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让孩子不在受欺负的方法

让孩子不在受欺负的方法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诱导、鼓励他们将学校发生的事,遇到的困难说出来。一般来讲,倾听比为孩子想办法更有效果。听孩子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才是可以怎样做。而可以怎样做一定要在孩子情绪上彻底放松了之后说才会有效果。如果孩子情绪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后面的建议就可以先不说。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永远与他在一起,支持、保护他,使他感受到,至少在家里,他是安全、受到关怀和爱护的。

留心听孩子的讲述,将其受到欺凌的事实记录下来,因为到学校与老师交流时,必须出具这些证据。如果孩子长期存在被欺负的事情,依靠他自身的力量又解决不了,那就要借助于校方的力量。当然对于老师可能的做法,家长还是要有正确的判断。如果老师能力不足,最后很有可能把事情搞糟,那就不如不和老师说。

让孩子知道什么算受到欺负,家长可适当教他一些防御本领,例如:保持自信。当孩子面对欺凌他的人时,要站直、勇敢地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时语气坚定。要让孩子知道,被动只能挨打,让对方得寸进尺。与孩子共同将上述情形排演几遍,直到熟练为止。

帮孩子找个忠实的朋友,经常邀他到家里玩。一般在学校被欺负的都是孤零零的孩子,有伴的孩子即使软弱一般也不会被欺负。所以不妨找几个大一些的或者强势的孩子,大家一起玩,这也有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

继续询问、观察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必要时向学校高层直接反映情况。

教给孩子基本的自卫手段,学习一些防身的本领。这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帮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

教会孩子逃生的本领,在什么情况下、如何逃跑。最大限度地避免身体上的伤害、避免激化矛盾,也是很重要的防身手段,应该让孩子学会。

告诉孩子,如果受到袭击,必须报警。同时,让孩子随时随地把情况报告家长,避免自己解决不当,酿成不该发生的惨剧。

如有必须,可以考虑转学。有些时候,周围没有好的伙伴,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心理上的问题一旦产生,解决起来要难得多。而且,心理直接影响情绪,心理压抑的孩子学习效率也很难提高。

和孩子多交流对于欺负和被欺负的看法,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概念。很多时候,孩子对问题的看法和成人不一样,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有时帮助孩子理解别人的做法,对于缓解其自身的压力感会非常有帮助。

怎么解决孩子在学校被欺负

朋友的烦恼让我回忆起了曾经那个小小的自己:

我上学比较早,所以年纪和个子都比别人小,常被班里大孩子挑衅欺负。有一次,被打得鼻青脸肿,我哭着回家,要我妈帮我。我妈爱面子,不但没给老师打电话,反倒把我痛骂了一顿:“是不是你又惹事了?你不惹到别人,别人怎么会打你?!”

那年我八岁,对着窗户绝望的大哭,感觉整个世界都抛弃了我,幻想着一跃而下,当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至今想来都觉得后怕……

这些记忆让我明白当一个孩子向你哭诉他被欺负时最需要的是什么,我告诉朋友:“其实,孩子被欺负不是最糟糕的事,孩子向你哭诉却得不到保护、得不到安慰,才是最糟糕的事!”

当孩子向我们哭诉时,可千万别骂他怎么那么没用都不懂得还手,也别气急败坏的嚷着要带他找对方理论,更不应该不当回事的说避开就行,这样的态度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会让孩子不能得到共情,感到无人理解的孤独。

所以,第一时间我们应该这样做:什么都不说,抱着他,轻轻的抚慰,安静的等他慢慢停止哭泣。

……

此时此刻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你的理解和安慰,他需要你用行动传递给他明确的信息:宝贝,别怕,我永远都站在你这边,永远都是你的保护神。

把难受宣泄出来,孩子混乱的情绪才能渐渐平复,内心的痛楚慢慢减少,才有可能向你倾述事情的经过,寻求解决的办法。

安慰之后,当孩子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这时候,我们又该对孩子说些什么呢?

朋友说:“我跟儿子说了,欺负人就是不对,你要学会反击,人家打你一拳,你就回他一拳!可是,你猜他怎么说?他居然说他不敢,真是气死我了!”

打回去,恐怕是好多父母都会说的一句话,可是,如果孩子不敢反击,怎么办呢?看来事情没有我们那么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敢’可是个综合性问题,曾经那个小小的我深有体会:

当年,我面对大孩子的欺负忍气吞声,结果有一天,连同桌的小男生也欺负我,叫我“矮冬瓜”(我那会个子矮,又有点儿胖),我咬咬牙没吭声。可是,对方发现我好欺负后变本加厉,竟跑到我身后,大声唱起来:“矮冬瓜,丑死了,矮冬瓜,丑死了……”然后哈哈大笑的看着我哭。

现在的我,真想把当年幼小的我搂在怀里,教她握紧拳头,告诉她:“你得反抗!!”为什么我除了哭就是哭,没有反抗?我一遍一遍的问记忆中那个小小的自己。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在被欺负时不想反抗。不知道反抗的孩子,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不敢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反抗。

因为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听话的乖孩子,被老师教育要做守规矩的好孩子。服从,是行动的主旋律,当遇到不听话欺负人的坏孩子时,顿时方寸大乱,即使内心深处在呐喊:你该反抗!即使自我意识已经愤怒的做出了判断,可……我不敢……

是的,曾经那个小小的我不只是畏惧欺负我的同学,更畏惧打架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已经逾越了父母和老师划定的界限!

于是,在纠结中,我丧失了自卫反击的信心。所以,孩子不敢反抗,折射出的更多是大人的问题!

我忍不住对朋友说:“在我看来,你是太想把孩子培养好了,为此投入了太多关注度在孩子身上:吃什么,穿什么,说什么,做什么……都被你包办完了,这样看起来是让孩子不走弯路,最有效率,却没发现,孩子的自主权几乎没有了,你让一个平时事事都习惯了听话的乖孩子,去做反击这么逾矩的举动,对他来说,不是强人所难嘛?

且不说打得过打不过,就说打吧,按照惯例,他得等着你告诉他什么情况可以打,什么情况不可以打,往哪里打可以,哪里不能打,打到什么程度,等等,打的时候用什么姿势,让妈妈给你设定一下……你瞧,这些都需要你来做主,孩子哪敢贸然行动?

朋友气的笑了,说:“哪里有你说得那么夸张?”

一点都不夸张,就拿最近的例子说吧,朋友带着儿子和我一起吃饭,孩子忽然对餐桌附近的喷水壶产生了兴趣,忍不住拿来玩,哇,按下开关,细细密密的水雾洒到半空,好清凉,他开心得大叫:“下雨啦,下雨啦!”

朋友见状,二话不说就抢走了儿子手中的水壶,大声斥骂道:“你怎么乱碰别人东西!我有没有教过你,不能随便拿东西?!水洒到别人怎么办?你给人家弄坏了怎么办!”孩子吓得大哭,之后闷闷的乖乖吃饭,再也不碰那水壶了。

我想啊,下次遇到水壶,要没你命令,怕是他再也不敢碰了,除非你说可以玩了,你去旁边浇花吧,别洒到人,他才敢动起来。

所以,简单的对孩子说你要打回去是不够的,得找到孩子畏惧背后隐藏的根源,这时,我们需要做到:反省自己的过度保护和干涉对孩子自主意识的压抑。

该怎样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帮助孩子重塑信心,让孩子能够自己用行动保护自己呢?

我建议,在家中,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要相信孩子自己有纠错能力,你只有放权给他,让他的自主意识萌芽成长,他才能在受欺负这类突发情况面前不懵懂、不崩溃,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愤怒,能沉着机智的应对。

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多参加户外运动,帮助孩子制定训练计划,给体能打下好基础,甚至可以配合孩子一起训练搏击,当他的身体有力量有技巧了,反击也就有了底气,畏惧的阴影才能消除。

这些都需要你先做出改变,然后才能带领孩子做出改变!

一段时间后,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很开心的告诉我:”自从我给了儿子更多自主权,陪他一起做体能训练后,感觉他的信心足了很多,至少没再闹着不上学了。面对欺负自己的人,也慢慢懂得反抗。可是,我儿子个子小,体质弱,虽然现在开始锻炼,但有个强健的体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别人对峙,我总是担心他吃亏。之前他是连反击的信心都没有,现在有点信心了,可我感觉好像还缺了点方法......”

是呢,在帮助孩子建立起反击信心之后,我们应该告诉他的就是有效反击的方式了。

接着,我和孩子开始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阿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老被同学欺负。刚开始,阿姨不敢反抗,后来发现别人会因为你的忍气吞声而变本加厉,才开始自己摸索方法。你想知道阿姨后来是怎么做的吗?”

小男孩听我说有相似的经历,眼睛顿时一亮。

我便继续说:“保护自己永远是第一要义。你得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制止对方的行为,将不良的苗头第一时间扑灭掉;如果对方置若罔闻,继续伤害你,为了保护自己,一定要反抗,不要怕,因为爸爸妈妈就是你坚强的后盾,保护自己是最正大光明的理由,一切规矩都应该为此让道。一味的妥协忍让只会让欺负你的人变本加厉,要让欺负你的人停止伤害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体会到和你一样的痛苦。”

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

那么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如何教育呢?

一是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会比较固执,说不要就不要,不然就会闹。此时家长应该要尝试耐心的说服,如果实在说服不了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做点其他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等以后孩子不那么固执了,再重新说,那样就会比较有效果。

二是找出原因。

很多孩子不听话有时候和家长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家长应该要分析为什么宝宝不听话,比如了解孩子心理受了什么委屈,是不是自己什么事误会孩子了,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欺负他了等等,要让孩子释放心理的委屈。也有些孩子闹脾气是因为生病不舒服,而家长没有意识到,还凶孩子,这样孩子就会特别不听话。所以家长应该要耐心诱导,不能和孩子僵持着,也不能就满足了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忍让不是好孩子标准

晚上去幼儿园接4岁的儿子回家,他在路上告诉我幼儿园里的一个小朋友打了他,他没有还手,老师夸他是个好孩子。我听后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儿子受了委屈,老师还以是个“好孩子”作为鼓励,学会“忍让”。难道才是正确处理两个孩子打架的最好方法吗?

同样是在美国芝加哥,一个美丽开朗的女孩四岁时,常被社区里一个霸道无理的女孩欺负,因为那个女孩的父亲有些来头,她也很惧怕。有一次,她被那个女孩抢走了玩具后,哭着跑回家向母亲诉说原委,母亲告诉她:“哭,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家没有胆小鬼,唯有用自己的拳头还击回去,才能证明你是最棒的,以后才能不会被别人欺负。”她檫檫脸上的泪水,第二天就找机会和那个蛮横女孩打了一架,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她了。

这个女孩长大后,在耶鲁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时,参加各类社团参与各类演讲,反思各种社会现象,有着傲人的政治抱负。她就是希拉里·克林顿,她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虽然打人的是个孩子,挨打更需要用“还击”来证明自己,才是个独立的好孩子。

在交往中消除孩子的胆怯心理

有的父母怕孩子在外面闯祸,就吓唬孩子,使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在外受欺负、吃亏、学坏,常常把孩子关在家中。

然而,要想让孩子懂得社交,作为父母就应该为孩子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在交往中自然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幼教专家建议,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家长都要多鼓励孩子大胆和小朋友交往,孩子会在交往中消除害羞、胆怯的心理。另外,父母要带孩子多出去,让他了解和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增强交往的自信。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一些家长喜欢为自己的孩子“讨说法”,这样做反而会阻挠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因此建议在孩子之间发生无所谓的“冲突”时,家长要以旁观者的姿态,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孩子不喜欢与人打招呼、不喜欢与人交往时,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比如教孩子怎样问路、怎样买东西、怎样接电话,当孩子能够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通常会得到对方良好的回馈,这会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当孩子不愿意参加活动、不愿意与人交往时,家长可以尝试和他一起活动,让他亲身体会到参与活动的快乐,培养他大胆参加活动的兴趣和自信。

孩子挨打该怎么办

有些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也有些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还与我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

·及时判断孩子是否受欺负

对于父母来说,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其他人的欺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又能够对孩子说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类似情形以及那里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不幸的是,孩子们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这个情况。

“我的儿子放学回来时,衬衫被撕坏了,脸上带着擦痕。”鲍拉说。她有一个7岁的儿子泰勒,最近在学校受到了他人的欺负。“我不停地问他这是不是有人故意弄的,他却总说不是,要么告诉我是在学校跌了一跤,要么说衬衫是被路上的栅栏剐破的。整整1个月之后,我才弄清楚是一个大男孩儿每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跟着他,对他进行身体侵犯。”

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让父母牵扯进来有很多的原因。“那些欺负别人的孩子往往把一种羞耻感灌输到这些受到欺负的孩子心中。”凯特-葛恩波斯说(《应对欺负、挑衅与恶意》一书的作者)。“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

此外,影响孩子们说实话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孩子们对父母可能作出的反应没把握。“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葛恩波斯说。

而每位父母对此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简妮特对于儿子受欺负一事就采取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态度。“当我的儿子鲍尔上一年级时,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能遇到他,并让鲍尔把自己的汉堡拱手让给他。”简妮特说。“我和鲍尔一直以来都乐于烹制美味可口的汉堡,所以那个家伙还真是很享受了一段白来的美味。直到两个多星期以后,鲍尔才告诉我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自己的午餐了。第二天早晨,我照常烹制了一个美味儿的意大利汉堡,但是在面包和火腿之间,我夹了一张3.50美元的收据,上面写着那个家伙的姓名和住址。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管用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碰过鲍尔。”

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像简妮特这样幸运。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身体征兆

1、伤痕与淤紫

孩子们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淤紫,但如果你孩子身上的伤多于正常发生的数量,你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你的孩子可能觉得承认自己受到欺负是一件十分难堪的事,但受到身体侵犯是不可容忍的,你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2、撕坏的衣物

许多孩子都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衬衫撕去一块儿,或在牛仔裤的膝盖上扯一个口子以表现新潮。但是,如果这种现象多于正常追赶时髦的状况,那么这就有可能是孩子正受到身体侵犯的一种迹象。

3、头疼、肚子疼

经常抱怨头疼或肚子疼也是孩子可能受到欺负的一种迹象,尤其是发生在孩子就要去上学之前。这两种症状都有可能是孩子为逃避上学而寻找的借口,但是,这种生理上的反应也可能完全是真实的。吃饭没胃口也是受欺负的征兆之一。担心受欺负的思想压力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生理疾病。

社会性征兆

1、不愿意上幼儿园、学校

这是孩子可能正受到欺负的一种重要征兆。大部分欺侮、挑衅的行为是发生在操场上,而这会给孩子的教育带来方方面面的不良影响。比如,学业成绩的下降,不愿参加幼儿园、学校的活动,或想中途放弃他们已经参加的活动。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朋友,要弄清楚是为什么!孩子们往往试图呆在家中,以躲避欺负。

2、经常丢钱

孩子如果时常丢钱,也是受欺负的迹象之一。你一定看过不少电影,电影中时常有那些欺负人的家伙索要其他孩子午餐钱的镜头,而这在真实生活中是时常发生的!受欺负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变得非常易怒,而这种易怒的负面情绪很容易撒在身边的父母或兄妹身上。如果你注意到你的孩子总是处于一种愠怒、沮丧、侵犯的情绪之中,那这也是一种受到欺负的迹象。

父母应对要点

了解了各种可能出现的迹象,你就该想想应当如何解决了。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把情况告知校方

家长有必要把发生的事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

2、保持冷静

发现孩子受到欺负会让你非常生气——有时甚至变得不理智。如果你保持冷静和理智,事情往往会解决得更好。

3、认识孩子的朋友

和孩子的朋友们交谈,告诉他们当你的孩子受到欺负时,你的感受。如果你孩子的朋友知道了你的感受,他们会更乐于前来告诉你幼儿园或学校发生的事情。

4、让孩子为自己而骄傲

让孩子明白,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5、联系侵犯者家长

如果这种欺负是身体上的,而且你已经和幼儿园、学校都谈过了,就可以联系这个侵犯者的家长。让他们知道发生的这些事情,并告诉他们你希望这一切立即停止。有些父母很可能丝毫不清楚自己孩子对别人都做了些什么。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

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给物品标名

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8、和团体在一起

告诉孩子活动的时候,尽量和团体在一起。你需要知道他在哪里,是和谁在一起。侵犯者很少愿意向团体中的一个人挑衅。

9、不予理会

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10、面对侵犯者

建议孩子去面对这个欺负人的家伙,但仅仅在这种欺负只表现在口头上时。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11、鼓励孩子敞开心扉

父母应鼓励孩子向成人,比如老师、咨询员、家庭成员、牧师或家庭的朋友等敞开心扉。尽管我们都希望孩子乐于与自己的父母交流、畅谈生活中发生的事,但有些孩子可能更愿意先向他人倾诉。这样,至少可以先把问题摆明,然后你就可以有机会和孩子讨论解决的办法。

·教会孩子一些技巧

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认为父母已经有一大堆让他们难缠的问题了,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

如果有别的小孩要打你:

问问他,是不是他真的要打你。

如果他不是存心的,告诉他拉你的头发很痛,以后不要拉了。

去学武术,在必要时,给他一点教训。

如果对方比你大,又经常欺负你,去告诉他最怕的人或者告诉他最喜欢的人。

学会大声呵斥:你这样不对!

学会用眼睛紧盯着他,并告诉他,自己的叔叔是警察。

·建议父母这样做

建议爸爸这样做:

让宝宝学会与同龄人交往,自己不受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是宝宝形成健全人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此,建议爸爸们可以这样做:

同情接纳

用温和的语气把宝宝叫回来,握住宝宝的手,或抚摸宝宝的头,眼睛看着宝宝的眼睛,让他告诉你,刚才发生什么事了?这样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感,尽快平静下来,把刚才的委屈发作出来。但力量强大的爸爸这样做比妈妈的做法更能让宝宝感到自信。爸爸要明确告诉宝宝:只要你受欺负,爸爸是一定站在你这边的。

向宝宝示范宝宝应该怎么和小朋友分享

爸爸不可能保证自己的宝宝总不受欺负,但可以经常告诉他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受欺负,那样受了欺负别人就不会帮你说话了。其实,有时宝宝受欺负往往是因为别人对他礼貌地要求分享玩具,而宝宝一时不愿意给没有答应小朋友的要求造成的。

告诉宝宝受欺负不是他的错

宝宝很可能会因为受负而觉得自己很没用,害怕受到你的责备。所以你要让宝宝知道,他被别人欺负并不是他的过错。告诉他,无论是谁,欺负别人都是不对的。

不要让宝宝“以暴制暴”

冲着那些“坏小子”发火或者用拳头来解决问题都是不可取的,反而会让宝宝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

让宝宝提前做出反应

比如,告诉宝宝,当他一看到那些欺负他的宝宝,就要坚决地说:“我不喜欢你。”然后,宝宝可以马上走开,以避免进一步受到侮辱。如果宝宝害怕挨打,你可以告诉他这时应该马上找到大人或者老师,也可以走到那些会帮助他、给他支持的朋友身边。

·帮助孩子脱离被动挨打

案例:

敏敏小朋友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在上幼儿园后经常说被××小朋友打了。家长我们听后非常难过说:“孩子在家都没挨过一个手指,反到幼儿园让别人打。”他爸爸告诉他,以后谁再打你,你就打他。做母亲的觉得这样教育也不对,应让孩子宽容点,但又怕他太懦弱,以后怎么办?

分析:

这样的问题在咨询中经常遇到。有的家长甚至含着眼泪叙述这些事。家长的心疼、气愤我们都能理解,但我们劝家长要把这事看开,一分为二地去分析。孩子挨打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引导得当,确能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和处事经验,让他学会与人相处解决矛盾的方法。

现代家庭孩子缺少同伴,习惯于全家都维护着他。可是来到群体中,由于每个孩子个性和家教影响的差异,使其行为表现各有不同。我们先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及打人的原因:

1.小年龄和语言发展慢的孩子,由于语言发展滞后于行为,往往与人交往出现用肢体代替口头语言。如:想要他人玩具,话还没想说出口,就先去动手拿,正在玩玩具的孩子就不干了,你抢我的玩具不行,我也要动手还击,导致打人现象出现。

2.有些孩子用语言沟通无效时,就用打人来解决问题。这类孩子往往缺少解决矛盾冲突的有效办法而使矛盾升级。

3.个别孩子属于攻击性强,经常用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或招惹他人。

建议:

了解上述情况后,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教育孩子。

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学会用语言与人沟通。如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先要与人商量:你的玩具还玩吗?能不能给我玩玩。别人答应了再去拿。平日里,家长就要从这些小事上教孩子学会表达、交流。

引导孩子寻求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佳办法。家长可以结合孩子反映的情况,帮助他分析事情的起因,使其明辨是非,然后启发他从多角度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优选。

我在幼儿园曾见到孩子被打后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一是“我告诉老师(或家长),让他批评你。”二是“你别打我了,明天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三是“你打我,我就打你。”四是“你为什么不用嘴说,打人是错误的,你必须给我赔礼道歉。要不我就……”

以上方法可以启发孩子自己发现后说出,也可以由家长提供,然后帮孩子分析利弊。例如:“求助成人法”对小年龄的孩子发生冲突或大年龄孩子自行解决不了时适用,使用“赠物求和法”的孩子,说明他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但是一定让他明白,这样做会使对方贪图便宜,带来负面影响,对“以打还打者”,要让他明白:你知道他打你是错误的,你再去打他是知错犯错,双方都动手会越打越凶,容易出现伤害,而第四种方法即“据理力争”,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允许孩子自己尝试,之后要帮助他总结经验。为孩子提供多种方法后,要给孩子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的空间,即便孩子被挨打了,您也一定要冷静,不要急于包办代替他解决,但在事情发生后要与他一起总结经验。要相信孩子能在多次的交往冲突中长大、提高。

是家园共育。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反映孩子的情况,引起老师的关注,并向老师请教方法,特别是遇到攻击性强的孩子屡次打人时,您千万不要亲自出马对其训斥、恐吓,最好也不要直接找对方家长交涉,这样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此时应求得教师的协助,家园配合,三方合力进行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纠正家长的不当做法

不当之一 教宝宝以牙还牙

有的家长在家里总对孩子说:“他打你,你就打他!”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孩子以牙还牙,他会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正确的,有可能也成为具有攻击性的宝宝。而且,对于那些生性比较软弱的宝宝,再怎么教也是教不会的。

不当之二 家长介入孩子的纠纷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负了,就去找打人的孩子,帮孩子出气,也有的家长找到对方家长,理论一番,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小孩子打架不记仇,一会儿就好。如果家长亲自出面,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不当之三 教宝宝不和打人的宝宝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这其实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变得懦弱。因为在发生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在经历、在尝试、在体验,孩子间会通过这些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不当之四 直接找园长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受欺负,不与班里的老师沟通,而是直接找园长,让园长来解决。这将在带班老师和家长间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当先找找带班老师,询问情况,看看带班老师的态度。如果孩子总是受欺负,经常身上带着伤回家,那可能是老师的责任心不够或是师生比例不合适,这时需要找园长解决。

生二胎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怎么办

“‘妈妈,哥哥又打我!’下班刚回来,小女儿就哭着跑过来告状。”这是一位二胎家庭的妈妈的留言。面对大孩子屡屡欺负小孩子的情况,你知道该怎么处理吗?

1、单独与大孩子沟通,不要过分苛责,耐心询问他之所以欺负小孩子的原因;找到原因后,尝试走进孩子心里,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

2、安抚被欺负的小孩子的情绪,让小孩子的委屈感逐渐减少;

3、将大孩子和小孩子叫到一块儿,让大孩子向小孩子道歉,安抚小孩子原谅大孩子;

4、以后的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一视同仁的问题,不能让大孩子有父母偏心小孩子的感觉;

5、多进行家庭活动,多与孩子们沟通交流,让大小孩子彼此之间更佳融洽与和谐。

孩子间冲突如何进行解决

一、解决孩子的冲突问题

露露从幼儿园回来,经常和妈妈讲“幼儿园某某小朋友欺负我了”,妈妈刚开始觉得幼儿园小朋友在玩的时候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也就没有在意。但是有一天妈妈在接露露回家时发现露露的胳膊上有红印,经过询问之后才知道这是小朋友掐的!妈妈的火气马上就上来了,她刚想告诉露露以后再有人欺负她就打他!可是话刚到嘴边她又咽了回去,也不能教孩子打人呀,这不是以暴制暴吗?可是,孩子总被欺负也不是办法呀!露露妈陷入了烦恼之中。

二、孩子之间冲突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当孩子面对伤害的时候,首先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可以大声地震慑对方:“不许你打我!”也可以用手用力地推开对方。如果别人上来抓脸时,可以用胳膊挡一下。有的时候,情况比较危急,感觉自己打不过可以跑掉,这样对方就打不到自己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向幼儿园的老师寻求帮助。

三、让孩子将英雄形象内化到心里

齐齐在幼儿园里经常受欺负,齐齐妈发现孩子受欺负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够自信。也就是说,齐齐不相信自己能战胜眼前强大的对手,结果一味地退让,导致对方有进一步想欺负齐齐的念头。幼儿园的老师给齐齐妈出了个主意,就是让齐齐多看那些除恶扶弱的英雄卡通片和故事书,这样孩子就会在言行上模仿他的偶像。于是,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会看到齐齐高举着小手,大声喊着“我要为正义而战”的样子,不用说,齐齐不再受欺负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强大的,自己就是英雄。

胖孩子最易受欺负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研究发现,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胖孩子最容易受欺负。

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加拿大、冰岛和澳大利亚(这4个国家的儿童和成年人肥胖率相似,对身材的偏好也类似)的2866名成年人的观点。结果发现,孩子最容易被欺负的原因不是种族、宗教、身体残疾或者性取向,而是体重。当被问及他们认为导致儿童被欺负的最常见原因是什么时,约一半的受访者回答“肥胖”,只有不到21%的受访者认为是种族、民族或国籍,不到15%的受访者回答性取向,不到12%的受访者回答身体残疾,不到6%的受访者回答宗教或学习成绩。

在归纳了所有答案后,研究人员综合得出:70%以上的人认为,孩子因为超重或肥胖被欺侮的现象普遍存在,69%的人认为达到了“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的程度。

落基山儿童医院首席医务官雷金纳德·华盛顿博士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项报告中写道:近半数超重女孩称自己因为体重问题而被家人戏弄,肥胖少女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大学资助也要少于普通身材的女孩。

相关推荐

三锦囊 不做被蚊子欺负的宝宝

锦囊一:保持宝宝清洁1、保持宝宝皮肤表面的清洁宝宝的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阶段,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出汗相对较成人多,加上宝宝皮肤娇嫩,尤其是胖宝宝,更易到蚊子叮咬的滋扰。因此,保持宝宝皮肤清洁能有效的减少蚊虫叮咬。保持宝宝皮肤清洁的措施首要就是给孩子洗洗澡。2、选择淡香味的沐浴露常使用香水、化妆品、面霜等带花香味的物品,蚊子就会闻香而来。所以,尽量不用给宝宝用香味较重的沐浴液洗澡。可以适度在孩

如何不再痘痘欺负到额头上

腻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平常要多吃蔬菜和水果。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适当的锻炼身体,加速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有助于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3、尽量不要化妆。频繁地化妆以及化浓妆都有可能毛孔堵塞的更加严重。即使化淡妆,回到家后也要立即卸妆,肌肤干净清爽。4、额头长痘痘怎么调理,选择正确的护肤品和祛痘产品。当额头长痘时,千万不要使

溺爱孩子的危害

1、自我中心化倾向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已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孩子已得到爱的满足,无需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爱子心切,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委屈,不分青红皂白,马上上前保护而不去了解原因。长期以往,所教育出来的儿童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代人缺乏真诚,极少考虑他人感,不会明辨是非、缺乏责任感。2、失去独立自主能力有调查指出,溺爱型家庭的幼儿比严厉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幼儿更易发生感统失调。因为照顾者(父母、

孩子们喜欢的愉快家教

方法一: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情,爸爸妈妈要是想孩子学习钢琴或绘画的话,但是两者只能够二选一,那么就孩子自己去选择,当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往往是不辞辛苦,乐此不疲的。方法二: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成长进程,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同的。爸爸妈妈不要总是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不停的对比,不如多一些鼓励来得实在些

直升机父母新词来源

直升机父母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个新词语。“新富养”是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父母除了不计成本为子女花钱“投资”外,对孩子的呵护也已到了费尽心思的地步。如今有这样一类家长,他们天天接送孩子,隔三差五地给老师打电话,或者没事往学校跑,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在家长的掌控之中。他们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对他好”的补习、活动,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于是有人就把这

小孩烫伤可以冰敷吗 怎么预防小孩烫伤

01.家中的暖瓶、饮水机一定要放置妥当,不要孩子轻易碰到。02.冬天使用的小太阳、暖风机等取暖设备,温度会很高,不要孩子碰触。03.给孩子洗澡时,热水器温度最好不要高于49度。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澡前应先用手试水温。04.用热水袋给孩子暖被窝时,睡前一定要拿走;最好不要给孩子用电热毯,更不能给电热毯通着电时睡觉。05.厨房是烫伤事故多发的场所,不要孩子在厨房玩耍。注意关好厨房门(特别是做饭

训斥孩子要注意的三个要点

一、 绝对不能训斥完就自己忙去了。在你的训斥下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事了,知道自己是不对的,但是他的心里也是有委屈的,因此训斥完孩子后要温柔地安慰他。试想一下小时候的你欺负其他同学,被老师训斥后,他如果能对你说:“老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欺负同学是不对的,事情都过去了,老师相信你这么勇敢的孩子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你还会再欺负别人吗?做父母的也是一样,我们在发怒后要比原来更温柔地安慰孩子他知道爸爸妈妈

直升机父母新词来源

“新富养”是如今很多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父母除了不计成本为子女花钱“投资”外,对孩子的呵护也已到了费尽心思的地步。如今有这样一类家长,他们天天接送孩子,隔三差五地给老师打电话,或者没事往学校跑,时时刻刻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在家长的掌控之中。他们为孩子安排各式各样“对他好”的补习、活动,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于是有人就把这样的父母称为“Helicopter pa

最易毁掉宝宝的5大坏习惯

1、穿衣太慢,帮他穿一些家长早上赶着时间上班,因此会觉得孩子自己穿衣服很耗费时间,便自己动手帮孩子穿衣服,但是穿衣服是宝宝应该要学会的一种技能,父母既要培养孩子自己穿衣的兴趣,也要耐心教导孩子学习好这个技能。2、吵着要买某个玩具,赶快买家里明明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但是家里的小少爷还经常吵着要买新的玩具,面对这样的“玩具控”家长应该怎么办?相信很多家长都会不了孩子的吵闹攻击,赶紧满足孩子的玩具需求

儿童健康成长要注意什么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留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我们做家长的,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不要趁孩子不在的时候偷看孩子的日记。当孩子面临选择的时候,要给孩子自由抉择的机会。最好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孩子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权利,如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玩具等。在孩子较大一些的时候,可以孩子自己决定该怎样布置房间。随着孩子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参与,孩子的自信心会逐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