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晒太阳需注意什么
老年人晒太阳需注意什么
晒太阳不仅仅是孩子需要做的事情,老年人也需要通过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D,现在很多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 都是与晒太阳太少有关系的,为了避免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健康隐患,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多晒太阳,并需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时间:成人每天半小时以上。
春季、秋季、冬季的阳光不像夏天般强烈,上午10点~下午4点适合晒太阳,而夏季时晒太阳最好避开酷热的正午时段,以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为宜,防止晒伤。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
地点:走到户外。
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起不到实际作用。因此,晒太阳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遇上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的地方晒太阳,虽然效果打了折扣,但还是比不晒强。
穿戴:戴墨镜,别戴帽。
阳光强烈时,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一定伤害,特别是患有白内障的老人,因此老人晒太阳时为了防刺眼最好戴墨镜。但不要戴帽子,否则遮挡阳光,没有意义。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必须做好保暖。
动作:配合动作效果更好。
晒太阳时,头部、双腿、背部是重点,也可做些动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着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觉得累时放下双臂,重复该动作晒15分钟后,搓热双手,暖暖脸部,再散散步。
禁忌:体弱的人别暴晒。
晒太阳也要讲究度,体质虚弱的人千万别晒太长时间,如果感觉不舒服应马上回屋,以免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适可而止。晒太阳的健康功效并非一蹴而就,一次暴晒太久可能引发中暑或日光性皮炎。
提醒:晒太阳的同时要兼顾饮食。
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蘑菇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但国人吃得很少,最好适当多吃一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但需要定期监测血液中含量,以防过量。如果过量服用可导致恶心、呕吐、烦躁等不适。
老年人晒太阳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晒太阳”实际上是在户外活动时,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的维生素D大部分是维生素D3,这种维生素D3,主要在皮肤合成,合成过程中必须有合适波长的紫外线,才能使维生素D转化为前维生素D3,而维生素D3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人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反之,维生素耽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佝偻病等。因此接受光照是十分必要的。
人们每天平均应有30分钟的光照时间,以保证生成适量的维生素D3,生成的维生素D3贮存在脂肪和肝脏,缓慢释放以供应机体的需求。“晒太阳”的方式多种多样,室外散步、日光浴、体育锻炼、户外劳动等都是接受紫外线照射的好机会。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及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妇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难以坚持每天光照30分钟的人,也可以在周末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来补充平时光照的不足。作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每天“晒太阳”应不少于30分钟;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每天“晒太阳”不应少于1小时。
晒太阳要避开五大误区
误区一
老幼才需要晒太阳
“一路为你送上冬日暖阳”,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诗意地道出了晒太阳给人带来的温馨感受。但有一种论点认为,欧美人因为体质和所处地域的关系,才需要多晒太阳甚至进行日光浴,而国内则是那些生活节奏紧张、经常“披星戴月”的人才需要晒太阳,因此,很多市民似乎不太习惯晒太阳。还有许多人认为,只有老人和孩子才需要多晒太阳。
“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专家指出,其实,不只是中国人,整个亚洲人晒太阳的时间都比欧美人短得多。2005年,一项对18个国家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液内维生素D含量的调查显示,韩国排在最后,日本也未达到标准值。究其原因,不晒太阳则是一大“祸首”。不少爱美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不是怕晒黑就是怕晒出皮肤癌,但实际上,中国人得皮肤癌的几率都比国外人低很多,而缺少阳光给中国人的危害则远比晒太阳大得多。 专家特别指出,中青年人新陈代谢能力较强,钙质流失较快,需补充较多的维生素D。而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途径,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这个群体也应尽量多晒晒太阳。
误区二
冬日正午也可以晒
冬天的太阳暖意融融,这也给人一种错觉:冬天的太阳并不“毒辣”,因此即使正午晒太阳也可以。
“正午这个时段在任何季节都不适宜晒太阳。”著名老中医林禾禧指出,不论是哪个季节,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尤其是中午12点至下午4点之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是R光束和B光束占上风,它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林禾禧提醒说,一天中有两个时段最适合晒太阳:一是6点到10点,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二是下午4-5点,此时正值紫外线中的A光束占上风,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也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
老年人如果被过强的紫外线照射,也可能诱发皮炎、白内障、老年斑等疾病。因此,晒太阳也要有“度”,一旦引起皮肤发红、脱皮或起红疹等,则应暂停。患白内障的老人最好戴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
误区三
穿深色衣服吸收效果好
不少人认为,既然晒太阳有那么多好处,那就尽量选择深色衣服,最好是选择吸收能力最强的黑色衣服。但专家并不赞成这一观点。
专家认为,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因为红色的辐射长波能迅速“吃”掉杀伤力很强的短波紫外线。而黑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太强,会把短波紫外线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也统统“消化”,因此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退而求其次是白色服装,黑色衣服最好不要穿。
误区四
男女老少可以“同晒”
全家老小齐聚一起享受冬日暖阳,在很多市民心目中是一幅充满温馨的幸福图景。但专家严肃地指出其中的认识错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因此要做到“年龄不同,晒法不同”。
婴幼儿:婴儿皮肤娇嫩,容易被灼伤,每天晒1—2次即可,一般健康婴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而出生3—4周后的婴儿,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且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林禾禧强调指出,婴儿的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太阳,可置阴凉处或给婴儿戴遮阳帽,最好是让其背部晒太阳,尤其是要避免太阳直射眼睛。婴儿晒太阳的时间最好在上午9~10点及下午4点左右为宜。
少儿:这是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骨骼发育更需大量维生素D来辅助身体吸收钙。否则,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儿童生长缓慢。因此,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在阳光下玩耍,但要避开正午12点至下午4点的阳光。 中青年人: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最好每天晒1~2小时。
老年人:早上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每天2次,每次20~30分钟。
误区五
隔着玻璃能晒太阳又防风
我市地处沿海地区,常年多风,加上冬天往往风比较大,因此不少人一到冬天都希望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享受阳光又不被风吹到。一些人就为特别怕风的老人和婴幼儿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玻璃窗内晒太阳。 遗憾的是,专家再次指出:由于玻璃会阻碍紫外线的通过,晒太阳若隔着玻璃窗,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此外,衣服、尘埃、烟雾等也会阻挡人体吸收紫外线,专家建议晒太阳时尽量裸露皮肤,使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
据了解,人晒太阳的主要作用是皮肤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
夏季何时晒太阳最好
“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阳光是最好的维生素D“活化剂”,常晒太阳可以减少许多疾病。但中国人晒太阳的时间远远不够。
有调查显示,在2625名被调查者中,只有25.9%的人经常晒太阳,43.8%的人偶尔晒太阳,27.7%的人很少晒,2.6%的人从来没晒过太阳。
在写字楼工作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初春的时候还会偶尔出去晒晒,但现在阳光强烈了,防晒还来不及呢,当然不会出去晒太阳了!”对此,专家表示:晒太阳是一年四季都应该坚持的,偶尔晒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不仅中国人晒太阳少,整个亚洲人晒太阳的时间都比欧美人短得多。对此,专家指出,中国人太紧张自己了,他们不是怕晒黑就是怕晒出皮肤癌。但实际上,无论从人种,还是晒太阳时间上来说,中国人得皮肤癌的几率都比国外低很多,而缺少阳光给中国人的危害则远比晒太阳大得多。
晒太阳还要防晒吗?这是很多人存在的疑问。在“你晒太阳时会采取哪些防护措施?”一问中,50.6%的人表示从来不防晒,16.8%的人抹防晒霜,此外还有戴帽子和墨镜。晒太阳也要注意防晒。夏天阳光比较强,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伤害,因此晒太阳的时候也要防晒,以上几种方式可以综合使用。
那么,什么时间晒太阳最好呢?45.6%的人认为是早晨6点—10点,24.7%认为是10点—13点,还有很多人表示不清楚。专家指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所需维生素D的量及新陈代谢状况不同,因此时间各不相同。夏天阳光比较强,人们最好选择在上午9点前外出晒太阳,每次15 —30分钟左右。
老年人晒太阳可以补钙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被誉为人体的生命金属。对于何时补钙,如何聪明补钙,也许您还未充分了解,这样容易陷入补钙的种种误区之中。进入冬季,老年人晒太阳益处更多。
老年人晒太阳能补钙
长期待在室内不接受阳光照射,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表现为身体虚弱、乏力、反应迟钝、骨骼质量下降,甚至罹患老年骨质疏松症。所以冬季要多走动,又健身又补钙。
很多老年人都愿意冬天在家里待着,喜欢隔着玻璃窗晒太阳。其实,长期待在室内不接受阳光照射,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表现为身体虚弱、乏力、反应迟钝、骨骼质量下降,甚至罹患老年骨质疏松症。
众所周知,阳光的辐射会造成人体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红外线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紫外线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肤中维生素D和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还可促进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及性腺素增加;而肾上腺素、甲状腺素是维持细胞活力的激素,如果含量不足,细胞将处于抑制状态,进而导致人体机能处于抑制状态。因此,老年人冬天更应该多出去走走,多晒晒太阳。如果长期待在家中的老人,已出现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精神疲惫等,一般都是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所致。
老年人晒太阳需注意什么
地点:走到户外。
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起不到实际作用。因此,晒太阳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遇上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的地方晒太阳,虽然效果打了折扣,但还是比不晒强。
穿戴:戴墨镜,别戴帽。
阳光强烈时,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一定伤害,特别是患有白内障的老人,因此老人晒太阳时为了防刺眼最好戴墨镜。但不要戴帽子,否则遮挡阳光,没有意义。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必须做好保暖。
动作:配合动作效果更好。
晒太阳时,头部、双腿、背部是重点,也可做些动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着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觉得累时放下双臂,重复该动作晒15分钟后,搓热双手,暖暖脸部,再散散步。
禁忌:体弱的人别暴晒。
晒太阳也要讲究度,体质虚弱的人千万别晒太长时间,如果感觉不舒服应马上回屋,以免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适可而止。晒太阳的健康功效并非一蹴而就,一次暴晒太久可能引发中暑或日光性皮炎。
提醒:晒太阳的同时要兼顾饮食。
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蘑菇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但国人吃得很少,最好适当多吃一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但需要定期监测血液中含量,以防过量。如果过量服用可导致恶心、呕吐、烦躁等不适。
长寿的秘诀 晒太阳
晒太阳能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D,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高者比维生素D较低者的机体平均年轻5岁左右,由此可见,晒太阳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功效。多晒太阳,还可以减少患癌的几率。
晒太阳可以激活人体蕴藏着的大量的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的目的,对于颈肩、脊柱等部位的骨质疏松症,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或者下午16~17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中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老人晒太阳最好穿红色衣服
研究表明,冬天晒太阳对加快人体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大有裨益。特别是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专家建议,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一个是上午6时到10时,下午4时到5时。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哪个季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尤其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此外,从时间概念上讲,健康人每天应坚持晒太阳30~60分钟。晒太阳时最好穿着红色服装,次选白色,禁忌黑色。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生成维生素D3,由淋巴等转运吸收入血,再经肝和肾中羟化酶的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与普通维生素D不同,它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进而对人体摄取的钙有很好的促进吸收功效。因此,晒太阳对补钙很有好处。
人们在晒太阳时,最好是与阳光直接接触,不要隔着玻璃等任何物体,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的时间长短也因人而异。一般晒太阳时间在20分钟~30分钟为宜,小孩和年轻人时间可以稍长些,老年人晒太阳的时间则要适当缩短些。因受体质所限,老年人如果晒得时间过长就可能诱发皮炎、白内障、老年斑等疾病。尤其是对已患白内障的老人,在户外最好戴副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
老年人晒太阳要注意什么
时间:成人每天半小时以上。
春季、秋季、冬季的阳光不像夏天般强烈,上午10点~下午4点适合晒太阳,而夏季时晒太阳最好避开酷热的正午时段,以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为宜,防止晒伤。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分钟~1小时为宜,婴幼儿和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日晒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5~30分钟。
地点:走到户外。
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晒太阳,紫外线透过率不足,不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起不到实际作用。因此,晒太阳最好到绿化较好、空气清新的户外环境。遇上恶劣天气,可在家里靠近玻璃的地方晒太阳,虽然效果打了折扣,但还是比不晒强。
穿戴:戴墨镜,别戴帽。
阳光强烈时,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会对眼睛造成一定伤害,特别是患有白内障的老人,因此老人晒太阳时为了防刺眼最好戴墨镜。但不要戴帽子,否则遮挡阳光,没有意义。秋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必须做好保暖。
动作:配合动作效果更好。
晒太阳时,头部、双腿、背部是重点,也可做些动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面朝东方,闭上眼睛,张开双臂,掌心朝向太阳,手指微微收拢,想象着温暖的阳光洒满全身,配合深呼吸,觉得累时放下双臂,重复该动作晒15分钟后,搓热双手,暖暖脸部,再散散步。
禁忌:体弱的人别暴晒。
晒太阳也要讲究度,体质虚弱的人千万别晒太长时间,如果感觉不舒服应马上回屋,以免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适可而止。晒太阳的健康功效并非一蹴而就,一次暴晒太久可能引发中暑或日光性皮炎。
提醒:晒太阳的同时要兼顾饮食。
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蘑菇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D,但国人吃得很少,最好适当多吃一些。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但需要定期监测血液中含量,以防过量。如果过量服用可导致恶心、呕吐、烦躁等不适。
三伏天晒背的好处 补钙
太阳除了会将人晒伤之外,适度的晒太阳对人也是有好处的,太阳光含有的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晒太阳也是人体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因此三伏天也不要太抵触晒太阳,偶尔晒太阳晒背有很好的补钙作用,可以在阳光不强烈的早晚进行晒太阳,小孩子晒太阳还有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补充钙元素。
老年人晒太阳要注意什么
1、其实并不是太阳越大越好,针对老年人,建议您可在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坐在凉台上晒太阳或外出活动,因为此时的太阳光比较柔和,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晒太阳的错误时间:要避免在上午11时到下午3时之间外出,因为此时日光较强,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非外出不可,应打伞、戴太阳帽和太阳镜,并穿好长袖的衣服,以防止紫外线灼伤皮肤。穿红色衣服,也有助于减少紫外光对皮肤的损害。
3、去哪里晒太阳最好:走到户外。大家都知道,隔着玻璃晒太阳,虽然温度高,但是没有什么补钙效果。这是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因此专家建议人们应该走出去,在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地方晒太阳。
4、晒太阳的时长:鉴于老年人的体质,每天晒太阳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要逐步锻炼皮肤对日光的耐受能力,但要避免在烈日下曝晒。
5、体弱的人别暴晒。晒太阳也要讲究度,体质虚弱的人千万别晒太长时间,如果感觉不舒服应马上回屋,以免虚脱。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要适可而止。白内障患者需要戴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射眼睛。晒太阳的健康功效并非一蹴而就,一次暴晒太久可能引发中暑或日光性皮炎。
6、老年人最好不要独自躺着晒太阳,一不留神睡着了容易着凉感冒。几个人聚在一起,边晒太阳边聊天,既能舒筋活血,又能调节情志。
老年人晒太阳要注意的事项
皮肤癌可分为非黑色素性皮肤癌(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两类型)和黑色素性皮肤癌(即恶性黑色素瘤)两大类。基底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皮肤癌的80%。其次是鳞状细胞癌,约占15%。恶性黑色素瘤最少见,约占5%,但死亡率很高。
恶性黑色素瘤极少发生在儿童身上,在其他各种年龄段人群均可有发生,但75岁以上老人发病率最高。恶性黑色素瘤播散早,易扩散,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预后较好。但处于进展期的黑素瘤预后很差。
因此,医师提醒老年人在晒太阳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夏季要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不要在过强阳光下久晒。
2.不要在上午11点~下午3点之间晒太阳。
3.在阳光下劳作时,应穿长袖衫、戴宽边帽等,有条件者可适当使用防晒霜。
4.当皮肤出现性状、颜色改变,或黑痣迅速增大、溃烂等现象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诊治。