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生牛奶的温度是多少 不能和豆浆一起煮
煮生牛奶的温度是多少 不能和豆浆一起煮
把牛奶单独放在奶锅中,直接煮是最正确的组织方法,在煮牛奶的时候绝对不能放入豆浆和他一起煮,不然豆浆中的胰蛋白会抑制牛奶中蛋白质的活性,而且他们之间的某些物质相遇后还会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会影响人类肠胃健康。煮牛奶时还要注意,不能用微波炉加热牛奶,不然会让牛奶中的营养大量流失,不利于人体对牛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
吃什么美白祛斑
番茄
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这些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功能,在选择食用番茄的时候,以水煮、清炒佳,不宜生吃,因为生吃貌似保护了维生素C不被高温挥发,但是生吃细胞壁保存完整,并不能很好的被人体吸收,抗氧化功能远远不如水煮或者清炒来的效果好。
经过农药施肥,这些食材多多少少会有化学残留和含有较多细菌,再者现在的栽培技术多使用了激素类,这些只有经过高温才能让食材的副作用将至低,所以不管从哪些方面来讲,建议番茄(西红柿)以水煮或者清炒为佳。
豆制品
豆制品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同时含有大豆异黄酮和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能够清楚体内杂质,帮助身体排毒,降低抗氧化危害,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本身就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豆制品多以水煮或者碾磨的做法为主,这恰恰保存了豆制品的营养元素。早晚一杯豆浆,尤其是早上,一杯豆浆是必须的。既能排除隔夜的毒素,又能补充维生素,一举多得。
注意
1.豆浆好以鲜榨为主,纯豆浆看似口感很好,但是效果却大大不如鲜榨的好,所以购买豆浆时好以鲜榨为主。
2.豆制品比如豆腐等,选择老豆腐其效果要比嫩豆腐好,营养保存更完整,事实上,到菜场看,老豆腐价格也高。而油炸的豆制品还是尽量远离,不仅不能提供身体营养,而且还会加速身体的氧化。虽然满足了口欲,但是以牺牲健康为目的,得不偿失。
橙色系果蔬
胡萝卜、橙子、橘子、柚子等都是不错的美白祛斑食材。对于这些食材因为考虑到感光性问题,所以好在晚上食用。
牛奶
牛奶是为数不多的美白祛斑动物类食材。牛奶尤其是酸奶是美白肌肤好的辅助,但是注意的牛奶更为注重新鲜和菌量平衡,恰到好处大补,过了则是大损。所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包装盒上的说明温度、储存要求存放,生产日期和购买日期尽可能近,而且一旦拆包,好喝掉。
同时很多人喜欢热牛奶,这里还是需要注意的是,给牛奶加热不能用微波炉,少用煮沸的开水,使用温水慢热至温即可。否则牛奶中的营养元素易损失殆尽。酸奶好是冷用,营养更好。
一岁宝宝可以喝豆浆吗 喝豆浆要注意什么
1.消化不良、嗝气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浆。豆浆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因此腹胀、腹泻的人最好别喝豆浆。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2.豆浆中不宜加红糖。加了红糖的豆浆,不轻易被人体吸收。由于红糖里面有多种有机酸,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而加白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3.豆浆中不能冲入鸡蛋。鸡蛋中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4.不喝未煮熟的豆浆,会中毒。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引起中毒。
5.不要用豆浆代替牛奶喂婴儿。豆浆与牛奶蛋白质质量相等,铁质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钙质只有牛奶的20%,磷质约为牛奶的25%。所以不宜用它直接代替牛奶喂养婴儿。
6.豆浆不能用保温瓶装。热瓶保温这种方法不足取,由于热瓶温湿的内环境极有利于细菌繁殖。另外豆浆里的皂毒素还能够溶解热瓶里的水垢,喝了会危害人体健康。
7.豆浆一定不要与红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由于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喝豆浆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
8.常喝豆浆留意补锌,豆类中含有抑制剂、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这些都是对人体不好的物质。对付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豆浆煮熟,长期食用豆浆的人不要忘记补充微量元素锌。
9手术或生病后的人群身体抵抗力普遍较弱,肠胃功能不是很好,因此,在恢复期间最好不要饮用冷性的豆浆,这样轻易产生恶心、腹泻等症状。建议病人恢复期间最好饮用酸奶,可以促进消化,保护肠胃功能。
豆皮的热量
豆皮的热量:447大卡(100克)。
制作豆皮的时候,是将滤过的豆浆用蒸汽加热煮热,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93℃左右。也就是豆浆煮熟后再经过快速风干而形成的豆皮。豆皮本身是熟的,原始的做法是将豆浆煮中,表面结成了一张皮,用筷子挑出来凉去干了成豆皮。
每天喝豆浆好吗
豆浆是属寒性的,所以有胃寒,比如吃了饭以后消化不好、爱打嗝、碍气的人,还有脾虚的,比如有腹泻、胀肚的人不要喝。同时,因为豆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当中,会在细胞里产生核酸、尿酸,所以患尿酸增多症的病人也不能喝豆浆。另外,肾脏功能不好、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的病人不要喝豆浆,因为豆浆中的植物蛋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喝豆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冲入鸡蛋。鸡蛋中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2.不要空腹饮。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
3.并非人人皆宜。豆浆性平偏寒而滑利,故平素胃寒、脾虚易腹泻、腹胀的人不宜饮用豆浆。
4.饮未煮熟的豆浆会中毒。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引起中毒。
5.不要用豆浆代替牛奶喂婴儿。豆浆与牛奶蛋白质质量相等,铁质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钙质只有牛奶的20%,磷质约为牛奶的25%。所以不宜用它直接代替牛奶喂养婴儿。
6.忌加入红糖。红糖里有机酸较多,能与豆浆里的蛋白质和钙质结合产生变性物及醋酸钙、乳酸钙块状物。
7.忌过量饮豆浆。一次不宜饮过多,否则极易引起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
8.忌用保温瓶储存豆浆。把豆浆装在保温瓶内,会使瓶里的细菌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将豆浆作为养料而大量繁殖,这样豆浆会酸败变质。
9.不能与药物同饮。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煮生牛奶的温度是多少
煮牛奶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如果组织的温度过低,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而主治温度过高则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所以在煮牛奶时应该让牛奶的温度控制在70度左右,而且用中火慢慢煮,在煮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注意牛奶在高温下的变化,等牛奶出现气泡时要及时关火,这样煮出的牛奶既有营养而且能杀死里面的细菌。
喝豆浆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冲入鸡蛋。鸡蛋中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2.不要空腹饮。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
3.并非人人皆宜。豆浆性平偏寒而滑利,故平素胃寒、脾虚易腹泻、腹胀的人不宜饮用豆浆。
4.饮未煮熟的豆浆会中毒。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引起中毒。
5.不要用豆浆代替牛奶喂婴儿。豆浆与牛奶蛋白质质量相等,铁质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钙质只有牛奶的20%,磷质约为牛奶的25%。所以不宜用它直接代替牛奶喂养婴儿。
6.忌加入红糖。红糖里有机酸较多,能与豆浆里的蛋白质和钙质结合产生变性物及醋酸钙、乳酸钙块状物。
7.忌过量饮豆浆。一次不宜饮过多,否则极易引起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
8.忌用保温瓶储存豆浆。把豆浆装在保温瓶内,会使瓶里的细菌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将豆浆作为养料而大量繁殖,这样豆浆会酸败变质。
中老年人多吃奶制品可延缓骨质疏松
多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大豆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学物。建议每人每天摄入 30g~50g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饮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吗?
奶类不仅钙含量高,而且钙、磷比例比较合适,还含有维生素D、乳糖、氨基酸等促进钙吸收的因子,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优质钙的主要来源。2005年美国膳食指南顾问委员会报告指出,针对所有年龄段的研究都显示奶类及其制品的消费对骨骼的作用至少和使用钙补充剂一样重要,且与钙补充剂相比,补充奶类来源的钙,可以使骨密度的增加更为持久。2003年《澳大利亚成人膳食指南》也指出,大量证据表明,摄入足量的奶类来源的钙,使骨密度尽可能在骨骼成熟之前达到一个峰值,可以对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和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因此,儿童期和青春期儿童足量奶类摄入可提高骨骼的骨密度峰值,在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妇女,足量奶类摄入可延缓骨密度下降速度,预防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老年人如何选用牛奶和奶制品?
(1)坚持选用多种奶或奶制品:老年人每日饮奶宜品种多样,可采用多种组合方式,例如鲜牛奶150g~200g和酸奶150g,全脂牛奶粉25g~30g和酸奶150g,鲜牛奶 150g~200g和奶酪20g。
(2)乳糖不耐受者:在我国可能有2/3的老年人有乳糖不耐受症状。牛奶中乳糖含量高,由于乳糖酶缺乏不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完全分解,食用牛奶后就会引起腹痛、腹胀、腹泻、排气增多等不适症状。乳糖不耐受者选用牛奶的原则应尽量避免空腹饮奶,每天少量、多次进餐时喝奶,也可换用酸奶、奶酪、加乳糖酶的奶制品。
(3)高血脂者: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肥胖等老年人易患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喝低脂或脱脂牛奶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有利于这些疾病的预防。
(4)喝奶多的人群:即使血脂正常的健康人,如果每天鲜牛奶的摄入量超过300g,或全脂牛奶粉超过40g,超过部分也最好摄入低脂或脱脂奶。
老年人如何食用豆浆?
(1)豆浆要煮熟煮透:大豆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和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如果豆浆没有煮熟煮透,可能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胃肠炎症状。这些抗营养因子通过加热处理可消除。
我们在煮豆浆时,往往认为豆浆“冒泡”就煮熟了,其实不然。因为皂毒素遇热膨胀,产生泡沫浮在上面,形成一种沸腾的假象,这时豆浆大约只有80℃左右,是半生半熟的,有害成分尚未完全被破坏。煮豆浆必须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维持沸腾5分钟以上,使这些有害成分彻底分解。
(2)喝豆浆时不宜加入红糖:红糖中有多种有机酸,能和豆浆中的蛋白酶结合,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成沉淀,不容易吸收,但是加入白糖就没有此现象。
(3)不要用保温瓶储存豆浆:用保温瓶装豆浆经过3~4个小时,豆浆就可能酸败不能饮用。而且,豆浆中的皂毒素可溶解保温瓶中的水垢,食用后对身体有危害。
牛奶豆浆能互相替代吗?
豆浆与牛奶相比,蛋白质含量相近,但维生素B2只有牛奶的1/3,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C的含量则为零,铁的含量虽然较高,但不易被人体吸收,钙的含量也只有牛奶的一半。从氨基酸含量看,豆浆也稍低于牛奶。牛奶中含有少量胆固醇,豆浆则不含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也较低。豆浆还含有大豆蛋白、异黄酮、卵磷脂等物质,对某些癌症如乳腺癌、子宫癌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牛奶与豆浆都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并含有多种营养素,均属健康饮料。但两种饮料各有特点,不能互相替代。建议老年人两种饮料都喝,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在营养上达到互补。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或围绝经期妇女,建议多喝豆浆和低脂牛奶;而对于体质虚弱和血脂不高的老年人,建议多喝奶及奶制品,喝适量豆浆。只喝豆浆而不喝牛奶,优质钙摄入量可能不够;只喝牛奶而不喝豆浆,脂肪摄入量可能过高而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不够,应该两者兼顾。
孕期豆浆PK牛奶谁更营养
豆浆和牛奶喝谁更好?
鲜豆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素有“绿色牛乳”之称,其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蛋白质含量高达2.56%,比牛奶还要高,已超过奶的标准(2%),并且豆浆中的蛋白为优质植物蛋白。
豆浆VS牛奶 大比拼
氨基酸 豆浆和牛奶含量差不多,豆浆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
维生素 豆浆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B1高于牛奶
矿物质 豆浆中的钾、铁、钠都明显高于牛奶
豆浆中的钙、磷含量低于牛奶
糖 豆浆中的糖略低于牛奶
胆固醇 豆浆中不含胆固醇,牛奶中含有胆固醇
乳糖 豆浆不含乳糖,牛奶中含有乳糖
豆浆还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铁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豆浆中不含胆固醇与乳糖,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被人体吸收,但我国多数人缺乏乳糖酶,这也是很多人喝牛奶会腹泻的主要原因。
另外,豆浆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还具有增强免疫、延缓肌体衰老的功能。
“一杯鲜豆浆,天天保健康”的生活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医科大学营养研究室廖教授对记者说,由于豆浆营养丰富,每天早上喝250~500毫升豆浆,配之以一块面包、馒头等主食,即可满足营养需要。
豆浆,会喝才健康
都说“喝豆浆保健康”,但是,现在提供豆浆的方式不同,豆浆的质量不同,只有饮用优质豆浆,才能起到滋养身体、促进健康的作用。劣质豆浆不仅起不到保健作用,有时反而有害人体健康,饮用者需多注意。记者日前采访了有关营养专家,他们就此提供了一些有关饮用豆浆的基本常识,归结起来,只要我们把握好豆浆以下四大关键指数,就可以放心饮用了。
豆浆的4大特点
1.豆浆适合肥胖宝宝代替牛奶食用
豆浆对肥胖宝宝来说,比喝牛奶更有利健康,因为大豆血糖指数为15%,而牛奶为30%。但是,如果是生长发育时期的宝宝,对脂肪的需求量还是很大,不建议用豆浆代替牛奶给宝宝喝,最好牛奶、豆浆都喝。
2.豆浆适合对乳糖过敏的宝宝食用
牛奶含乳糖,在亚洲黄种人中有70%的人不吸收乳糖,而豆浆含寡糖,它100%被人体所吸收。
3.豆浆可以增强宝宝抵抗力
豆浆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增强宝宝免疫力的功能,另外,豆浆里还含有5种抗癌物质。
4.豆浆不能完全代替牛奶
豆浆与牛奶蛋白质质量相等,铁质是牛奶的5倍,而脂肪不及牛奶的30%,钙质只有牛奶的20%,磷质约为牛奶的25%。所以不宜用它直接代替牛奶喂养小宝宝。
留意喝豆浆四指数
卫生指数:
A.操作人员的身体是否健康;
B.黄豆、水和器具是否干净;
C.场所环境卫生如何?有无蚊、蝇、鼠等传染源;
D.制浆流程能否保障卫生。
新鲜指数:
A.最好在做出2小时内喝完,尤其是夏季,否则容易变质;
B.最好是现做现喝,对于新鲜度没把握的最好不要随便喝。
浓度指数:
A.好豆浆应有股浓浓的豆香味,浓度高,略凉时表面有一层油皮,口感爽滑;
B.劣质豆浆稀淡,有的使用添加剂和面粉来增强浓度,营养含量低,口感不好。
煮熟度指数:
A.生豆浆中含有皂毒素和抗胰蛋白酶等成分,不能被肠胃消化吸收,饮用后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B.以上物质在豆浆充分煮熟后会被分解;
C.豆浆用大火煮沸腾后要改以文火熬煮5分钟左右,彻底煮熟煮透。
喝豆浆的7忌
1,忌不彻底煮开
豆浆要彻底煮开。因为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如今,许多家庭里购买了打磨豆浆的工具,一般都有“豆浆烧开后才能喝”的意识。但是很多妈妈认为既然“豆浆烧开后就能喝”,往往豆浆刚烧滚就立即关火。对此专家指出:在饮用家庭自制的豆浆前,应将豆浆烧开煮透。通常豆浆在煮沸过程中,当锅内豆浆出现泡沫沸腾时,温度只有80-90度,这种温度尚不能将豆浆内的毒素完全破坏,此时应减小火力(以免豆浆溢出),再继续煮沸5-10分钟,才能将豆浆内的有毒物质彻底破坏。
2,忌冲入鸡蛋
有的妈妈认为既然牛奶煮鸡蛋营养很好,那么在豆浆中冲入鸡蛋给宝宝吃,营养肯定也不错。其实,恰恰相反。因为鸡蛋中的黏性蛋白(鸡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使鸡蛋和豆浆均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忌空腹饮豆浆
最好不要让宝宝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化掉,营养成分不能被宝宝充分吸收。妈妈最好让宝宝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点心、面包、馒头等淀粉类食品,这样可使营养物质被宝宝充分吸收利用。
4,忌放红糖
红糖里有机酸较多,如醋酸、乳酸等,它们能与豆浆里的蛋白质和钙质结合,产生变性物及醋酸钙、乳酸钙等块状物,这不仅有损豆浆的营养价值,而且也影响豆浆里所含营养素的吸收。
5,忌用保温瓶储存豆浆
把豆浆装在保温瓶内,会使瓶内的细菌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3~4小时后,就会使豆浆变质。
6,忌过量饮豆浆
妈妈注意不要让宝宝一次饮用过多豆浆,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感。
7,忌与药同饮
有些药物如红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甚至产生副作用,危害健康。
教你煮牛奶的正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性地将牛奶煮着喝,但是很多人煮牛奶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没有很好的发挥牛奶的养生功效。下面教你煮牛奶的正确方法,包括煮牛奶的温度以及煮牛奶的注意事项。
1、煮牛奶的温度
煮牛奶温度过低,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温度过高、煮沸过久,则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煮牛奶以60-70°为宜。用中火边煮边不停地温和搅拌,注意观察牛奶的变化,等出现第一两个“气泡”时,关火。这样不仅能杀死细菌,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牛奶中的营养。
2、大火快煮
放在煤气灶上加热时,需选用大火快煮的方法,就跟炒青菜一样,能够锁住其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文火慢煮只会让牛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破坏。
3、煮牛奶时别加糖
在加热的条件下,牛奶中的氨基酸会与糖反应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该有害物质不易被人体消化,食用后会产生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健康;此外还会损失牛奶和糖的部分营养。如果必须要加糖的话,应等到煮牛奶的锅不烫手时再加。
4、牛奶不能和豆浆同煮
豆浆与牛奶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有人认为,将豆浆和牛奶混合后煮后饮用,可以达到二者互补作用,而提高营养价值,并可同时吸收豆浆和牛奶的营养。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豆浆和牛奶虽然都需要加热煮沸饮用,但两者成分不同,烹煮的要求也就不同。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这种成分需要在加热100℃的环境中,经过数分钟才能被破坏。否则,未经完全煮沸的豆浆,食后易引起中毒。而牛奶只需低温煮沸便可,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受到破坏,因而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
5、避免用微波炉热牛奶
用微波炉热牛奶不能搅拌,加热时间稍长易造成牛奶脂肪和蛋白质糊在容器内壁,造成牛奶营养损失,因此最好用奶锅热牛奶。
6、不宜用牛奶煮荷包蛋
有的人喜欢用牛奶煮荷包蛋,认为这样既营养丰富又省时省力,其实不然。用牛奶煮荷包蛋,虽然在操作上的确会省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却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牛奶的沸点比较低,往往不用加热多久就会开锅,而此时的鸡蛋还处于半生不熟的阶段,其中的细菌还没有被完全杀死。而如果要把鸡蛋完全煮熟,牛奶中的蛋白质又会因为长时间加热而损失掉一部分,而且牛奶也容易溢锅。
煮牛奶的正确方法
01煮牛奶要用旺火,忌用文火煮
牛奶适宜用旺火煮,用文火煮牛奶所需的时间较长,牛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容易被空气氧化而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
但要注意的是牛奶不宜长时间用高温旺火煮。有些人为了消毒彻底,就长时间高温煮牛奶,这是不对的。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热时,牛奶中呈胶体状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牛奶被加热到60~62℃时就会出现脱水现象,其中的蛋白质微粒会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随后还会出现沉淀;当温度达到100℃时,牛奶中的乳糖便开始焦化,使牛奶变成褐色,并逐渐分解生成乳酸,同时产生少量甲酸,使牛奶变酸。这样,不仅牛奶的色、香、味变差,营养价值也大打折扣。
此外,牛奶中还含有一些极不稳定的磷酸盐成分,在高温下这种酸性磷酸盐会转化成不溶性的中性!磷酸盐沉淀下来,影响牛奶的质量。因此,牛奶不要用文火煮,适宜用旺火煮,但不要长时间用高温煮。
02豆浆和牛奶不能在一起煮
豆浆与牛奶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有人认为,将豆浆和牛奶混合后煮后饮用,可以达到二者互补作用,而提高营养价值,并可同时吸收豆浆和牛奶的营养。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
因为,豆浆和牛奶虽然都需要加热煮沸饮用,但两者成分不同,烹煮的要求也就不同。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这种成分需要在加热100℃的环境中,经过数分钟才能被破坏。否则,未经完全煮沸的豆浆,食后易引起中毒。而牛奶只需低温煮沸便可,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受到破坏,因而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由于牛奶和营养达到可食程度所需的温度不同,前者需要较长时间充分沸腾,后者则不宜过分烹煮。因此豆浆与牛奶是不宜同煮的,否则会因此降低营养价值,并对人体产生危害。
03不宜用牛奶煮荷包蛋
有的人喜欢用牛奶煮荷包蛋,认为这样既营养丰富又省时省力,其实不然。
用牛奶煮荷包蛋,虽然在操作上的确会省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却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牛奶的沸点比较低,往往不用加热多久就会开锅,而此时的鸡蛋还处于半生不熟的阶段,其中的细菌还没有被完全杀死。而如果要把鸡蛋完全煮熟,牛奶中的蛋白质又会因为长时间加热而损失掉一部分,而且牛奶也容易溢锅。
因此,将牛奶和鸡蛋一起煮是不利于营养保健的。要充分保存鸡蛋和牛奶两者的营养,还是要两者分开来煮。
04煮牛奶时不宜加糖
不少人习惯在煮牛奶时加一些糖,认为这样煮出来的牛奶又甜又好喝,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因为,在煮牛奶时加糖,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作用下会生成一种有毒物质——果糖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人喝了这种牛奶后会出现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儿童经常喝加糖煮出来的牛奶,对智力发育十分不利。
牛奶豆浆能一起喝吗
牛奶与豆浆可以一起喝。豆浆中含铁较高,含钙量较低,水溶性维生素含量丰富,脂溶性维生素较少。当豆浆与牛奶混合后,不但可以产生容易被人接受的风味,还可以使牛奶中硫氨基酸、钙、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得到补充,丰富、均衡了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市场上最普遍的豆奶产品是在豆浆中加入5%的奶粉或30%的鲜牛奶,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将豆浆与牛奶调配饮用,使食品的营养结构更均衡。
但要注意牛奶和豆浆不宜共煮,因为豆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这种物质,需在100℃的环境中,经数分钟才能被破坏。否则,未经充分煮沸的豆浆,食后易使人中毒。而牛奶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会破坏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所以,牛奶和豆浆不宜共煮。
牛奶忌和豆浆同煮,牛奶和豆浆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
有人以为,牛奶和豆浆混合煮后饮用,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其实,这并不科学.因为,豆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这种物质,需在100℃的环境中,经数分钟才能被破坏.否则,未经充分煮沸的豆浆,食后易使人中毒.而牛奶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会破坏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浪费.所以,牛奶和豆浆不宜共煮.
但可以一起食用但是要注意煮法:先将豆浆烧开,然后再加入牛奶,温一下就OK了.
豆浆的食用建议
1. 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如煮不透,人喝了会呕吐、腹泻;
2. 豆浆忌装保温瓶,因为豆浆中的豆筋能除掉保温瓶中的污垢,时间长了,溶有水垢的豆浆会繁殖细菌,使豆浆变质;
3. 喝豆浆太多,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症状;
4. 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浆中的胰蛋白结合,产生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因而失去营养价值,故避免与鸡蛋同食;
5. 红糖中的有机酸会和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故避免同红糖饮用,而白糖则无此现象;
6. 不能用豆浆代替牛奶喂婴儿;
7. 不宜空腹饮用。
8. 生豆浆加热到80~90度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误以为此时豆浆已经煮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假沸”现象,此时的温度不能破坏豆浆中的皂甙物质。正确的煮豆浆方法应该是,在出现“假沸”现象后继续加热3~5分钟,使泡沫完全消失;有些人为了保险起见,将豆浆反复煮好几遍,这样虽然去除了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造成了营养物质流失,因此,煮豆浆要恰倒好处,控制好加热时间,千万不能反复煮。
草莓可以和奶粉一起吃吗
草莓可以和奶粉一起吃吗吃完草莓后是可以喝奶粉的。
草莓和奶粉都是属于比较常规的食物,这两种食物在一起食用虽然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但是不会生成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性的成分,可一起食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草莓奶昔就是草莓和奶粉一起食用的,味道还不错。
只不过草莓中含有的草酸,水杨酸,苹果酸等植物酸成分会和奶粉中的钙质及蛋白质发生反应,导致奶粉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其实所谓奶粉和水果不能同吃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误区。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是会让奶粉发生沉淀,但并不会阻止人体对奶粉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因为人的胃里酸性很强,远远超过水果的酸度,奶粉进入胃之后,自然会结成凝块。既然成年人能消化牛肉干这样的固体食物,那么柔软的奶粉凝块自然也不在话下。
奶粉和什么相克⑴忌奶粉中放钙粉;
⑵勿用奶粉冲鸡蛋;
⑶不宜与酸性饮料同食;
⑷不宜与糖同食;
⑸不宜与巧克力、四环素同食。
煮牛奶的注意事项煮牛奶的温度
煮牛奶温度过低,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温度过高、煮沸过久,则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煮牛奶以60-70°为宜。用中火边煮边不停地温和搅拌,注意观察牛奶的变化,等出现第一两个“气泡”时,关火。这样不仅能杀死细菌,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牛奶中的营养。
大火快煮
放在煤气灶上加热时,需选用大火快煮的方法,就跟炒青菜一样,能够锁住其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文火慢煮只会让牛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破坏。
煮牛奶时别加糖
在加热的条件下,牛奶中的氨基酸会与糖反应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该有害物质不易被人体消化,食用后会产生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健康;此外还会损失牛奶和糖的部分营养。如果必须要加糖的话,应等到煮牛奶的锅不烫手时再加。
牛奶不能和豆浆同煮
豆浆与牛奶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有人认为,将豆浆和牛奶混合后煮后饮用,可以达到二者互补作用,而提高营养价值,并可同时吸收豆浆和牛奶的营养。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豆浆和牛奶虽然都需要加热煮沸饮用,但两者成分不同,烹煮的要求也就不同。
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这种成分需要在加热100℃的环境中,经过数分钟才能被破坏。否则,未经完全煮沸的豆浆,食后易引起中毒。而牛奶只需低温煮沸便可,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受到破坏,因而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
避免用微波炉热牛奶
用微波炉热牛奶不能搅拌,加热时间稍长易造成牛奶脂肪和蛋白质糊在容器内壁,造成牛奶营养损失,因此最好用奶锅热牛奶。
不宜用牛奶煮荷包蛋
有的人喜欢用牛奶煮荷包蛋,认为这样既营养丰富又省时省力,其实不然。用牛奶煮荷包蛋,虽然在操作上的确会省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却是不科学的。
这是因为,牛奶的沸点比较低,往往不用加热多久就会开锅,而此时的鸡蛋还处于半生不熟的阶段,其中的细菌还没有被完全杀死。而如果要把鸡蛋完全煮熟,牛奶中的蛋白质又会因为长时间加热而损失掉一部分,而且牛奶也容易溢锅。
教你煮牛奶的正确方法
1、煮牛奶的温度
煮牛奶温度过低,无法达到消毒的目的;温度过高、煮沸过久,则会破坏牛奶的营养成分。煮牛奶以60-70°为宜。用中火边煮边不停地温和搅拌,注意观察牛奶的变化,等出现第一两个“气泡”时,关火。这样不仅能杀死细菌,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牛奶中的营养。
2、大火快煮
放在煤气灶上加热时,需选用大火快煮的方法,就跟炒青菜一样,能够锁住其中的营养物质不流失。文火慢煮只会让牛奶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破坏。
3、煮牛奶时别加糖
在加热的条件下,牛奶中的氨基酸会与糖反应生成果糖基赖氨酸,该有害物质不易被人体消化,食用后会产生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影响健康;此外还会损失牛奶和糖的部分营养。如果必须要加糖的话,应等到煮牛奶的锅不烫手时再加。
4、牛奶不能和豆浆同煮
豆浆与牛奶都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有人认为,将豆浆和牛奶混合后煮后饮用,可以达到二者互补作用,而提高营养价值,并可同时吸收豆浆和牛奶的营养。这种想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豆浆和牛奶虽然都需要加热煮沸饮用,但两者成分不同,烹煮的要求也就不同。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刺激胃肠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这种成分需要在加热100℃的环境中,经过数分钟才能被破坏。否则,未经完全煮沸的豆浆,食后易引起中毒。而牛奶只需低温煮沸便可,若在持续高温中煮沸,则牛奶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会受到破坏,因而降低了牛奶的营养价值。
5、避免用微波炉热牛奶
用微波炉热牛奶不能搅拌,加热时间稍长易造成牛奶脂肪和蛋白质糊在容器内壁,造成牛奶营养损失,因此最好用奶锅热牛奶。
6、不宜用牛奶煮荷包蛋
有的人喜欢用牛奶煮荷包蛋,认为这样既营养丰富又省时省力,其实不然。用牛奶煮荷包蛋,虽然在操作上的确会省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却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牛奶的沸点比较低,往往不用加热多久就会开锅,而此时的鸡蛋还处于半生不熟的阶段,其中的细菌还没有被完全杀死。而如果要把鸡蛋完全煮熟,牛奶中的蛋白质又会因为长时间加热而损失掉一部分,而且牛奶也容易溢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