶囊。不要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用暖水袋和炒大盐暖肚子。
三、你好。这没什么大问题的。宫颈质地就是说宫颈摸上去的一种感觉,就好像有的人皮肤滑,有的人不滑一样,如果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的话,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的。而且您这个年龄,是会有这种情况的。放心吧。
您这个年龄,是会有这种情况的。放心吧。
四、如果是妇科内诊医生描述子宫质地偏硬,常见的疾病如腺肌症、子宫肌瘤,尤其是多发性子宫肌瘤等。
建议结合具体子宫大小,以及平时月经表现如是否有痛经的表现、月经有没有量大和进一步做超声检查来明确是否有异常情况。
五、如果是妇科内诊医生描述子宫质地偏硬,常见的疾病如腺肌症、子宫肌瘤,尤其是多发性子宫肌瘤等。意见建议:建议结合具体子宫大小,以及平时月经表现如是否有痛经的表现、月经有没有量大和进一步做超声检查来明确是否有异常情况。
小腹坠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妇女在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和全身不适多是生理现象,若疼痛剧烈则为痛经。青春期多为原发性痛经,可自愈;而经后发作的痛经多为某种疾病导致的,应早早就医,不能用止痛药来解决问题。这是小腹疼痛的原因中很常见的。
腹疼痛的肇因很难查找和确定。如果是女的,大多数妇产科医生可能会检查你的阴道,因为他们由病症所能想到就只有他们所精通的妇产科。小腹这片“区域”遍布神经末梢,这使大脑都很难区分清楚疼痛到底是来自生殖系统还是来自泌尿系统,或是肠道。我们在描述病情时通常会说,下腹有疼痛、刺痛的感觉,因此医生和病人都容易将其与生殖系统联系起来,并由此入手去探询病因。但结果常常是:这不是生殖系统惹的祸。疼痛常常不是只身而来,还有其他伴生的症状能为我们提供线索。
水疱型脚气的中医描述
湿热脚气
湿脚气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流黄水,或红肿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红,苔黄,脉沉或无变化。其治当清热燥湿,温化止痒。
寒湿脚气
寒湿脚气的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或浸淫黄水,或麻木冷痛,或溃烂蜕皮,手足不温,甚至脚趾肿胀,舌淡,苔白,脉沉。病变证机是寒湿浸淫,肆虐肌肤营卫,导致肌肤既不得气血所荣又被寒湿所肆虐,以此而变生为寒湿脚气病理病证。
淤血寒毒脚气
主要症状表现有脚趾间或足底部潮湿糜烂,瘙痒,疼痛,或浸淫流脓血水,脚趾颜色暗紫,或痒痛,或溃烂蜕皮,甚至脚趾肿胀,舌质暗,苔薄,脉沉。病变证机是淤血内阻,淤血与寒毒相结而浸淫肆虐,以此而变生为淤血寒毒病理病证。
浑身痒睡不着觉怎么办 涂抹止痒膏
如果是经常性浑身痒睡不着觉的朋友,可以考虑在家中常备止痒膏,可以到药店、诊所、医院,向药师或者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即可开出对症的止痒药膏。
当身上痒睡不着时,将止痒膏涂抹在瘙痒部位,过半小时左右,就会感觉瘙痒有所缓解。
照CT的辐射恐慌没必要
儿童接受CT扫描的次数越多,得白血病和脑瘤的机会也就越多。研究人员在估计辐射剂量中发现, 与普通人群相比,15岁以下儿童有2至3次扫描头部的经历,患脑癌的风险增加了三倍。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有5至10次的扫描,患白血病的风险也将增加三倍。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了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那么CT检查到底还能不能做?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首都儿研所放射科主任袁新宇医师,他提醒家长不要拒绝必要的CT扫描,尤其是头部和脊椎受伤、肺炎并发症、胸部感染等,因为这些病都可能危及病童的性命,辐射恐慌没必要。
什么是CT?
不确定性损伤 别害怕
什么是CT?袁新宇主任首先解释,CT检查就像一个大多纳圈,患者进入这个多纳圈,X线会环绕着进行照射,从而获得人体的断层图像,也可以重建出三维结构。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穿透能力很强,因此它在穿过人体时有可能击穿细胞内的DNA链,导致DNA链异常修复。同时它还具有致电离作用,导致体内成分电离,对身体造成损害。儿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拍胸片、腹片、四肢骨骼、头颅CT、胸腹CT等。
这种辐射是分两种的,一种是肯定性损伤,短时间内急性大剂量的辐射,比如核泄漏。还有一种是不确定性损伤,没有预期值的,而现在医学所使用的CT所造成的损伤就属于这种。而目前用于医学诊断的辐射剂量是相当低的,也是非常安全的。
照CT不好?
受到业界质疑 言重了
《柳叶刀》里所阐述的说法早就有,但在业界却受到了广泛的质疑,此研究结果公布后,美国放射学院很快发表声明,这个结果并不意味着儿童要完全放弃CT扫描,在某些情况下它仍是非常必要的诊断方法。
袁新宇主任认为,研究人员不知道被调查的孩子们接受CT扫描的原因,调查未遵循随机抽样和对照法的原则,因此,该研究结果只能算是观察结果。
“就像抽烟能够致癌一样,你能说抽烟一定致癌吗?不吸烟的人也有得癌症的,儿童照CT也是一个道理。”袁主任说,“这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只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而已。”
袁主任也表示,在临床中也会有很多患儿的家长担心CT的辐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问,照完CT用洗澡吗?“其实,用于医学诊断的辐射剂量是非常小的,患儿家长用不着担心,哪里还用洗澡,根本就是两码事。”
为何照CT?
必要医学手段 合理用
袁新宇主任强调,从去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开始,人们对于辐射有了更多的认识,而目前用于医学诊断的辐射都是相当安全的,家长们不必担心。
“CT扫描是绝对必要的医学手段,比如可以在事故过后快速显示头部创伤情况。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注意保证每次的扫描都是有合理理由的。应当尽可能地考虑任何其他种类的、不会让儿童暴露于X射线的诊断手段。”袁主任说。
目前,在首都儿研所中,用于CT检查的比例不到其他影像检查的10%。而要了解一些人体的病变就必须用CT进行检查,比如怀疑患儿得了脑瘤,肺部有结核、脓肿等。
“现在有些家长产生了辐射恐慌,这是没必要的。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对X射线的性质是有认识的,给孩子们所用的剂量也是安全范围内的,所以不用担心必要的CT检查。”袁主任表示。
提醒家长
有些病没必要照CT
不过,医学专家也提醒患者:做CT检查还是要慎重些,一年内最好不要超过2次,最多不能超过4次。
有些病CT就不应该是首选的诊断方式,像疑是儿童阑尾炎,应首先使用超声波检查。此外,检查胃部疾患,肝胆及肾结石的患者,B超和普通X线检查效果就比较好。
儿童就医指南要注意什么
预防交叉感染妈妈要注意的事情
A. 宝宝刚出现不适时,妈妈不要急着带宝宝去医院,可以先拨打医院的热线咨询电话,请教育儿专家,或者通过在线网络咨询育儿专家,确定宝宝患了什么病?是否要去医院治疗?
B. 就医时要选择专业的儿科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专业医院的消毒、隔离措施相对比较完善,有预检、分诊能病患分开就医,医院的物品都经过灭菌处理后才会给病患使用。专业医生在诊治时,也会做到物品专人专用,有意识的避免交叉感染。
C. 呼吸道疾病高发期间宝宝去医院诊治时,最后带好口罩,尽量远离嘈杂的环境,尽量远离咳嗽的其他病患。如果就诊人员比较多,最好挑病患较少的时段带宝宝就诊。
D. 避免主动要求医生给宝宝使用抗生素,防止小病就用抗生素和长期使用抗生素,更不要给宝宝选用进口的抗生素。抗生素使用过多、过久容易导致菌群失调,会引发自身感染。
E. 在医院里就诊或治疗时,不要让宝宝随意碰触医院里面的桌椅用具,也不要随意接触其他病患的物品,防止把细菌病毒带回家。
F. 不要让宝宝跟其他病患亲热,也不要用他人的用具进食或吃他人给的食物。
G. 从医院回家后,立即要用肥皂、流动水洗干净宝宝和陪同人员的手,更换外衣。
宫外孕的症状有哪些
腹痛。患有宫外孕疾病的女性,会出现腹痛的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输卵管破裂所导致的,为一侧下腹撕裂样的疼痛,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肛门会出现坠胀感。如果有腹痛的症状,再加上有阴道出血的情况,那么最好是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确定是否是宫外孕引起的。
停经。停经也是宫外孕疾病的症状,大部分患者主要是停经6~8周,但是也会有部分的患者说没有明显的停经史。还有的患者会把阴道出血,误认为是一次正常的月经,所以在向医生描述病情的时候,说自己没有停经史。当然,宫外孕也会出现停经,需要就诊后才清楚。
阴道出血。宫外孕的症状还有不规则性的阴道出血,出血的颜色是深褐色,出血的量比较少,一般不会超过月经量,但是总是不干净。如果阴道出血大出血的情况,那么情况就要严重得多,出血过多时会疼痛难忍,甚至可能会昏厥休克等情况。
晕厥与休克。昏厥休克是宫外孕最严重的一个症状,是腹腔内急性出血和剧烈疼痛所导致的。如果患病后出血越多越快,那么这个症状出现得也就会越快速越严重。会引起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头晕、脉细、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甚至是晕厥与休克等现象。
儿童多动症的简介
少儿多动在医学上一般称之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的简称叫ADHD多动症是中心儿童和青少年期间最为普遍病情的心理障碍之一。
注意力缺失过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首次在20世纪初被讨论。1902年,由一位对孩童疾病有兴趣的乔治史提尔(George Still)医生在伦敦发表了相关文章。他发现一些孩子似乎停不下来,情绪容易起伏,常常惹麻烦。ADHD的主要特征是不专注、过动和冲动,但这些症状多会造成他们很难遵守规则行为或者维持固定的表现。史提尔医生认为这些儿童“对于动作控制有不正常之处。”他写了一篇以此为主题的文章并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简称DSM)在1980年对于过动症作了第一次的描述,并将它称之为“儿童期的过动反应异常。”之后相关学者经过多次修改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这个名词终于产生,而它的症状以及诊断的规范也越来越明朗。第四版最新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Ⅳ)把ADHD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过动”、“注意力缺陷合并过动”。
在DSM-Ⅳ里面,注意力缺陷和过动/冲动各有9种症状,符合6种以上的症状就可以确认诊断。同时,每一个症状都必须在一个以上的环境中发生,比如说:在学校与在家里。其它条件包括必须在7岁以前就观察到相关症状,且没有其它的心理因素导致。 使用核磁共振(MRI)与功能性扫描(FMRI,可分析脑部血流量)可帮助我们了解ADHD患者,和一般人脑部结构与功能性的相异处。目前最一致的资料是小脑中间(小脑蚓部,位于脑后下端)及脑部中间区域(包括部分脑干)的大小缩减。
胸闷的原因 肺部疾病
对于儿童来说,肺气肿是引起儿童胸闷的主要疾病,部分儿童可能因为太小,无法描述清楚胸闷的感觉,作为父母要注意观察是否属于肺部疾病,一般会因为运动出现气短,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引起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去医院及时就诊。肺部疾病除了常见的肺气肿外,支气管炎、哮喘、肺不张、肺梗塞、气胸等也都会引起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